一
故乡,是游子魂牵梦萦的地方,是心灵的寄托,是生命的源泉。每年无论有多少事务缠身,我和老伴儿赵书莲都会挣脱束缚回到故乡临西。每次回到故乡临西,我都会感受到乡情的浓郁、亲情的温暖和友情的甜蜜。
2024年晚秋,老伴儿在房颤射频消融术还没有彻底恢复的情况下就催促着我买票,执意回到故乡临西。冀南文学社专门举办文化沙龙活动,笑迎我回归故里,文友们相聚,情深深、意切切,令我感恩铭记。妻妹赵书玲、妹夫侯月良,更是喜笑颜开,但凡有空就从县城跑回村里陪伴我们。
有一天,妹夫笑着问我:“哥,你知道咱们临西有多少寺院吗?”
我轻声说:“就知道月洼寺、下堡寺,其它的寺院还真是不清楚。”
他以骄傲的口吻说:“下堡寺早就没有寺院了,现在依然存在的还有八个寺,有时间,我开车拉着你转个遍。”
喜好游览的我,兴奋地说:“太好了,没有想到,咱们家乡还有这么多寺院!”
二
说到做到的妹夫,在一个飘着薄雾的上午,开车拉着我和老伴儿、妻妹,首先前往位于临西县仓上新村东800余米处的“大唐古刹”——净域寺(俗称月洼寺)。
晚秋的阳光,透过云层,穿过薄雾,洒下金色的光辉,照亮了大地的一切。我未曾想到,一座小小的县城里竟然藏着如此宏伟辉煌的寺院!据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临清县志》载:“净域寺,唐时建。”该寺尊列明、清临清州河西八大寺之首。
在公路转弯处的右侧,我看到竖立着一块高大的灰白色石碑,顶端是二龙戏珠图案,寓意着团结和谐、幸福圆满;碑面镌刻着“八寺之首,净域古寺”8个金黄色大字;左下角镌刻着“月洼寺,始建于唐”7个金黄色小字。我让妹夫停下车,站在石碑右侧留下一张影像,瞬间觉得穿越到了大唐。杜牧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诗句响在耳边。魏晋南北朝时期,因统治者的提倡,导致寺庙众多的现象。殊不知,唐朝亦存在佛寺众多、僧人众多的现象。佛教何以盛行大唐?一个是外因:统治者的支持;另一个是内因:佛教的本土化。由此可见,唐初的著名高僧雪岩祖钦禅师创建净域寺就是顺势而为了。其取佛家清净无为、乞求域内安泰祥和之意,而命名为“净域寺”。又因居于北魏临清故城北端的北月洼之中,故称“月洼寺”。在故乡,人们总是喜欢称呼寺的俗名“月洼寺”。
该寺在初唐、北宋和明代三个时期十分兴盛。据说,如果在月夜看去,一片黑沉沉的古寺映着月光,寺东的大运河波涛滚滚,帆樯如林,大有一种“夜半钟声到客船”的诗情画意。遗憾的是,该寺衰败于清代中晚期,到抗日战争时期,这座具有1300多年辉煌历史的古寺被毁灭。更可恨的是,寺内的大铁钟被日军拉去造了手榴弹,佛家圣物变成了杀戮人类的凶器。1947年,最后两块石碑也被拉去修了过路桥。为安定教民、弘扬佛法,经邢台市宗教局批准,河北省宗教局备案,于2001年春,由五台山高僧悲理大师到此主持,重建净域寺。他历尽千辛万苦,13年锲而不舍,让该寺从废墟中重新焕发出灿烂的光彩。
打小,这座寺庙就深深地刻印在我的脑海里,只是一直未曾前来参拜。站在净域寺前的广场上,环视四周,那小巧玲珑的千佛塔、那庄严肃穆的“千年古刹“牌坊、那威武霸气的般若、解脱塑像,次第映入眼帘,让我感受到浓浓的寺庙文化氛围。
从左侧小门进入,眼前的景致真是美不胜收,令我惊叹!寺庙的庄严气氛与宏伟建筑、历史的瑰宝与美丽的景致,相映成辉,传递着历史的厚重感。未行走几步,恰逢本念师父,她双收合十微笑着说:“阿弥陀佛,施主有什么需要吗?”我亦双手合十虔诚地说:“阿弥陀佛,谢谢!没有什么需要的,我从山西回来探亲,慕名而来参拜参拜。”信步间,空灵悠扬的禅音响起,营造出一种禅韵悠远的意境。真个是:“禅音袅袅入耳来,禅意深深心自开。一曲清音飘万里,几行妙语韵千台。”聆听着缭绕的禅音,穿过“以戒为师”的牌坊,我看到有一尊汉白玉卧佛像。这是释迦摩尼,侧身躺着,面容慈祥, 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似能洞察世间万象。面对佛像,我双手合十,弯腰鞠躬,以示对佛祖的敬意。
正对山门,是天王殿、大雄宝殿、万佛楼,三重殿宇巍峨壮观。大雄宝殿前,矗立着高6米6的汉白玉三面观音,面带微笑,显得宝相庄严,法力无边,让我心生崇敬!刚刚在大雄宝殿前站定,本念师父引领着慧观居士朝我走来,自报家门后,互加了微信。她双手合十说:“阿弥陀佛,欢迎远道而来的施主!有什么需要请您告知!”她们的热情洋溢,令我感动至深!走遍寺院,我发现,到处皆是幽深的禅语。尤其是路边专栏里书写着星云大师“给人信心、给人喜欢、给人希望、给人方便”的至理名言,鼓励与鞭策着每一个前来参拜的人。那悠扬悦耳天籁般的禅音,更是随处缭绕,空灵悠远,洗涤心灵,排忧解郁,修养品德、修养情绪、修养认知。真的,静心听禅音,心宽容天下。一句禅语,道尽人生;一副联语,悟透心境;一曲禅音,慰人身心!
