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写洋芋
看到网友写洋芋,我不禁心痒难耐,手也馋了,也想写洋芋。
洋芋是个好东西!好到我一看到大洋芋就迈不动步,有一口吞下的贪念,想起了不知哪位诗人的月下独吞(酌)的诗句,想起了一口吞天的词语,想起了刘姥姥吃个老母猪不抬头的妙语,癫狂之情,到了被雅俗皆厌的地步,不过也有点小吃力,记得有一年,我家自留地里的洋芋长的特别好,有一个很大的洋芋,我父亲让我抱回家,路不远,却把我包吃力了,当时的我很有成就感,抱回家,还爱不释手,不时地把玩;而看到小洋芋,则不禁嘲讽它们竟然跟我一样不成器,长得又小又糟,它们真对不起供养自己养分,我也对不起养育自己的父母的心血,于是,臆想一副蒙太奇的画面,便有画外音,浓缩的精华!
网友说,洋芋能救命,我也然其说,三年困难时期,它就能救命,有了它,有可能饿不死,活下来。洋芋也救过我的命,父母没有饿死,可身体过分羸弱,我先天不足,没有奶吃,只有面食,可不喜欢吃麦面面条,就喜欢吃洋芋条条,哭声犹如小猫叫(父亲的说法),最后声音都没了,身体孱弱,但没有死掉,父母喜极而泣,凡是我的饭食,都必须和上洋芋,我才下口。成长阶段,个头增高总是赶不上年龄的增长,自己都觉得很对不起父母!
我以为只有自己是个奇葩,无论吃啥饭离不开洋芋,当有了社交圈子发现,大家的饭食都离不开洋芋,就像离不开盐一样,共识就是洋芋吃不腻人,我挖的与他人的鸿沟自然被填平了,与他人有了关于洋芋的共同话题,有了去田野找寻收秋过后遗漏在土里的洋芋的共同需求。小伙伴们纷纷把自家用旧了的镰刀宰掉前段,镶一个长把,喊上各自喜欢的伙伴,在冬天周末去地里挖遗漏的洋芋。那时候,再不敢嫌弃小洋芋了,只要发现,赶紧拾到背篓里,只嫌少,还怕别人抢走,冻死了但没有朽的小洋芋,又是一道美味,煮熟了,放到嘴里,吃起来柔筋筋的,因为不知道有效期,吃得津津有味,小伙伴凑在一起除了自夸拾得多,就是自夸母亲的手艺好,总觉得没吃过瘾,大家聚在一起商量,搜集洋芋地聚集的地方,本庄的,外庄的,哪儿有,往哪儿走,一个冬天,就被漏在地里的洋芋牵着鼻子转,生活有趣也有意义,补贴了家用,填饱了肚腹,自己给家里做了点事,走路说话神气起来,引来大人们的夸奖和鼓励,不自觉的给家里担起了更大的责任,尽起了更多的义务。
后来,家庭角色社会角色变了,生活好了,吃洋芋的机会少了,偶尔吃多了,胃还不争气,老婆煞费苦心地把洋芋做成各种类型的菜品,肚腹时常能享受不同风味的洋芋,我心满意足!不过,当听到走外面回家的人说,北京上海一盘洋芋菜十几二十元,我腹诽商人的可恶,同情外出老乡不能放开吃一顿洋芋的遗憾,高兴交通的发展方便了南来北往的客人的饮食习惯,北方人能吃到南方的海味,南方人能尝到北方的山珍,食材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水平高了,延年益寿成了全国同胞的大趋势!发展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