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国樑的头像

李国樑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11/22
分享

建水游记

去建水那天,刚破晓,我已经起来收拾行李,小小的内心早已按耐不住,迫不及待想去看看北回归线大地上的风景。外面的世界是怎样的?这是我憧憬的。

沿途是如此振奋人心,看到了从未见过的湖泊、青山、白鸥、高楼……应有尽有。很多人乘车易犯困,而我的精神是如此高度集中。未知的东西席卷脑海——蘑蓝的天空,缭绕的白云,楼房鳞次栉比。这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是多么美妙,多么愉悦啊!

我和姐姐在开远下车,父母早在这里这等待着我们。

“姐姐,姐姐!那是爸爸妈妈!”我和姐姐的步伐更快了,爸爸他们似乎也看到我们。

终于见到啦!父母带我们吃完饭,随之我们踏上了去建水的旅程。

                   1 东门迎晖

《建水县志》记载,“明洪武二十年建成。砌以砖石,周围六里,高二丈七尺。为门四,东迎晖,西清正,南阜安,北永贞”。父母所在地方其实就在客运站附近,他们在这儿建酒店,高八层。这儿的建筑为高楼,离独有气质的古城还有些距离。

假如遇上父母闲时,他们则会带着我与姐姐去东门游玩,步行十多钟就到了。身临其境,我与时隔七八百年的时空对话。 飞檐斗拱、钩心斗角,朱门闾巷……道两旁全是店——服装店,古木店……数不胜数,更多的是卖“建水小豆腐”的,后来才得知,建水小豆腐,之所以如此香美、出名,在于制作豆腐的水质,它是用建水独具有的井水制成,清幽淡甜,富含矿物。正如宣威宝山黄豆腐一般,得马田处的水质决定了豆腐品质,其实每个地方得天独厚所具有的条件,在一定程度也就决定了当地的特色。假使用同样的方法制作出来,味是不纯正的,灵魂丢了,也就再没有使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了。

当然,得进去品尝一二这闻名的小豆腐。于古建筑中享受这滋味,小豆腐五角一块,配上特有的蘸水,美味绝化。

来到东城门,朱红的墙壁,仿佛看到以前人们各式的图景。燕子漫天飞舞,如秋日飘落的槐叶,密密麻麻,显得更加庄重与生机。门前有一个宽大的广场,有跳舞的、卖画眉的……父亲在这买了一只画眉鸟,给奶奶喂养,原话是:“可以为你奶奶不觉得寂寞无聊,画眉叫几声,不那么空洞,单调。”奶奶也极为喜欢,平时我上学去,她一人在家,画眉却成了唯一的伴儿。奶奶喂画眉鸟时格外上心,每天定时定量,日复一日,流年似水,这只画眉鸟陪伴了奶奶三年,我想它早已成为奶奶的晚年之交了。画眉鸟结束生命时,我正在上学,我想奶奶肯定为之难过。人与动物是有感情的,相处得久了,也会难舍难分。

广场北面是新华书店,二层高。纯木手工建造,入店,仿佛真有些古典高雅之意。我买了些资料书,方便以后学习,当然,那时我正上三年级。

高檐斗拱、古典优雅的木建房,干净清爽的石铺路。走在其中,如同回到上几个世纪,看到了建水人淳朴、典雅的良好品质。

                      2 文庙游记

早晨泛起淡淡白雾,笼罩着建水城。突显了建水城之清幽,没有炎热的太阳,闷燥的空气,只有清新淡雅的城,沁人心脾。爸爸买了两张票给我与姐姐,并要求写一篇“文庙游记”。

我与姐姐顺着门口进去,一幅如画的图景映入眼帘。满湖的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仿佛一下明白了词人周敦颐为何如此生独爱荷花。时隔千年,荷花贞洁,依旧未变,仍同周敦颐笔下的《爱莲说》所写——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亘古隽永的美,涵容了世人斑驳的杂、浮躁的心,净化了世间污秽,留下贞洁与柔美。

谈起荷花,高中课本上的《涉江采芙蓉》及杨万里笔下的《小池》自然浮于脑海。《涉江采芙蓉》描写的是东汉中后期,游宦、游学之风盛行,士人远离故乡。诗中充满了羁旅怀乡的思绪,诗的主人公欲采撷美草香花送给“同心”之人。思念之人却在旧乡,长路漫漫,欲赠不能,只有忧伤陪自己终老。字里行问,漂泊他乡,分隔两地,略知懂其“浅而能深、近而能远”之特色。《小池》是童年时期的憧憬,一句“小简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激起我对荷花的向往。小时候龙场是很难见到荷花的,对于我这种孤陋寡闻的人更是从未见过。想起文中图片上的荷花,今天算是了心愿。

文庙中的荷花湖显然要比宣威二中的启文湖大得多,只是少了两旁的清柳,但多了“别映红”的荷花。当天游客人山人海,湖边互相交流的、静心揣摩的、也有拿着摄像机左右端详的。我们属于第一种。朝湖北门口进入,踏着树丛中的小径。抬头即可看到孔子像立在屋内,许多人在那儿叩头祈福,烧香祈祷。还可弄一些祈福牌挂在树上,希望家人消灾消难,平安喜乐。

