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傅炯业的诗集《武汉记忆》
“文学是继往开来的事业,是永远不老和永远年轻的事业。”
都说开卷有益,当我读完这本《武汉记忆》后,久久不舍辞卷。它让我感觉是一曲历史乐章,在时间音符里演绎着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全书分四大部分,《历史勾沉》《峥嵘岁月》《江城新歌》《改革开放》;二十六首诗,以五千多行长诗续写。纵观本书,看似轻而不薄,实则薄而不轻。它可以作为历史探讨,也可以作为诗词鉴赏。全文笔力强健,凝炼节制。结构缜密,通俗易懂。文字清晰明澈,豪放大气又朴实稳健,读来朗朗上口。突出了诗歌的特性。即“概括性,形象性,抒情性、音乐性”。诗歌又是文学的最高境界。整体内容,高度集中抒写了武汉历史发展的重大变革;及历史中不为人知,鲜为人知的故事。每段紧扣时代脉搏,直抵胸臆,显然,这是诗人以艺术手法构思而成。它让我们了解到这样一座宏伟的大都市,具有三千八百年历史,古老厚重,悠远漫长。
当翻开首篇:《盘龙城放歌》时,仿佛走进深邃的时空隧道。来到夏商驿站,看到了这里演绎着反复无常的兴衰成败。在封建王朝的争权夺利中,刀光剑影,金鼓齐鸣。历史明鉴,从兴盛走向没落,又从没落走向兴盛,在无休止的互相残杀中,最终走向灭亡。一曲雄健的金戈铁马,一曲温婉的歌舞平升,一曲宫廷争斗的悲剧,在盘龙湖畔,府河之滨,留下重重猎影。然而,随着时间的久远,盘龙湖依旧,府河依旧,长江依旧。诗人将记叙与抒情相融汇,读来感人至深。开篇诗人的倾力之笔,高亢,激昂,奋勇,哀叹,引人入胜,序幕徐徐拉开,可以说,这一段写得非常成功。
一 时间是历史最准确的定义
通过时间,将故事由远而近,层层递进。在时间记忆里追根求源,让故事更鲜活。《江汉朝宗》一诗里提到了战国时期的《尚书·禹贡》,战国结束距今已经二千二百三十八年。由此盘龙城比战国时期还要早一千二百六十二年。不难看出,武汉市在三千五百年前,就是一座令人瞩目的城市。不得不说这一笔,具有历史的依据。让读者推翻不了的事实逻辑,加深了文章的力度。
《张之洞》一诗里这样写道:张之洞在“公元一千八百八十九年七月,出任两广总督。”“一千八百九十三年,创建了当时亚洲最大的铁厂”。“一千八百九十八年呈递了修建卢汉铁路的奏章”。就是我们所知的京汉铁路。时间足以证明,张之洞在任职期间,为国民干的大事件。为什么诗人要这么记录,他要以时间,给读者带来如此详实的依据,而不是虚构。大凡写历史的作家,都会有这样的体会。他们尊重历史,尊重事实。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在武昌爆发”、《二七风暴》“一九二三年二月七日汉口工人运动惨案”中;在一九三八年《武汉保卫战》中,六月三日“花园口决堤,恶浪滚滚,一片汪洋”;在《武汉解放》“”一九四九年五月十六日下午二点,邓岳率解放军突破岱家山,成为武汉人民永久的纪念”。在建国后“一九五三年,是一五计划的开局之年”。“武钢崛起”的记录“一九五八年九月十三日,武钢建成投产”。所有这些,看似一连串干巴巴的记录,其实都是一首首战歌。甭庸置疑,直到改革开放后的各个时间段的辉煌描述,都给读者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印象。由此可见,诗人寻求的是一种责任感,交代的是一份真实的答卷。他的答卷替国家保存完好的历史资料,收藏于文字中。这样的例子书中举不胜举。
二 挖掘历史故事突出重点要点
诗人在抒写历史的过程中,把沿途发生的故事描写得栩栩如生,有血有肉。又表现出作品的文学气质。
