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笔锋的头像

笔锋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1/12
分享

莫忘名

“我们这一生会遇见很多很多的人,有些人,就是给你带来奇迹和意外的,成为你尊贵的引领者。”(诗人林莉)

——题记

翻出那封珍藏已久的信,我不禁再次想起了他们,想起了他。关于这事,得从两篇“豆腐块”说起。

那是1994年,我在部队当兵,在连队任文书。因爱好写作,喜欢舞文弄墨,得到连队指导员张士武的重点培养,派我参加上级组织的新闻报道写作培训,并被团里列为新闻报道员进行管理使用。但我不在团机关工作,而是在基层一线连队。业余时我搞新闻宣传,收集基层的新闻素材,上报给宣传股,审核后再工工整整誊写在方格稿纸上,然后在每篇稿子的右上角盖上团政治处印章,再寄给报社。这主要是保证新闻的真实性。起初,我每写一篇都拿到宣传股审核,再盖印章。后来政治处宣传股干事宁华看我具备了一名新闻报道员的素质,对我就放开的一些政策,把一沓盖好印章的稿纸给我,叫我自己随时写,随时投,省去我来回跑的时间。我知道,这是对我的信任,更是让我放开手脚去写,去独立采访,去独立思考,去独立投稿;我投出去的每一篇稿件必须对事实负责,对组织负责;这是在培养我。但遇到大一点的稿件,我还是要亲自交给他审的,只是“豆腐块”稿件,就自己做主了。

由于处在基层,我接触的人事,相对来说比团机关专门搞宣传的报道员要少得多,尤其新闻线索这块很受局限,是少之又少。为此,我给自己定下一条规定:凡是连队的集体活动必须参加,不因自己是文书而找借口不去,尤其是参加团里组织的集体活动,比如:听报告、上大课、看电影、植树、施工、比赛场上当拉拉队等等,因为在这些场合往往藏着新闻。搞新闻工作,除了有一双新闻眼外,还必须走出房间,走出办公室,走到训练场,走到群众里去,走到集体活动中去,才能找到有价值的新闻。整天待在连队是收集不到更多的东西,毕竟连队是军队最小的一个作战单元。事实上,连队的文书有自己的工作职责,非常忙,但我会抽出点滴时间来完成本职工作,该集体活动时就准时随部队参加。记得有一次周末看电影,连长之前跟我说,晚上不去了,留下来写工作总结。我说要参加看电影,总结材料我会加班并按时完成。我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让自己多知道团里的事,多收集新闻素材。由于受工作的局限,我写的稿件很单一,几乎全是一句话新闻,“豆腐块”,没有团里专门搞新闻报道的同志站的高度那么高,看的角度那么广。但这并不影响我在一线连队搞新闻报道,钻研新闻写作。

1994年夏天,团里组织军事尖子参加上级“八一”军事大比武,一连的一个班长叫张豫东,获得军事五项全能冠军,被评为训练尖子,荣立三等功。还有我连炊事班班长石问富,苦练厨艺,获得二级厨师证书,被团里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我把这两个立足本职建功立业的先进典型分别写成“豆腐块”稿件,投给《人民军队》报,令我没想到的都被采用了。尽管只有一句话,但对我来说是莫大的鼓励,况且是第一次独立写稿投稿而被采用。我非常高兴,同时又感到一点遗憾。因为两篇的署名作者都不是我的名字,文末分别署的是“莫忘名”和“莫汪明”,一时把我搞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随即向报社去了一封信,说明情况,这两篇稿子都是我写的,怎么没署上我的名字,表示有点遗憾。没想到不久,编辑部一位姓何的编辑亲笔给我回了信。

他在信中这样写到:

李洪锋(实为“峰”——作者注)同志:

来信收悉。

首先和你一样遗憾,只是我是在编稿时找不到你的名而遗憾,你是在看报时看到不是“李洪峰”而遗憾。事实也如此,作为一名普通的边防战士,要上两篇稿子也是不容易的,鉴于这一点我也为你遗憾,但也只能是一种遗憾,因为收到你的稿子时既找不到你的名,也找不到你的地址,无奈之下就编了这个“莫忘名”,意思是要你以后写稿不要忘记名字,当然也不要忘记在稿子尾写下你的通联地址。

欢迎你继续来稿!

祝安!

