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爱林的头像

李爱林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11/20
分享

走在秋天的路上

秋,是金色的牧场,是五彩斑斓的港湾,它那无穷的魅力时时令人心旷神怡。

当第一缕秋风轻轻拂过大地,世界便开始悄然染上了浪漫的色彩。山川,田野,村庄带着满腹的诗意,在时光的画卷中翩翩起舞,在岁月更替的乐章里奏响了柔美的音符。

临近霜降的那日,乘着明媚的阳光、工作之余的空闲,我饶有兴致地到东湖去逛逛。进入东湖绿道,要穿过华侨城旁边的一条银杏大道。

当漫步在银杏大道时,两侧的银杏树,古老而又苍劲。那一棵棵粗壮的树干,身着厚实的古铜色,犹如一位位饱经风霜的老者,沉默而坚毅地伫立着,仿佛它承载着岁月的沧桑与厚重,树皮上布满了一道道或深或浅的纹路,像是被时光镌刻下的神秘密码,记录着无数风雨的变迁。

树冠却是生机盎然地舒展着一片片金黄的扇叶,在微风的轻抚下,刷刷地起伏,好像在低声诉说着古老的传说。那满树灿烂夺目的半绿半黄的叶片,像是阳光被裁剪的片片碎金,洋洋洒洒地铺满了整个大道,把大道斑驳成一颗颗金珠似的光影绰绰。许是前两天下的一场雨,把它们从干渴中滋润得油光水滑,营造出如梦似幻般的浪漫氛围,让人情不自禁地陶醉在这秋日独有的景色之中。

放眼望去,华侨城古朴而又庄重,楼层多在3层之间,比起周围那器宇轩昂的一幢幢高楼大厦要质朴得多。因为它还保留着古香古色的格调,如酱黑色的屋檐,如45度滴水,如那一道道平直的屋顶,容易被人接受,路过的人们也都在议论,这里就是富人区。

顺着那条路,很快进入绿道,进入绿道,我的心简直要放飞了。眼前的一切,如低矮的绿篱,如高大的树冠,如错落有致的灌木丛等清澈见底,明媚无暇,这里到底是东湖一角,不受任何尘埃的污染,也不像春天的雾气蒙蒙地遮挡着视线。湛蓝的湖水,被微风吹拂得涟漪绵绵,那远远的朦朦胧胧的磨山如沉睡的巨人,静卧在天地间。山麓向阳的一面,轻烟缭绕,如此:“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绿道紧连着的就是华侨城独家公园。公园地面是青绿相间的宽阔草坪地,洁净又柔软,一脚踩下去软软的。那些微微泛白的薄薄露珠,浅浅地挂在草尖上,质感凉凉的。难道这就是秋的馈赠吗?历经前段长达2个多月高温酷暑的煎熬,这一片凉爽愈发显得珍贵。

顺着林荫道,来到水岸。迎面2蓬茂盛的芙蓉树,绿油油地矗立在岸边,一朵朵鲜红硕大的芙蓉花开得如火如荼,看上去美极了。心想这是什么时候了,还有这么娇艳的花朵开在渐凉的秋日里,这不分明就是别树一帜么。芙蓉的特性属锦葵科,落叶灌木。枝条上硕大的叶片,也绿得水汪汪的,显然它们不缺肥,不缺水,更不缺氧。红花与绿叶彼此的衬托,显得格外亮眼。它们又像极了彼此不可分割的孪生姐妹,一片片绿叶忠实地呵护着一朵朵红花,互相依存,互相尊崇地相依相偎,挤挤挨挨,即便密密麻麻的叶片也这挡不住红花的绚烂芳华。枝干里有那么几根伸向水面,随着风的给力,它就调皮地摇曳,活脱脱地像是在逗秋、闹秋般的活泼可爱。它的风骚演绎着“不似春光胜似出光”的别样秋韵。我把她比着是鸿雁传书中的最动人情节,如同天使般悄然在秋的云朵下,不顾世俗喧嚣地盎然起舞。心里又在想:这是谁的匠心卓著,设计得不偏不倚地镶嵌在这水岸之畔,他的创意与境界,着实令人赞叹。这般浑然天成又恰到好处的景致,又融合了周围因为秋凉落叶的萧瑟凄美,形成了一明一暗的奇妙平衡。我站在那里久久地凝视:这一盛一衰的观赏,完全凝聚着创作者深邃的思考与精妙的构思。更多的还是那些常绿树,那波光粼粼的秋水,相得益彰地构成一幅完美的立体画卷。

空气里飘来一阵阵芳香,我抬头一看,哦!不远处一棵桂花树上还挂满了稀稀疏疏的细细碎碎的黄色桂花,黄色的桂花,应该是银桂。霜降来临,它们还没完全谢幕,还在继续为游人送来温馨的慰藉,给肺腑一剂良药般地滋润。我凑上前去拉着树枝好好嗅嗅,说不定受它的熏染,我的灵魂会发生点奇妙的蜕变。芳香好比一把神奇的钥匙,开窍醒神,能开启我灵魂深处隐藏的美好之门。平日浮躁、因琐事而烦乱的心湖,这下突然间平静下来,我随缘地赏一季秋色,观一泓秋水,闻一缕花香,这不也是生活的乐趣么。我遗憾自己不会乐器,此时横笛一曲《秋天的海》那该是多么曼妙。

顺着绿道继续往右前方走去,不知不觉来到与渔光路的交汇处。回头一看,我的背面,全是高楼林立的一座座新城:“东湖新村”“铁机新村”“香榭水岸”,紧挨着的是欢乐谷,这里集居住、游乐于一体,在和煦秋阳的照耀下,到处都是熠熠生辉。是啊,这是复兴路上的一幅幅杰作,没有相当的经济实力,没有安定的国度,没有政府的扶持,没有科技的指导,何有如此的快速生产率;它们何能如雨后春笋般地矗立。昔日,这里是武汉的郊区,霜降时节,到处呈现的是一片荒凉萧瑟的模样,如今是一片片高楼大厦,人们“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再不是“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的凄凉景象。杜甫老人的愿望,如今得以完美甚至超越地实现,这无疑是时代腾飞的象征。

