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雪夜彭城的头像

雪夜彭城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5/25
分享

彼鱼在乎

收到咸济新书《心即光明》,接邮包即拆,拆即读,眨眼读到最后,有一个短篇幅:《这条鱼在乎》。

是个故事,海潮退,无数小鱼落浅滩,一童急往有水出捧小鱼,母亲问:鱼多如此,谁在乎?

童救鱼不止,答:此鱼在乎,彼鱼在乎……

那年,我在察看大哥的养殖基地时,发现鱼池岸上草丛里有一条被丢弃的鳑鲏。这条鱼被网上了岸,眼看要被商家暂存在水箱里运到远方去卖,偶被商家发现,嫌弃其价值太小与大草鱼同价有亏,就挑出丢弃了。我忽然疑心那鱼还没死,回到水中去或能重生。于是我丢下手头事去捡鱼放鱼。鳑鲏体表已严重脱水,甚至有干鱼特有的腥臭,怕是九死一生了。“干鱼”在水中随微风飘动,一只蜻蜓飞过的功夫,鱼嘴就动了起来,之后尾巴有了微小幅度的煽动。哎呀,这娃,真活过来了。

有人说:人活着原本没有意义的。我忽然想出那话后还得有个注脚:如是一定要说意义的话,那就在于因为此生命的存在保护了自己还使别的生命得到保护。

人有太多的糊涂之处,所以要修行,修行就是用善良、敬畏天地之道的办法补充人的糊涂思想。世事那么多,谁也不可能全部明白过来,只有修己之心,正己之行,以“德”、“善”“勤”化万劫。

人对生命的理解常有极为感性的认识:大鱼或有灵,知苦痛欢乐;小鱼如虫蚁,未可足惜。有信佛者购大的鲤、鳖放生,却对一只鳑鲏受煎熬可以视而无见,感性的认识是:一只鳑鲏算是什么?!几乎不能算是生命。其实,一条体重百斤的大鲩,其大脑的发达程度和对苦乐感受水平并不一定更强于一只小鳑鲏。居庙堂之高的大人物和躬耕南亩的穷叟其生命该受的尊重是同等的。甚至,一个人和一条狗感受灾难之痛时该受的同情不应有大的不同。对于一个人,很容易对其遭际感同身受,对于一条狗,一头牛,情况却迥异。亲见人把自己养了七八年的狗吊起来杀。等其断气之时我很果断地把狗放了。主人对我作色,说是狗不回来就要我赔狗。世俗的观点会认为我太迂腐,人家杀人家的狗,关你什么事?这下好了,没讨得“好”还把自己弄得不尴不尬。你那点好心,谁在乎呢?

那条狗在乎。这就回到开篇的话头上来了。一条生命受到保护,免于杀戮,这就是善行的价值。

价值的存在并不必然给创造人带来福报,如是以追求福报为动机去刻意善行不是真正的善行。

中国人的过往,在这方面是转了好大圈子,始终没转出来。世俗人很顽固地认为,善行必然要得到福报,不然就是没有价值、意义的。救了一条狗,狗于是在某个很关键的时节来报恩,不是让施救者免于灾难就是让施救者得到财富;救了一条蛇,蛇于是变幻成美人来为人妻,甚至还生个胖娃,最终还考上状元。反的方面说,打死一头牛,下辈子变作了一头牛;打死一头猪,下辈子就变做一头猪。有钻牛角尖的问:那打死一个吃清闲饭的和尚是不是也变作不用受苦受累的住持?

善行只是善行,真不必然和福报相联。之所以是“善”,就在于无私,所作所为没考虑这事儿对于自己的后果,不是对后果的预先选择作为自己为与不为的判断标准。

《论语》里说:君子故穷。选择做君子,并非因着做君子最终会给自己带来财富和地位。相反,选自做君子,就只能甘于清贫,不指望富、贵。做君子对于本身来说,是没有价值的,价值在于社会因为君子之品行运行得更顺畅。也许没有什么人在乎君子自甘清贫的修行,但“社会”在乎。

来广后,我写的第一文是《解春》,说一个女人修行的故事。那人身份非常卑微,没有人在乎她的修行,在世俗人的眼里,她多半就是个可有可无的人,没有文化,也没啥特别技能,所为不过为农村一个小家洗衣做饭,再就是为村里扫路。扫路有一年五千元的报酬,所以也没有人觉得该感谢她。

我敏感了她的言行。她是修行之人。

她每天跪倒在神的面前,和神对话。其实她对神的认知很粗浅,不知此神、彼神的区别。在她的眼里,神就是天地之道,那当然是大一统的,没必要对神职进行详细的区分。神座上的木雕是观音还是定江王爷她不在乎,她每天在神面前长时间的忏悔,对自己的罪进行悔过,恳求神的宽恕,求神指点迷津。这是非常难得的。中国现时代少有人有信仰,烧香拜佛跟隋广义之流修道求财的人多了去,却少有人不贿赂神,少有人知道忏悔。

知己错而正之,日复一日,这就是修。

解春每天做她力所能及、她认为该做的事。比如扫马路。扫马路是本职,如果只是为了一年一千五百块元,那就可以做得很敷衍,乡下的地面,不苛求多么整洁,也没必要天天做,做多做少做好做歹并没有什么人去计较,更无需做为人扫院子,帮老人帮运柴禾之类的分外事。解春默默地忽略了许多“没必要”,把扫路的事做得非常好。

这就是修行。

修行的人是君子。

对于君子,修行的价值在于修行本身,不在于修行给自己带来的后果。

就是说,修行本身是很美好的。值得做的。

咸济的书《心即光明》,是短篇幅感悟、修行文字的记录,拢总不过数万字。文章价值万不可以字数论,长话短说,深话简说,冗话活说,是写作者毕生要追求的。心不诚不可为,心不净不可为,心不静不可为,技不精不可为。最终,心不善不可为。

有心即有光明,那得是颗善良的心。

善与不善,一半在先天,一半在后天,所谓后天,即是敬畏之心的修行。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