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雪夜彭城的头像

雪夜彭城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4/25
分享

歇后有语在家山

歇后语是中国文字、文化的独特现象。一句话分两部分说,先说一形象的叙事,看似有趣,却不着头脑,听者让这无厘头的事吸引,有了兴趣,细思人家那话究竟何意,说话者却歇嘴,等听话人憋得急了,才把真正要说的话抖落出。听者这才对前面的话恍然大悟。

歇后语实际上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存在。《战国策·楚策四》中提到的“亡羊补牢,未为迟也”算是最早出现的歇后语。

但这只是一株萌芽,到唐朝,歇后语才成了一种并不少见的语言现象。

歇后语真正广而泛之在民间生产、生活中出现,是明朝以后的事。

歇后语作为一种文化,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不断推陈出新,人民群众在生活中 积极创造歇后语,丰富了语言文化,使语言烙上历史的痕迹。

我的故乡都昌县周溪镇,是明清时期的六都辖区,很多人口是明初、中从鄱阳迁入的垦荒人的后裔。有非常独特的语言现象,比如双音节词的择一重音、简化声母、摈弃撮口呼现象,还有明显的自创歇后语现象。

一、陶家边人打爷——一雹不离一雹

前半部分说,曾有个陶家边的男子,打自己的亲爷,打一阵接上还打。这大约是前朝某个时候有过的忤逆,被世人诟病,是严重的缺德现象,所以被世俗挂在嘴边。打亲爹那人或许并非陶家边人,但人是真存在过的,哪里人不重要,总要的是人不能那么无良。

一阵接一阵,就是不停止。歇后那话却是“一雹不停一雹”,这本是冰雹落下来,一阵还一阵,好恶劣的天气。乡民这个歇后语却并非说落冰雹,而是说天干时落大雨,一阵又一阵。这话算是歇后又歇后,才归到要说的话上来,一般却是,先把要说的话说了:“那边落了好大的雨”,人家已明白是说落了大雨,歇后无需“接龙”了。

二、陶家边人耖牛——摸头不到

不知为何又是陶家边人,说一个男子卯时赶牛去耕地,无月天黑,套轭的时候套反了,把轭套到牛屁股上去了,反复几次都是,乡民调侃那男子粗苯。说这话得片刻之乐,把歇后语抖出:摸头不到。这还是有些不明说,有点歇后又歇后,才是要说的,批评一些人浅薄,不知所以,随口胡说。

三、陶家边人秧细米——到哪里去生?

大概还是那个耖地汉子,夜上出工去种粟,到床底下去拿种子,结果摸错了陶罐,把舂好的小米当种子拿去了,播种后好多日不生,才知错拿种子。要说的是:活命过世,不能太没心眼,笨死活该的。

四、塘里人借妹子摆脸

塘里,是个村子,前朝也属六都,不在周溪,但话却在周溪。塘里一个单身男子带着妹子去出工,遇另一外村男子,人赞妹子长得正当,那人为了给自己贴金,说妹子是他老婆。后来人家弄明白真相,塘里男子的“借妹子摆脸”成了乡里笑话。这话的歇后语也没有抖出,要说的话是:无能的人喜欢虚荣。塘里后来被人听做“棠荫”,旧时棠荫岛很闭塞,很多男子娶不到老婆,于是坊间把借妹子摆脸的人顺理成章地说成棠荫人。

五、箬堑人扯大网——功夫在腰头

箬堑是个大渔村,古往今来有扯大网的产业。大网有几百米长,做包围一方水面的趋势,用人力慢慢合围,因为慢,一般的鱼儿不知危险,等到发现情况迥异,大小鱼儿都无逃,这叫一网打尽。扯大网是个气力活,还需要耐性。渔民多用副索缠在腰上,让全身的气力都用到扯网,这叫功夫在腰头。歇后话却转了向,说,有些事做了多时,看起来没有成效,但不要灰心,一如扯大网,眼下不见鱼,但成果在渐成,再坚持必有所得。

