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国的头像

李国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7/22
分享

梨花盛开的季节

李 国

汽车在平坦的柏油路上行驶,路两旁的大山盘旋着向后而去。

车进迁西,一片连一片的梨树上盛开着雪白的花朵映入眼帘。打开车窗,我贪婪地的呼吸着大山里清新的空气和梨花那淡淡的清香,那梨花白得精致透明,白得令人眩目,像大海雪白的浪花,气势磅礴,冲击着我的视野,撞击着我的心扉。初春,我和市党史研究室的同志怀着崇敬的心情,一起到迁西(原属迁安),寻访迁安的第一名党员、第一个党组织和首任县委书记留下的足迹。

在前韩庄村东的山头上,向西俯瞰,整个村庄尽收眼底,就是这个依山傍水的小山村,诞生了迁安的第一个党组织和第一任县委书记。尹主任告诉我,韩东征又名韩复东,1902年生于今迁西东荒峪镇前韩庄村一个农民家庭。韩东征幼年家贫,大革命失败后,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积极参加革命活动。1928年初,他追随回乡不久的黄埔军校第四期学员共产党员韩文华,参加了韩文华办的进步青年农民讲习班,明白了穷人为什么穷、富人为什么富的道理。穷人要想过上好日子,就必须团结起来,跟着共产党干革命,推翻剥削制度,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等革命道理。1928年春,经韩文华介绍,韩东征在本村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25日,他担任了第一个党小组长,第一个党支部书记,从此,他把自己的一生溶入到了劳苦大众的解放事业。他与韩文华仿效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创办了贫民夜校,传播党的主张和革命道理,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培养革命骨干,发展了大量共产党员。到1929年10月,迁安县已拥有党员百余名,支部10多个。1929年冬,建立了中共迁安县委,韩东征成为迁安县第一任县委书记。

走下山来,我们驱车来到村里,沿着一条小路,在韩书记的带领下,来到韩东征故居。穿过山石垒砌的简易门楼,进入韩东征生前居住的院落,这里给人以历史的沧桑和厚重感。陈旧的房舍、斑驳的门框仿佛在讲述着一个遥远的故事。这是北方典型的四合院,东西两座平厢房对峙而建,正房是两层瓦房,似乎是两个院落后来才通开的,现在由韩东征的侄辈们居住着。韩书记介绍说,在长期艰苦的抗战中,他视人民为父母,时刻把群众的饥寒安危记在心上,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倾其一切为革命。韩东征把自己交给了党,他变卖了家产,筹集党的活动经费,先后卖掉家里三口旧缸、三棵大槐树、两副银镯和八亩六分地,折三百块银元,所有款项,全部花在革命事业上。杜副主任告诉我,县委成立后,依靠党的外围组织“迁安县民众会”,韩东征领导党员发动2万余名群众同国民党反动当局进行了反对苛捐杂税,反对旗地变民两次规模较大的斗争,动摇了反动当局的黑暗统治,提高了民众的政治觉悟,激发了被压迫人民的斗争热情,涌现出一大批入党积极分子,壮大了革命队伍。他领导组织了支持29军长城抗战、金厂峪金矿工人罢工、冀东抗日大暴动等活动。还先后领导组建了“迁卢抚青第一支队”和“冀东抗联第十四总队”等起义部队,为夺取冀东武装抗日大暴动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9·18”以后,韩东征在长河沿岸组建以党员为主的约百人的抗日自卫团,高机先任团长,韩东征兼政委。中共京东特委错误地执行王明“左”倾路线,指导迁安县委发动武装暴动,以韩东征、李子光为首的县委认为条件尚不成熟,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组织暴动是冒险行动,拒绝接受暴动指示,省委、特委立即解散了以韩东征为书记的县委,撤销了韩东征、李子光的职务。1937年春,冀热边特委书记王平陆亲自找到韩东征、李子光,代表上级党组织肯定了他们的工作成绩,恢复了他们的组织关系和领导职务,至此,韩东征二次出任迁安县委书记。

这时,韩东征的侄媳妇过来,打开长久无人居住的展厅,旧时的照片等遗物上蒙上了灰尘,其中有一幅是韩东征年轻时与孩子们的合影,这是一张珍贵的照片,两市县的党史部门还是第一次发现。韩东征的侄媳介绍说,解放战争时期,韩东征参与领导了冀东地区的土地改革。作为冀东农民代表,韩东征参加了在西柏坡召开的全国土地会议,参与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草案)》。1949年9月,时任蓟滦河务局长的韩东征,作为19个老解放区之一的农民代表,参加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受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0月1日参加了开国大典,听到了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的庄严宣告!革命胜利后,韩东征一直为我国水利事业呕心工作。韩东征一生艰苦朴素,廉洁奉公,始终保持顽强的革命意志。他职务高了,劳动人民的本色没有变,依然同群众保持血肉联系。

1975年冬,73岁的韩东征离休回到唐山。不幸的是,刚刚踏上这片熟悉的热土,就赶上了那场毁灭性的大地震......

在渔户寨村,我们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寻访高机先的故居。1922年11月,渔户寨进步青年学生高照宇在保定育德中学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他的影响带动下,弟弟高机先成为反帝反封建的积极分子,于192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中共北方区委通讯联络工作,与党的创始人李大钊建立了密切联系。1926年,保定党组织遭敌人破坏,高机先遵照党组织“回家隐蔽一个时期,以观变化”的指示,回到家乡迁安,从此,迁安有了第一名中共党员。

冒着小雨,我们站在上梨树峪村东的王平陆烈士纪念碑前凭吊烈士。王平陆,原名高永祥,1932年春,高永样正式被批准入党,并化名“王平陆”。1936年12月,在黑洼村正式组建了“华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区第一支队”,王平陆任支队司令员。1938年1月,在歼灭日伪军的战斗中,王平陆身负重伤,次日因失血过多,捐躯殉国,年仅36岁。解放后,王平陆的遗骨被移葬冀东烈士陵园。1986年11月,王平陆烈士纪念碑在他的家乡上梨树峪村隆重揭幕。

坐在回迁安的车里,我的心情格外沉重。当年,以老一辈革命家传播革命真理,培养革命骨干,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为中国革命取得最后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如今,在这里,红色文化的熏陶着新一代,他们耳濡目染的都是先辈的革命事迹。红色基因得以传承,革命精神得以弘扬。多少革命烈士用鲜血、用生命换来了人民的解放,崇髙的共产主义信念是他们不息战斗、勇于献身的力量源泉;他们是旗帜,指引着人民革命斗争的道路;他们是丰碑,矗立于千千万万个人们的心中。迁西之行,使我的心灵受到了一次洗礼,更感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

雨停了,西天露出了夕阳,金色的阳光洒在充满生机的大地上。遥望东方,一道彩虹飞架南北,真像一架巨大的七彩绚丽的大桥。山山岭岭的梨花被雨浇过,愈显得晶莹洁白。雪白的梨花啊,你是为烈士盛开的鲜花,先烈们的心像你一样纯净透明、洁白无瑕……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