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是一条船,满载丰硕的果实,驶进金色的港湾。秋,是一串串灵动的风铃,摇响我万千思绪。秋,是一首畅想曲,让我无尽的回首。
一
十二岁那年,“文革”开始了。工厂停工,学校罢课。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大有作为。我随着上山下乡的热潮,回到了农村。
那时,正好是夏末初秋。
回去后,在生产队出工,队长嫌我小了。在家却又是大孩子,我是老大,除了带弟妹外,还要上山砍柴。农村条件差,买煤既不方便又买不到,只有城市户口才有计划。
离我们村不远处,有两座山,附近的乡亲们祖祖辈辈就是靠那两座山上的茅柴,用来一日三餐烧火煮饭。
没有跟着大人们去挣工分,我接下了家里砍柴的任务。每天跟着伙伴们一起,沿着父辈们走出的那条蜿蜒崎岖的小路上山。
如果我们去得早,还可以看日出。浩渺的天际,一望无边,太阳就从东方遥远的边际冉冉升起,在我们的眼皮底下,见证着它微妙变化,由开始浓浓的胭脂红,随着慢慢的升高,渐渐转变为浅红色,放射出炽热的光芒。此时的我们,身临其境,心旷神怡,仿佛站在那天地间,感觉广阔无垠。是啊,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我们在那里准备着大有作为。
我们拿着砍柴的工具,各自寻觅自己要砍的茅柴。那些茅柴,远处,看似满山长得齐唰唰的,可走近一看,却是七零八落。因为砍的人太多,所以零散不堪。即然我们去砍,不能贪玩,要有恒心和决心,不然,一上午很难砍上一担。尽管如此,我们那群伙伴,还是坚持每天上山,照砍不误。初秋时节,酷热的天气一点也不示弱,大人们说是“秋老虎”,“天气不热,晚稻难长。”山上的石头,被高温烘烤得发烫,往往脚板烫得疼。砍柴的我们,渴了,就在山沟流出的泉水坑里捧几捧水喝解渴,那水既甘甜又清凉。累了,就席地而坐。坐在半山腰的我们,远眺,一个个村庄相依相偎,如静卧在绿茵丛中,安静恬淡,一点也感觉不到天热的浮燥。又像是一衣带水,紧紧地围绕在山的周围,好像那座山代表着乡亲们无忧的心境,泰然处之,怪不得俗话说:靠山吃山呢。
山上的柴,砍了又长,长了又砍。它源源不断地为乡亲们提供燃烧的原料,为乡亲们造福一方啊,它不但有物质上的丰厚,更有精神上的寄托。
水,一个严西湖就在山脚,碧波荡漾,日夜不停,任劳任怨地洗涤着山脚下每一块石头,天长日久石头被水冲刷得光光的,有时酷热难熬,我们就跑到山脚下,踩着那光光的石头戏水,也顺便冲凉。
湖的上游,连着长江,遇到大风,波涛翻滚,汹涌澎湃。冲到下游沿岸,就是我们村边的湖岸了。风平浪静时,整个湖面水蓝蓝的,在阳光的照射下,水面如繁星点点金光闪烁,无论朝着那个方向看,总好像太阳跟着我们的视线一起转,所看之处,都是一样的波光粼粼,霞光万丈,不用去刻意追逐,山水一色,一幅自然景观,早已把我们镶嵌在那一处湖光山色里。这不就是陶渊明说的那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吗。方圆几十里的乡亲们,祖祖辈辈就是在那一处富饶美丽的土地上求生存,谋发展。
砍柴的我们,快乐与辛苦相伴,向往与憧憬相依,尽管辛苦,不觉痛苦,反而觉得越做越起劲。割上十天半月,手,不那么柔软了,脚,常常打出水泡,脸上的皮肤被火辣辣的太阳晒得黝黑黝黑。母亲还说:“伢们,不能娇惯。”一段时间过去,家里堆起一个大柴堆,这下可真的解决了一家子煮饭难题。平常,我常常看到母亲为煮饭发愁。那是因为砍回草一类的,用来煮饭,火苗总燃不起来,只是在灶里头发闷,煮出来的饭不香,而是闻着烟火味,而且又耽误时间。在山上砍的茅柴,只要晒枯了,绞成靶子,在灶里一点燃,火势迅速,又熬火。
我不光砍柴,只要能烧火的,我就去捡。