五方五佛大殿右前方的一个长方型水池,吸引了我的目光。水池中间是一座错落有致的假山,顶端的细流汩汩涌出,沿山体垂直落下,形成小小的飞瀑,宛如玉带轻飘,明珠四溅,演奏着一曲天然的交响乐。两侧的龙王立像栩栩如生,日夜履行着守护净域寺和众僧的使命。紧邻水池的福字墙,别有意趣。整个墙壁上有许多大小不一、字体各异的红色福字,中间竖式写着“吃素是福,戒杀放生”8个金黄色大字,彰显着佛家慈悲为怀的理念!
正在举机拍照,突然有一位身穿围裙、戴着口罩的女士朝我喊道:“王老师,您怎么来了?”我愣了一下神,心想,第一次踏入这佛家圣地,谁会认识我?她见我没有反应,急忙摘下口罩,微笑着说:“王老师,不认识我了?”啊!原来是我已故挚友杨遵义的老伴儿李书君,我惊讶地握住她的手说:“嫂子,您怎么在寺庙里?”她呵呵一乐说:“女儿晓燕怕我在店里干活累,把我送到这宁静与祈福之地静心养老。”旋而,她又说:“其实,在这里挺好的,环境好、师父们也好!”我赶忙把我老伴儿喊过来,久别重逢,分外亲切,深情拥抱,合影留念。她紧紧地拉着我老伴儿的手,眉飞色舞地说:“见到了你们,我心里可得劲了。”喜悦之情如晨曦初露,温暖而明媚。
在一面悬挂着“持名念佛,深信切愿”联语的墙壁下面的长条凳上,端坐着一位身穿僧衣僧袍的老师父,我走向前同他攀谈起来。但见他的面容古朴而深沉,皮肤经过长年的风霜剥蚀,犹如古老的铜像般坚毅。他的眼睛宛如两颗深藏在古老佛像后的黑珍珠,充满着久远的智慧和深邃的洞察力。我问他今年高寿?他单亮出的食指蜷曲成钩,其余四指握拳。我感叹说:“勾子九,您今年90高龄!”他微微一笑说:“是的!”我又问他:“您贵姓?”他轻声说:“俗姓李!”我要同他合影,他有点感伤地 说:“唉!人老了,照相不好看了!”说着,他拉了拉僧袍,正了正帽子。照完相,我打开手机折叠屏指着照片说:“瞧瞧,多精神啊!您耳聪目明,思维敏捷,一点儿都不显老!”他的脸上展现出一种充满健康和活力的光彩。临别,我双手合十说:“老师父,祝您健康长寿!”他双手合十说:“阿弥陀佛,谢谢!”慧观居士告诉我说:“这座寺庙,是古临清、今临西的一处重要建筑,是著名的佛家圣地,老师父是进寺最早的僧人。”我想,老师父的长寿之道,一定和佛家“身和共住、口和无争、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的“六和敬”有关,和与世无争的空灵心性有关。生命科学已经证明,和谐的人际关系能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愉快、情绪稳定,健康长寿。唐代六祖慧能的禅诗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南宋僧人慧开的偈诗曰:“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佛界禅语,句句净化心灵;聆听禅音,可感悟生命律动!
净域寺里听禅音,确实清净澄明,古朴自然,让心变得空灵、寂静、淡泊、安宁,淡到若有若无,浅到清纯见底。禅音缭绕于心,禅意缠绵于身,尽享一份独有的自在与豁达,我似乎听到心灵花开的声音,感受到生命的奇迹!
三
时隔3天,妹夫又要拉着我们去观赏位于卫罗庵村东北500米处的卫罗寺。这件事恰巧被临西县玉兰小学校长乔培服得知,非要亲自开车陪我们前去。
午饭后,在卫罗庵学校校长王自强、临西县作家协会秘书长周科章的陪同下,我和老伴儿,妻妹、妹夫及孙女、孙子,族弟王桂祥、弟妹丛玉玲、侄女王建娟等13个人,3辆车,直奔卫罗寺而去。
出了县城,在514省道行驶半个多小时,便到达卫罗庵村。我看到公路右边有一个“卫罗古寺”的指示路牌,黑底白字十分醒目。按照路牌上箭头指示的方向,一进入村道就可望见不远处的一座红色寺院建筑群。
在寺门前停下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缀有40枚金色门钉的红色寺门。近前才发现,红色寺门紧紧地关闭着,王自强校长立即打电话联系有关人员。趁着寻人的空儿,我仔细观赏起来。门楣黑底金边的匾额上题写着“卫罗寺”3个金黄色大字,两侧引人注目的石狮子,以其雄壮威武的形象,守护着古老的建筑,见证着历史的沧桑。它们不仅是建筑的装饰,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石狮子起源于汉代,早期是作为一种辟邪的象征,用以护宅驱邪。随着时代的发展,石狮子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吉祥物,人们将其放置在宫殿、府邸、庙宇等重要场所,以祈求神明保佑家族吉祥、国泰民安。而红色大门,作为一种鲜明的色彩,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使人感受到庄严、肃穆的气氛,心灵得到净化与升华。至此,我想起了一句话:“心诚则灵。”正如《礼记·大学》中所云:“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我悟到,只要虔心诚意,就能产生灵验。
片刻之间,有一位中年女众打开寺门,满脸笑容地引领我们走进寺院。正对寺门是一座塔式铁香炉,上面有三层,塔尖是红色的;中间是空心圆柱形,四周是长方形孔洞;下层为三足支撑的鼎炉,每足为狮头顶立。整座塔式铁香炉,造型典雅美观,惹人驻足留影。院内种植着白菜、萝卜等蔬菜,传达的是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理念。菜地北面偏东的一个铁架棚子里,高悬着一口圆形铜钟,钟捶用黄布包裹着,固定在垂直的铁链子上。铜钟是佛教礼仪的重要工具,用钟声召唤僧侣,也给寺院增添了庄严。故有“有寺必有钟,无钟则无寺”之说。我们手扶钟捶相继与铜钟合影,但无一人撞击,唯恐惊扰了这里的宁静,以及潜心修行之人。
据《临西县地名志》记载,该寺始建于唐贞观十年(公元636年),清嘉庆十二年(公元1807年)重修,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拆除,2006年释妙栋法师住持重建寺院。寺院坐北朝南,由前后两个连在一起的四合院组成。前面四合院中间院子是原寺院大殿的旧址,东有观音殿和法堂、西有地藏殿、东西寮房。两侧的墙壁上悬挂着《佛说八七笔勾》《愁山大师费闲歌》《明·罗状元醒世诗》《过去七佛偈》《寒山问拾得》《宝王三昧论》《明·罗状元醒世歌》《愁山大师醒世歌》《永嘉大师证道歌》等宣传板,内容丰富多彩,令人读后回味无穷。
