撵着月亮走
梁新会
印象中凤县很遥远,没想到从西安出发,走高速公路三四个小时就到达了县城。一出车门,一个红绿相间的大型运动场,一泓碧波荡漾的湖水夹道欢迎我们,令人眼前一亮。举目四望,两边山上草木葱茏,绿意盎然,县城仿佛酣眠在巨大的绿色摇篮里。
凤县古称“凤州”,始建于秦朝,西有华夏始祖伏羲之地天水,西南有陇南地区,东南是富庶汉中,北连西岐关中之地,是华夏祖先最古老的聚居区,也是古长安通往汉中和巴蜀的必经之地,故有“秦蜀咽喉,汉北锁钥”之称。
史载:“周兴,凤鸣于岐,翱翔至南而集,是以西岐曰凤翔南岐曰凤州。”凤县南有南岐山,城东有凤凰山,相传凤凰就栖息其上。凤凰是吉祥的鸟儿,人们常说: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凤凰为何会选中凤县呢?到了凤县,这个问题迎刃而解——这里不仅山清水秀,风景优美,还是羌族故里,羌人能歌善舞,是一个歌与舞在血脉中流动的民族。
“管笛幽幽耳,西戎牧羊人。”羌人唱歌信口就来,如“小河里涨水大河满,小河里头放篙杆,莫看我的篙杆小,小小篙杆撑大船”,“高高山上溜溜地,连种了三年好菜籽,端起了饭碗我想起了你,手颤着啪啪啦提不住筷子”等民歌妇孺皆知。我想凤凰一定是被这粗犷热烈又不失悠扬的羌歌所吸引,才从岐山飞到了凤县。果不其然,当地流传的一个凤凰救人的传说印证了我的猜想。
晚饭过后,我们便结伴上街去欣赏传说中的街头羌舞。这是凤县靓丽的旅游名片,我们的旅游攻略中都少不了这一条。但是我们失望了,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县城街道、广场上并没有人围成大大小小的圆圈,酣畅淋漓地跳羌族的锅庄舞。一问才知,七月底初是凤县旅游节,晚上有彩灯和音乐喷泉表演,人们都去了凤凰湖边。
时间尚早,凉风习习,让人全然忘记了盛夏之酷热。沿着街边溜达,街道干净卫生,车辆稀少,许是常下雨的缘故,路边的广玉兰纤尘不染,叶子绿得发亮。
路边小摊上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品吸引了我们,有一种用红黑两色缎带编成的手链——四朵小花下配了一串串珠子和铃铛,酷似羌人少女的头饰,特别招人喜爱,我们女同胞人手一个,走起路来叮当作响,煞是好听。看来羌人手巧果真是名不虚传。虽说许多传统手工技艺已经失传,但他们制作的耳环、手镯美观大方,依然令人爱不释手。
“看,月亮!”
“会旋转的月亮,一会儿是满月,一会儿是月牙!”
当地人告诉我们那是月亮湾公园的月亮,撵追着月亮走,就可以到凤凰湖景区看喷泉了。果然,转过几个弯,一座高大的凤凰雕像赫然出现在眼前,与湖水中无数盏彩灯,组成了一个巨大的凤凰起舞的造型。水中的彩灯不时变换着颜色,红色热烈,蓝色幽静,绿色充满活力,紫色优雅神秘,凤凰好像一位妩媚多姿的美人,让人浮想联翩。
离表演开始还有一个多小时,湖边的长椅上已经坐满了人。欢快热烈的羌歌唱起来了,好像是《美丽凤县》中的“凉爽的风舞动着金丝般烟柳,浪漫的月亮湾是出自谁的手,远来的客人喝下鸣玉泉酒,如醉倒在石门之外,此时月如钩……” 凤县部分居民的口音被称为“湖广广腔”,所以,唱调有明显的江南风味,被称之“下江调”。凤县的西部乡镇相接于甘肃陇南地区,歌调带有明显的“花儿”韵味,即“陇调”。这两种曲调杂糅在一起,便成了独特的凤县曲调——既粗犷热辣又婉转悠扬。
观看的人群中,有不少是当地人,他们已经观看过无数次喷泉表演了,当播音员充满磁性的问好声响起,他们还是像游客们一样激动,无论大人小孩,全都起立围在了栏杆旁,热切期待着《彩凤新声》梦幻凤凰湖大型山水实景剧开幕。这也许是表演面积最大的剧场——丰禾山、凤凰山、月亮湾三座公园,70多幢高楼,缓缓驶过的火车、汽车是剧场背景;数以千计的喷头、LED下水灯、高大的丹凤朝阳雕塑、186米,号称亚洲第一高喷是演出主角。
乐曲戛然而止,彩灯变幻不定,水声哗然作响,雕塑中的凤凰好像从沉睡中苏醒了过来,热情地邀请她的子民一道翩翩起舞。音乐再度奏响,喷泉不时变换着造型,在彩灯的映衬下,水柱光洁如玉,就像一位位柔美曼妙的女子。突然,曲风一变,水柱如百变女郎,时而迅疾如闪电,时而欢快如孩童,时而沉静如处子,时而激扬如脱兔。雕塑中的凤凰被这热烈的舞蹈所感染,翅膀上喷洒出五彩的水花,形成了“太极生两仪”的独特效果,似乎真要去追赶金色的太阳。这时候,一个巨大的水柱如异峰突起,与凤凰相对起舞,一唱一和,仿佛一对老友相扶相携地走过了四季,走进了岁月的深处,走进了每个人的梦里。
