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爱林的头像

李爱林

网站用户

散文
201811/06
分享

恰同学少年

每当我翻开那张老照片,如同翻开了时光深处的一本书;那里记载了我们青涩的往事,记载了风华正茂的青春年华。那是一次人生美好的相遇,相遇心仪的知己,相遇在那段多彩的时光里。
   ——题记
   一
   那是在“文革”初期,时值六七年的春天,听说镇上的小学,直接办初中,方便附近学生入学。由于“文革”被迫停课大半年的我们,有的没再继续升学,有的选择了继续读书。在我们那个年级,全大队就只三个女生,小桥,林英和我。我们三个人能继续读初中,兴奋得无以言表。作为农村女孩子十四五岁,说大也不大,说小也不小,大多家长选择放弃,帮家里争工分,我们三个是幸运儿。当时林英的父亲有个泥瓦匠的手艺,可以赚点活钱,小桥的姐姐在汉口一家工厂工作,也能帮家里补贴一点,我是父母的坚持,不放弃读书的机会。
   本来在读小学时,我就和林英是一个班,小桥是另一个班的。读初中后,我们分在一起了。走到一起的我们,每天快乐得像天使,除了上文化课外,课余时间,就在一起踢毽子、跳绳子、跳橡筋。跳橡筋非得三个人,两人牵,一人跳。那时,我们的橡筋跳的非常好吗,我们把跳橡筋分为三关,膝盖那里为一关,腰部为二关,举上头顶为三关。跳的时候积分,看谁先到头顶,谁先到,谁就赢了,谁后到,谁就输了。当然,我们在比赛场上,谁也不落后,跳的时候,基本都是轻盈地尽情地跳,特别到了第三关,我们把中间系上一条手巾,将手巾往下一拉,一个弹跳,我们就掌握那个点,一个芭蕾鹤立,脚尖上翘来个燕飞,不用吹灰之力,就勾着了橡筋,然后两脚在上面跳。后来老师还赞扬我们跳的姿势好优美,我们在一总玩得不亦乐乎。
   是啊,那根橡筋是我们感情的纽带,连接着我们稚嫩而淳朴的友谊,连接着我们半醒半梦的美好追求。我们在那张没有污染的白纸上,记录了永不褪色的回忆,在各自纯净的心田里播下了友好的种子。
   二
   一天,林英提议,我们三个人到武东去合影留念。当时,武东就是离我们家乡十里远的一个小工业区,在那里才有照相馆,叫钢都照相馆。要去合影,我在家里认真的跟母亲说了,母亲很支持,可是我从来没有单独出过门。那次单独出门,母亲多少有些担心,为了我去照相,母亲还为我准备一套新衣服,她把家里平常舍不得用的几尺黑燈芯绒的布,拿到村里裁缝那里,为我做了一件春装,又在村里常常转悠的货郎那里,买了一包咖啡色的染料,把家里几尺白粗棉布染上颜色,为我做了一条她自己用手工做的西装裤,又为我准备了一双母亲自己做的布鞋。
   我们约在一个星期天,说好在学校门口会面。
    那天出门时,母亲塞给我2块钱,因为到武东去步行,路上不会花好多钱,只照相完全够了。我接过母亲给我的钱,揣在衣服荷包里,出发了。母亲看着我要走,就把我送到村口。说:“女儿长得挺漂亮,穿这套衣服蛮体面。”其实母亲是鼓励我。也一边嘱咐:“在路上小心。和同学们在一起,千万别吵架。”我一一答应。后来我走到很远回头时,母亲还站在那里目送着我,向我挥手。
    路上我连走带跳地来到了学校门口,林英、小桥也早早地到了等着我。我们三个人从学校出发,准备沿着那条曲径的小路到武东。因为武东与我们的地方隔着一条严西湖的岔子,乘船去也行,但是,我们还是想走在一起,好玩些。好在那天是晴天,路上没有泥巴,大约要用四十来分钟就可以到。路上我们三个简直像是花仙子那样的快活。特别是我,一会跑到她们的前面,回头看她们,因为走得快,青春年少的我们,脸上都泛起天然的红晕,回眸那一瞬,看到她们两个脸上红彤彤的,像是两朵绽开的花蕊,加上她们齐肩下不长不短的两条辫子,青春的目光忽闪迷人,许是心情,许是快乐,我们如雏燕。当我在前面走走跳跳时,她们两个说我:“爱林的两条丫丫辫随着人一走一甩动,可爱极了。”走在一起的我们心花怒放地有说有笑,嬉戏追逐,追逐我们的青春,追逐匆匆向前的美好时光。
    我们边走边背课文的警句玩,背毛主席语录,背数学的圆周率,看谁背的数字多。我们还边走边猜谜语:林英先出题,她说:“麻房子,红帐子,里面睡个白胖子。”打一物。
       我一口猜出来了:“花生”。
     小桥出题:“外圆里四方,上圆下四方,打一物,”
     “箩筐。”我又一口猜出来了。
    一猜到结果,三个傻丫头就是一阵呵呵呵的大笑,那笑声如轻铃,摇响着我们放飞的心情,真是快乐极致呀。
     轮到我出题了。
   我出了个画谜题:“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打一物。后来她们两个想了一下没猜出来,林英上前想揍我两下,我看势头不对,一个快速躲闪,林英没抓着。后来我说:“画”。
    林英说:“你早说呢”。
