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古称“岱山”“岱宗”,春秋时期始称“泰山”。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记载:“泰山岩岩,鲁邦所詹”。早在2500多年前,泰山就成为我国的名山大岳,为人们传唱。泰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家园,寄托了“国泰民安”的民族夙愿,积淀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追求。国学大师季羡林誉为:“国之魂魄、民之肝胆”。
在泰山悠久的历史、璀璨的文化中,始终有一个群体与泰山伴生共存。他们终日默默攀登在泰山盘道上,用一根扁担、两条绳子,挑出了泰山“天上的街市”,挑出了泰山游客灿烂的笑容,挑出了泰山的壮丽多娇,他们就是泰山挑山工。
泰山挑山工起源何时,已无史料可考。从人类攀登泰山之始,逐渐形成了挑山工这个职业。泰山海拔1545米,有7800多级石阶,从古至今,盘道修建、庙宇修葺,一砖一瓦,大都是“挑山工”肩挑背扛上去的。历代皇帝封禅泰山时,祭祀所用的一切物品,大都由“挑山工”运上山顶。近现代以来,随着泰山盘道的修建,交通条件的改善,攀登泰山的游人不断增加,对各种物品的需求也不断扩大,推动挑山工成为泰山上不断壮大的一个群体。
1983年,著名作家冯骥才的散文《挑山工》对泰山挑山工作了惟妙惟肖的描写:“在泰山上,随处可以碰到挑山工。他们肩上搭一根光溜溜的扁担,两头垂下几根绳子,挂着沉甸甸的物品......他们的路是折尺形的.......挑山工登一次山,走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这篇散文被选入全国高中、小学语文课本后,泰山挑山工的名字渐渐响亮起来。曾有一项统计说,在中国有2亿少儿读过冯骥才的散文《挑山工》。也正是因为这篇文章,让更多的人了解了泰山,认识了泰山挑山工。
北京大学教授、当代美学家、书法家杨辛,一生从事泰山美学研究,登泰山40多次。他的《泰山挑山工》写到:“挑山工,挑山工,性实在,不谈空。步步稳,担担重,汗如泉,劲如松。顶烈日,迎寒风,春到夏,秋到冬。青春献泰山,品德人称颂。有此一精神,何事不成功!”这首诗刻画了泰山挑山工的精神肖像,饱含了对泰山挑山工的浓浓赞美之情。
泰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博大厚重的泰山养育了泰山挑山工这一独特群体,也孕育了泰山挑山工“埋头苦干、勇挑重担、永不懈怠、一往无前”的时代内涵。
“身比泰山矮,志比泰山高;肩挑泰山重,足下众山小。”泰山挑山工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再重的担子也敢挑,再难的道路也能走,再苦的累活也要干。他们用肩膀挑起了家庭的责任,挑出了家人的梦想,挑来了生活的希望。他们一步一个脚印,重担压肩不弯腰,“快活三里”不逗留,担子始终在肩上,脚步始终在路上,不为风景所惑,不为风雨所动,不到山顶不罢休。
“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泰山挑山工笃信“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不管山高路远,只要往前走、向上攀,就能征服"十八盘”,登上“南天门”,到达“玉皇顶”。
千百年来,挑山工早已与巍峨泰山、日升日落、苍松翠柏融为一起,编织了一幅“天人合一”的绚丽画卷。他们就是这画卷中最亮丽的风景——“行走的最美脊梁”!
《泰山挑山工赞》,首发于《酸枣人生》平台并诵读,2020年3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