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节倍思亲,遍插茱萸少一人”。中秋节马上就要到了,母亲在世的时候,没有特殊情况一般我都和母亲在一块过这个普天下人都团圆的节日。去年年底母亲永远离开了我们,在今年中秋节里少了母亲一人,使我怀念母亲的愿望更加强烈。
母亲的离去使我陷入到了人生中从未有过的伤痛之中,我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孤独,感到自己失去了方向,失去了依靠。因我从小失去了父亲,一直和母亲相依为命,母亲一下子离开,我确实难以接受。在母亲离开8个月的日子里,对母亲的思念从来没有间断,在中秋节到来之际,母亲的形象跃入我的眼帘。
从有记忆以后,我就记得母亲在中秋节忙碌的身影。由于当时家里穷,过年穿不上一件新衣服,平常早上吃玉米面糊糊,中午吃的玉米面窝窝,晚上吃玉米糁菜饭,就这样一天玉米到底的饭,粮食都不够一年吃。为了渡过难关,母亲拖着年迈的身体,靠种豆角、倭瓜、胡萝卜等蔬菜填补,夏天和秋天到地里挖野菜填饱肚皮。记得有一年没到秋天就没粮了,邻家焦存银看到情况后,对我母亲说:这么大的孩子了,没有吃的,就从我家里借给点吧!后来我从邻家那里借了80斤谷子,才和当年秋粮对接上,勉强熬过这一年。就在这种情况下,母亲为了安抚我这颗幼小的童心,她尽量想办法把中秋给我过好,至今让我记忆犹新,终身难忘。
母亲在中秋这一天首先准备的是中午和晚上吃什么,要做的比平时好一点。在过去那种缺钱少粮的年代,要改善一下生活那可真难。难怪母亲常常叨念着“巧媳妇难备无米炊”。这天母亲盘算着,要不吃玉米面红豆窝窝,或粟米面发窝窝,或蒸黄蒸等。晚上,要给蒸一锅南瓜、土豆、胡萝卜,煮点玉米、毛豆等,给做个炒豆菜饭或熬南瓜米汤。至于月饼很少能吃到,舅舅或姐姐哥哥送一点就能吃上,否则就见不到月饼的踪影。
记得有一次,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吃月饼,我就嚷嚷着问母亲要月饼吃。家里没有,我就一直哭着闹着,后来哭着哭着睡着了。等我醒来后,发现母亲在炕的一边眼里的泪珠不断往下掉,用毛巾擦着眼泪,把眼睛哭红了,但母亲背靠着我,我想她是怕我看见。看到母亲流泪,我也流泪,我爬起来凑到母亲跟前,给母亲说,妈妈,不用哭了,我不吃月饼了。从那次以后,好像我渐渐懂事了,帮母亲扫扫地,扫扫院,端烧土、出煤面等等。我慢慢知道母亲的不容易。每到过年过节时候,自己就呆在家里,怕自己看见邻家孩子吃好吃的,自己流口水。
买不起月饼,母亲就试着给我做月饼。记得有一次,母亲用荞面参了一点细玉米面和成面做成皮,用红糖参一些面粉和红豆之类东西做成馅,先在蒸锅里蒸一会儿,蒸好后取出晾上。然后在锅里倒点油,加热,再把蒸过的月饼放到锅里,烫过来烫过去,最后做成“荞面月饼”。虽然比不上买下的好吃,但口味还可以,就是酥得拿不住。难怪母亲说,“荞面火烧,不能碰着”。后来母亲年年就试着做,一年比一年做得好吃。母亲说,她小时候见过村里有钱人自己做月饼,人家有月饼模具,用驴油和面、花生仁等,做月饼有炉子。
其实,过中秋听母亲讲故事胜过吃月饼。为了转移我要吃月饼的注意力,母亲就给我讲关于月亮奶奶的故事。无论是夸父逐日,还是嫦娥奔月,都激发了我幼小心灵的好奇。白天太阳公公值班,阳光普照,万物有了生机;夜间月亮奶奶出巡,明月或隐或现,让人们安息。月亮上吴刚在不停地伐桂,玉兔在持续地倒药,都是为了帮嫦娥解救人间疾苦,我们祭拜月亮奶奶,就是祈求人间有风调雨顺的好年景。母亲的故事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感恩天地、敬畏日月的种子和好奇。因此,每当过中秋时,等到傍晚时分,我早早守望着东方,在月亮奶奶刚刚露脸时候,我就把母亲给准备好的苹果(队里有果园,给每户分),煮熟的玉米、毛豆、南瓜,母亲亲手做的月饼放到院里月光最早照到的地方,恭恭敬敬烧上三柱香,诚心诚意许上自己的愿。
