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寻找一条河,这条河在我的脑海中已经流淌很久了。
这条河让我记住了一个短命的朝代和一个短命的皇帝。
这是一条害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河,其知名度与长城齐名,而功能又远大于长城。
很久了,我一直都在寻找这条河——在地里上,在地图上,在历史上。
很久了,我一直都在遥望那个朝代——我企图拂去尘埃,看到它真正的模样。
一
一说与长城齐名,我猜你肯定会想到京杭大运河。不错。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州,全长1997千米,途径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堪称目前世界上里程最长的运河。可历史上我国还有一条比今天的京杭大运河更大的运河,你知道吗?它的名字叫隋唐大运河。
隋唐大运河与京杭大运河相比,按辈分,隋唐大运河是长辈,京杭大运河是晚辈;按创意,隋唐大运河是原创是原版,京杭大运河是二稿是改版;按长度,隋唐大运河全长2700千米,比京杭大运河长900千米;按宽度,据《大业杂记》载:隋唐大运河从东都(洛阳)到江都(扬州):“水面阔四十步,通龙舟。”《虞城县志》又载:“龙舟四重,高四十五尺,长二百丈,上重有正殿、内殿、东西朝堂。中二重有二百房。”而后来的京杭大运河是不及的。另外,从规格、功能和使用频率上比,京杭大运河也是不及的。《大业杂记》记载了属于隋唐大运河的通济渠:自东都(洛阳)到江都(扬州)两千余里,两岸为大道,种榆柳,树荫相交,每两驿置一宫,有离宫四十余所,为停顿之所。这简直是两条漂亮的水、陆高速路了。
古代,没有飞机、火车、汽车,最好的交通、运输工具是船,而船是不能离开河和水的。隋唐大运河自隋经唐、五代、到宋,为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京杭大运河自元经明、清到当代,有不少的时间段河道淤塞断航其使用频率明显下降。
由此说来,隋唐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流程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这是历史上的一个客观存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令人遗憾的是,这条曾经对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产生过巨大作用和深远影响的运河,竟然被许多人遗忘在了历史深处。这许多人中还有国家有关部门的人。那年,我国向世界遗产大会申报世界遗产名录时,最先申报的竟然是京杭大运河。后经考古界、文化界提出建议,才改以“中国大运河”的名字申报,并将隋唐大运河纳入其中。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自此,隋唐大运河才从历史深处奔腾而出。
我寻找的一条河就是隋唐大运河。作为河南人,我犹为在意寻找的是隋唐大运河河南境内的通济渠和永济渠。
二
开皇四年(公元584年),隋朝的第一个皇帝杨坚,命宇文恺开漕渠,自京都大兴城(长安),西北引渭水,沿汉朝的漕渠故道向东,经潼关入黄河,长三百里,名广通渠,后亦称富民渠、永通渠。这条渠为二世炀帝开凿隋唐大运河做了启示和引子。
隋朝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杨坚虽然是一个篡权的皇帝,但他建立的隋朝结束了自西晋以来长达近400年的分裂局面,他励精图治,开创了开皇之治的富足和强大。从长安到洛阳这一段水路的开通,是他高明的决策。
公元604年,隋二世炀帝杨广登基。这个隋二世虽然下场和秦二世一样凄惨,但他在登基前,南平吴郡、会稽郡,北退匈奴,还是有些政绩。刚登基的时候,他雄心勃勃,大志满满,比秦二世胡亥,蜀二世刘禅好到天上去了。