后面的四合院,北为大殿,也是禅堂。禅堂,在佛教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不仅是佛教徒打坐习静的地方,也是僧人修行的重要场所。在禅堂中,僧人们通过坐禅、观想内心等方法来调和身心,以期证悟。禅堂亦是选佛场,住持和尚会用棒、喝等方法使根器成熟的禅修者开悟。在现代,禅堂仍然被广泛应用于佛教修行中,帮助人们修习如何断除烦恼,达到心境如一的境界。
我们一行来到后面四合院时,正遇一位身着僧衣的师父,带领几位身穿普通衣服的女众收菜。我们便与师父就寺院管理、上香时间、日常生活等,闲聊起来。师父很健谈,诚心诚意地告诉我们,通过学习佛学,可以获得珍贵的人生感悟,使之更加明晰人生的道路和意义。我似乎听懂了佛教对人生的启示:活在当下、精进与自我完善、观照内心、随遇而安。此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还真有点儿难。临别时,师父问需要不需要菜,如果需要随便拿,我们谢绝了师父的好意。可临出寺门时,送行的女众却热情洋溢地刨出来一捆红萝卜,赠送给我们。向着女众,我双手合十,真诚地说了一句:“阿弥陀佛,感恩师父!”
车子已经启动,我们纷纷挥手道别,女众却一直站在寺门口,目送远去的车影……
四
一周后,妹夫偷闲拉着我和老伴儿、两个妻妹、孙女、孙子,来到位于吕寨镇的石佛寺。
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院,始建于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当时,乡人在此地发现4尊石佛,遂命名为石佛寺。宋代被赐名为“保圣院”,明洪武年间更名为石佛寺。经过历代修缮和扩建,在明代达到了鼎盛时期。因寺院广阔,殿宇宏伟,加之坐落于田园深处,环境幽雅,风光独特,明清时期吸引了众多望族富户迁居于此,逐渐繁荣起来。
石佛寺的寺门建筑,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其采用的是木质或石质材料建造,结构坚固,造型庄重。暗红色寺门和侧门上纵横成行的金色门钉,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出柔和的光芒,与蓝天白云浑然一体。刹那间,我宛如身在幻境,又恍惚觉得置身于尘世之外。寺门有楹联,上联是“真诚清静平等正觉慈悲”,下联是“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寥寥20个字的佛语,诠释了人生修身养性的真谛,可谓是随缘心之禅悟的魅力。侧门亦有楹联,上联是“唐古刹自古为佛道”,下联是“今诸佛座下证圆通”。我清楚,这座千年古刹,是无数佛门弟子心中的精神寄托。门楣上书有“石佛寺”3个浅黄色大字,字迹苍劲有力;顶端书有“佛光普照”4个黄色大字,彰显出寺院的庄严与神圣。在佛教中,这4个字,不仅是一个字面上的描述,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指的是佛陀的智慧和光明,照耀着世界上所有的众生,让他们摆脱迷惑和苦难,迈向真正的幸福和自由。这种智慧和光明,虽然无形无影,却能够在众生的内心深处发生强烈的作用。同时,也是一种精神上的感受和体验,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修行和冥想,感受到这种智慧和光明的存在,并从中获得启示和指引。日常生活中,这4个字亦常用于祝福语中,表达对他人幸福、健康和智慧的祝愿。正对寺门的高大影壁上,中间是一个大大的“佛”字。在佛门弟子心中,佛是大智、大悲(或谓全智、全悲)与大能的人。佛在心中,莫向外求,这是一个重要的佛教理念。
石佛寺大雄宝殿,两柱三间,殿内金碧辉煌,佛像贴满金箔,增强了其庄重和尊贵的气质。这里供奉着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庄严肃穆。释迦牟尼佛右侧站立着佛陀十大弟子之一,被称为禅宗第一代祖师的迦叶尊者;左侧站立着侍者、十大弟子之一的阿难尊者。我双手合十,鞠躬施礼,仿佛感受到古老时光的流转。大殿门前的正中位置,摆放着一座高大的长方形香炉,成为信徒们集体朝拜和香客上香的焦点。香炉四足装饰物为狮子头,意为守护平安和吉祥;四柱装饰物为盘龙,寓意盘旋而上、步步高升;阁楼顶端的金色葫芦,象征吉祥和幸福。观览寺院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小巧玲珑,干净整洁,清幽雅静。
寺院的正辉师父,闻声从禅堂走出来,问明来由后非常热情地把我引入客堂。坐在沙发上,我们便畅谈起来。她是河南郑州人,出家已10余年,坚信“举头三尺有神明”,始终怀着对佛的敬畏之心。她告诉我说,现寺院共有4名师父。她随手拿了一本书赠送给我,一瞧是《法华经》,叮嘱我认真读一读。这是佛教经典,简称《妙法华经》,全称为《妙法莲华经》。我答应说,一定会潜心拜读,深悟佛理。与正辉师父谈论一番后,我走出客堂,信步在寺院,每踏一步都仿佛听到历史的回响。凝视着那口高悬的黑色大钟,我感受到那份厚重的历史底蕴。我的脚下,是千年之前唐代禅师走过的土地,静心伫立在这里,时光仿佛悄然停滞,我怀着一颗虔诚恭敬的心,再次领略这佛门之地的威严和生机,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本来我们已坐在车上准备离开,正辉师父突然想起来什么,让稍等片刻,转身回到寺院。五六分钟后,她急匆匆地走到车前,把4枚用金黄色丝线串起数颗白色珠子的挂件,送给我和老伴儿、妻妹、妹夫。她微笑着对我们说:“各位老普萨,这枚挂件是开过光的,请戴在脖子里,可以保佑平安!”我老伴儿和妻妹,立即掏出来20元钱,想递交给正辉师父,她依然微笑着推辞说:“不收钱,是我赠送给各位老普萨的。”她的微笑,如阳光般洒落,温暖着我心中的每一个角落。
挥手告别的时候,我双手合十虔诚祈祷说:“愿佛祖保佑我们每一个人,身体健康,平安喜乐每一天!”