六、狗着火,嘴上前

狗烤火的时候,一般先用嘴靠近火,这是因为狗嘴巴上无毛,是最易感受寒冷的部位。歇后的意思是,这世上总有人做事只说不做。批评不务实现象。

七、莲湖人塞乌鱼——佪完了

莲湖是鄱阳县一个乡,古时是一个渔村。莲湖人在饶河上卖鱼,怕乌鱼没人要,就偷偷塞在小餐(上餐下鱼)鱼里卖。周溪买家心明,却假装不知。在都昌的膳食理念里,乌鱼顺气,治老人肿脚有特效,是较为贵重的鱼。都昌人以此笑话那些“以好充次”的人的蠢行。“佪”,是古汉语就用于表达“愚蠢”意思的词,逐步消亡,如今只有周溪人还在使用。

此条歇后语,还显现出鄱阳和都昌曾有过的密切关系,鄱阳、鄡阳,曾经都受辖于饶州。

八、癞痢婆戴花——自戴自夸

癞痢婆泛指指长得丑的女人。丑人把自己打扮起来,还觉得自己好看,到处炫耀。

这是批评一些人恬不知耻,明明自己不怎么,却以为了不得,夸夸其谈。

九、烂泥巴田里拔碓臼,约陷越深

舂粮的麻石臼很重,一旦落入烂泥巴田里是很难拔出的,因为一旦凹部进入泥水,麻石凭借自身的重力会自主陷入到更深部位。这个说人在迷途里挣扎,弄不好落入更恶劣的境地。比如赌徒,输了钱卖屋扳本,结果把自己弄得无容身之地。

十、鳑鲏屎多,佪人事多

鳑鲏是纺锤形扁体小鱼种,肉少,从体外隐约可见其发达的内脏和消化系统,乡民烹此鱼前会挤出(体太薄无法下刀)内脏。故称鳑鲏屎多。歇后说佪人事多。这是批评蠢人没事找事。

十一、图便宜,耖老牛

一个人到南昌去买牛,舍不得花大价钱,就挑最便宜的买。别人买一头,他也是买一头,看上去他比人家省出不少,那人于是欢喜。

到耕地的时候,那牛却没有气力,一个上午出不了人家半个时辰的活。那人心里明白,这牛老了。因为贪图便宜,只能有老牛拉犁。此条歇后,警示人不可一味贪图便宜,毕竟便宜没好货的。

十二、瞎子估屎,一担两桶

盲人估算一担粪肥的重量,就说“这一担有两桶”。这是说没有能力的人假装有能力,对事情煞有介事地做出分析,其实那是谁都知道的常识。

可以看出,周溪歇后语多用于批评、鞭挞不如人意的社会现象,也时有感悟、劝勉的成分。

周溪的歇后语,一个很大的特色是全部来自生活,没有明显的杜撰。而一般的歇后语,常有故意杜撰的现象,如“鼻子里插葱——装象”、“电线杆上绑鸡毛——好大的掸(胆)子”、“外甥打灯笼——照舅(旧)”,这都是生活里并不真实存在的。

一个有古老文明的国度,每一个角落都充斥着歇后语,说明这种文化方式有其独立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或者说,歇后语的存在是自然甚至是必然的。

对生活的观察,思考,必然产生观点、感触,会及时或事后进行批评或评价,杜撰的歇前现象,为的是用幽默、形象的方式吸引听话人,以加强歇后语的感染力。来自生活的歇前现象却是曾经给许多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经典案例,这样的简短叙述,有些是激发人的切肤之痛,而强化歇后语的警示效果,有些也是以曾经有过的戏剧性现象增强歇后语的表达效果或幽默感。

周溪人自创许多歇后语,跟其独特的历史不无关系,南北朝鄡阳地面下陷后,六都地面好长时间没有人烟,直到明朝移民,二十几户移民散布在方圆十几公里的丘陵地面,人们历尽千辛万苦,一代代垦荒不止,人口一波波地增长又一波波地减灭,人类社会种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在人的思想、语言、审美方式上留下痕迹。除了我曾研究过的重音、简化声母、丢掉撮口呼现象等,歇后语的流行和创造也是其中之一。

歇后语,是大自然的喷嚏,因着什么的刺激,大地先是很正经地缩着鼻子,正奔走的东风慢下脚步,之后安寂得令人发毛,突然一个响鼻,电闪雷鸣,大雨如注,睡午觉的太上老君都为之一震。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