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三峡水乡,大家第一反应就是三峡了。不是。三峡水乡是另一个新地名,在远安。
远安,是湖北的大西部,离省城行车要得五六个小时才能到达。这样一个偏远县,在过去年代是贫穷,落后,萧条。
十二月八日,九日,在邻居的组织下,说是到远安去吃“年猪宴”我欣然应约。因为如今挤在都市,心里总还是想到乡村去回味过去年代的那种氛围,大锅饭是当年乡村的特色。那种热闹,相聚,亲近是如今无法比拟的。这次真是好机会,一来尝尝人家的特色,二来看看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乡村新面貌。
我们团队一行十二人,男女搭配,年龄不差上下。行程为去襄阳再到远安。车从北上高速公路,经过孝感,进入江汉平原,跨过当阳,就到了襄阳。我们是九日清晨七点从襄阳出发到远安的。
一
经过路途长达三个多小时的行程,渐渐进入远安境内,映入眼帘的都是连绵起伏的群山。车,疾驶前行,透过山坳,所看到的一座座村庄星罗棋布,它们分布在不同的山脚,山腰。
我们要去的是:远安县鸣凤镇北门村。因为就是那里举办一年一度的“年猪宴。”
当车进入鸣凤镇的时候,为新建一条公路直通北门村,劈开了不算高但又十分坚实的一座山。可想当地政府是如何下大力气,要改变这里穷困面貌的决心和信念。
车到北门村头,就是一个暂时不算规则的停车场。这个停车场比低凹处的人家要高出三四米。站在上面,可以对整个山坳一览无余。
一下车,就感觉比城里舒服多了。这里空气清晰,舒爽宜人。蹊跷的是,我们从家里出发时,感觉缩手缩脚,天寒地冻。怎么一到这里,反而暖风习习,是不是心情激动,还是人一直在行动,完全没有寒冷的感觉。年轻人还解开了衣扣,大有要凉快凉快的意思。再看看四周群山连绵,是不是它们遮挡了寒冷的侵袭,无声地保护着这一方人民,一方水土。
虽然是山坳,视线仍能远眺。尤其是那些家家户户一撞撞新建的别墅式独立小二楼,有的三层四层,建筑风格顶部滴水基本都是四十五度角,红瓦,三间起基,外粉刷都以奶黄色为基调,这可能是当地政府的统一规划,既不浪费土地,又美观了建筑风格,完全看不出这里曾经是湖北省偏远贫困县。
紧挨停车场的村湾,被暂时建路的土堆遮挡。但是,当地村民早已在路边摆好了他们要销售的农家菜和土特产。
我是迫不及待地想了解当地一些风情风貌,尤其是原来的建筑和生活状况。
当我走进村湾那条长长的公路时,两侧的房屋整齐,道路平坦,明净。家家户户都安装有自来水,热水器。家家户户门前都整理得井井有条干干净净,看不到白色污染。给人整洁,清爽,明快的印象。
那些三两间还保留着的一些旧式建筑,破旧,低矮,有红砖,也有土砖砌成。前后相比,完全是新旧两重天。眼前的环境大大超乎想象。
当我来到一家买菜摊主旁边时问:“大姐,您们现在的家庭收入要比以前提高多少倍?”憨厚的大姐面带笑容地说:“比以前要超过多少倍了。”她用肯定的口气回答我。接着她自己又说:“这要感谢你们来玩,来支援哦!”一句朴实感人的话,听得心里热乎乎的。多好的乡亲啊!她不妒忌远道来的游客,不认为这些快活虫,到处游逛。而是一种谦和的态度,一颗感恩的心,流露得那么自然。她也不认为是自己一年到头辛苦躬耕的劳动所得,反而认为是别人在支援帮助她们。一个没有自己的概念,该是怎样的境界?这比那些见了洋世面而又沾沾自喜的人相比,她们才是最值得尊敬的人。
二
必定是旅行,我又随着大家匆匆赶往活动集中点。
下了那道高坡坎,跨过一条田埂,路经一条平坦的水泥马路。就是底凹的村子了。