何斌华

94.11.26

看完信后,我才恍然大悟。

何编辑对一件无名无姓、又无地址的来稿,别出心裁的编稿署名和回信,寄托着一名党的军事新闻工作者对后生的关心、关爱之情,也诠释了一个编辑的敬业精神,顿时令人肃然起敬。要知道编辑部每天都要收到很多来稿来信,还要编辑稿件,能在百忙之中给一个素昧平生的边防战士回信,我是何等的荣幸!同时也激励着我在新闻报道工作道路上奋力前行。当年底,我因这项工作成绩突出,被荣记三等功。

我没敢忘记何编辑,二十多年来一直在苦苦寻找。从1995年考入南京某军校,3年后毕业分配到乌鲁木齐市某部队,直到2006年转业回到地方,我无时无刻不在寻找这位未见面的友人、恩师。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找到了他。2019年建国70周年前夕,因写“我和我的祖国”征文,我想到自己文学道路上的一个个引路人,何编辑便自然再次进入我视野。于是又想到现在网络如此发达、朋友圈如此万能,抱着试试的心态向一位战友打听是否有何编辑的联系方式。我知道他曾经与何编辑都在兰州军区机关工作,一个在司令部,一个在政治部。他说认识何编辑,但有可能何编辑不一定认识他,何编辑对他应该有点印象,并说可以找到,但得晚点哦。战友说何编辑对他“应该有点印象”,这我相信,因这位战友之前从边防部队借调到《人民军队》报社工作过。果不其然,发出请求后不到四小时,战友便把何编辑的微信个人名片发给了我。

随即我自报姓名加何编辑微信,他很快就同意了好友申请。他第一句就是“你好!”并配上两个握手的符号。我立即回复:“何老师您好,久违了。您当年回复我的信至今保存完好。”然后把那封信拍照发给他。他非常惊奇地回复:“哇,你也是个有心人,已经过去15年了,还保存着这封信,谢谢你还记得我!”我说:“过去了25年,1994年的事,比当时我的年龄还大,当时我只有21岁。”他马上说:“哦,对的,是25年。”

一聊,我们大有相见如初之感,好像当年都是军人时我投稿他编稿那样的激情和兴奋。聊天中,我们互问了各自情况。他很谦虚,说“过去的帮助不足挂齿”,同时提到“这两天也是有意思的,前天有个小战友现在新华社工作,也是转弯抹角找到我,说之前对他的帮助云去。真的很感谢你们这样懂得感恩的朋友,过去我只是做了微不足道的事情,还让你这么牵挂!”他客观评价自己“总体来说是个热心人”。是啊!心热,才能产生能量,才能去助人,才能让他人获得动力。

这是25年来我们第一次聊天。他是多么的平易近人,让人如沐浴春风,温暖四季,我油然而生敬佩他。得知他也转业了,回到老家苏州吴江,依旧从事与文字打交道的工作。

“天啊!他是苏州人。”我不禁惊叹道。提到这个地方,一下让我想起了那首脍炙人口、意境清远的《枫桥夜泊》。想起了这个地方是吴文化的发祥地,是一个非常厚重的地方,这里随便一块路面石都可述说一段丰厚的历史,讲述一段灿烂的文化。想起了集哲学、历史、人文、自然于一体,在世界造园史上独步天下,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和重大的艺术价值”的苏州园林。提到这个地方,着实让人赞叹不已,令人神往。

对这些,我岂能忘记。

原来何编辑从小在这里生活,在这里长大,从这里走入军中,25载后又回到故里。

这件事说来很奇妙,虽然有20多年之久,但一直在我脑海深处,时不时会泛起涟漪,让我思绪万千。我常常想,为什么会这样让人如此深刻、难忘。或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淡如水的情感是清澈透明的,可以发挥任何的想象,或加盐,或加糖,就能调理出百味。或许这就是我的初心,至现在都没变的文字初心,通过笔下的文字找到灵魂所在。

如今,虽然当年的我们已不再年轻,但初心如故,激情依旧。人生路上,有很多对你有过帮助的人,千万不忘记他们。有的虽未曾谋面,有的因一句话,有的因一次善举,便让人记忆犹新、刻骨铭心。古人云:君子之交淡如水。我与何编辑的交往何尝不是?虽然至今都未谋面。

何编辑提醒我“莫忘名”,这是多么富有哲思的提醒!“不要忘记名字”, 与其说是他就事论事的信手之笔,不如说是脱胎于生活的灵光一现,这又何尝不是人生的最佳态度?是的,不要忘记名字,不能忘记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就是我们的日常,就是我们从出生到死亡的全部过程和意义。

回首过往,莫忘来时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