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年时的文化生活是单调的,六、七十年代的农村没有收音机、电视,甚至没有报纸,唯一的信息媒介就是村中的大喇叭和每家每户安的小喇叭,每天会早中晚定时播出一些政治新闻、口号和样板戏。偶尔,一两个月时间或国庆、七一等重大节日,会有公社的电影放映队,来村里放一场电影,这已经是最大的娱乐。虽然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但那些影片历久弥新、堪称经典,已深深地植入脑海,在心里打下了难以磨灭的烙印。
除了电影外,让人记忆最深的莫过于村戏了。每逢传统节日、庙会或村中有重大的喜庆事,都会请上县剧团或邻近的戏班子唱几天大戏,短的一周左右,时间长的十一、二天,可以唱上好几本折子戏。
唱戏多在农闲时间,全村老少抗上板凳、椅子,简单的就搬上几块石头垒个座,熙熙攘攘拥到戏台下看戏。那时,几乎村村有戏台、有广场,摆上锣鼓家什,搭上舞台布景就可开戏。请来的戏班子一般只有十几人,虽然人少,但唱起戏来,一人身兼数职,照样唱大戏。那时唱的戏多是古代戏曲,最常见的有《花木兰》、《穆桂英挂帅》、《玉堂春》、《花为媒》、《窦娥冤》、《蝴蝶杯》、《赵氏孤儿》、《借东风》等等,现代戏廖廖无几,只有《朝阳沟》、《小二黑结婚》等有限的几部。毫无疑问,中国古代戏曲博大精深,源渊流长,它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真、善、美、忠、义、礼、智、信等,带给人们的不仅是娱乐和精神享受,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懂得了爱恨情仇、正义邪恶、忠诚善良,更增加了许多历史和文化艺术知识,它带给我们的影响远远超过其它任何艺术形式。
请来的戏班子演员住宿都有村干部分派到住房宽裕的农户家中,我家也常有演员来住宿,看到他们平时和普通人一样,可到了舞台上摇身一变,成了一个个生灵活现的古代人物,或威风凛凛的将军,或官威十足的大臣,或风流倜傥的才子,或美艳动人的佳人,等等。让人由衷地惊叹中国戏曲艺术的神奇魅力。
村戏的演出在时间安排上分下午、晚上两次演出的两开厢,也有上午、下午和晚上三次演出的三开厢,通常每天同时开唱两本折子戏,下午和晚上演出的内容不同。村戏的演出与我们现在电视上看到的戏曲大不相同,现代电视拍摄的戏曲由于节目时间限制,都是经过压缩精简的,少了村戏中演员插科打浑、临场发挥、自己创作的许多内容,也许那都是中国戏曲的活力和风格所在。村戏的演员常年活跃于乡村,多数没有什么名气,但却不乏才艺出众之辈,看豫剧《收陈鹏》,演陈鹏的演员从两张八仙桌搭成的城墙上一个跟头翻下,纹丝不动,立时满场喝采,也让我们幼小的心里生出多少向望。看《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穆桂英英姿飒爽、威风凛凛,赤胆忠心、保家卫国,既让我们油然而生爱国之情,又对穆桂英这样的女性形象爱慕不已。
村戏有非常鲜明的地方特色,故乡地处冀西,人们喜欢听的戏曲有比较知名的豫剧、河北梆子、山西梆子等,也有四弦、老调、皮影戏等一些地方小戏种。中国古代戏曲流传几百年,凝聚着浓重的民族精华、地域风情以及历史、文化、道德,等等。如我们的家乡戏河北梆子,曲调高亢,慷慨激昂,充分体现了“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的特点,其经典曲目《赵氏孤儿》、《蝴蝶杯》,叙述的就是发生在燕赵大地的历史事件。
看村戏,台上是舞台,台下也是舞台,台上是演绎生活,台下是生活演绎。村戏上演的时候,坐在前面的多是中老年人,他们都是专心来听戏的,许多人看了一辈子村戏,对戏中的人物、演技、戏曲知识等说起来头头是道,远非我们这些年轻人能比。后边则是妇女、孩子,妇女们边看戏、边拉家常,不过她们的情感最丰富、最容易入戏,台上的戏演到高潮时,她们往往也是鼻涕一把、泪一把,跟戏中的人物亦悲亦喜。孩子们是最活泼的,一会儿前,一会儿后,很难坐得住。但他们却是受影响最深的,中国戏曲的精神已不知不觉中渗入他们的骨髓。青年人看戏一般都坐在后边或角落里,对他们来说,看戏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村戏给他们提供了很好的交流空间,在目睹着台上演出的爱情悲喜剧的同时,他们也在生活中真实地演绎着自己的爱情悲喜剧。
村戏也是一个村的盛事,从请戏班子到搭台唱戏,村里要有专门的一班人负责张罗。负责张罗的人都是村里有头有面的人,唱戏的这几天在村里更是风光无限,走到那里都有人打招呼,问几声“请的哪里的戏班子”、“唱的什么戏”、“有什么名角”等。同时,唱戏对各家各户来说也是大事,唱戏的几天多数家庭要改善生活,比平时吃的好一点儿。有的还要去请三里五乡的亲戚来看戏,特别是各家各户的女主人们,都要借机去把自己的亲娘请过来住几天,看几天戏,好好叙一叙母女之情。
如今,人们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村戏逐渐衰落,只在各村有庙会的时候唱几天,看戏的也多是老人孩子,再没有昔日的风光,但村戏传承的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将永远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