五
观览圆觉寺,是10天后的事情了。
那天上午,妹夫开车拉着我和老伴儿、妻妹,一会儿省道、一会儿乡道、一会儿村道地行驶。驱车20多公里,好不容易来到老官寨东寨村。因没有指示牌,只好向村民打听,方知圆觉寺在西寨村。我们一路走一路问,终于来到位于村南200米处高高耸立着旗杆的寺院。
看到圆觉寺孤零零地坐落在村外空旷的田野里,显得凄凉又落寞,我心里充满着难言的酸楚。两扇用圆铁棍焊接的再简陋不过的寺门敞开着,用蓝砖砌起来的围墙有一人多高,3只狗狗在寺门前的斜坡上徘徊。曾经被狗咬过的我,大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惊悚。我把车门打开一条缝,左手紧紧地抓着车座,左脚留在车上,右脚踩到地下,右手做着撵狗的动作,做好了随时上车关门避免狗咬的准备。驱赶了一下,3只狗狗乖乖地跑走了,我方才让老伴儿和妻妹、妹夫走下车来。
在寺门左侧的红砖墙壁上,我看到最上面长方形黄色匾额上写着“圆觉寺”3个赭石色大字,中间部位正方形赭石色匾额上是一个大大的黄色“佛”字。赭石色,象征着稳重、务实和低调;黄色,象征着愉快、充满希望和活力。右下墙角处立有一块小小的黑色石碑,上面刻着“老官寨圆觉古寺”7个白色大字,两侧还有“捨地人毛全、主持僧道林、全正初年重建圆觉寺、山东临清洲(洲应为州)西老官寨村、重建公元一九九二年八月十二日、重建人(某金凤)、某桂兰、(张凤兰)、赵廷祥、赵贵岭、2009年十一月初八日立”等字样。两尊石狮子蹲在两边,俨然两个威严的士兵。紧挨着“佛”字匾额是“老官寨镇西寨村园觉寺简介”:“临西县老官寨西寨南200米处有一座寺院名称圆觉寺。地方志书记载,始建于明初。占地5亩,有庙地10亩。建有殿庑两重,寺内藏经甚丰。清初,天机和尚和同治年间一高僧共同主持。清末,经卷储满3间藏经房,多宋、元、明善本,并有唐代金字手抄本。 此寺以其藏经之富和供奉天机和尚真身包骨塑像而著称。遗憾的是,该寺院因战乱受到破坏,抗日战争时期又被日军洗劫并放火烧毁。后来虽然经过多次修复,但寺院遗址已成平地。”上述这些设计,凭借的是其对社会生活细致入微的深刻洞察以及精妙细腻的表达手法,精心绘制出一幅饱含温度、彰显匠心、充满温情的绚丽画卷,令每一位观赏者都能深切感受到其中所流淌的情感力量与艺术魅力。
踏入寺院内,眼前仅有5间红色瓦房,与普通民房毫无二致。东面3间是大雄宝殿,紧邻的一间是凌霄宝殿,最西面一间是紫光碧霞。殿内供奉的佛像,色彩鲜艳,栩栩如生。我老伴儿和妻妹,虔诚礼佛,捐上香火钱。寺院左侧的中间部位,有一尊高大的佛像,通身乳白色,底座上刻有“南无号圆通名自在观音如来广发弘誓愿。广发弘誓大愿心,度尽阎浮世上人。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供奉人:何磊、何明辉全家。”其心之诚,由此可见一斑。此时,恰逢一位中年信众,在香案上点燃了3根香后,双膝跪在蒲团上,双手合十,磕头朝拜。我在心里默默祈祷:“心诚则灵,愿所愿皆成!”
