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刘丰歌的头像

刘丰歌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9/26
分享

文脉流徽潜夫山

一座城池既有自己的地理坐标,亦有居住在这座城池的人们引以为傲的精神坐标。地理坐标一般用经纬度来定位,那是国家统一的标准,除非城池整体搬迁,否则谁也无法更改。精神坐标则可多维度诠释,既可以这座城池的历史地位作标准,亦可以这座城池的社会价值来考量,还可以这座城池的风云人物为标高。精神坐标反映了一个城池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如一片磁场,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如一面旗帜,引导着人们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

我今天要说的是镇原县城。镇原城地处陇东黄土高原一隅,在一川道之中,北靠山,名北山;南依河,名茹河。地理坐标为东经107.2度,北纬25.68度。如问镇原人引以为傲的精神坐标,一定是他们津津乐道的王符了。王符是土生土长的镇原人,因“不欲彰显其名”,自号潜夫,是东汉时期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思想家。曾在镇原县城北山著书立说,写就著名的《潜夫论》,以文笔犀利、纵论古今、针砭时弊而声名远播。

城以人名,镇原县城,因王符而扬名于外。镇原北山,当地人便称为潜夫山,并被当地政府开发成主题公园,修建了潜夫纪念馆、潜夫广场、潜夫塑像、潜夫亭等景点,广植树木花草,成为人们休闲游乐、强身健体、仰怀先贤的一方文化胜地。

王符虽一介布衣,却以经天纬地之才,胸怀苍生之志,忧国忧民之心,治国理政之书,成为一代名人。千余年来,他成了镇原人精神的偶像,文化的符号。他的思想行为对镇原人有着广泛深远的影响。重视文化教育,崇尚耕读传家,成为镇原人显著的文化特色。其传统历经岁月变迁,日月轮回,赓续至今。在我熟悉的镇原人中,十之六七视书法绘画写作为人生雅事。我造访过的镇原人家,无论城镇还是乡村,家家户户挂字画。镇原人常以“柜中金银终有尽,书画足可雅家风”为荣。窥斑见豹,从中可看出镇原人对传统文脉的坚守与传承,堪称已融入血脉之中。正因其民间文化底蕴深厚,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书协命名为“中国书法之乡”。

人说到镇原,如果不爬潜夫山,不登潜夫亭,感受王符的文脉气象,等于没到镇原。

我本凡夫一个,自然不能免俗。三月中旬的一天,因事来到镇原城,在街边小店吃过饸饹面,便用手机打开百度地图,搜寻到潜夫山公园的路。在驾车模式下,地图呈“之”字折叠出一条绿色路标,从饭馆门口原州中路向东行到十字路口左转,沿柏山路前行便可抵达,距离显示为1.9公里,不远。改步行模式,仍是此路,预估时间约27分钟。倔强的地图没给我提供第二条选择路线。

我二十多年前曾蜻蜓点水般游过一次,依稀记得是从一条小巷登的山,只是时间久远,城市发展又日新月异,记忆中的巷口早已模糊。便问饭馆那位年轻漂亮的老板娘,登山捷径藏于何处。她出得门来,纤手西指,告诉我从饭馆旁东街小学西面那条巷口进去就可抵达。循她所指,约行数十步,便见到那条巷道,巷口伫立着名为“兴学巷”的标示牌。

沿路进去,便是一条斜长的坡道。初为坑洼不平的水泥路面,不远处便铺设成了红砖,坡道旁是随坡而建的栋栋房舍。那条小路亦如树枝般分成数条,向纵深处延伸开去,隐于山野人家。