祭拜了月亮,再祭祖先。母亲常说,“炕里有一个屎不滩,坟里有个火不滩”,就是说,每个人来到人世间就要不忘父母恩情,父母活着的时候,要孝敬;父母下世后,要祭拜。因此,每当中秋晚上,祭拜完月亮,在家谱下、位排前,母亲引导着,我上香祭拜祖先。祭拜完以后,才让我们吃饭。这个时候,母亲会把那些关于月亮和家人过中秋的故事讲孩子听,这就是母亲教育我们的方式。母亲不遗余力保存着我家传下来的家谱,保存着老爷爷和爷爷、父亲他们的排位。祖上传下来的“耕读继世,忠孝传家,公平诚信,和睦相处”家训成为母亲教育我们的内容。后来我才知道母亲把这种传统祭拜作为一种教育方式,要比她单纯的说教有效果。母亲说,过节孩子们回来,不是母亲想吃你们点啥,不是想让你们破费,而是过来团聚团圆,拉拉家常,给你们的祖先上个香,回忆回忆他们那个时代,受过那个苦,就知道你们怎么做人做事。
随着我年龄的增大,母亲给我讲的故事也在不断变化。记得有一次,母亲给我讲“月亮奶奶”变化的故事。母亲说,月亮奶奶在每个月的“初一生下,初二长大,初三初四出来显化……。还有一次,正好遇上,十五这一天月食。母亲告诉我,那是天狗吃月亮,月亮奶奶遇到灾难了,要赶紧救月亮。母亲拿着脸盆到院子里,使劲得敲,她说这样就可救月亮。同时我也听到村里人都开始救月亮,有的敲锅,有的敲盆,整个声音传向远方,见状我也跟着敲起来。后来我上学后才知道,这些都是自然现象。过去人们把这些解释不了现象进行了神话,用来教育人们对天地要存有敬畏之心的一种方式。母亲听了后,慢慢地说,不管是规律也好,还是神话也好,有一个事要弄明白,“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遇到困难要正确面对,不要被眼前暂时的困难吓到,做事要有肚量,“宰相肚里能乘船”,要冷静对待,要有恒心,要坚持,像月亮一样就会有出头之日。
上学后,我的花销不仅仅在吃饭问题上,还需要交书钱。母亲就喂鸡,卖点鸡蛋换点零花钱,我家有现成的鸡窝,用瓮子做的,最多能喂5只。后来母亲发现一个问题,由于家里没有粮食,我家的鸡吃不饱,鸡就会跑到别人家里吃。我家的鸡不是被人家打得七拐八拐,就是听人家骂街。后来母亲就改做喂兔子。喂兔能用笼子把兔圈起来,只要勤快,到地里采点兔菜,就能把兔子养肥。为了交书钱,我就在放学后提着菜蓝子,跟母亲到田间地头采兔草,勉强能交上书钱,至于买月饼几乎是顾不上。
后来,我初中毕业就回家种地了,能挣到一些零花钱,家里的生活就有所改善。最起码的中秋吃月饼就不成问题了。村里有一家打烧饼的也能做月饼,用粮食就可以换月饼;或者自己准备原料,让人家给做一下。自己能挣到钱了,虽然不多,但买月饼还是绰绰有余,这就解决了吃月饼的难题。由于我刚回村种地,很多农活不会做,母亲会跟我到地里挽小豆、刨山药、割谷子、搬玉米等活计。到八月十五这一天,母亲一般不会去地里,就在家做饭。晚上我会按照母亲教给的方法去祭拜月亮、祭拜祖先,然后跟母亲一块吃饭。这时候的母亲脸上没有了愁容,母亲的故事就又变了话题。记得一个中秋遇上了阴天,母亲就给讲“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我很好奇。母亲解释道:这是老人们在过去总结出的规律,要是八月十五是阴天的话,正月十五就会是下雪天。我不太相信,后来就专门记在墙上,有好多时候都还是对应上了,这大概就是劳动人民在长期劳动中总结出来的规律或经验。
后来我在村里当了代课教师,一边代课,一边种地。当然种地的经历就投入的少了。记得一次过中秋,我从地里收回一些玉米、毛豆、南瓜之类的东西,准备晚上祭拜月亮。母亲看了我收回的庄稼长得不怎么样,就给我说,“人哄地皮,地皮哄肚皮”。这就是说,种地要勤快、踏实、把功夫下到;该上肥的要上肥,该锄地要锄地,功夫到了,粮食就会长好,就会丰收;如果不好好用功,到地里应付了事,那就没收成,就会饿肚子。教书和种地一个道理,教书比种地更重要,“地荒,荒一年;人荒,荒一辈”,教书就要安心教书,就不用种地了。听了母亲的话,感觉意味深长,母亲的话又不直说,通过比喻、哲理的语言,循循善诱,句句入心。我走出田间,走上讲台,不能荒人一辈子。
1989年过中秋是我永远不会忘记的一个中秋节,因为我这一年由代课教师转为正式教师。正好也是我领到第一份工资的时候,我拿工资买了月饼、水果,加上学校发的,学生送的,一下就多起来了。记得那一天天气特别晴朗,晴空万里,一轮皎洁雪亮的圆月从东方冉冉升起,在那座旧院里只剩下我们一家。我在院里支了书桌,摆上月饼、水果、玉米之类的贡品,和往常一样进行祭拜。母亲给我说,今年你转正了,挣下钱了,要懂得感恩;村里左邻右舍都帮过咱们,现在你去给他们送点月饼!听了母亲的话,我心里热乎乎的。是的,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们把粮食借给我吃,这大概就是母亲说的”有饭要给饥人吃,有衣要给寒人穿“的道理,应该感谢在困难中帮助过我们的贵人。