迈出寺门的那一刻,我想到那句耳熟能详的谚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尽管圆觉寺其貌不扬,但它的实质和内容,还是教人不慕虚,而求实。
六
同日下午,我们直奔位于老官寨镇洪官营村西部的清真寺。
进入村内,经询问村民很容易就找到了寺院,我却看到临街的铁门紧闭,一把锈迹斑斑的大铁锁就像一个陈年的封印,封存着寺里所有的秘密。我就近来到一家清真熟肉店一打听,方知此为偏门,多年未开,需要前行左转走正门。
来到正门一瞧,寺门是一座普通建筑,两扇绿色铁门敞开着,门楣高悬的黑漆匾额上“清真寺”3个金黄色大字,出自村党支部副书记李文明的手笔。对门便是村级办公场所。透过门洞,我看到影壁上绘着3枚绿色清真回民标志图。绿色是一种充满生命力的颜色,它通常与大自然、生命和活力联系在一起。绿色可以给人带来清新、希望、安全、平静、舒适的感觉。而“清真”一词,在古代汉语中有质朴之意。随着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这个词逐渐与伊斯兰教相关联。元代以后,中国学者开始用“清”“静”“真”等词语表征伊斯兰教,从而使“清真”一词与伊斯兰教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
该寺建于明宣德至天顺年间(公元1426年—1464年),东西长60米,南北宽27米,面积约670平方米。清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太平天国起义军经此将寺焚毁。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重修。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再修,有门楼椽子上“民国贰拾叁年旧历三月上浣立”的墨书为证。墙背面的开天古教,为洪氏族人洪敏琛做官时所求的刘墉题笔。刘墉,字崇如,号石庵,人称“刘罗锅”,清山东诸城(今山东高密注沟逄戈庄)人。清代乾隆时期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史学家。他精通儒学,喜爱文学,尤以书法重于时,为乾隆朝四大书法家之一。其书法用墨饱满,墨浓字肥,浑厚端庄,雄厚劲遒,时人有“浓墨宰相,淡墨探花”之美誉。正是因为有他的题笔,该寺才显出更耀眼的光辉!洪毓琛是清朝咸丰、同治初期台湾历史上的重要人物,自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3年)设台湾府,至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台湾建省200年间,他是唯一的一位回族知府。他是回族大员在台湾任职最高和时间最长的一位,前后长达8年,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6月,卒于任上,年仅50岁。他奉公履职、鞠躬尽瘁的高尚情操,为后人树立了标杆,不仅是洪官营洪氏族人的骄傲!亦是爱国志士独有的气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村里决定重修清真寺,让占用寺产的皮毛厂迁出。皮毛厂为修葺寺院进行了资助,至1983年7月,修缮竣工,全村300户回民喜气洋洋,深深感谢党的关怀。这座占地面积约2亩的寺院,重修后古朴精致。礼拜大殿和前边的穹形古棚相连,同建在一个1米高的平台之上,敬山顶,高6米,面积200平方米。大殿门楣黑色匾额上书写着“一独主忍”4个金色大字,意思是在遭受不良情况时,一个人能够忍受并且坚定自己的信念。对于很多人来说,独忍需要一定的勇气和毅力来支持自己度过艰难的时期。很多时候,独忍的代价是孤独和寂寞,但是它也展示了人类独特的坚韧和适应能力。左右山墙均有角门,既可采光,又为通道。角门之上的雨檐,全是精美的透雕石刻,殿脊兽头、瓦口均为砖雕精品。望月楼建在大殿后顶之上,高出2米,内部结构不像通常的木框托架,而是用百十根2米长的方椽,以螺旋形密排别插而形成顶架。不用一个木楔或铁钉,却坚固异常,这是建筑力学和美学的巧妙统一。由望月亭、大殿、古棚、平台等组成的建筑群体,高低错落,富于变化而又紧凑严谨,浑然一体。寺院不大,却庄重肃穆。据悉,在修复中,从整体设计、资金筹划、门朝哪面开,均得到村党支部的关注。有关人士介绍说,村里的回汉民亲如一家,民风淳朴,风清气正。
在寺院里,停放着一辆依维柯,车身上除绘有绿色清真回民标志图外,还写有绿色“洪官营”“清真寺”字样。我由衷感叹,祖国交通工具的变化,确实为村民生活带来了便利、快捷和舒适!
七
翌日上午10点许,我们来到位于尖冢镇龙潭村东北角的龙潭寺。
这是一处古代宗教寺院,始建于初唐,历五代,到北宋达到了极盛。因古代此地有深潭,常年积水,水色深黑,传说有黑龙长于其中,故名黑龙潭。
进入龙潭村,公路右边耸立着的灰白色石碑映入眼帘,上面刻着“潭腿文化小镇”6个红色大字。我下车拍了一张照片,想问一下路,四周没有一个人,又没有指示牌,只好顺路前行。妹夫一脚油门便跑到了村西南,下车问询一老者,告知我们返回到村里的广场处,即可看见寺院。到了广场,出现了一个叉路口,尽管墙壁上写有“龙潭寺”、也有潭腿人物画,却没有箭头指示,不知行走哪边。我冒昧地说向左转,结果是一条通向村内的路。再次打听,得知从另一条路直接爬到高坡即到。果然,右侧斜坡处立有一通高大的黑色石碑,碑首的金色盘龙,雕刻得精美雅致;“潭腿祖庭”4个白色小字,亦很显眼;碑体上的“龙潭寺”3个黄色大字,更是给予我极大的视角冲击力。尤其是那一行“南拳北腿之北腿,潭腿发源地”的小字,引起了我的沉思。龙潭村作为临西文化带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滋养了潭腿的传承与发展,并让潭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出新的生机,而成为潭腿文化的“活化石”。
斜坡上面建有一个小广场,以方便停车。红色寺门为4根立柱,是用铁架子焊接而成的,门脊采用的是斗拱、飞檐和翘角的传统结构。门楣上的黑色匾额题写着“龙潭寺”3个金色大字,侧门门楣上的黑色匾额分别题写着“昆仑”“潭腿”金字,一对石狮蹲在两侧,虽然简朴,却很精致。寺门左侧有“重修龙潭寺山门功德碑”、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龙潭寺遗址”碑;左侧有“龙潭寺遗址”碑。这几尊石碑,在冬日暖阳的照射下显得庄严肃穆。它们似乎在默默诉说着那些遥远的故事,让我为之动容。走近石碑,抚摸石碑,我仿佛听到历史的回声,感受到岁月的流转。
当我们欲进入寺院参观时,才发现寺门是锁着的。我随即打通挚友耿志洁的电话,想走走潭腿武术协会会长李正国老师的“后门”,进去好好参观一下。许是我的声音太高的缘故,惊动了一位年轻的女性村民。她从一侧的人家中走出来,微笑着大声地问:“你们是想进寺院看看吗?”我忙微笑着回应说:“是的,能打开门吗?”她说:“可以的。”我说:“太好了!”我赶忙告诉耿志洁,不用再联系李正国老师了,已经找到了拿钥匙的人。她急走几步,打开了寺门。我诚恳致谢,她摆摆手笑着说:“不要客气,应该的,你们随意参观吧!”望着她匆匆离去的背影,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我在心里说:“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啊!”