“这是一座规整的方城,殿宇巍峨,辉煌金碧”,“这是西夏君王的首府”,“腐朽总有腐朽的命运,以暴制暴是改朝换代的利刃”,“我为盘龙城引吭高歌,横吹玉笛”。诗句在庆幸与可叹之间转换。故事在文字里熠熠生辉,感人肺腑。读这样的文字,再没有什么比这更美。《江汉朝宗》是一部武汉的水文化历史。“格拉丹东,你用流水,向群山呐喊”“冲出三峡,来到武汉”“更有大禹疏导治水”。“汉水在明朝成化年间的改道,造就了武汉三镇鼎力的局面”。这一惊心动魄的大手笔,令读者叹谓!历史上“都江堰”的改造,令世人叹服。汉江的改造不也是一大壮举么!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武汉三镇的历史根源。诗人在记叙历史的同时,也在挖掘故事的亮点,探索它的来龙去脉。将厚重的一面,毫不含糊地托盘端出,让读者一目了然。然而它是费尽了诗人的心血的。
码头故事历来是老一辈津津乐道的话题。“码头是强者为王,败者为寇”的象征,“武汉码头”血泪斑斑的心酸史,诗人以三张页码,阐述了码头沉痛的故事。诗人为什么要浓墨重彩,因为码头在武汉的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码头工人是最早的无产阶级,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他们就是当年毛泽东一直十分赞赏的工人阶级。码头工人强劲而有节奏的劳动号子,从汗水里流淌,“嗯呀!嗯呀!”它可与川江上拉纤绳的吆喝声媲美。诗人的书写,给读者带来沉重的思考。
《武汉的第一条大道》一诗中,诗人记录为:“这条大道是以孙中山先生为命名的……那就是中山大道”“中山大道的前身是汉镇宝垣,不是道,是御敌的城堡”至“一九0五年,桑宝领衔修筑马路,一九0七年竣工”。建成后的这条大道,很快成为商业要道,政治中心。它是一条经济与政治的纽带。当我们漫步在中山大道上时,不乏回眸,也是一段光辉的历史。关于后来交通的蓬勃兴起,桥梁,地铁,隧道,高架桥等等,书中都有比较详细的记录,感人的故事数不胜数。诗人笔调就是要唱好社会主旋律。因为文学是为大众服务的。诗集中更有精彩的故事。
三 历史发展中的典型人物
《峥嵘岁月》中,我们难忘林祥谦一节。一九二三年二月七日,革命火种燃遍京汉大道沿线。工人大罢工的热潮,风起云涌。为反资产阶级的剥削与压迫,为反封建势力的腐朽与无能,革命先驱林祥谦“被绑在江岸火车站的木桩上”杀害。一段腥风血雨的记录,诗人义愤填膺的文辞,足以调动民众的愤慨。诗人文字轩昂,大涨民众志气。也渗透着诗人的豪迈。重温这段历史,大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牢记过去,珍惜现在。前人的牺牲,是为了今天的幸福。诗人将这段历史隆重推出,煞费苦心,点燃我们的爱国之心,又净化心灵,这就是诗人正能量的传递。
《改革开放》中,“还记得格里希么?”格里希,一个完全能与白求恩相提并论的外国友人,以他超群的智慧与能力,为我们的国家,为建设大武汉,为当年的武汉柴油机厂,仅仅二年的时间,创造出惊人的成绩。他严格的纪律管理制度,精益求精的技术制造,由“柴油机年产一万八千台,上升到六万台,由亏损五百万变盈利六百万,武柴产品出口东南亚七国,创汇高达一百万美元。”这在一九八四年的改革初级阶段,是一个天文数字。一九八七年“联邦德国授予他联邦十字勋章。一九九四年,获得黄鹤友谊奖”。不得不肯定,格里希的奉献是传奇,是神话!他为武汉立下了汗马功劳。诗人的重提,表现出国际主义思想,也充满爱国热情。因为在格里希离开那个厂后,最终这个厂以垮掉而告终。这就是当时格里希的恨铁不成钢变成为现实。