凭感觉往上走,便与一座饭庄迎面相遇。饭庄铁门紧闭,可能未曾开业,门匾上“十三花饭庄”几个字捷足闯入视野。十三花是镇原老席,颇受当地人喜爱。据传,此席源于汉魏宫廷,由明代在朝为官的镇原人许理从宫廷带回,传于当地百姓,逐步形成独具镇原特色的饮食文化。老席以十三道大菜为主,十二个碟子中间放一个旋盘,故名“十三花”。近看,“十三花”三字是陇上名家邓博五先生八十二岁时所题。大门两旁的对联均雕刻于两块颇有年代感的长木板上,上联为“松风竹雨梧月”,下联为“茶烟琴韵书声”。这应是对明末清初山西文化名人傅山先生自题书斋那副对联的改写。原联为“竹雨松风琴韵,茶烟梧月书声”。本为书房用联挂在饭庄门口,无形中提升了这一传统饮食文化的品味。书取魏碑笔法,又有行书之意,洒脱自然,遒劲有力。细看落款,亦是陇上名人张孝友民国二十八年春的手迹,距今已历八十多个春秋,也算一老物件了。

有美味佳肴,有琴韵书声,更兼松风竹雨,明月梧桐,想想都觉得浪漫。好有文化品味的饭庄。可惜我来的不是时候,且时间有限,无缘走进饭庄,饮酒品茗,赏月听风,体验那诗一般的意境,随成一憾!

前行不远,见一大院,门旁立着一辆没有轮胎的旧架子车,木门被一把大铜锁锁住,门框有块木板已掉落,像缺牙的人露出一个细长的豁。门楣上牌匾仍在,上书“天兴长春”四字,字黑匾白,可能年代久远,染满岁月的风霜。

再前行数米,又见一院,半间屋已坍塌,在院内形成一个不规则的土丘,上面长满荒草和几株不甚高大的树。残存的一间半房屋,土墙泥瓦,屋顶有几块椽条已腐朽,破出一个大洞。但那两个门楣上,均挂有牌匾,一个字已湮灭,给人留下一道谜题,让人去猜去想;一个上面 “书林吐馥”几个字仍在吐露芳香。

这两处潜夫山下的院落虽破旧不堪,但牌匾上的字仍露出儒雅的气息。当年那土屋中也传出过朗朗书声、也挂有文人墨宝吧?如今那屋中人或早已迁往异地他乡,或住进了城里的高楼大厦。独留下这些老屋艰难地留守着主人的念想,等候着主人的回归。牌匾仍记录着主人对文脉的敬重与坚守。

沿蜿蜒曲折的小路上行,终于来到潜夫山公园门口。门楼红砖砌就,不甚高大,亦不气派。门顶牌匾却大,牌匾上原甘肃省委书记李子奇题写的“潜夫山”三个金色大字格外醒目。匾大门小,牌匾几乎占了大门三分之一的位置。大门旁的柏树绿盈盈地立于两旁,显示着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门楼虽简陋,进得门去,却别有洞天。一条水泥路由东往西斜斜地向山上绕去。路整洁,树亦整洁,像有人刚精心打扫过一般。路下面还有一个小卖部,卖零食饮品,门开着。此时行人稀少,不见有人购买,老板盯着手机,看得十分入迷。

正左顾右盼间,遇见两个少女,手握杏花枝条,一路欢笑着迎面而来,擦身而过,微风中便闻到一股淡淡的花香,银铃般的笑声携一缕春风飘然而去。

上行不远,便看到一排仿古建筑,当地人说是游客接待中心,边上围栏设计为城墙垛口的造型,堪称构思巧妙,别出心裁。走到门前想一探究竟,大门紧锁,看不见里面的陈设,却从门窗玻璃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和树的影子,还有远处花的影子和行人的影子。一片虚幻的真实。

来到王符纪念馆,朱红大门紧锁,目光从大门缝隙钻进去,只看到地上一排修剪齐整的冬青树和几株尚未吐青的花枝,还有松柏旁逸斜出的枝丫。据说馆内侧廊以碑的形式刻有东汉至清代镇原籍在历史上有影响和贡献的四十位人物,还有王符《潜夫论》中的警言佳句。正厅悬挂有反映王符出身、地位、交往、作品主要思想的水墨画,陈列有《潜夫论》竹笺、线装本及现代研究王符思想的作品。可惜大门阻挡了我前行的脚步,没机会进馆参观,只能期待下次光临。

