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笔锋的头像

笔锋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1/20
分享

童年的画本

小人书,在我们当地,叫画本,是小时候陪伴我成长的最亲密的伙伴。她的文字作者很多,有施耐庵、罗贯中、吴承恩、曹雪芹、金庸、梁羽生等等,插图作者就记不得了。图文并茂,形象生动,令人记忆深刻,是画本最大的特点。她给我留下了最美好的时代记忆。

至今我都没有完整地把四大名著看完,但对名著里记载的故事,都能讲出来,这都得益于小时候看的画本。

我的童年获取课外知识就是通过画本。那时我的书包里除了装有课本外,必不可少有上一两本画本。常常是课间十分钟也不放过,下课铃声一响,我就如饥似渴看上几页,所以上课走神是家常便饭,也没少挨老师的批评。有时上课还沉浸在画本的故事情节之中,老师一抽问,我也是答非所问。后来班主任管得很严,每天都要查看我的书包,看有无课外书籍,尤其要查看画本。没办法,我只有放学后,到学校门口一家书摊上去看。那是要花钱的,根据画本和小说的厚度来定价,画本通常是两分或三分,小说一章要一角或两角钱。书摊上全是画本和小说。我不爱看小说,一则小说太长,一时半会看不完,二则主要原因是要花更多的钱,所以更多的是看画本。画本的故事言简意赅,插图栩栩如生,非常吸引人。《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等,都是以连环画的形式传播,一本就是一个故事。上初中时,我省吃俭用,宁愿中午吃咸菜下饭,也要把看画本的钱留足。常常是看上一本,心情非常愉快,晚上睡觉做梦都是在画本的故事之中。

那时也没有电视,打发业余时间全靠听故事。听大人们讲很古老很遥远的祖辈传下来的故事。大人们讲的故事,没有多少更新,小伙伴们听着听着,慢慢地就觉得不新鲜了。他们就喜欢听我讲故事,而且随时新鲜,不会重复。我记忆力好,通常看完一本画本后,能把故事完整叙述出来。所以傍晚时分,小伙伴们在忙完家务活(通常是打猪草、割牛草、放牛等)后,最大乐趣就是把我围住,膝地一坐,听我讲三国、吹西游,听到天黑了都还不愿离开,直到家长催喊才回家。他们听到关键点时,我说“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把他们搞得心痒痒的。所以,通常我的猪草基本上都是小伙伴们集体完成,他们为了听“下回”,几个人想办法把的背篓打了满满一筐猪草。

后来,队上有一户人买了一台电视,陆续播放四大名著。我结合之前看的画本,看完电视后对故事就更加深刻更加丰富。小伙伴们常惊讶怎么电视才一放,我就知道故事的结尾。我嘿嘿一笑说,都是从画本里得到的。

随着时光的流逝,近入网络时代,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小时候的画本也不知从何时退出了历史舞台。虽然现在业余生活多样化,但总觉得什么也没记住,什么也没留住。

对童年生活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人来说,相信画本对每个人来说都有一段摸不掉的美好记忆。至少于我,是这样的。画本给我带来了好处,带来了知识,更丰富了我有趣的童年。(2019/8/5)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