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阳光飞尘的头像

阳光飞尘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9/29
分享

在七十年代初,记忆中的那条铺着砂砾和黄土的乡间公路,路的一头是父亲工作的城区,一头是母亲、哥哥和我。时常奔波在这条路上探亲的母亲,一手牵着哥哥一手抱着我。那时路上很少看到有汽车通行,母亲实在抱不动了,就让我下来走。偶尔也会有拖拉机“突、突”地开过来,母亲早早扬起了手,热心的司机能捎我们一段路。现在我开车回乡下,这条路已全部换装成水泥,在山间垅田间惬意穿行一个多小时,就能到目的地,感觉中也没多远。可在当时,我们从天蒙蒙亮就开始走,到天黑才进城区。一路上母亲总对我们说,没多远就快到了。这一段和母亲一起全靠步行的探亲路,腿脚酸楚的感觉至今记忆犹新。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周围的一切开始发生变化。那时我正在父亲任教的衡阳市铁路小学读书,大人们有空就在一起议论。有一天,父亲兴奋地告诉我母亲不用待在乡下种地了,党中央对知识分子的各项帮扶政策让我们一家人终于可以在城里团聚了。学校领导专门给父亲腾了一间教室做宿舍,于是我们在学校里住了下来。因此读小学期间,我不用走多少路,放学一冲出教室,二三步路就到了家。每次看到同学们排队放学回家嘻闹的情形就很羡慕,有时我也会陪同学走一段放学路,铁路家属区热闹的场景常让我流连忘返。没过几年,家里条件也得到了改观,我们也搬进了家属区,放学路上也开始出现我呼朋唤友,追喊打闹的身影。

时间来到了1983年,我进入了铁路中学。学校离家的路程大约要走四十多分钟,背着沉重的书包来回四趟。要是在当今,微信步数每天都能突破2万。那时我在大街小巷里穿梭寻找回家最捷径的路,并乐此不疲。最让人怀念的是中午时分,当收音机里刘兰芳的评书响起时,我总能在第一时间追上带收音机的同学。边走边听评书,学校到家的距离也就不再遥远了。可如今收音机都已经很少见了,4G、5G网络已将整个世界连在弹指之间,文化娱乐也随意点播。

中学生活的最后一年,我骑上了自行车,于是青春开始一路飞扬,许多偏僻的小路都留下了我不知疲倦的足迹。也就是在那一年,城区、城郊的各种道路状况我都弄得一清二楚。可现在去看,早已“面目全非”:高楼林立、商铺鳞次栉比,我却变成了“路痴”。

1986年中学毕业后,我考上了铁路中专学校。在这几年里,中国铁路的改革也在阔步前进:铁路分局撤销,各站段开始合并分流,改革也让我听到了“铁饭碗”崩裂的声响。1990年中专毕业后,我分配到了株洲,成为了一名铁路职工。离家的距离更远了,从株洲到衡阳一百四十公里的路程,那时坐火车要花费2个半小时。上班通勤很辛苦,我每天早上四点多钟起来就开始赶往火车站,如果列车不晚点到单位刚好八点钟。这样的上班路我没坚持多久,最后果断决定在单位的单身宿舍住下。现如今高铁的时速让我再也感觉不到路途的遥远,株洲坐高铁回家现在只需二十分钟,在时代发展的今天,这等快捷在那时简直不敢想象。

如今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四十多年里我已从一个孩童步入了中年,曾经走过路在我的心里渐渐清晰。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是啊,四十多年物换星移、栉风沐雨,在时间的坐标上,只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滴。然而这四十多年,我们一家人一路携手共进,摆脱贫困,曾经的生活轨迹正印证了中国改革开放、蓬勃发展的历史。未来的美好还在路上,让我们继续一路飞奔,一路高歌!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