2003年母亲跟我来到太原,母亲再也不用住那间很古老的旧房了。在这间旧房里她度过了70多年,这里有她在最难过的时候,流下心酸的泪水;有她养育子女,没明没夜付出辛苦的身影,就是这个地方,母亲恋恋不舍,我回去接母亲到太原那一天,母亲走出大门口还扭回头看了一看,对我说,记住:你们是从这个地方走出去的,千万不要忘了家乡;这也是你最困难时候的地方,常带孩子回来看看,记住乡愁,才能走得远。
到了太原,母亲住上了楼房,但城市的生活不太适应,我家儿子降生给母亲增添了喜悦,母亲又投入到照顾孙孩的忙碌之中。母亲这一来就住了18年,记得来第一年过八月十五,还是老规矩,母亲自己继续操刀做饭,那天会把月饼、水果等贡品早早摆到房子的两头,烧香、点蜡,比过去多了一项就是给毛主席祭拜。在毛主席像前,母亲说,“吃水不忘挖井人,翻身不忘毛主席”,要不是毛主席,我们哪能从穷山沟里,来到大城市里。母亲讲起了她那个年代妇女地位低下的故事,日本鬼子侵略的历史,家人抗日故事……后来,孙子长大了,母亲就把讲给我的故事讲给孙子听,母亲一直跟我在太原把我儿子抚养到18岁。
在太原18年这些日子里,母亲出去的时候很少。我放假后陪母亲出去公园转转,大部分时间在家里。家里陪伴母亲的是电视机和电话机,这些成了母亲获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想家乡的同龄人时候,打打电话,剩余的就是看电视。母亲确实十分关心国家大事。从电视里看到哪里举行庆祝活动,哪里发生了洪涝灾害等等,听不明白的,等我回来就要问。我给母亲讲一讲,母亲就明白了。母亲最喜欢看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电视剧,她看起来好像什么就忘掉了,有些时候,陪母亲看抗战片,母亲一边看,一边讲她那时候经历的事,有些时候讲着讲着就流下了泪水。因为母亲亲眼看到过日本鬼子残杀村民的场景,她的弟弟被日本人抓走受尽折磨的伤痛,她在教育着我和我的儿子。母亲还爱看动物世界,当她看到猛兽袭击小动物时候,她好像比这些动物还着急,快跑,快跑。
2016年母亲的腿突然抬不动,行动不便,生活不能自理了。这天正好赶上来太原办事的北京中医大学毕业的贵良哥,他到家里给看了看,说,母亲是年龄大了以后身体正常衰老症状,教给我推拿方法,帮助母亲维持现状,嘱咐我帮助母亲做好锻炼。后来这几年母亲就是在轮椅上生活,母亲凭着顽强的毅力,和衰老斗争,能自己办到的,不麻烦子女,后来回到乡下,我们轮流伺候。
母亲回到和顺村里后,也住的是楼房,相对太原来说没有电梯,上下楼不方便,轮到我伺候母亲的时候,都要想办法把母亲架到院里见见阳光,每年中秋这一天我会推着母亲在院里周边走走,看看周围风景,见见母亲认识的人。母亲一看到周围庄稼,就发自内心的高兴。自言自语:老天有眼,又给我们一个好收成。看着这块地长的高粱又高穗头又大,母亲说,你去问一问是谁家种的,收了以后换点或买点种子,明年种上,我给你们做盖帘;看到那块地黄豆长得不错,要我去买点做种子,咱种点过年咱们做豆腐吃。这对被饿怕的母亲来说,每年秋天丰收就是最大的心愿。
2022年腊月十五,母亲坚持到最后一刻,走了,永远地走了。母亲临走时没有给我们留下一句话,母亲走得安详,母亲走得从容,再也不让我们给你洗脸梳头了,再也不让我们给你洗脚了,再也不给我们讲故事了。
母亲您说过,想您的时候,就等月亮升起的时候,祭拜月亮奶奶,您会在天上庇护我们。母亲,月亮升起了,我们还是那样想您,祭拜月亮奶奶,祭拜毛主席,祭拜祖先,和过去不一样的是今天您不在家。我有句话想念给您听:《中秋思母》:
中秋月下倍思亲,手持酒杯少一人;
母在寒宫烤月饼,儿在窗台泪沾襟;
一生幸苦多劳碌,都怪儿子不孝顺;
但愿来世再相遇,无悔无怨报母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