诗人中肯的态度,针砭时弊,大胆抨击了不思进取的行为。这也是作为一个作家具备的文学品质:刚直不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方能不断进步。
四 历史典故中的文学之美
诗人的文学底蕴非同一斑。当你读到每一行诗句时,就可以感受一种温文尔雅 ,和风细雨的美感。在《琴台怀古》里,“他用音律展示高山的伟岸,让流水在琴弦上婉转。”“起始,弹拨琴弦徐缓,渐次 滚拂意境深远。”起始,渐次,奔放与舒缓结合,营造出一种婉约之美;突出诗的唯美境界,诠释了美学理念。诗人听到过伯牙弹奏“高山流水”吗?他看到过子期鉴赏的态度吗?没有!全凭诗人自己的想像力,准确把握,这是一种创造。重温曲赋,犹见诗人才与能并存。令人赏心悦目。
书中“峥嵘岁月”一章的命题,给人带来容光焕发的情志。仿佛那是一段和暖春风的日子。哪晓得章节中的每一个故事,都渗透了革命先辈们,在黑暗与光明的日子里搏击。那段历史是腥风血雨的历史,是争取自由,抗争压迫的历史。
《辛亥革命》的历程,《收回英租界》的曲折,《红巷火种》的记叙,乃至《八七会议》《八办 八办》《武汉保卫战》等,全都在艰辛的旋涡里挣扎。那些不平凡的历史,用峥嵘岁月来概括,非常准确,恰到好处。诗里行间,铿锵与咏叹相依,诉说与婉转并存,每段故事,催人奋进。诗里有事,事中有诗,没有空话,套话,更多的是接地气的发挥。又突出了诗词美的效果。这应该取决于诗人写作的功底。
五 渗透历史中的思想闪光点
没有思想的文学作品是废品。每一部作品的问世,思想与观点,不能含糊其辞,要经得起现实与历史的检验。可以肯定,本书无论翻阅哪篇,都释放着炙热的思想感情。诗人对党,对社会,对人民都有深厚的古道热肠。在《红巷火种》以及《八七会议》里,接二连三的故事,触目惊心。“在武昌,有一条小街,不宽不长,中国农民运动的火种在这里点燃。”在都府堤发表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在复杂而曲折的革命斗争中,“因为白色恐怖笼罩武汉,八七会议仅仅开了一天,这次会议达到了中共五大未能达到的目标”“为武汉红色历史留下不朽的诗篇”。对红色记忆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革命历史的正义感。让文字在红色革命斗争中意气风发。又诗情画意。渗满了诗人对红色革命斗争的久仰。
诗人无论在抒写革命斗争史,还是国家建设,都满怀热忱,从张之洞牵头国家建设,到解放初期的武字头大型企业的崛起,再到改革开放中的洪山农村联产承包制的诞生,无不在诗人的笔尖流淌。诗人以广博的见地,表达了对党的政策的拥护,从言论到行动保持与党中央一致。红色革命理论是全卷的主流。读来心悦诚服。
六 抒写格式的亮点
《武汉记忆》诗集并不厚,五千余行,每一小段都以四句书写,格式工整,整齐有序。诗作的每节描写,都是深思熟虑,稳健妥当,不浮夸。坦诚的文字,大有激发一气呵成读完的魅力。当你读完这本书的时候,一种心灵的呼唤油然升起:“武汉,我爱你!”
大凡写诗,都会有浪漫的情怀。虽然是历史,但以文学手法记载,让我们看到诗人对文学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就如开头说的一样:“文学是永远年轻的事业。”
《武汉记忆》出自一位八十高龄的诗人之手。在历经一年半的时间里,倾注了大量心血,实为可感可佩。诗集的问世,为历史文化宝库增添了璀璨一页,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了七十余年武汉城市的感恩之情。当它走向社会,一定会让读者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