我也想过,往后的人,再也看不到东湖北岸边那古老最原始的模样了,因为这里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或许看到的文字记载,留存的图片,会诧异地感叹一声“哦!”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进步的时代彰显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我们这代人是幸运的,亲眼见证了从落后到先进的历程,见证了如火如荼的改造和尽力拼搏的精神。从建国初期的百废待兴到如今的复兴创造,这一段珍贵的历史,值得永久留存与追忆。这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丰硕成果。在我们怀念过去的时候,更要珍惜当下。

我继续顺着渔光路往前走,来到路途中央处,两侧是一池渐渐衰去的残荷。显然这条路是穿过一道湖汊的。因为我是在湖边长大的,习惯地看到湖汊一般都是生长的荷莲,这里也不例外。眼前的一池荷,虽然红的,白的,黄的莲花不复存在,留下一个个枯萎的黑色老莲蓬,半黄半绿的一片片荷叶,但我感觉到那是一种历经繁华后的沉静与坚韧,是对过往岁月的默默守候,更显成熟。它曾经的繁华,不也是无与伦比么?

如果说:“雨打芭蕉闲听雨”是夏日的悠然,“留有枯荷听雨声”就是秋令的惆怅了。李商隐在枯荷里找到了悲秋词,是多种情感与意境的交融,具有独特而深刻的内涵。

他的时代是无法与我的时代相比拟的。我的时代兴盛而发达,如今无论盛开的荷,还是枯萎的荷都从它的欣赏价值去论道。即便是枯萎,表现的是任何其他难以逾越的风骨。

穿越这条路,进入到华侨城对岸的公园处,原来走了半天,还在华侨城的地圈内。园区像是湖渚式的,又说是建造者填起来的,往西去,连接湖心亭路。很显然,开发商为了建一座华侨城,也打造了一片人工湖中生态园,让建筑与自然相交辉映,遥遥相望。园区一片片天鹅绒草坪的植被绿,那临水的一排排杨柳,沙松,园中的红叶李,香樟,樱花树,棕榈,枫树,柏杨等,构成一道绿色长廊。那一道道纵横交错的游乐小道,供游人在这片绿色环境里自由穿梭,小道每隔一处,就是一条休闲椅,游客累了,倦了,可以小憩,让心灵栖息在杨柳依依的轻柔抚慰中。由于一路走热了,我择一处阴凉下的靠椅坐下来,闭上双眼,好好享受一下这里的宁静。听湖水叮咚,看秋阳下的斑斓,听鸟儿鸣唱。这何来“枯藤,老树,昏鸦。”尽是些红叶,绿树,鸾翔,社会富裕连物种都是兴盛的。都说西湖是人间天堂,我言东湖是一块瑰宝。在这里,四面八方一览无余,浩瀚的东湖56.95平方公里,上至武汉大学、毛主席当年下榻的东湖宾馆,下至九峰,南望山,南面紧紧连接着连绵起伏的山峦,周边连接着城市的脉络,它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武汉城市中央。

东湖,这块风水宝地,在建设中出现过周边严重填埋现象,这种行为,破坏了东湖的完整性,整体性,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20年代初期,社会强烈呼吁,要保护好江河湖泊,后来在政府强有力的管控下,才得以保存其原有的生态风貌和自然景观,同时也保留了这片水域对于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价值。这是人心工程,也是自然遗产的保护工程。它的存在,人民群众活得安心,干得有劲。

乘着秋凉,前来的游客络绎不绝。有年轻的,有年老的,有一双双恋人,也有阖家同游的。他们中有匆匆前行的,也有漫步徘徊的。是啊,这好的时代,这好的光阴,何不出门拥抱大自然的美好呢?享受一回心灵上的祥和与宁静呢?

游客们衣着整洁干净,形象俱佳,生活富裕,人也体面了。他们兴致勃勃地拿着手机自拍的,也有朋友之间互拍的。但无论怎样,都是在努力捕捉这秋日东湖的美好瞬间,留下美好的纪念和回忆。人间暖情处处兴,天地人和事事乐。莺歌燕舞不择时,国泰民安千古情。

但我们没有忘记前来武汉参与建设的农民工们,他们或许正地铁建设的重要岗位上挥汗如雨;或许奔忙在最辛苦的前沿,穿梭于大街小巷清污保洁地大汗淋漓,是他们用勤劳的双手托举了武汉的靓丽。站在秋园里,我向他们表示最赤诚的敬意。

回想历史,想想过去贫穷的日子,老百姓每天处在苦难的挣扎中

何有闲情雅致,又何有心思去欣赏风花雪月,去追求精神层面的享受。历史不能忘记,当下的成果不可抹杀。

随着人群,我也在秋的牧场里心驰神往。欢声融我心,笑语暖我情。是啊,一花一叶一世界,一山一水一乾坤,人类离不开大自然的熏陶。

一日休闲百日乐。一路观光,一路诗情画意,又一路心悦诚服,我的国,我的家欣欣向荣,兴旺发达,人民安康。

秋,是一年四季最丰满的胸怀,是一年四季最灿烂的微笑,她历经风雨不言悔,把最美的颜面献给人类。我们体会到了她的温柔与客气,她如一位慈祥的老人,厚爱着华夏每一位子孙,它永远值得尊重。

年年岁岁秋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那一刻,我依依不舍,挥一挥手,但愿明年再相会!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