进入村子,我上前问:“老乡,您这里是什么村?”老乡说:“就是北门村啊。”我笑着回答:“哦!”听导游介绍过北门村,北门村就在眼前了。我随即拿起相机,疯狂地抓拍,我要留下那些难得的资料。我要认真地记录这里的所见所闻,我要如实地写下这里的真实人文面貌和生活状况。必定是旅游,难得来一趟,机会不能错过。
举目看去,一个大幅宣传栏上写着:“贫困不光荣,脱贫靠奋斗。”再往前行,一个简易篷布亭下面,摆着六七个垃圾桶,上面提示:“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的标语映入眼帘,这里不是城市甚似城市,他们的生活方式,完全城市化了,谁说乡村“土包子?”这里更让我们看到了政府是在花大力气决意改变穷困面貌而不畏艰难险阻。不错,任何一个成功的背后,会饱含无数的艰辛与不懈的努力。
进入主会场的路口,一个大大的石碑上写着:“三峡水乡”落款二零一六年春。经过询问,三峡水乡新地名就是二零一六决定。这样一个名词,应该是设计者的远见卓识,利用了举世闻名的“三峡”打造名片,既不侵犯原来的地名,又拓宽了当地旅游线路,促进了经济不断进步。我们一行十二人团,都兴致勃勃地在“三峡水乡”石碑前一起合影留念。
终于到了聚合点,哇!简直难以想象,一个热热闹闹,熙熙攘攘,人头攒动的集中地,令人耳目一新。这里完全像过大年般地红红火火。
这里地势完全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山窝窝。场地是经过人工整理的。可容纳二千人左右的地方。行道上铺有红地毯,进入会场的右侧建起的高台。高台上悬挂着“远安县旅游扶贫暨乡村年货节。”是啊!扶贫的方式与策略多样化,这应该是近年来推行的政策。政府出台方针,找方法,并提供有利条件,振兴乡村发展之路,打造本土文化,利用自身优势,发挥一地之长,这也是一种发展的门路。
一个如此热烈的场面,一下令人陷入无比兴奋之中。
我由衷地环视四周,那高台就是供领导讲话和节目表演的地方。台前周围种植的是马尼拉草坪。旁边一道横幅是:“不一样的年猪宴,一品远安大锅炖。”会场的中央摆满了餐桌,顺着一数,二百桌。每桌按十人计算,一次性上桌就达二千人左右。每台桌子上架一口大砂锅,下面是柴火土灶,锅里早已煮好了要吃的当地土猪肉勾兑的萝卜汤,然后还有下锅的配菜等。大家围坐的时候,个个喜笑颜开,把旅途的劳顿全忘了。
乘着开饭前的空隙,我急急忙忙地环绕四周看看,也好留下一些重要记忆。一旁,几个彪形大汉的乡亲们,抬着近二三百斤重的三匹宰好的猪等待在那里。每匹猪刨得光光的,白皮嫩肉,十分新鲜。颈项处还扎一条红绸子,表示喜庆吉利。大汉们头上都带着彩条鸭鸭头型布帽,身穿一套黄色套装,外形看上去,那么粗犷,豪放,旷达的气势。听说他们用同样的方式迎接过当年打胜仗的八路军的。哦!这也是当地迎宾的风俗。此时的他们是何等的盛情,又是如此深情地怀旧。乡亲们地道的风格,让我们一睹为快。这是大山的风格。大山养育的儿女们,那样健康,豪迈!
是啊!他们怀揣一份热衷的心情,为来客们尽心尽力,难道真的是为了赚钱吗?不是,他们的品格就是好客!要竭尽全力的款待远方来的客人。
我又急匆匆地来到会场的背面。哦!原来背面是一条从远处高山源源不断流淌下来的一条大水渠。水质清澈见底,水势悠悠扬扬,淅淅沥沥。难怪说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长呢。水急处,才听得到冲刷的声音,那声音是有节奏的,哗哗哗,淅沥沥,多好听啊。那是千百年来不曾改变的音律;那是大山儿女们对生活不断探索的呼唤声;那是山坳里乡亲们品味生活的喃喃细语,是乡亲们的劳动号子声!
