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刘红廷的头像

刘红廷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7/31
分享

回忆挑水

于时光的悠悠长河中回溯探寻,八十年代前的那些漫长岁月,宛如一幅既陈旧却又蕴含着无尽温暖的宏大画卷,在我的内心深处缓缓铺陈开来。彼时,于我的家乡而言,挑水成为了家家户户生活中始终不变、雷打不动的固定常态。那无疑是一段生活充斥着艰辛困苦,然而又处处盈满温馨情意的璀璨流金岁月。每一个片段、每一个瞬间,都仿佛是岁月精心雕琢的珍贵印记,深深烙印在记忆的最深处。

在记忆的深邃之处,每逢晨曦刚刚羞怯地露出微芒,大人们便会毫不犹豫地挑起那根扁担,两端稳稳当当挂着沉甸甸的水桶。他们迈着沉稳且充满力量的步伐,坚定不移地朝着那口静静滋养着整个村庄的古老水井前行。扁担在他们宽厚结实的肩头吱呀吱呀地鸣叫着,仿佛在悠悠地诉说着生活的重重艰难与不易,倾诉着他们内心深处那股不屈不挠的坚韧力量。那吱呀声,时而低沉,像是在哀叹生活的困苦;时而高亢,又似在赞颂他们顽强的意志。岁月的风霜在他们的脸上刻下了道道痕迹,而这扁担的声响,仿佛是他们与生活抗争的豪迈宣言,透着无畏和坚毅。小学课本里朱德笔下的母亲,其挑水的身影竟与我记忆中的画面神奇地重合。那看似瘦弱却实则坚强无比的身躯,承载着生活的千钧重量,一步一步,走得那般坚定,那般执着。她们用自己并不宽阔的双肩,毅然挑起了家庭的沉沉责任,也高高挑起了生活的殷殷希望。

那井水,清澈得宛如水晶,冰凉得沁人心脾,在水桶中轻轻荡漾起丝丝微微的涟漪。挑水的人们,总是小心翼翼地将水桶装满,眼神中满是珍惜,生怕洒出哪怕一滴珍贵的水。扁担有节奏地起伏,水桶规律地晃动,共同构成了生活质朴而纯粹的旋律。

儿时的我们总是充满好奇地围聚在大人身边,跃跃欲试,满心想要帮忙,却又往往力不从心。而大人们总是慈爱地微笑着,语重心长地叮嘱着孩子们要快快长大。那时候,挑水不单是为了满足生活的必需,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一种对勤劳品质和坚韧精神的传承。

挑水回家的路途,或许算不上漫长,但每一步都深深饱含着对生活的热切期待。到家之后,将水徐徐倒入水缸,那清脆悦耳的水声,犹如动人的生活乐章,激昂地奏响了一日的崭新开始。

然而,时代的巨轮滚滚向前,势不可挡,社会在飞速发展,科技在迅猛进步。随着国家对农村建设不遗余力地大力投入,乡村欣喜地迎来了振兴的和煦春风。曾经泥泞不堪、崎岖不平的小路华丽转身,变成了宽阔平坦、笔直顺畅的水泥路,基础设施得以不断完善。家家户户都通上了自来水,那曾经不可或缺的扁担和水桶,渐渐被遗落在角落里,成为了历史的沧桑见证。

父老乡亲们不再需要为了一桶水而艰辛奔波,只需轻轻拧开水龙头,清澈的水便欢畅地哗哗流淌。这看似简简单单的改变,背后实则是国家发展和时代变迁的有力印证。曾经只能靠天吃饭、资源极度匮乏的乡村,如今也蓬勃发展起了特色产业,农业成功实现了现代化的伟大跨越,智慧农业的兴起使得农作物的产量大幅提升,质量显著优化。电商的全面普及让农产品得以走向更为广阔的天地,农民的收入持续增加,生活水平节节攀高。

崭新的文化广场上,人们欢歌载舞,笑靥如花;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孩子们书声琅琅,朝气蓬勃;整洁舒适的卫生所中,医护人员兢兢业业,守护着村民的健康。这一系列的可喜变化,让乡村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

如今,回首那段挑水的岁月,虽充满了艰难困苦,却也饱含着浓浓温情。它既是我们成长的珍贵记忆,更是时代发展的生动注脚。那些已然远去的日子,那一个个挑水的忙碌身影,那珍贵无比的井水,永远深深地烙印在了心灵的最深处,成为了生命中永恒不可磨灭的璀璨印记。

回忆挑水的那些日子,不但教会了我们要珍惜每一滴水,更要珍惜每一份来之不易的生活馈赠。而时代的沧桑变迁,则让我们深刻领略到了社会进步带来的无尽福祉,让我们对未来满怀着更多美好的期待与憧憬。它是岁月慷慨的馈赠,让我们在深情的回忆中体悟到了生活的厚重与温暖,也让我们在新时代的澎湃浪潮中,坚定不移地迈向更加璀璨美好的明天。我们理应铭记过去的风雨兼程,珍惜当下的岁月静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无畏的勇气,去创造更加辉煌灿烂的未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