杨广登基后,干了三件大事:一是营建洛阳皇宫;二是开凿大运河;三是远征高句丽。你说这三大件事错吗?当然不错。但因为操之过急,没有把握住度,最后竟是让这三件大事葬送了隋朝和杨广本人。
公元605年,刚刚登基的隋炀帝就下令征调民工,由曾经设计修建广通渠的水利专家宇文恺主持,开工修建大运河。第一步,征调黄河以南各郡县男女民工百万余人修通济渠,从西苑引谷水、洛水到黄河,从板渚引黄河水与淮河联通,也就是从洛阳经郑州——开封——商丘——宿州,到洪泽湖、淮安这一段。第二步,征调江苏数十万男女民工疏通古邗沟,使淮河与长江相连通。第三步,征调黄河以北男女百万民工修永济渠,引沁水南到黄河,北通涿郡。即从洛阳经焦作——新乡——德州——沧州,到天津这一段。第四步,再征调南北两地民工,向南将通济渠延伸至余杭(杭州),向北将永济渠延伸至涿郡(北京)。至此,一条以河南洛阳为中心,人字形向南北方向延伸,全长2700千米,历史6 年多,动用了数百万民工开凿的人工大运河全线贯通。在开凿这条运河的时候,尽管也利用了不少的旧渠道,但总的用工量和开挖量仍是惊人的。
这条河虽然被后人称为隋唐大运河,但它就是隋朝开凿的,它就是隋炀帝杨广在位时开凿的,和唐朝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唐朝诗人皮日休有诗曰:“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意思是说,如果不是过度征调民工,透支国力及在龙舟上荒淫享乐,就其修渠来说与治水的大禹一样,功劳大大的。皮日休还说,大运河“在隋之民不胜其害,在唐之民之胜其利也。”换句话说,这条大运河苦了隋,好了唐。
隋之杨坚、杨广为唐朝的大发展和繁荣昌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隋之于唐,犹秦之于汉,历史又惊人地重演。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秦后汉强,隋后唐盛。汉强得益于有个贾谊《过秦论》,唐盛得益于有个魏征好宰相。这正是:前人栽树多悲催,后人只记汉和唐。
隋朝时,洛阳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之一。大运河贯通后立即成为全国的交通命脉,在这条命脉上,河南成为了全国的交通中心,没有之一。这条向北向南流淌了五、六百年的隋唐大运河,为中原河南添了大光彩,做了大贡献。
南宋时,因政治中心南移,战争频仍,隋唐大运河部分河段淤塞后,无人问津,通航受阻。元朝取代金和南宋后,在北京建都,将隋唐大运河来了个截弯取直,不再走中原河南,走了现在的京杭大运河道。以洛阳为中心,呈人字型向南北延伸的通济渠和永济渠逐渐被世人所遗忘。被遗忘的原因可能除了改道就是改名。唐朝时,通济渠在河南境内叫汴渠或汴水。宋朝时,永济渠在河南境内叫御河,明朝后,又叫卫河。
三
上世纪末,通济渠首先进入我的视野。那时候中国还没有将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名录,隋唐大运河被尘封在历史记忆的深处。
有一年暮春,我利用一个星期日的空闲,驱车到郑州市区北觅迹“鸿沟”。“鸿沟”就是中国人都熟悉的象棋牌上的“楚河”“汉界”。“鸿沟”也叫“广武涧”,位于郑州市西北不远处的黄河南岸。我去的时候“鸿沟”的沟里没有水,长着杂草。旅游的人不多,也没有人修路,很是荒凉。“鸿沟”大致是南北走向,沟东为楚,沟西为汉。我从霸王城走过去,站在“楚界”的高处眺望“汉界”,虽然没有看到刘邦,但想起了他在此说过的一句很智慧的话:“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看过“鸿沟”,感慨颇多,想写一篇游记,在查找资料时,隋唐大运河的通济渠突然窜入我的视野,原来,通济渠的渠道有其中一段是在“鸿沟”的旧渠道上开挖的。
自觅迹“鸿沟”后,我便开始寻找河南境内的通济渠和永济渠。史料上说,通济渠是在板渚与黄河接通的,板渚在荥阳市境内,我去荥阳打听,荥阳人说,历史上的板渚早已淹没在黄河之中了。史料上说,郑州市北的索须河是通济渠的故道,我找到了,那时的索须河是条排污渠,渠中污水横流,不堪入目。这那是我要找的通济渠?
