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笔锋的头像

笔锋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11/14
分享

老家的路

对于农民来说,从来没有哪一种感情能超过路。在出门不方便、交通不发达的年代,农民对他们心中的路,以其特有的方式去感、去知、去爱,且爱得那么深沉,走得那么踏实。我从小生活在农村,有切身体会,对路的情结分外深。

改革开放那年,我踏进了学堂。每天步行上学,不长的路,对于小孩子来说也要走半个来小时。从家到村小有两条路,一条是小路,一条是机耕道。走小路要捷径些,所以上学都走小路。那条小路是我人生的起点,对它的记忆永远挥之不去。

至今记得那条小路,一半是泥巴路,一半是石板路,都不是那么好走。雨天,泥巴路会把鞋沾上厚厚一层泥,往往是脚挪动了,却把“根”留住,鞋子在原地;对于石板路,沾上泥后,不会走的,一脚踩上,就像在冰上滑行,稍不留神会摔得人仰马翻,四肢朝天。在雨天上学,我都有点心虚,但也得硬着头皮走下去。否则,我永远也不可能去行走更宽大更平坦的路。

后来读完初中、高中,1992年参军,就离开了家乡的路,但我始终牵挂着它。在部队工作14年后,2006年我转业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分配到县城工作,利用节假日到乡下看望父母,才再次好好踏上了那些路。

老家的路发生了彻底的变化。儿时放牛割草的那些无名小路杂草丛生,看样子是许久没有人走了,取而代之的是村上另辟蹊径,打上了水泥的便民路、乡村公路。以前到村小上学那条小路依然还在,因为那是一条大路,走的人多。只见在原来的基础上,路面变宽了,铺上了一层厚厚的水泥石子,成了乡亲们到村委会办事的便民路,下雨天踩上都非常踏实,一点也不心虚。不仅小路发生了变化,原来的机耕道也变成了标准的公路。乡亲们走在路上,大步流星,满脸喜悦,缩短了到镇上赶场的时间,带来了外出办事的方便,出门就可坐上通镇上、县上的农村交通车。一些不常走的无名小路也慢慢回归了大自然,完成了历史使命。

这十几年来,老家农村的路,更是扩大了规模,可谓是一年变个样,三年翻身仗。便民路修到了每家每户,蜿蜒于一座座梁,穿梭于一道道岗,连接着又宽又平的乡村公路。乡亲们种的菜,当天就可以拉到城里卖个好价。这要是放在以前,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更可喜的事,祖祖辈辈从未见过的高速公路也从老家村上经过。2008年底,沪蓉高速公路在我县贯通后,更是把乡亲们乐坏了。剪彩正式通车那天,乡亲们不约而同都去看热闹,有的站在坡上看,有点站在路旁看,有的在自家门前看,那一番景象很是壮观。他们像参加盛大的庆典活动般兴奋,比过年还开心。说是这一辈子没见过那样的场面,没见过那么多的车,年是年年过,可那条高速公路不是每个村都能经过,并且还专门在我们镇开了出口,更方便他们出远门。

乡亲们常常是一边在坡上干农活,一边看着载着梦想和希望的车,从眼前飞驰而过,心情格外愉快和兴奋,仿佛他们的心也给带向了远方。来往的车辆,穿梭于家乡的田野,带着呼啸悦耳的声音,庄稼听了也点头含笑。

父亲说,他现在一天看到的车,比以前的总和还多。大的、小的,长的、短的,白的、红的,等等,各种各样的汽车,也让他这一辈子饱了眼福,不出门,不去城市,就可看到那么多的车,那么多漂亮的车,那么多跑得快的车,生活在这个时代,真是好啊!

要想富、先修路,有了路、有出路,这是农民对路最深的感受。路一修通,乡亲们的农产品,在家门口就能全部卖完,腰包也鼓了。经销商开着车,上门收货,又新鲜又绿色。路带来了双赢共富。

如今,乡亲们从家门口的便民路、乡村公路出发,很快就可进入高速路,驶入快车道,就能通向祖国的四面八方,走向世界各地。他们昂首走在中国的道路上追逐梦想,春风满面,信心满怀,激情飞扬。

老家的路,宛若条条小溪汇至江河,流向大海,永不干涸,那分明就是乡亲们奔向小康的一道道致富路。

2019/8/30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