    三个丫头没心没肺地疯在一起,闹在一起,说说笑笑,也不知不觉地来到了武东。
    我们来到照相馆门前,馆子关门,一时好扫兴。站了一会,还是林英提出:“我们到红钢城去吧。”红钢城是武钢建成后,建立的一座新兴城市,乘坐二十路公汽不转车,就可以了,经过商量,达成一致。
    三、
    乘车大约半个小时,我们就到了红钢城,哪晓得一下车,碰到了我们的学姐桂枫。学姐是林英湾的,比我们大几岁,她赶在了“文革”前,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武汉二十五女子中学。当时,那所中学在武昌,比起我们,她是见过大世面了。学姐一看到我们问:“你们干什么,”听完我们的来由,学姐建议我们到武昌“显真楼”去照相;那是一家百年老字号的照相馆,与汉口“品芳”照相馆齐名。听她的介绍,我们像听稀奇似的,这是我们从没听说过,好神奇呀。后来学姐还为我们引导说:你们就坐十六路公汽去,不转车,笔直到终点站,下车就是武昌江边,说是武昌,我们更想去看看。当时我们三个人都没去过武昌,要去,都是头一回。抱着好奇,都想去。我们把各自带的钱一算,加起来有八元。学姐把我们来回的路费除开,剩余的照相足够。
    当时是文革初期,社会秩序有些乱。 乘坐的十六路车,人挤人,上车时,有的还从窗子里钻。我们一到武昌江边站,那座宏伟的长江大桥映入我们的眼帘,我们简直到了全然不顾的心情,要去看大桥。林英说:“我们还是先去照完相,再去玩,”我们都尊重她,听她的,先去找“显真楼”照相馆,我们问了路人,说:“从江边走一条叫民主路的,直径往里走。”经过那条长长的大街,那是一条老街,后来听说,那都是百年老字号的,照相馆就在那条老街上,我们笔直往里走,老远就看到;“显真楼”照相馆的牌子,很容易就找到了。
    我们进去一看,哎呀,好多人。有同学的,有一家人的等等。照相的特色,都基本穿着一套没有领章、帽徽的军装。那时,大力提倡全国人民学解放军。尤其是比我们大几岁的哥哥姐姐们,那时正是“文革”的生力军,也在那时,他们都在镜头下留下自己最美好的时刻。照相馆的工作人员,也准备了仿毛主席著作那样的一个模型,看上去像是一本书,照相时,都把他捧在胸前,摆上四十五度的角度,然后站一个弓箭步的姿势。人多的,就在后面一排举起毛主席的红书,清一色的解放军模样,看上去,他们飒爽英姿,表现的威武雄壮。当时,我们三个人简直看傻了眼,也好羡慕他们,轮到我们照相时,我们没有军装,就把毛主席的模型书捧在胸前,留下了梦寐以求的合影。
   四
    合影出来,我们就去找玩的地方,当我们来到长江大桥武昌桥头堡下面时,那高高的石墩上刻着建设者们的大幅雕像。看那石雕上的简介,他们都是为建设大桥而英勇献身的英雄们。那雕像,看上去都是力大无比,威武不屈,雄赳赳,气昂昂的,表现出一股雷霆万钧力的民族气忾。看着那栩栩如生的雕像,我们都非常受鼓舞,那一刻的我们对英雄们肃然起敬,倾刻,激起我们对祖国的爱,对民族的爱一起涌上心头,我们三个站在那里静立了好久好久。
    随后,又沿着那高高的台阶,上到大桥上面,我们趴在大桥的栏杆上,踏着那宽宽的桥面,亲眼目睹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壮观景象,这是在课堂上老师讲过,在书本上读过,这下可是身临其境,看到现实了,我们心潮澎拜。我们三个面面相觑,相互对视微笑着,其实,那一刻是两两相仪。那是在你的眼中看到了我,在我的心中读懂了你,沿途的激情,向往,仰望,全部蕴藏在那一瞬的微笑里。
     一路说不累也是假的,只是有一种期盼在激励着我们。
   此时此刻激动的心情无以言表,站在大桥上,观看武汉三镇,观看浩瀚的江水,江面那日夜川流不息的波涛,一浪推一浪地滚滚向前。此时的我们,谁也没有疯疯闹闹,只是静静的在哪里,领略它的宏伟浩瀚,宽广无比;领略它的美丽与万种风情。读书时,老师给我们讲:长江从雪山走来,它的下游是东海。此时,目睹涛涛的江水,心中有说不完的感慨。那时,根本不知道古代诗人有关长江的赞美诗词,好在我们读书,是以毛主席的红书为主,学过毛主席关于描写长江的诗词:“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我们站在大桥上,不由自主地重温起来,心情极其昂奋,更何况又是第一次去武昌城;那里有我们说不完的兴奋与羡慕。城里就是城里,人也洋气,皮肤也白净,气质优雅;那时感觉一切都是那么新颖,看惯了乡村,一时站在城市的中央,好像是另一个天空,找不到方向,分不清东南西北了。
    五
   当我们乘车返程时,站在候车的队伍里,长长的一条队伍,全都带上了红袖章。袖章写的是:“钢工总”“红卫兵”“九一三”等这些组织名称;他们到底干啥,我们不知道,只晓得都是革命同志。再前后一看,就是我们三个人没带袖章。