多少能给我一些慰藉的是贾鲁河。史料上说,贾鲁河的上游就是“鸿沟”,现在的贾鲁河曾经走过通济渠的一段旧道。贾鲁河自西北向东南穿连霍高速公路而过,我去省会郑州,连霍高速是必经之路,每当在高速上看到有清水流淌的贾鲁河时,心中就会想起当年的通济渠,脑海中就会浮现百舸争流,千帆竞渡的繁忙景象。
后来,有人在郑州市的惠济区惠济桥村挖掘出一座埋入地下的古桥,说是通济渠上的惠济桥。得此消息,十分振奋,立即前往。此桥为三孔石桥,桥长40米,桥宽5米,桥面上尚留有很深的车辙印痕。但这是一座建于明朝的古桥,并非隋朝所建。当然,这么小的桥如果是建在隋朝的通济渠上,隋炀帝的大龙舟是无法通过的。虽然是一座明朝的古桥,让我有所失望,但此遗址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重视,在此建了一个公园。公园里立了几通石碑,详细地介绍了通济渠的走向和所经过的地方。看过这里的介绍,我寻找了很久的通济渠开始清晰起来——通济渠北起黄河南岸,引黄河水南下,流经惠济桥村、堤湾村后折而东去,经索须河向开封、商丘流去,然后连通淮水。通济渠在河南的大致走向:开封市区以西基本上是沿着今郑(州)开(封)大道分布,商丘市区以东基本上是沿着今商(丘)永(城)公路分布。
在惠济桥公园里,我还读到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长相思·汴水流》:“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诗中的汴水就是隋唐大运河流经郑州段的通济渠。
站在惠济桥上向西遥望,仿佛看到隋炀帝的大龙舟正在从洛阳启航,向此驶来。《隋书·炀帝本纪》的记载是:大业元年八月,炀帝乘龙舟到江都,任命左武卫大将军郭衍为前军统领,右武卫大将军李景为后军统领。随行的文武官员五品以上的供给楼船,九品以上的供给黄篾大船。大小船只头尾相接,迤逦二百余里。《虞城县志》的记载是:通济渠开通后,隋炀帝从洛阳登上龙舟,偕皇后、宾妃、贵戚、官僚、僧尼、道士等,分乘龙舟、杂船五千二百余艘,巡幸江都。那龙舟和杂船就是隋朝的水上流动宫殿,拉动这水上宫殿的纤夫就有八万多人。隋炀帝一行穿州过县,悠哉乐哉,而伺候他们的地方官吏和黎民百姓却苦不堪言。有一首隋朝的民歌是这样唱的:“我兄征辽东/饿死青山下/今我挽龙舟/又困隋堤道/方今天下饥/路粮无些少/前去三千程/此身安可保/寒骨枕黄沙/幽魂泣烟草。”
隋唐大运河是公元611年全线贯通的,从贯通的第二年开始,通济渠、永济渠沿岸的百姓就开始起义,接着全国性的反隋浪潮叠起,公元618年,隋炀帝被杀,隋朝灭亡。唐人胡曾写了一首叫《汴河》的诗:“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涛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后来的唐朝之所以能辉煌,我想一定是李世民和魏征在隋朝开挖的大运河上悟透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含义。
四
永济渠是从我新乡的新家门口流过的。但是,在中国大运河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之前,我只知道我新乡新家门口的那条河叫卫河,压根一点也不知道它就是我苦苦寻找的隋唐大运河的永济渠。
以前,我在卫河边上散步时,也向新乡当地上了年纪的人们请教过卫河的历史,他们当中还有人能记起早年卫河里航行的船队,他们说船队撑船的篙就有5米长,他们还有人说卫河的水来自西北辉县的百泉。可我怎么也没想到,我所请教的这些老人们竟都不知道历史上还有个永济渠。在我幼稚的想象中,永济渠应该是从西南来,因为黄河在南边,洛阳在西南。听他们说卫河的水来自北部太行山上,我就没把卫河和永济渠放在一块想过。