立秋不久,生产队收割了芝麻后,剩下的篼子,是好东西。我就经常拿着一个大篮子,在地里去扯芝麻篼子,我一篮一篮的往家里扯,扯回的篼子,全在家门口晒起来,农村的门口,又宽敞又大,晒一门口的芝麻篼子,母亲就把它用来生火用。因为,砍来的茅柴还舍不得烧,还想省着点,就把芝麻篼子夹在那些难以起火的草靶子里烧,这样,煮的饭就没烟火味。省下的茅柴留在天气回潮时烧。母亲总说:“省衣有衣穿,省柴有柴烧。”虽然没书读,在家里的确帮了母亲一把,母亲整天乐呵呵的。
在那贫穷落后的年代,一个农家,完全靠着最原始的方式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从中,我们一家人就是那样勤奋努力,从没在生活面前悲观失望,或者唉声叹气,还总感觉一家人其乐融融。想必,幸福不在于有钱无钱,重要的还是一家人和睦,无怨无悔。
二
那个年代,农村提倡不插“八一秧”。立秋的那个期间,正好是晚稻秧苗下田十来天,天气热,禾苗在强烈的阳光下,长势迅猛,很快发棵,这时,队长紧急安排劳力扯秧草,不让草蒙了禾苗,否则禾苗就难以生长,一个晚季粮就面临减产。
生产队人手不够,就把我们那群伙伴都叫去突击。莫看我们小,在田里干活,还蛮像样,我们一伙人夹在大人的队伍里,在田里排上一排,各自站上一门,就是以手两边能伸多远为一门,我们就这样和大人一样,一起把自己的那一门扯干净。扯上十来天,村里所有晚稻田的秧草全部扯完。后来听大人们议论,村里后生们都长大了,帮手起来了。
扯了秧草后,我们个个都像鬼大王,身上,脸上全都是泥。我们一大群孩子邀在一起,就到村子后面的湖里去游泳,个个像轻燕般,飞快地往湖里跳,尽情的戏水,溅起那一串串水花,晶莹剔透,时而抛向空中,与我们的欢笑声交舞和鸣,时而撒落水面荡起一层层涟漪,缱卷着我们的友谊,快乐的我们,如 雏燕轻盈呢喃,如白鹤戏水起舞沐浴,在那满是金色的时光里,一路秋歌,一路行。
七月里,家乡还有一个特产,就是菱角。那菱角都是野生的,一到七月份,大人们说七菱八落,如果不摘,它就自然脱落。看着那满满一堰的菱角,长得厚厚一层,一扒开菱角叶子,下面挂满了菱角。那年,还是我们那些伙伴们,一起划着队里的小船,到堰中间去摘菱角。一天半晌就可以摘满各自带的一篮子,拿回去或是弟妹吃,或是晚上乘凉,大伙围在一起吃,其乐融融,大人们还取笑我们说:这比养狗还是强些。
秋天里那些丰盈的硕果,也渐渐趋于成熟。
家乡的那片古老的枣树林,挂满了成熟的枣子,酸酸的甜甜的。这时,我们就在枣林里去摘枣子,高高的枣树,总是男孩子们自高奋勇地上。其实,那树上有一种虫,叫“辣料子”,只要触碰上去了,辣起的包,又疼又痒,男孩子主动上,或者把树使劲的摇,掉满地上的枣子,我们都捡在一起,大家一起分享。
三
更有趣的是,一天中午,村里放牛的大妈,正好在湖岸边放牛,她无意中朝湖岸看去,怎么感觉像个死猪飘在水里,她好奇地走近一看,原来是一条大鱼,大约七十多斤重,这下可把她惊愕了。手上牵着牛绳子,又怕牛跑了,这边又想把鱼抱起来。急切中,大声呼喊,我家离湖近,听着有人呼喊,父亲赶到湖边一看,赶快下水帮忙,后来又陆续来些人,大家七手八脚,有的下水往上驮,有的在岸上拉、一会就拖上岸。后来,放牛的大妈说,这么大的鱼,大家在一起打个牙祭吧。队长马上安排人,煮上一大锅饭,然后叫上一个会烧火做鱼的爷爷,把鱼烧好。那次,我们全村的人都在一起吃上一顿团圆饭,大伙在一起,畅所欲言,谈笑风生。
男将们喝酒划船道: 老白姓哪,要翻身, 斗私批修要带头啊,彻底清除走资派,靠水吃水也不赖。
大家在一起浓情满怀溢于言表,那时候,乡亲们都只是一颗淳朴的心,都惟愿大家过得好,惟愿彼此相亲相爱。
四
秋风送爽,秋雨润情。秋凉给乡亲们带来好心情。
大伙常常在皓月当空的晚上,乘着那股凉意,在寂静的夜空下,到稻场去乘凉。打谷场宽敞平坦又干净,容上十几二十来个人都没问题。大人们都各自带上自家的板凳,手拿一把芭蕉扇,边扇边拉家常,还时不时议论一下国家大事。村里有个爷爷会讲故事,听得最多的就是:“一对婆媳在江堤上去乘凉,她们只带一杯水,后来都想喝,婆婆让给媳妇喝,媳妇让给婆婆喝,正巧这时,在她们旁边走来一个老妪,老妪说口干没水喝,婆婆立马端出水,让给那个老妪喝,老妪喝完水,问她们过得好不好,婆婆说,什么都好,就是蚊子多。老妪说:您想把蚊子赶多远呢?婆婆说:就赶到江堤下就可以。老妪拿起扇子,扇了几下,过一会,江堤上真的没有蚊子了。”当那个婆婆四处张望时,老妪早已不见了,哦!后来大家传说是观音老母下凡,来走访人间,为民除害的。