站在那里,我来不及细细品味,但我领会了乡亲们坚守自己一方热土的信心和决心。那才是乡亲们真正的淳朴象征,纯洁,干净,有味。
十二点准时开饭,香喷喷的木正蒸的白米饭格外好吃。颗颗饭粒,甘甜可口,没有异味。我们一桌人都说“这饭不要菜,也可以吃它几碗。”哎哟,大家冲着这句话,意味深长,回味无穷。年代,还是当今,吃腻了,还是返璞归真?五味杂陈,尽在一锅肉汤里。大家笑眯眯地面面相觑,生怕一不小心,一个喷嚏打到热锅里去了。
高台上同时进行了领导的讲话和文艺表演。镇领导热情洋溢讲话,送来一声声真诚的问候与祝福。讲话说:“我们镇在党中央省委的领导下,大力开发旅游业,打造乡村文化,提升山青水绿,就是金山银山”的概念,“为实现从富裕到富强目标不断努力奋斗。”最后还祝福大家吃好喝好。领导的讲话受到大家热烈的鼓掌。
文艺表演中的一个节目《刘海砍樵》好地道,一对男女十分认真地表演,活泼,可爱,灵巧,他们的表演不失大雅,不失山村风格,气质一点也不土气,深受来宾们的欢迎。大山的儿女就是聪慧,他们没有洋文化,一支乡土序曲,同样令人赏心悦目。表演的每个节目都获得游客们阵阵喝彩。大家不光有吃有喝,还享受了文化大餐,何谓多措并举啊!一次乡村游,收获的不光是散心,而且还有乡文化的熏陶。人总不能死板死眼,活得没有乐趣。健康、积极、向上才是终极目标。我想这样的乐趣,就是传递正能量,饱含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当今,为啥一部分人那么追捧西方文化,乃至被他们奴役,瞧不起咱中国自己。好端端的中国人长一身的贱骨头。
三
大家吃罢饭,各自匆匆地赶到销售点,猪肉是抢手货。肉不但细嫩新鲜,每斤比市内便宜十元左右。有趣的是,那三个展示的猪头全被我们一起的驴友购买。我问价格:“三元五一斤。”一听,好惊讶!这么划算啊。按我们家乡的乡俗来说:“猪头是神佛”是吉利的象征。其他驴友十分赞赏,因为我们那一车人全都是从武汉去的。大家喜气洋洋,满面春风般地相互道喜祝福,祝福乡里乡亲大吉大利。
观察中,那几匹猪不大功夫一售而空。
回头,向着对面山上那些又陡峭又高的像是人工开掘的三三两两的不规则的洞口,来时就想知道的,这下我抓紧机会询问当地老乡:“对面山上钻那么多洞是咋回事?”老乡说:“那是当年用来躲日本人的。”我问:“那么陡峭,怎么上,又怎么下呢?”乡亲说:“在石头上打眼子,插钢钉,人上去了,最后一个爬一步,就抽掉一个。以防日本人追踪。”我说:“哦,原来如此。”心情莫名地沉重起来。聪明智慧的乡亲们为躲避日本人,也是在冒险啊。因为那山又高又陡,没有力气根本难以爬上去,想当年,手无寸铁的乡亲们,只有躲是唯一的办法,那也是一种拼命的行为。可恨的小日本无恶不作,他们尽侵占到那个山沟沟里去了,可想当年他们乱窜得如此嚣张。
远安,历史悠久。它历经了从春秋战国时期到一九四九的各个历史变更。直到一九四九年五月,隶属宜昌市至今。“三峡”在宜昌地区,那么包括“三峡水乡”和“三峡人家”的命名,这不就是系列旅游景点吗,如果大家游览三峡时,可别忘了还有个三峡水乡哦!
返程再次站在那处高坡地时,极目远眺,遥远的天际,群山峻岭,重重叠叠,逶迤浪漫,鹅黄覆盖着座座山岭,那么沉稳、厚重、大气,爽朗。田野的油菜小麦郁郁葱葱,蓝天,白云,碧水,红瓦,新房,这不就是一幅活脱脱的水墨丹青现实版图画吗?江山如此多娇啊!
显然党的四十年改革开放,成效显著。一个祖国富强,人民小康的面貌正在日新月异地向前发展。
乡村扶贫又是全党全民的共同大事,责任与担当并存。开展旅游扶贫,这比上级直接拨款的意义深远得多。创办这样的形势,首先解决了部分当地乡亲劳动就业的机会,又发挥了他们的特长,丰富了他们热爱生活的氛围,大大提升了当地村民们认识社会的格局。一个地道的开放搞活,走出去,请进来,共享改革成果的路子,会在社会主义特色的发展中,越走越宽广。
返程的路上,我一直都在思考,乡亲们固守一片疆土,就是固守一份尊严,又是一份责任。打造好家园,建设好根基,比在外面打工漂泊要好得多。起码身心踏实,家人是团聚的。我们的政府应该创造一切条件,留得住人,留得住心,留得住劳力。让他们真正成为建设家乡的主人,而不是游子。
车,疾驶前行,对着车窗,我不时地回望,耳旁时时响起大家的欢笑声,歌唱声,吆喝声,仿佛交织成天籁之音,回荡在山山岭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