那天,我们回得很晚。
    母亲问;“你们到武东,怎么去一天的时间。”
     我笑着回答说:“我们到武昌去了。”
    母亲说:“看到大桥了吗!”
    我说:“看到了。”
    那次,母亲还为我看到大桥感到非常自豪,莫须有的感觉荣耀。母亲啊,我又不是学习有成,为家里光宗耀祖,那么值得荣耀吗。
    过了一段时间,那个学姐帮我们把相片取回了。
   当我们看到相片时,林英、小桥都比我洋气,我是地地道道的乡村丫头。只是一对大眼睛,忽闪忽闪,让大家赞不绝口。到如今,小桥还在说:“爱林的一对大眼睛,美得让人垂涎。”
    后来,学校又接上级通知,办了高中班,我们三个人直接升到高中班,接受了祖国对我们的中等教育。
    每当我回想那段淳朴的友谊,如白玉无瑕,天然去雕饰。那场友谊,如一缕花香,氤氲着我的肺腑,剔除糟粕,吸取精华,平添我生命的活力。如一泓清泉,浇灌久旱的心空,释放出迷人的甘甜
    那时,正是人生观、性格形成的时候,在那无忧无虑极其宽松的环境里长大,后来养成了不担心别人的歧视。形成了一切向善向美的性格,不需用心去取悦别人,淳朴端庄成为了我的自然流露,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如今,每当我翻出那张老照片时,童心复燃,那段甜蜜的时光,是温馨的,是多彩的,感谢那段友谊,斑斓了我们成长的经历,斑斓了青春的每一寸光阴。在往后的人生旅途中,我始终一如既往地真诚待人,良善为本;无论何时何地,与谁相聚,都让别人感觉轻松,开心,没压抑。
    人,不需要那么复杂,更不需要多虑,始终保持一颗健康,积极,向上的心态就行。

��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