其实故事是教人要贤惠,要敬老爱幼。用神话来渲染,色彩浓郁,诱人入胜。
记得最清楚的是,“七夕”那天晚上,村里的大人们都带着各自家里炒好的米泡,来到稻场上,边吃边欣赏星空中“七姐董永”鹊桥会面的那一刻。大人们还像真的,指着星空那一处长长的密集繁星,说那就是天河,是由上万只雀鸟在那银河上搭成的鹊桥,而且还叫我们到村里苦楝树下去听七姐和董永的对话。当我们跑去听时,什么也没听见,只是,听到秋蝉在树上一个劲的蟋哟蟋哟的大声叫着。也没有看见天上的鹊桥,而只是看见的,是那密密麻麻的繁星走到一起,形成一道长长的宽宽的如银河般的形状,高高的挂在空中。这一民间的流传只是个给众多的青年男女;带来无限美好的向往,向往着美好的爱情,向往着男耕女织的甜蜜生活。大人们还说,七夕那天到处都看不到一只鸟在空中飞翔,难道它们真的去搭鹊桥了吗。虽然半信半疑,可浪漫却在心中永驻。
我们那些伢们,还乘着大人的兴致,玩自己的游戏捉迷藏、老鹰抓小鸡等。大家在一起天真无邪,淳朴友善。
五
一程相伴,一程友谊。一起昂扬,一起斗志。
伙伴们一路风风火火,不知不觉走进了九月,只有在那时,家乡大面积的秋收才正式开始。
严格的说,这时节已进入季秋,寒露,霜降了。
看着那大片大片的田间稻谷,低落下垂的谷刁沉甸甸的。橙黄橙黄。在它周围,仍然还有没褪色的碧海苍绿,与这橙黄相依相随,仿若一幅幅黄绿相间的自然美图,呈现在家乡的那片土地上,也如同一首歌里:“太阳照得绿叶闪金光”。此时此刻,一片碧绿中镶嵌了一块块金色,如金玉良缘,不可分割。它们是自然的,随缘的,淳朴里吐着憨厚,感谢时光的恩赐。
稻田上,秋色怡人,金光璀璨,喜看稻菽千层浪。
晚稻收割,众望所归,一年到头盼此时。那一片片成熟的稻谷,赏心悦目,它在乡亲们的心中,激起无数的梦想。晚稻全覆盖,不像早稻和中季梗,计划种植,晚稻面积是全覆盖。包括旱田、湖田全种上。
晚稻收割虽然没有双抢那么紧张,但是,在立冬前必须搞完。否则大雪降临,到手的收成会受损。
队长在乡亲们中进行了总动员,全村只要能上阵的全部上。我们那群伙伴不言而喻充实到秋收的队伍里。
我每天跟着母亲一起,虽然不能像大人那样一镰刀捞一大把,我能捞多少就捞多少。母亲说:“帮着割一兜少一兜,”
这样,我一直跟着母亲,割谷,捆谷,脱粒自始至终都在大人们的秋收行列中。
在往后的日子,让我深深领悟到:只有那无声的泥土,才是家乡游子们真正的根,才是家乡游子们真正的归属。那一草一木,都凝结的乡亲们的情怀。每处泥土都散发着淳厚的芬芳,每到一处,都有乡亲们辛勤的足迹。
大约一个月过去了,稻场上堆起了如小山包似的谷粒。
队长计划先交国库粮。再分配口粮,奖励粮。
稻场上再次出现了乡亲们聚首的欢乐场面。一年来的甜酸苦辣,在乡亲们的生活中,渐渐转化为一种茶余饭后的谈资。
劳累,辛苦,梦想,期盼在乡亲们手里,已经绘制成了一幅幅活脱脱的五谷丰登五彩斑斓的水墨画,已编织成一节节让时光能吐穗的粒粒稻香。
那年,行走在家乡秋的长廊里,沿途领略到了父辈们勤劳朴实的风采。家乡那独一无二的风情风貌,更有我永生难忘的秋景,秋色,秋实,长廊里收藏了永远读不完的秋天史,更让我读懂了人生的甘苦。
那个秋,收获的是一颗明净、淳朴、开阔、爽朗的心。使我在往后的人生旅途上,形成始终不变的坚韧不拔,开朗阳光的性格,把信任,爱护,融入到我们的群体,让大家轻松愉快,和谐友善。
那个秋,留下了我们半醒半梦的懵懂,留下了我们如朗月般的纯净。
那个秋,留下了我们最长记忆的生活片段,也磨砺了我人生的坚强意志,让我刻骨铭心。
我何尝不恋秋。片片落叶轻盈起舞,潇洒地走在大自然的风光里,把乡亲们的情怀演绎得多姿多彩,又扎根土地,把生活装扮得丰盈绚烂。
那个秋,是广阔的天地濡养了我成长的心灵。
一串串的秋思秋语也描绘不尽内心的感慨,它是我心中的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