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义脉注,首尾一体
一一谈《故乡的榕树》的结构美
文/郭小峰
刘勰说:“启行之辞,逆萌中篇之意;绝筆之言,追媵前句之旨;故能外文绮交,内义脉注;跗萼相衔,首尾一体。”意思是说:在开头的字里行间,已先埋伏了中篇的意思;在结束的词语当中,照应了前文的内容。所以能使外在的语言文字如绮文交错,使内在的思想感情像血脉贯注。犹如花房与花萼互相衔接,开头和结尾连成一体。
《故乡的榕树》的作者深谙此道,在布局谋篇中,匠心独具,惨淡经营,形成了颇有特色的结构美。
一、开篇层层铺垫
文章开篇写“住所左进的土坡上,有两颗苍老蓊郁的榕树,以广阔的绿荫遮蔽着地面”。榕树是作者思乡怀旧的出发点,又是绘景叙事的联系物,通过对眼前榕树的描写,可直接联系到故乡的榕树,从而迅速进入回忆。有许多回忆性散文都是这样写的。但作者没有这样做,而是接着描写榕树周围的景物,滑梯、亭子、蒲葵和花朵,“居然成了小小的儿童世界”。“我”“常在清晨或黄昏带着小儿子来这里散步”,享受“悠然自得的味道”。第二段写“我”有一天动了未泯之童心,摘下一片榕树叶,“制成一支小小的哨笛”放在口边吹,“小儿子欢跳着抢过去”,这一段也没有进入回忆,而是继续铺垫,并且完成了铺垫。具体说有四层铺垫:引忆之物一一两颗榕树,如故乡的一般;引忆之景一一“儿童世界”,如故乡的榕树下“我”和小伙伴的乐园;引忆之人一一小儿子,如同当年的“我”;引忆之声一一叶笛,作者虽然没有明写“我”小时候吹叶笛的情景,但那是不言而喻的,若 写出来反为蛇足了。至此,作者选笛音为切入点,开始了回忆。“而我的心却像一只小鸟,从笛音里飞出去”,把读者缓缓带入我的故乡,融进榕树下的生活。通过这些铺垫使乡思更为自然,使乡情更为浓郁,也使读者不知不觉的进入角色,感受乡思的渴盼和乡情的真挚。
二、中间时时缝合
若想使文章浑然天成,就要注意材料的联缀。本文的主体部分是回忆故乡的景物、人事。为避免材料的散乱,作者特别注意过渡句、过渡段的安排,进行巧妙的缝合。第四段用概举方法,写出对故乡多种景物的怀念,这些景物是老榕树的衬景,这是一个过渡段。特别是结尾一句:“记忆里的故事像老榕树的叶子一样多……”更具承上启下的作用。第六段用设问提示:“有时我们会问,这颗驼背的老榕树为什么会被烧成这样呢?”接着叙述关于“驼背”的传说。第八段描写夏日农人在榕树下的石板上纳凉的情景,第十段描写夏夜在石桥上露宿的情景,开头都有一个提示段意的过渡句。第十一段开头一句就是“那样的日子不会再回来了”,这也是承上启下的句子,提示回忆结束,要集中抒发情思了。由于作者工于缝合,使材料紧密勾连,文思承接贯通,情感流泻无阻,取得了极好的表达效果。
三、结尾处处呼应
后面三段是结尾部分,重在抒发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真挚眷恋之情。这一部分的结构特点是处处呼应前文,使叙述抒情紧密结合,尤其令人赞赏的是呼应内容,由后到前,井然有序。
第十一段是对中间部分的呼应。这里有的是对全文的交待,如关于两颗老榕树的介绍:“听说那棵‘驼背’在一次台风猛烈的袭击中挣扎着倒下去了……”“‘幸好另一棵安然无恙,仍以它浓蔚的绿叶荫蔽着乡人。”此外还有对讲故事老人、对老祖母的交待。有的是对现状的推想:“当年把驼背的树干当船划的小伙伴们都已成长,有的像我一样,把生命的船划到遥远的异乡,却仍然怀念着故土的榕树吗?有的还坐在树下的石板上,讲着那世世代代讲不完的传说吗?”这些呼应不仅使文章结构完美,也使抒情更深沉、更强烈,有催人泪下的效果。
第十二段是呼应开篇部分。开篇从哨音切入,结尾从哨音浮出,叶笛的哨音“弥漫成一片浓浓的乡愁,笼罩在我的周围”,接着以设问形式把思乡之情引入高潮。既呼应了文题,又蕴含了无尽的情思,收到了言尽意不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