儒家思想兴起于春秋时期,由孔子发展为以“仁”为核心,以“孝悌”“忠恕”为基本内涵,经孟子扩充形成整套思想。儒家思想贯穿封建社会,在政治思想,社会论性、教育教化、文艺学术等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这源于它对世俗生活的深切关怀,由此形成中国知识阶层“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处世原则,以”修、齐、治、平为人生价值,谱写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悠久而绚丽的篇章。

文庙面积广,涵养了儒家文化。可惜当时年幼对儒学了解不深,但也为后来我热爱文学埋下一些伏笔……

              3 亚洲第一溶洞——燕子洞

小学语文作业练习上,读过一篇关于燕子洞的文章。身临其境,才明白燕子洞要比书上讲的更美,更令人震撼。

燕子洞位于城外,恰逢燕子洞开展旅游三十周年,门票从平时的八十元降到了三十元。当天,我和姐姐乘着公交车,旅程大概用了半小时。下车一看,人来人往,纷至沓来。路口离燕子洞差不多有两里路,路旁布满花草树术,好似特意安排迎接游客的。环境不用多言,走上石铺路,观赏其异乡持色,仅仅只是一道小小的“开胃菜”。

买好票后,没几分钟则到达洞口。燕子洞属于溶洞,是南方持有的喀斯特地貌,多分布于广州、云南和贵州等地。北方是没有喀斯特地貌的,是由于北方气温较南方低,降水较南方少,且水的酸性不如南方强。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从中也能够体验一二喀斯特地貌的姿容,但亲自进入溶洞,“叹为观止”也不能足够表达其壮观景象。

喀斯特地貌又分为地面喀斯特与地下喀斯特地貌,桂林属于前者,燕子洞属后者。地下喀斯特地貌,主要包括溶洞、地下河、石笋、石钟乳和石柱等,进入燕子洞便可了然。

洞口与路被地下河隔开,上面架起了桥,桥仅仅是由两条铁链和木板构成。走到上面,会心感恐慌,进入洞口,我才终于明白其为何叫作“燕子洞”。里面燕子肆意飞舞,溶洞壁上筑满了巢,中间一条地下河贯穿整个溶洞。往河面一看,还能见到近几天死去的燕子。当然,溶洞壁面不光有燕子的巢,还有一位“攀岩者”。身上挂着一件黄色披风,不用任何防范手段,徒手登上洞顶。吸引了游客的目光,我拿出手机录下了这段精彩的攀岩过程,现在偶然闲时看看,也会增添一些美好的情趣。

再往前直走,石笋、石钟乳、石柱完全呈现出来。利用各颜色灯光映射,这场景远远比昆明西游洞内更加触人心弦,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我看到了一块蓝色的“擎天柱”,便激动地叫姐姐帮我与它合照。石柱各式各样,有像猴子,鸟类、瓷器的不等,如同进入“‘百货’博物馆”。

燕子洞里面光线较暗,我与姐姐借着手机上的手电筒,勉强能看清前方的路。我们是沿着崖壁左边走的,位置高。突然看见前方一片名亮,声音嘈杂,底部一个“小盆地”。有一排小房子,似乎是卖燕窝的,具体没去了解,反正又不买燕窝。往右拐一点,是一个公共厕所,父亲以前与我说过,这个厕所总共盖了八十多万。一个厕所竟要那么多钱,所以特意进入体验一番“尊贵”的服务。我心想其实和平时的差不多,但依然仍是木架状。可能是由于交通不便,在洞在建屋建房,人工花费大,且要考虑安全问题,才造成花费高额建成。

向继续北走,是处宽广的场地,较平坦。这里是尽头了,人们都是乘船回去的,中间是一条地下河,很浑,显黄泥颜色。乘船是要排队的,由于人多的缘故,人们排成了一条“大尾巴”,弯弯曲曲的。不过工作人员效率很高,没多久就排到了,一只小船大概可以坐一二十个人。工作人员给我们“橘黄的“防护服”,穿上以后,登上船只,便可享受南方独特的“舟行。第一次乘船,心中感觉别样,既兴奋,又夹杂一丝怕意。全过程不到十分钟,短暂而又漫长,出了洞口,外面的天依旧是那么明亮。久在燕子洞里,眼神也变得干涩,看着这雄伟的大自然“建筑”,内心也变得有些恍惚、复杂。

再见了,回头再看一眼带给我独特回忆的燕子洞,或许以后都不会再来观望,却依旧印烙在脑海中,久久难忘,时常回味。

归乡途中,心情与来时完全不同,是一种夹杂着农家人金秋十月收获满满的归属感,意不可细酌,情难以忘怀。

……

永别了,建水。你让我看到不一样的世界,开阔我的眼界,带给我珍贵美好的回忆。对的,遥远的地方或许不能称作远方,但去了遥远的地方,却能够勾起你对“远方”概念的诠释,给予人光明的,不只有阳光,还有远方!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