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吕丰昌的头像

吕丰昌

网站用户

小说
202010/11
分享

开垦希望 ——纪实文学《虚长了两岁》之三连载

我们安顿好住处不久,山下村里的大队干部就来山上看望我们。由于语言交流方面彼此很难听得懂对方的话,有时说半天也没听懂是啥意思,只好让独眼大伯来帮着“翻译”。村干部们在独眼大伯的引领下挨家挨户查看了一遍后,就把大家召集到院子里,给我们上政治课讲当前形势,还特别强调要我们这些外来户规规矩矩做人。其实,对我们这些“逃难”的人来说,能把肚子填饱就是最大的奢望,那还敢有那种敌视社会的非分之想。

开完教育会,村干部就让我们选举生产小队长。在我们这六户人家当中,由于舅舅文化高,见识多,大伙就一起推选他当生产小队长。同时,还选出了小队会计和保管。随后,村革委会主任说:“从今日开始,你们这些从山东来的六户人家就是咱们南池大队第六生产小队的正式社员了。当务之急,你们就是在小队长的带领下到地里好好动弹。咱这山上撂荒的土地多得是,只要你们肯使力气,就在春播前好好开垦。等春日里播下种子,到秋天就有收成了。”村革委会主任还告诉我们,大队会给提供一些农具和种子。另外再给两头牛让耕地用。至于我们的户口和吃粮的问题,等大队上报公社后就给解决。

有了耕牛和农具种子,对我们来说就有了希望。春分刚过,冰冻的土地还没有完全苏醒,人们就闲不住了。在舅舅的带领下,全村能到地里干活的人都去了。

脚刚好利索的母亲也跟着去劳动。别看母亲是裹过脚的人,可她干起活来一点也不差劲,就是苦了她那双小脚。由于母亲裹过脚,脚趾头弯曲在脚底下,在地里深一脚浅一脚地劳动,不仅脚底磨起了燎泡,脚指甲盖也咯得脚底红一块紫一块的。

哥哥心疼母亲,劝她歇几天。母亲却说:“为了能早日让咱们吃上饱饭,受点苦累算个啥。这比起在老家挨饿陪恁爷游街批斗好多了。”说到这里,母亲又伤心起来,“我黑夜睡下的时候老梦见恁爷和梅子。你说都这么长时间了,梅子也不来封信,不知道恁爷的病好点没。是不是还经常游街挨批判。”

“咱没具体告诉俺二姊妹地址,她往哪里写?再说,路这么远,就是来封信也需要些日子。”哥哥安慰母亲,“娘,你就放宽心吧。有俺大姐和二姊妹照顾俺爷,他的病会好的。”

“俺心想着是这样。可老天爷不一定会这么开恩。”母亲无奈地摇了摇头。

万安山山坡沟粱上的土地确实不少。看到能有这么多的土地开垦,所有人的脸上都掩饰不住内心的那份喜悦。但由于多年没有耕种,荒芜的土地长满了一人多高的枯草和荆棘,开垦起来很费劲。大伙只好先用镰刀割䦆头刨,然后拢在一起点燃。在层层叠叠的田野里,一堆堆燃烧的火苗把大家的心也烧旺了,都期盼着在自己亲手开垦的土地里种上粮食,秋后会有一个好的收成。

眼瞅着端午节都过了,地里的玉米苗稀稀拉拉才长半搾高,播下的谷子也几乎没逮住苗。急得大人们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每天眼巴巴地瞅着老天爷开恩降下甘露。可老天爷没有一点同情的意思,每天火辣辣的太阳依旧在天空光芒四射。此时,大家的心都快被这太阳烤焦了。人们不得不把希望寄托在独眼大伯身上。

独眼大伯不是神仙,他也是个苦命的人。听舅舅说过,独眼大伯家里兄妹八个,父母实在是养活不了这么多孩子,就把左眼有残障的他送给了一个云游四方的僧人。后来,这僧人就把独眼大伯从山东带到了山西的万安山灵泉寺。或许是独眼大伯有残障,还是别的原因,他最终没能剃发为僧,只是寺庙里的一个“俗家人”,在寺庙里做杂事。独眼大伯每天除了打扫寺庙里的卫生给各路神灵上上香,还帮着膳食房做饭。只要是独眼大伯会干能干的事,他从来不偷懒。别看独眼大伯没多少文化,但这并不影响他对佛祖神灵的虔诚。就连那些让人看着枯草乏味的梵文诗经他都能熟读不少。所以,在母亲和那些女人们心里,独眼大伯成了“救世主”。平时,谁家孩子有个小病小灾的,都会找他帮忙,他也很乐意帮大家。在独眼大伯身上真正体现了佛家“行善积德,功德无量”的善意。

在炎炎烈日的烤灼下,独眼大伯带领大家连续两天跪在院子里烧香拜佛,期盼着雨从天降。也许是我们的跪拜感动了上天神灵,第三天早上,一股黑云从远处飘飞到万安山。此刻,所有人跪在地上不肯起来,张大嘴巴仰望着天空。瞬间,一阵甘露般的细雨散落在所有人的脸上。只可惜没多久,那细雨随着一阵风飘向了远方。

秋天到了,我们并没有因为神灵的保佑和老天爷的开恩而获得粮食丰收,有的地里连种子的本钱都没能收回来。唯一能让我们兴奋的是秋天里播下的三十多亩小麦。望着那绿油油的麦苗,大家再次燃起对来年丰收的期望。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