卫河从新乡市区流过。如果说卫河是一条藤,牧野湖就是藤上结的瓜。之所以叫牧野湖,是因为此湖位于牧野古战场之地。湖北1000米是新乡市牧野区政府所在地,3000米是牧野区牧野镇政府所在地。湖东北有两个村庄,一个叫西牧,一个叫东牧,卫河从这两个村的当中穿过。我在新乡居住时,每天的清晨一般都喜欢绕着牧野湖散步。
一天清晨,我离开“瓜”顺着“藤”去觅迹牧野古战场,我从牧野大道过卫河大桥向西牧村走去,刚走过卫河大桥,发现了桥头新立的石碑,走近看,石碑上醒目地刻着“中国大运河”五个大字。我当时的第一反应可能是下意识地抓了抓头皮,在排除了非梦境的情况下,又转过去看石碑的背面。背面刻着“永济渠——新乡段”的大标题,下面的小字介绍:“中国大运河新乡段为隋炀帝大业四年(公元608年)兴修的隋唐大运河永济渠一段。北宋称御河,明初后称卫河,至20世纪60年代断航,通航约1400年······”
此碑正面对着牧野大道,背面对着卫河,距西牧村不足60米,距我居住的小区不足1000米。
回家上网查隋唐大运河,大概是因为中国大运河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缘故,网上的隋唐大运河汹涌澎湃,中国大运河的石碑,中国大运河的博物馆,已从各个地方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很多地方的政府部门把大运河当作一项珍贵的遗产进行挖掘、保护和开发。妙哉!妙哉!我可以不用掂着脚去历史和地理的荒野中寻寻觅觅了。
永济渠是大业四年(公元608年)正月开始动工开挖的。走向是“引沁水南达于河(黄河),北通涿郡(北京)。”永济渠的渠首在焦作市境内。渠首往南从武陟县城南折东再转东南与黄河相通。渠首向北,据明朝周梦旸《水部备考》载:“自武陟小原村东北,有红荆口(今获嘉县红荆村)经卫辉,凡60里入卫河。昔隋炀帝引沁水北通涿郡,即此地也。”再往下游是浚县、内黄(属河南省)、魏县、大名、馆陶、临西(属河北省)、武城、德州(属山东省)、吴桥、沧州(属河北省)抵达天津,然后再经天津的武清至北京。全长1900千米。
永济渠的宽度和深度查不到史料记载,但有通行隋炀帝龙舟的记载。《隋书·炀帝本纪》载:“上自江都御龙舟入通济渠,遂幸于涿郡。”隋炀帝二月出发,四月到达,全程4000里,用时50天。这说明,永济渠的通航能力也是很强的。
京杭大运河贯通后,河南境内的永济渠除部分河道淤塞不能通航外,其它大部分河段仍能通航。元灭南宋后,运江南的货物到元大都(北京)还可以由长江入淮河、黄河,到达河南封丘后,再陆路到浚县入永济渠。
据专家考证,现在新乡市境内的卫河和隋唐大运河的永济渠基本重合,我新乡新家门口的卫河就是永济渠其中的一段。
发现家门口的永济渠石碑以后,我从家门口的卫河出发,向西溯流行15千米,到达了卫河的起点——新乡县合河乡合河村。合河村的卫河上有一座新闸和一座古桥。
新闸也不新了,建于1957年,和我同龄,名字叫卫河合河节制闸。其主要功能是拦截卫河上游小丹河和百泉河的来水限量进入卫河,而将其上游洪水引入共产主义渠。共产主义渠引领着洪水绕过新乡市区后,再入卫河。
古桥的名字就叫合河桥,是一座建于明朝的七孔石桥。因历史上此处就是多河汇合的地方,所以叫合河桥。合河桥长48米,宽6.4米,高6米,保存基本完好。桥头,立有中国大运河永济渠的石碑。 小丹河在焦作市境内与沁水相通,沿着永济渠的部分旧渠道流入新乡的卫河和共产主义渠。
从新乡顺着卫河往下游走,在浚县境内,卫河上也有一座保存完好的明朝石拱桥,叫云溪桥。桥头一样立有中国大运河永济渠的石碑。
合河桥、云溪桥和郑州通济渠上的惠济桥都是建于明朝,两者相比,合河桥、云溪桥没有埋入地下,且规模较大。由此是否可以间接证明,明朝时,永济渠的水大于通济渠?