从东侧小门进入寺院,满眼都是错落有致的石碑,在高大挺拔的树木掩映下巍然耸立,与周围的环境相得益彰,展现出一种别样的诗意与和谐。色彩鲜艳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腿发源地,南拳北腿之北腿”石碑,令我驻足良久,感慨颇多。左侧有一排展板,均是潭腿文化展示,在阳光的斜照下,诉说着一段段难以忘怀的往事。石碑、展板、绿树,承载着历史的烙印,记录着时代的沧桑。龙潭寺、潭腿,是一种庄重而又独特的艺术形式,融合了历史、文化、宗教、哲学等多元要素。
据载,潭腿始创于五代宋初时期,至今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创始人为五代时期后周名将昆仑大师,当时奉命远征,在此期间后周为宋所灭。他因回军路远,又被大势所迫,自知难以挽回,当即解散军队,“自焚”隐身,在龙潭寺隐姓埋名,削发为僧,法号昆仑,后人尊为“昆仑大师”。潭腿是中国北方的武术流派之一,以其独到精湛的腿功,在武坛享有盛誉。潭腿讲究“拳三腿七”和“拳是两扇门,全凭腿打人”。潭腿套路,气势连贯,起伏转折,节奏清晰。在攻防技击方面,较强地突出了北方拳派的特点,腿法多变,回环转折进退顺畅。演练时要求手、眼、身法、步协调一致,又融内、外功于一体。《武备志》亦有记载:宋太祖建立宋朝初年,在长沙举行全国武术大会。赵氏“太祖长拳”因其政治优势,捷足先登第一宝座,称之为宋代十八家之首。第二名便是昆仑大师研创的潭腿,称之为宋代十八家之尊。从此“南拳北腿”的说法便流传至今,北腿即是潭腿,至此以后天下才有了北腿之称。清中叶,潭腿达到鼎盛时期。清廷为稳固江山,发表《禁武令》,严禁民间习武,潭腿受到清政府的围剿。僧格林沁带兵围剿龙潭寺,杀死僧众200余口,并焚烧。据有关资料记载,逃出劫难的僧人不过五六十人,他们分散于全国各地。为保安全,部分弟子隐藏于皇宫大内,才使潭腿这一拳种得以保存。1956年,残余寺庙被拆除,之后潭水逐年下降,1958年潭水干枯。时至今日,龙潭仍在,古井尚存,庙基可见。
龙潭寺昆仑殿内供奉着昆仑大师,其系汉族,沧州人。因战乱所逼,在龙潭寺削发为僧,真实姓名已无从查考(据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潭腿”代表性传承人李正国老师说,其俗家姓名李重进,邢台内丘人,为后周太祖郭威亲外甥,周世宗柴荣的表哥,五代后周时官拜淮南节度使镇守扬州。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后,身为皇亲国戚的他,恐为赵匡胤所害,故而未归顺宋朝。扬州兵败后顺隋唐运河遁至临西龙潭寺削发为僧,创立潭腿传承至今)。他身怀武功,擅长医道,在该寺立门授徒,研练出一门偏重腿功的武技,并借用发源地的“潭”字命名为潭腿。有《拳谱》云:“昆仑大师正宗传,留下潭腿十路拳。一路顺步单鞭势,二路十字起蹦弹;三路盖马三捶式,四路斜踢撑抹拦;五路栽捶分架打,六路勾劈各单展;七路掖掌势双看,八路转环剁子脚;九路捧锁阴阳掌,十路飞身箭步弹。”
龙潭寺院外,有一尊高大的“黑龙泉”石碑,旁边还有一口加盖的井。村民对我说,井里依然有水,但水量不大。寺院后墙外,建有一间普通房屋,红色大门紧锁着,门楣上的黄色大字“空济堂”,格外醒目。楹联“躍空相济互授艺,昆仑少林世代传”,具有深厚的文化传承意义。我隔着玻璃向里观望,屋内的摆设证明,这里是临西县龙潭寺潭腿协会的学习研讨之所。真个是“深学细研悟思想,奋楫笃行见真章”。我尽管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潭腿”代表性传承人李正国老师未曾谋面,因为同在“临西头条(临西文化)”群,对其将“潭腿”这一传统民间文化发扬光大的先进事迹了解一二,心里油然而生感佩之情。
坐在车里,我再次回望龙潭寺,那挺拔的树木,真犹如勇敢的卫士,护卫着这座古老的寺院。延伸目光,远处田野里的麦苗若隐若现,为这座古寺增添了一抹诗意!
八
周日,妹夫趁孙子放假不用接送,再次拉着我和老伴儿、妻妹,前往东枣园乡八里圈村去看清真寺。
从临西县王璐寨村到八里圈,大概有24公里。为了方便快捷,我们行走的是卫运河西大堤。新修不久的公路宽阔、平坦,白杨树在公路两旁形成一条绿色长廊,如同大地的守护者,为匆匆过往的车辆和行人带来一份清新与宁静。
按照导航,离开大堤,走了一段乡村公路,便来到一个小村庄。透过车窗玻璃,我远远地看到一面红砖墙壁上有一块蓝色牌子,上面写着“八里圈”3个白色大字。我兴奋地说:“到了、到了。”
进入一条比较宽敞的大街,我们没有问就直接来到一座写着旅游宣传标语的高大建筑前。这座楼房,精美的门楼、围墙、窗檐、屋顶,庄重而威严,处处体现着古香古色、韵味十足的特色。我们以为,这里就是清真寺。当走下车来,看到大门紧锁,心里不禁涌起一股深深的失望之情。此时,恰巧遇到两位女性村民,得知我们的来意,她们噗嗤笑了:“这里是住户,不是清真寺。”在她们的热心指引下,我们顺利到达位于村西部的清真寺。
该寺,始建于明宣德年间(公元1425年—1435年),是回族礼拜的地方,是冀东、鲁西一带著名的清真寺之一。寺门用奶白色长方形大砖砌成,3个拱形门,中间高大,两侧低矮。中间门楣黑色匾额上有“清真寺”3个金色大字,古拙厚重,大气磅礴。一看落款,题笔者原来是我的本家、朋友、临西县人大常委会原主任王西文,不胜欣喜。匾额两边悬挂着金色清真回民标志图,既展示了穆斯林文化特色,也体现了我国对于多元文化的尊重和包容。顶端建筑,翘角飞檐,大美古建,清秀不失大气!好一个“飞檐翘角皆古韵,顶上技艺显华章”!
