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文化馆真的很忙,这比赛那晚会,活动多的要命,谁让馆长是位上进心很强的年轻人呢?
可文化馆正式编制就两名,一个馆长,一个快要退休的艺术家老魏。
老魏是画家,三十年前就分配到县文化馆,擅长绘画、书法、篆刻、音乐,高级职称。他是全县知名的艺术家,最近又迷上了陶绘艺术,整体跟本县一个烧瓷器的企业家厮混在一起,班上难觅踪迹。
没办法,为保障活动正常开展,只得招聘一批临时工了。
县文化馆的招聘广告发出后,应聘的来了一大摞。
按照程序笔试、面试后,招来一男两女,小孙、小赵和小李。
小赵、小李两位女生,大学毕业后在家待业,模样出众,口齿伶俐,留在办公室办理日常业务。
小孙个子不高,艺校毕业后一直找不到工作,眼看三十出头,却连老婆都讨不上。整个人看上去虎头虎脑的,因组织全县合唱比赛最近晚上排练的人较多,馆长就让他去看门。
小孙每天早上第一个到文化馆开门,晚上最后一个关门。
有了三人帮衬,文化馆各项活动大有起色,馆长省心得很,然而老魏却更加疏懒,有时竟然好几天不来上班。
“老魏,馆里的书法培训课好久没有开了,群众都有意见啦,您看?”有一天,馆长找到老魏,语气中夹杂着无奈。
“好办,不是才招了三个年轻人嘛,我给他们上上课,先教会他们,然后再让他们培训群众。”
小孙、小赵和小李接受了为期一周的培训,结果小赵和小李仍旧留在办公室,小孙头上多了个协助搞群众书法培训的差事。
“有群众提出要培训美术,你看?”两个月后,馆长再次找到老魏,语气中仍然满是商量。
“好办,还让他们三个接受培训,然后再挑一个好点的培训群众。”老魏的回答和上次如出一辙。
结果,小赵和小李仍旧留在办公室,小孙手上又多了项协助搞群众美术培训的差事。
“魏老,”培训一周后,小孙找到老魏,“我只会教画画,可有人非要学习篆刻,我……”小孙脸憋得像鸡冠子。
“小孙啊,书法、美术都是馆长安排让教的,这次你自己提出要学篆刻,我可不能那样随便了,你得交点儿学费。”魏老盯着烧好的瓷盘,两眼放光。
“成啊,魏老,您要收多少?”
“不多,不多,就一只瓷盘子的价,2000。”老魏眼光舍不得离开瓷盘子,似乎在跟空气说话。
“好吧,2000就2000。”
“成交!”魏老手指弹一下盘子,发出清脆的响声。
……
一年后,看门的小孙带了三个培训班:书法、美术、篆刻,忙得不亦乐乎。
这天,他找馆长诉苦,“能不能找一个人替我看门,好腾出时间给群众培训,我实在忙不过来。”
馆长左思右想,找到老魏,“现在小孙为群众培训的事儿,整天忙得焦头烂额,您暂时没啥大事,能否替他看看门。”
……
过了两天,老魏突然报警,说朋友寄放在自己工作室的一套两件瓷瓶找不到了,价值两万元。
警察在馆内搜查半天,最后从传达室搜出那对瓷瓶。馆长厉声质问:“小孙!怎么搞的?!你拿老魏的东西为什么不提前说一声?!”
小孙脸色涨红,声音颤抖:“我本想跟魏老学学怎么画瓷,可无论怎么说,魏老就是不答应。昨天,趁魏老工作室没人,我就拿了两件样品,想照着画画,我……”
老魏在一旁大声说,“扯淡!没经过别人同意随便拿东西就是偷!还当面扯谎,真是恬不知耻!”
一番折腾,最终小孙被县文化馆辞退才平息了风波。
望着小孙离去的背影,老魏脸上透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哼!一个破临时工,还想跟我斗,您还嫩了点儿!”
小孙走后,没人再搞培训,县文化馆只得重新招聘,因老魏马上就要退休,于是上报县政府,决定招聘一名正式工。
半年后,老魏被返聘到县文化馆看门,上班第一天,就见小孙拎着个瓷瓶匆匆向馆里走,老魏上前一下拽住胳膊:
“站住!你偷瓷瓶子上瘾啊,来这儿干什么?!”
小孙见是老魏,一下愣住:“这么巧,怎么是您?”
“你小子不要耍花活,说,到这儿干什么?!”
“我上月正式考入县文化馆,这不,馆长安排我教群众画瓷瓶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