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耀德的头像

李耀德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4/20
分享

风雨沧桑蒿里山

蒿里山,又名高里山、英雄山,海拔193米,位于泰山南麓不远处。蒿里山是古代帝王的禅地之所,自古以来就是一座风景秀丽、历史厚重的山。1926年3月,泰安地区第一个党组织——中共泰安支部在这里建立,点燃了泰安的革命之火。从此,蒿里山又成为一座红色的山、英雄的山。

蒿里山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古代帝王到泰山封禅,先登泰山祭天后,大多再到蒿里山来祭地。《史记.封禅书》记载:“十二月甲午朔,上亲禅高里,祠后土。”《汉书.武帝纪》《汉书.郊祀志下》等典籍也记载了汉武帝于太初元年(前104年)“亲禅高里”。约到魏晋时期,出现“蒿里”之称。

蒿里山曾建有规模宏大的蒿里山神祠,又名森罗殿,其创建年代已不可考。古语云:“魂归蒿里”。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蒿里山就已经有了庙宇,后来历朝历代,不断有所增建。“自唐至宋,香火不绝”,金“贞裕之兵”毁于兵燹。元代至元二十一年重修蒿里山神祠,立《蒿里碑》。明成化三年又重修,嘉靖年间复创建祠门。民国初期,蒿里山香火甚盛,游人如云,每年立春祠前搭台演戏,百货杂陈,胜似闹市。

1928年,山东军阀张宗昌所属部队占据蒿里山,深挖战壕,修建炮兵阵地,毁掉大片山林及文峰塔等历史古迹。1931年,驻军马鸿逵部拆毁蒿里山文峰塔塔基,掘地寻找历朝历代封禅之金银玉石,挖掘出土唐玄宗、宋真宗禅地玉册。前者15枚(分为三版),为白色大理石(汉白玉),后者16枚,为白色闪玉,今收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

在军阀黑暗统治、残酷压迫下,泰安人民奋起反抗、英勇斗争。1925年秋天,中共山东党组织派遣共产党员马守愚来到泰安,开展泰安、曲阜等地建党工作。1926年3月,马守愚、王仲修和省里派来的于赞之一起,在蒿里山秘密开会,建立了泰安第一个党支部——中共泰安支部,点燃了泰安革命星火,掀开了泰安历史上崭新的一页。星星之火迅速形成燎原之势,燃遍泰汶大地。

由于蒿里山地理位置突出,是泰城的重要门户之地。在烽火硝烟中,蒿里山是敌我双方争夺的制高点,留下了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特别是在1947年泰蒙战役中,蒿里山发生了激烈的争夺战,涌现出了著名的“蒿里山三勇士”,他们英勇不屈的战斗事迹广为传颂。战火中,蒿里山文物古迹、自然景观也遭到了严重毁坏。当时的战地记者对蒿里山战斗情况进行了详细描述:“蒿里山原为泰安城外的名胜之一,现在山上的苍松翠柏已被蒋军砍伐一空,山顶的庙宇建筑,亦成一片焦土。蒿里山成为主战场......山林全毁于战火。” 风雨苍桑的蒿里山,浸染了革命烈士的鲜血,回荡着英雄们的呐喊声。

蒿里山,一座红色的山,一段永恒的历史。当年的战火硝烟早已散去,但革命先辈的英雄业绩彪炳史册。今天的蒿里山已成为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的教育基地,蒿里山脚下建立了中共泰安第一支部展室,与山上的成立旧址遥相呼应,融为一体。瞻仰寻访先辈们的遗迹、遗址和纪念展室,一件件带有温度的革命实物,一个个激动人心的感人故事,一部部在艰苦卓绝环境中谱写的壮丽诗篇,让我们禁不住热泪盈眶。身临其中,重温这座英雄之山的红色历史,感悟这座光荣之山的厚重底蕴,会深刻地感受到,有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穿越时空,荡涤心灵,催人奋进!

   《风雨沧桑蒿里山》,首发于《齐鲁文苑》2020年4月12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