纪念馆门口便是潜夫广场,广场一侧立有“游王符故里,沐千年儒风”的宣传牌。王符以道家出世之风骨、儒家入世之襟怀,成就了《潜夫论》,亦成就了他平凡而辉煌的人生。那迎面吹来的和风可是王符的精魂化成?隐时悄无踪迹,来时催生万物。那千年的儒风吹到今天,终于染绿了这山川大地。也使我感受到了浓浓的春的气息。

王符雕像立于广场中轴线上。有人在雕像前合影,有人为雕像拍照。走近雕像,但见眼前的王符左手横掌于胸前,右手握拳于腰际,表情儒雅,气质忧郁,却又充满凛然正气。这是甘肃著名雕塑大师何鄂女士的杰作。何鄂在雕塑这尊作品前一定了解过王符的生平,研读过王符的《潜夫论》,否则绝不会将王符骨子里的气质通过一尊雕像化虚为实,展示在众人面前。王符那三分表情,是否一分忧郁给了过去,一分儒雅给了现在,一分凛然纵贯古今呢?此时,我亦变成了王符的忠实“粉丝”,请人为我和王符照了一张跨越千年的合影。王符最烦趋炎附势之徒,或许不屑于搭理我这张贴上去的热脸,连脖子也没给我一个。没关系,这并不影响我宁愿做其门下“走狗”的虔诚。因为他也是我崇拜的偶像、精神的坐标。

潜夫亭位于广场西南角。与我见过的其它亭台明显不同,其它亭台大都修于平地,而此亭却修于一高台之上。据介绍,此台为当年烽火台,王符曾在上面读书写作。重新修建时人们将原来的土台用青砖围封加固,上面修建了读书亭,命名为“潜夫亭”,变成如今这个样子。抬头仰视,潜夫亭如一只展翅欲飞的鹰,雄踞在县城制高点,俯瞰着茹河两岸的锦绣山川、城市高楼。

据资料记载,镇原古处西陲,为御外之前防。历代兵燹纷起,战争连绵,事变频繁。烽火台为通报敌情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王符读书的烽火台,亦多次升起滚滚狼烟。

如今,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当年的风火台化身为静谧的读书亭,烈烈的火光化为朗朗的书声,弥漫的烽烟化为了片片祥云。王符千年的等待,千年的期盼,终于迎来这天朗气清的好日子。

踏上三十二级台阶登临亭中,顿觉春风拂面,神清气爽。飞檐翘角中挂着魏碑体“潜夫亭“三个字的牌匾。亭身重彩描绘,有清山秀水,有人物花鸟,有龙凤呈祥。亭四周围栏亦刻有梅兰竹菊及荷花等图案。亭上游人较多,有人凝神静思,有人休憩闲聊,亦有稚童嬉笑打闹。

放眼望去,远山如黛,碧空如洗。俯瞰山下,镇原城尽收眼底,茹河两岸,高楼林立。曾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茹河南岸,皆村舍农田,如今春笋般长出一片新城,与北岸老城既分庭抗礼又比翼齐飞。县城规模几乎扩大了数倍,状如一艘船,正扬帆起航,亦如一只鸟,欲展翅飞翔。亭周苍松翠柏垂柳,绿意婆娑;桃花杏花李花,灼然竞放。