寺门左侧耸立着一黑一灰两块石碑,分别刻着“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八里圈清真寺,河北省人民政府、临西县人民政府,二00八年十月二十三日。”“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八里圈清真寺,河北省人民政府2008年10月23日公布,河北省人民政府2019年11月6日立。”右侧的白色墙壁上,书写着“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生动形象,富有情趣。
看着10级台阶,腿脚不方便、心脏也不好的老伴儿望而却步,我鼓励说:“台阶不高,慢慢上吧,不到长城非好汉啊!”她笑了笑说:“上就上!”我搀扶着她,一步一步地登上去,真的有点气喘吁吁了。
跨过门槛,右侧的展板上“八里圈清真寺介绍”引人注目。我凑过去,认真阅读,精心记忆:清真寺院落方正,东西、南北各长57.5米,占地3305平方米。正门为东门,单檐歇山,古棚出厦,琉璃瓦顶。开门3个,中门为大门,两侧为便门,朱门铜饰,黑地金字“清真寺”牌匾高悬。与正门相望的就是气势恢宏的礼拜大殿,此为主建筑,坐西朝东,造型美观,庄严肃穆,是穆斯林群众礼拜的场所,体现伊斯兰教向西(麦加)朝拜的礼仪。院落四周建有围墙,围墙外都为民居,院内植有古松、古桑、古槐,建有水房、讲经堂等21间配房。南侧的水房,为穆斯林礼拜前沐浴净身的场所;北侧的讲经堂,为穆斯林学习伊斯兰教经书的的场所。礼拜大殿建筑面积360多平方米,宽度3大间,为抬梁式砖木结构,自东向西分为四进,各为不同历史时期所建。一进为古棚出厦,建于清道光年间(公元1820年—1850年),古棚飞檐四出,上有盘龙卧兽;二进为前殿,建于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年—1566年),在古棚出厦与前殿之间有10扇高大木隔栅。隔栅居中是两扇木质大门,大门上方有硬木大匾一块,上书“与天同体”4个镏金大字;三进为中殿,与前殿通连,建于明景泰年间(公元1450年—1457年),建造最早;四进为后殿,建于清末,在中殿与后殿之间有隔墙,隔墙中间有3个拱形大门。该寺建筑设计独特,艺术价值巨大。在古棚出厦与前殿之间的隔栅上有精美的雕刻,上半部是别具一格的花窗棱,下半部刻有木雕花纹。大殿殿顶为三搭勾连一体的波浪式结构,青瓦覆顶,样式独特;古棚、前殿和中殿顶高7米许,均为硬山式瓦顶;后殿3大间,左右2间飞檐斗拱,歇山式瓦顶,各高8余米;中大间飞檐斗拱攒尖顶,呈四角亭形,飞檐耸立,高出左右,上有花蕾形搪瓷琉璃瓦寺顶,镶嵌搪瓷琉璃瓦荷叶,顶端距地面12米,为大殿最高处,左右拱卫,呈众星捧月状,尤为壮观。大殿内有明柱16根,椽檩均为木质结构,工艺精湛,堪称精美。殿内整个地面用数百块木板组成地堂板面,平坦光洁,声音回旋。大殿南北两侧墙壁上有造型精美的砖花和木质雕花,色泽艳丽。整体来说,该寺青砖碧瓦,高低起伏,主次分明,造型美观,气势宏大, 代表了明清建筑工艺的较高水平。
寺门内、大殿前,有4棵柏树,枝叶茂盛,绿意盎然,给人以生命的活力和蓬勃生机。枝叶随风摇曳,轻盈舞动,更犹如一位优雅的舞者,在大自然的舞台上翩翩起舞。据考证,八里圈村开村先祖王振、王宗,笃信伊斯兰教,于明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前后,从洪洞大槐树下移民而来,初落枣园,后迁于此,落居建村。随着人口的繁衍生息,族人日益需要一个专门举行宗教活动的固定场所。于是,在明景泰年间(公元1450年—1457年),募资建造了该寺(当时称为礼拜寺)。初建时规模较小,仅相当于现今建筑的中殿,距今已有570余年的历史。
在村里的老人口中,我听到这样一个故事,当时建寺所用木料是赊欠的。赊欠双方不写书面欠条,是把瓦片分成两半,双方各执一半。还帐时两部分瓦片对得上就行,以此作为欠款还款的证据。这样的赊欠方式,于我听来,感觉十分新奇,却是当时社会风气的真实写照。民风淳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之一,意味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本真、朴素、善良的品行。这种风气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道德、家庭、礼仪等方面的重视与遵守,淳朴的民风让人们宽容、友善、信任,彼此相互关心、尊重,是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的源泉之一。
随着时代的发展,民风淳朴已经大打折扣。如今社会,欠钱人多数都成了大爷,你叫他还钱,他还要道德绑架你一番。但是,淳朴的民风并未完全消失,仍有许许多多的诚信为本、朴实善美之举。面对现代社会的浮躁、追名逐利等现象,民风淳朴的力量就显得格外弥足珍贵。民风淳朴不仅是一种道德规范,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追求。我们应该从中汲取力量,学习克制、勤劳、温和的人生哲学,秉持淳朴的态度和品行,做到自我约束,成为可以被信任的人。我相信,每一个有良知的人都会渴盼淳朴民风的回归!