发现家门口的永济渠石碑以后,每天清晨,我又开始沿着卫河散步 。牧野大道之东那一段是我爱去的地方。这一段卫河的河道很宽,从东牧村的河堤到对岸的牧野大道足有好几百米,我想,当年开挖的永济渠也不过如此。枯水季节,从高高的河堤上看河水泛泛,似静非静,总觉得那里秘藏着许多往昔的风云故事。这一段卫河因为流经新乡市区,现在它的航运功能已经被泄洪和排涝所代替,上游的节制闸控制着卫河的水量。否则,卫河恢复到当年的永济渠也不成问题。
今年夏季,几场暴雨过后,卫河的河水暴涨。我来到卫河岸边的时候,拦水的橡皮大坝刚刚打开,河水奔流湍急,上游漂浮来的一团团树枝草根缠裹在一起的杂物转瞬即逝。此情此景,又使我想起了隋朝的那条长长的船队。
据《隋书·炀帝本纪》载,大业七年(公元611年),隋炀帝发兵高句丽,除他本人和随从乘龙舟从江都到达涿郡外,还发淮以南民夫及船运黎阳、洛口诸仓米至涿郡。舳舻相次千余里,载兵家及攻取之具,往还在道常有数十万人。大业八年,春正月,大军在涿郡集结。这次用兵总计为一百一十三万三千八百人,号称二百万大军。那个时候,国依兵而立,兵以食为命,食以漕运为本。一个一百多万的大军队是需要很多很多后勤人员来保证军需供应的。那些年永济渠可能是最忙碌的时候。
隋朝时全国只有4000多万人口。修大运河总共征调了约五、六百万人,由于任务急,工期紧,监工严,累死、饿死、病死者不计其数。大运河刚刚修通,又匆匆忙忙征调一百多万人征战高句丽,仗又打败了,逃回的将士仅有两千余人。在洛阳修皇宫,在太行山上修驰道,在内蒙古修长城和在其它地方征调了多少人?死了多少人?即便是不计,就修大运河和征战高句丽这两项,死亡的人数就已经达到了灾难的极限。俗话说,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公元618年,隋炀帝和秦二世胡亥遭到了同样被杀的下场。曾经无比辉煌的大隋朝竟只有短短37年的国祚。文帝在位23年,炀帝在位14年。
按照《隋书·炀帝本纪》所记,隋炀帝和秦始皇一样也是干事之人,他在位14年,出巡了全国不少的地方。大业元年,是他登基的第一年,他把朝中大事和修皇宫、大运河等事安排妥当后,八月巡南方到江都。大业三年,巡北方。五月到达太原,令修驰道。六月驻扎榆林,会见吐谷浑、高昌等国使臣。七月征调百万余人修长城。大业四年,再巡北方,到达巴彦淖尔,巡视长城,令修长城。大业五年,巡西方,到达河西走廊,开万国博览会。大业六年,三月到江都,四月宴请江淮以南的老人。大业七年,二月从江都去涿郡。大业八年,到辽东,亲征高句丽。大业九年,到辽东再征高句丽。大业十年,三月到涿郡,七月到怀远,高句丽派使臣来降,八月班师回朝。
古代交通不便,每次出巡,往返一次咋说也得几个月的时间。《隋书·炀帝本纪》是唐人所写,唐与隋近,应该看的清,记的准,接近真实。隋之亡,表面看是操之过急,刚愎自用,透支了国力,实质上是心中没有人民,朝中少个魏征。
千年运河借着隋朝的辉煌而诞生,承前启后,纵古贯今,通南达北,奔流不止,如今像一部厚重的史书,一笔笔记载着苦难祖国朝代更替的经历,一页页书写着伟大人民摧古拉朽的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