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杨蕊的头像

杨蕊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3/05
分享

怀念恩师

在上班的前几日,我和老公带着孩子回了趟咸阳老家,在县城玩的时候,就顺路溜达进了我的母校---乾县二中。从2008年毕业至今,十年的时间母校已不再是我记忆里的样子,一幢高大的教学楼耸立在以前的操场上,新建的食堂格外的引人瞩目。进入校门的不远处,我看到了学校的名师简介牌,一眼就看到了李志强老师,十年前的教学场景立马就浮现在了眼前。

李老师教授我们的语文课。记得初见李老师时,高高的个子略显驼背,背头、夹杂着白发,衣着朴素平常。站向讲堂,身子向前微倾,点头示意大家坐下。如果不是在课堂,很难看出眼前这位“老头”是一位人民教师。讲课了,李老师一口关中方言,这让听惯了普通话教学的同学们极为不适应。起初一段时间,也许是同学们的“成人意识”,或是课堂“民主意识”太浓厚,或接他话茬,或不经思考抢先作答,或一问三摇头,李老师便单刀直入地狠批我们一顿,说的话后来才认为是忠言,而当时却不被大伙接受,认为面子大失。于是向班主任提出各种意见,表示对此老师不能接受。班主任诚恳地解释说李老师是好老师,大家会慢慢了解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课程内容的增多,李老师的“学者风范”和“严师形象”一点一滴展现在大家面前。文言文于大家来说较难懂,好些知识一知半解。李老师以地道的方言耐心讲解。他上课从不“唯书是从”,敢于置疑教材,提出自己鲜明的看法。李老师对历代文学著作、作家作品的特点概括到位,语言口语化、生活化,要言不繁。如对李杜两位诗人的比较,李老师作出了诸如“李白是朝阳,杜甫是夕阳;李白是酒,杜甫是茶”等一连串形象的总结。从文字的训诂到内容的疏通,从文章本身到历史常识,无不体现出他高深的学识修养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曾不止一次感慨到:李老师上课不翻书,给大家说这么多,至少证明他老人家已把这些书看过很多遍了。何谓“先生”?先生就是先读书的人,读书多的人。李老师就是名副其实的先生!

李老师对我们的管理自有一套办法,以至于我们说李老师是最严厉的一位老师,同学们都有点“怕”他。与其他老师不同的是,李老师几乎不布置课余完成的平时作业。他的平时作业,都是在课堂上限时完成的小测验。比如学完《兰亭集序》,总结一下《兰亭集序》的写作特点;学习高适的诗,就要求谈谈艺术特点等等。对于我们,此举无疑是刺激和挑战。这一招,考察了同学们的分析综合能力,听讲专心与否,杜绝了抄袭作业的现象,同时又检查了上课出勤率。李老师说他这是一举多得,此言中矣。

在李老师的课堂上,有可能随时被叫到,要求背诵上节课的有关内容。在李老师所带的几个班中,晨读、背诵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大伙课前紧李、课堂担心,只有在正式上新课内容时,才长出一口气。李老师的课开头就进入状态,他反感课堂受到“不速之客”的影响,他一直不理解有人竟敢在讲课时于教室外敲门找人。“什么事能比上课重要?”他一句话回绝了所有“来访者”。所以,李老师的课堂上,同学们不敢随便出入,纪律好得出奇。

学者也好,严师也好,总是在一举一动中感召着学生。李老师的实际行动打消了最初大家对他的不理解,进而喜欢、尊重他。时间长了,我们私下称他“李爷爷”,无形中倍感亲切。让我们难忘的是,临近高考的一段时间,李老师腰部不适,必须物理治疗,他才请了几天假。那几天里,不上他的课的滋味太难受了。班干部代表全班同学去看望他,回来后讲到:李老师拄着拐杖,关心地问他们怎么来的,热情的请他们吃水果,鼓励他们多读书、好好学习准备好高考。说及病情,他只是淡淡一笑,说自己老了。我们强烈地感到他们描绘的就是我们的爷爷,一位令人尊敬的长辈。

    弹指一挥间,十年的时间都已经过去了。我庆幸,庆幸遇到了李老师,找到了人生榜样。从他身上,我看到了做人的责任和道义,更加明白了学无止境。从他那里,我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和储备,更有思想的启迪,人格的感染,精神的升华。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