该寺的名称变更,主要是在明朝中后期。随着伊斯兰教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断融合,一些学者借用中国传统文化中“清真”一词所包含的“纯洁质朴”的含义,对“清真”作了新的解释,赋予“清则净,真则不杂,净而不杂,就是清真”的内涵,使之成为中国伊斯兰教文化的专用名词。该寺遂由“礼拜寺”,改名为“清真寺”。明清时期,随着村庄人口的不断增长,寺院历经3次扩建: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年—1566年),增建前殿;清道光年间(公元1820年—1850年),乡佬王永春主持增建古棚出厦;清末,阿訇王大安带人赴京、津募捐,并献出个人全部家产,增建后殿。十分不幸的是,“文革”时期,这座古老建筑遭到严重破坏。大殿顶上的盘龙卧兽被砸毁,殿内地板全部被掀掉,打成了标语牌,院落内21间配房被拆毁,四周围墙和古树被拆掉、铲除,大殿木匾被砸坏,大殿成为公社的会议礼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落实了民族宗教政策,该寺于1980年得以重新开放,广大穆斯林群众无不感激党和政府的关心和关怀。但是,此时的寺院已年久失修,加上“文革”期间的破坏,以及1976年邢台、唐山2次大地震的冲击,使得整座建筑残破不堪,基本无法使用。为了使这一古老建筑完整保存下来,并恢复使用,八里圈及周边村庄的穆斯林群众几经努力,利用募捐的方法,多次进行修缮。1987年,复建了5间水房;1989年,复建了7间讲经堂,并对礼拜大殿进行了小范围修补;2006年,阿訇杨杰甫任就倡议推动对礼拜大殿进行大修;2008年,大修工程得以实施并告竣工。至此,现今建筑得以全部形成。
信步在后大殿,我发现其斗拱木结构及大殿两侧的雕刻,刻工精湛,令人赞叹。古人云:“无刻不成屋,有刻斯为贵。”雕花,是古建筑中最为华丽的元素。因为中国传统建筑以木结构为主,所以木雕在建筑中占很大的成分,是重要的装饰表现形式之一。斗拱层叠盛繁花,方寸匠心承古今,一雕一刻间,打造出一方斑斓的天地。
由于八里圈清真寺,紧挨着卫运河大堤,与大河东侧的唐代舍利塔相望,受到了卫运河水的滋润,这里得以成为研究明清时期建筑艺术和宗教历史,以及大运河史的宝贵实物资料。
九
前往东枣园乡东枣园村之前,我便听说宝泉寺已经不复存在了。但我还是抱着“不到长城非好汉”态度,决定前去观览一番。毕竟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从八里圈清真寺到东枣园村的宝泉寺,仅有5公里多,驱车十来分钟即可到达。在村里随便一问,便得知了寺院的遗址位于何处。
来到遗址一瞧,一座坐北朝南的大院子,北面是一大溜普通的红顶瓦房。这里已经成为村委会办公场所,西面临街,是开放型的,没有围墙;东面的红砖围墙,有一人多高;南面的一溜瓦房,是闲置着的。院子里共有5棵古槐树,树干挺拔,枝条弯曲有致,像是在向天空挥动着一支支柔美的舞蹈,表达着对生命的热爱和执着。在紧挨街道的一棵古槐下,竖立着一块灰黑色水泥石碑,上面镌刻着“临西县古树名木群,编号:20977;名称:枣园古树群;主要树种:国愧;株数:5棵;平均树龄:100年;保护等级:3级;养护责狂单位或责任人:枣园村委会;临西县人民政府,2023年10月制。”
站在古槐下,我问了一下度娘:宝泉寺,始建于唐代,占地180亩,寺旁有一口井,名为宝泉井,该井与薛仁贵东征的传说有关。据说,薛仁贵东征路过此地时,这口井涌泉解困,因此寺以井名。该寺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重修和扩建。元至正六年(公元1346年),重修;明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州庠生胡允恭再次重修;清光绪年间,亦有修缮。不幸的是,该寺毁于1945年,直到1968年,最终拆除了后大殿。
有一位村干部见我们徘徊在古槐和石碑前,从屋里走出来笑吟吟地问:“你们是来考古的吧?”我赶忙迎上前轻声说:“不是,我们是慕名而来参观的。”他无奈地说:“这座寺院早就不存在了,真的是太可惜了!”当我问到宝泉井时,他指着东墙外高耸的水塔说:“宝泉井就在水塔的南面。”我想绕到水塔处亲眼目睹一下,另外一位村干部高声说:“现在哪里还能看到宝泉井啊!”我不解地问为什么?他的声音更高了:“已经盖住了呗!”听罢此言,一种遗憾涌上心头。真的,遗憾就像那没来得及说出口的话,憋在心里难受极了。我想,在遗址处,怎么也应该耸立一块标志碑吧!可这里除了那块古树标志碑和5棵古槐外,其它什么也没有。我只能闻听而再也无法感觉和触摸到那座寺院的宝藏,怎么能不感到遗憾呢?!那座古寺的未解之迷,成了永远也无法弥补的遗憾,悔恨千古!
怏怏地离开时,我寻思着,宝泉寺的悠久历史、丰富的文化背景,反映了当地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寺庙的建筑风格和历史遗存,也曾展示过其作为重要宗教场所的地位。尽管它经历了多次破坏和重建,却最终未能逃脱厄运。但宝泉寺一定会在当地信徒心中占据重要位置,是不会被忘记的。
十
坐在车上,我的思绪又信马由缰地翻飞起来。故乡临西,隶属于邢台市,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卫运河西岸,地处冀鲁、四市、七县交界处。《临西县志》记载:“宗教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一种历史现象,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本域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佛教传入境内较早,唐代极盛。”据临西发布《一道文化大餐,告诉你临西历史有多悠远》称:“这里历史悠久、文脉丰厚,古代先民在此繁衍生息,由此孕育了临西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由上可知,故乡临西多寺院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