胸藏家国情怀的王符,当年在这烽火台上读书写作时,心情一定是复杂的。王符所处的时代,正是东汉由盛转衰时期,外戚与宦官相互倾轧,朝政昏暗,民不聊生,贤德之臣,仁人志士,逐渐失去施展抱负的平台。王符虽学识渊博,却厌倦官场的尔虞我诈,巴结逢迎。便隐而不仕,放逐山林,挑水种柏,读书著述。据传他挑水从不拒绝路人饮水,但被人饮过,他会原地倒掉,重新再挑。或许在他心里,只有不染世俗之水,才配浇灌心爱之柏。仔细想来,王符何尝不是一株高洁的柏呢?刚直不阿,坚韧不拔,造福苍生,是柏的精神写照,亦是王符的精神写照。王符爱柏,既是对柏的敬仰,亦是以柏自励,以柏自喻。

但凡高才之士,举止难免怪异。王符亦不例外。时人评价他“耿介不同于俗”。他却怡然自得,我行我素。其实,他才是洞明世事的高手,胸怀天下的良才。只是“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而已。

作为“庶孽”和“处士”的王符,“位卑未敢忘忧国”。身处乡野,胸怀天下,冷眼观时局,热血著文章。待幼柏成林,《潜夫论》亦结集成书。十卷三十六篇,洋洋数万言。讨论治国安民之策,探究为官处世之道,涉猎哲学、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领域。文中引经据典,运笔如剑,历数东汉后期政治及社会生态的弊端,以高瞻远瞩的目光,鞭辟如里的分析,沉疴猛药的胆略,开出一剂剂治国理政的药方。被人尊称为“国医”。一心想“潜”的潜夫,如“潜龙在渊,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潜夫论》一出,与王充的《论衡》、仲长统的《昌言》,成为东汉最有影响的三部学术著作。范晔、韩愈两位文坛巨擘为其作传,诗圣杜甫为其赋诗。《四库全书总目》对《潜夫论》亦是推崇备至,称其“所说多切汉末弊政”,还有多部文献把《潜夫论》作为重要论著选入其中。可见王符的《潜夫论》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广泛深远的影响。

《潜夫论》,不仅写下了王符人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也给人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遗憾的是,号称“国医”的王符尽管为封建王朝开出了治国理政的药方,终究因体制的缺陷,怎么也医治不了“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命运,汉、隨、唐、宋、元、明、清,均未逃脱历史周期律的梦魇。《潜夫论》更多时候如蒙尘的明珠,只能作为束之高阁的经典、文人研究的对象。经典再好,不能用于实践,也只是一部空文。他著书立说的地方,亦多遭兵燹之祸,特别是清同治以来,频遭祸乱,山上亭台楼阁,损毁殆尽,钟磬碑碣,荡然无存,劫后余生的古柏也所剩不到百棵。

让王符再次走进大众视野,使其大放异彩的,却是千年以后的今天。为了缅怀镇原人们心目中的先贤,当地政府在潜夫山重建了潜夫主题文化公园,设立专门管理机构,经常组织纪念活动。

揭开《潜夫论》那泛黄的封面,他富民强国、尊贤任能、信忠纳谏、严明赏罚、强边固防等思想如智慧的宝库,仍鲜活如昨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下得亭台,在公园漫游,不觉走到绘有公园导游图的大型广告牌前。细看,才知自己是从南门进入的公园,而此时已来到北门。北门才是公园正门。北门比南门高大许多,就是一座拱型城门,上面城墙垛口与游客接待中心城墙形式的围墙遥相呼应。这样的设计可谓别具匠心。猛然想起,县城烈士陵园就在潜夫山东峰,有两百多位烈士英灵守护于此。正是这些热血男儿用血肉之躯化为钢铁长城护卫着这一方的平安。那长城垛口的造型,就是对这些英烈最好的缅怀与追思。潜夫山,是一座哲理的山,亦是一座英雄的山;是一座文化的山,亦是一座智慧的山。

这时,随着阵阵春风吹过,道路两旁的松柏以曼妙的舞姿夹道欢迎着前来游玩的人们。放眼望去,天空阳光灿烂,大地桃红柳绿,一片东方风来满眼春的景象。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