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改革开放那年发蒙的,那时没幼儿园,直接读一年级,小学是五年,在我们村小念的书。一晃,小学毕业快40年了,可那时的人那时的事,让我一辈子都忘不了,在我幼小的心里埋下了一颗向上向善的种子,伴我发芽成长。
我们村小没有校长,只有一个负责老师负责,校长要乡中心小学才有。记得五年级时,学校举办了一场朗读课文比赛,各班都派学生参加。我朗读的课文是《桂林山水》。起初本来选的是《落花生》,只因堂兄他选了这课,所以我就改为《桂林山水》。学校要求用普通话,朗读流利,要有感情,没要求背下来。而我自加难度背诵朗读。我每天放学回家写完家庭作业,帮父母干完家务后,一有空就读这篇课文。记得《桂林山水》是第二课,《落花生》是第九课。我和堂兄读一个班,两家墙挨墙,壁贴壁,读课文时相互都能听见,我们互相抽背,没几天功夫我一字不落背下来了,然后就是找朗读的感情。
记得正式比赛那天,轮到我时,心里怦怦直跳。那是我第一次上台面对全校师生朗读课文,很紧张。我也像前面朗读过的同学把书拿上,但我并没把书打开,只是害怕卡壳时,看一下。我深呼一口气,停顿片刻,还没说出一个字。班主任以为我把课文忘记了。他在下面用手指着书的样子,示意我把书打开照着朗读。“二 桂林山水”随着这个“二”字加课文题目《桂林山水》一出来,“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滔滔不绝,一气呵成朗读完,还配有手势。由于激动,把“二”字都读了出来,台下一阵笑声,我也不知道朗读出感情没有。经评委老师打分,没想到我得奖了,还现场颁发奖状和奖品,由负责老师彭元成亲自颁发的,一张大奖状,两个作业本。奖状上的字是彭泉老师用毛笔现场写的。他的字写得很漂亮,他也是我班主任。我得了一等奖。
但对《落花生》,我情有独钟。原因是学了这篇课文后,在一次写作文时我化用了这里面一句话,这样写道“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为自己,而不为别人的人”。彭泉老师用红笔在这句话下面划了一条线,并在旁边空白处写了“引用得恰到好处!”一句评语。短短的七个字,对我后来的成长影响非常之大。
我以这次作文得到老师的肯定为动力,更加发愤读书,希望有朝一日我的文字变成铅字,也能写出像《落花生》《桂林山水》这样的好文章,也印在报刊或书上。我的这个梦想直到1994年在部队时才初步实现。
那是与连队指导员合写的一篇新闻稿件。写的我连炊事班长赵军在探亲途中,未进家门先赴火场抢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事迹报道,这篇稿子先后被《伊犁日报》《塔城报》刊登,但不是我独立完成的。真正独立完成的是这之后不久,我写的两名班长扎根本职建功立业的两篇“豆腐块”稿件,投给《人民军队》报,没想到都被采用了。为此,我在连队出名了,战友们说我是秀才。由于我喜欢写,爱动脑筋,积极向上,指导员开始重点培养我,先后两次派我到塔城军分区培训学习,一次是军械员兼文书培训,一次是通讯员写作培训。那时我还是班排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一兵。老文书提干上军校后,连队党支部就把我调到连部任文书。这一职务,为我后来考上全军重点军校起了很大作用。因为我有充足的时间复习文化,还有接触的人和事,尤其是上级的精神比其他战友多。见多了,就识广了。
这一路走来,上军校,毕业后任军官,转业到检察院至今,14年军旅生涯和14年检察工作,陆续有一些新闻作品和文学作品见诸报刊,无论是工作,还是写作,都取得了一定成绩,我无时无刻不感谢儿时埋下了一颗向上向善的种子。而这颗种子来源于我亲爱的村小,来源于我敬爱的老师,来源于难忘的那次朗读,来源于那篇经典的《落花生》。
当时这篇课文的作者我不知道是谁?也许老师说过,但早已不记得了。直到前段时间,我在网上购买了《最美的散文》一书,看到里面有这篇文章,才知道作者是许地山。我欣喜若狂,又把这篇文章逐字逐句读了一篇。读着读着,仿佛看到了少年的我,在牛背上像唱歌似的背诵着“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等一首首经典古诗,又深情并茂地朗读着“桂林山水甲天下”,悠哉游哉,无忧无虑。
或许这就是我的人生之初,一次活动,一篇课文,一句评语,在我幼小的心里扎下了深深的根,助我一路前行。
《桂林山水》是游记散文,《落花生》是叙事散文,这两篇文章都非常经典。一篇直接抒写祖国大好河山,一篇间接蕴藏人生态度和价值,都对我起着重要作用。当我怀揣保家卫国理想,入伍来到祖国西北边陲,端着钢枪站岗巡逻,前面就是边境线,身后就是我的祖国,就是祖国的河山,我油然而生感叹:愿山河无恙,国泰民安!当我脱下军装换上检察蓝,作一名法治中国建设道路上守望正义的使者,我同样油然而生感叹:愿山河无恙,国泰民安!
如今,在《落花生》与《桂林山水》之间,仿佛我又听到了:一个羞涩少年在深情地朗诵“漓江的水真绿啊”“桂林的山真秀啊”;一个纯真少年在大声地朗读“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就是我的青山绿水,这就是我的价值坐标。
2021/1/8草,2021/1/11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