如果说,昨夜是美丽的凤凰湖挡住了我们追寻月亮的脚步,那么今天早上,我们无论如何也要找到那一轮明月。
早有此意者大有人在,他们昨晚早已打听到了那一轮明月的下落——月亮湾公园。公园入口处居然就在我们酒店旁的四五百米处——曲家店村后面,步行十几分钟就可到达。月亮湾公园是环县城四个主题公园之一,也是凤凰湖景区的中心位置。撵着月亮走,到达山顶,就可以鸟瞰整个城区。
一听是公园,我们顿时放松了——把它当作了城里的绿地公园。谁知这月亮湾公园是货真价实的大山,貌似不高,但绵延不绝,似乎永远也到不了头。我们一路唱着歌,走了两个多小时,一个个已经汗流浃背,却连个月亮的影子都没有看到。
七月底,花椒刚刚成熟,地里摘花椒的中老年人很多。看来,我们到了花椒林区。询问路边几个徒手摘花椒的羌民,他们指了指远处,说我们才开了个头,当然连月亮的影子都看不到了。
知难而退吧!我们坐下来休息,顺便和羌民们聊天,得知他们采摘花椒时不用剪刀的原因——为了留下大椒穗下的大芽,以增加来年的产量。再问才知他们十几个人是街坊邻居,都已经六七十岁了,子女在城里工作,互相帮衬着干活,人多热闹,有说有笑,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羌寨一般建在半山上,故而羌族被称为“云朵中的民族”。以前,他们干活儿先得走半天,现在条件好了,家家都有农用车,早上一起坐着三轮车来,中午在地头“打尖”歇晌,下午收工坐车回家,消消停停地吃顿饭。
说话间,有一对年轻夫妇,开着三轮车下山回家。他们已经改变了老辈人一日两餐的习惯,午饭在家吃,歇完晌再上山来干活。
凤县的花椒粒大色红,香味浓郁,名扬四海。眼下,老人们采的是头茬椒,所以格外细心,只挑拣熟透了的摘,决不能把没熟透的混进来。我注意到他们采摘花椒时不动剪刀,甚至很少戴手套。为了不拉扯枝条,他们大都站在梯子和板凳上,昂着头采摘,看着很危险。六七十岁的老人上高沿低真让人操心。老人们却呵呵一笑,极其轻巧地下了梯子,换一处去采摘。
老人们干活都不喊累,我们空手走路,岂能半途而废。大家鼓励着望往山上走去,只见地里摘花椒的老人越来越多,而且采摘方法如出一辙。原来,羌民爱护树木,采摘花椒时,都不拉扯树枝,够不着的地方就踩板凳架梯子。难怪,我们一路走来,看到路边的各种果树、花草长势良好,却没有禁止采摘花草的宣传标语——在当地人眼里,爱护花草树木是天经地义的事儿,用不着别人提醒警告。
有谁相信这里曾经是一座荒山,原名李家山。附近的居民晚上散步时踩出了一条天然的小道,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县政府顺应民意,借着国家脱贫攻坚的东风,将荒山野岭打造成了美丽的后花园,又因山势酷似一弯明月,更名为月亮湾生态休闲公园。
如今的月亮湾生态休闲公园,把月亮文化与地域风情完美地结合起来,已经成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新型农业景观园区。三五之夜,人们登临山顶赏月,发现凤凰湖中的月影摇曳迷离,天空中的明月皎洁明亮,两者交相辉映,美不胜收。月亮湾的美名不胫而走,为了夜夜拥有明月,人们便在山间建造了一个会旋转的月亮——也就是昨夜吸引着我们去寻找凤凰的那轮明月。在夜色的掩映下,那轮明月以假乱真,格外娇媚,令人不由得想起嫦娥奔月、蟾宫折桂、诗仙李白……
撵着月亮走,欣赏着花椒林区、竹海浮翠景区、十里桂花香景区、枫林爱晚等特色景观,不觉间已走了四个多小时。
何时才能触摸到心中的明月?
望山走倒马。时间紧张,我们只好掉头下山。日月同辉、月宫、笑问天、摘星台、集仙处、小一线等诸多景点我们无缘拜访,但这些寓意美好的名字,让人心里产生了无限遐想,生出了无限留恋。
下山的路上,路边的一草一木仿佛都有了灵性似的,变得可亲可敬起来。景观榆树好像一位梳着满头长辫的姑娘,为身旁的蛇床子、竹下草撑着大伞;娇艳的木香花朵,像脸上抹了红云新娘,满山的绿叶似乎都在为她歌唱祝福;野生的核桃、苹果、梨子隐身在杂花野树间,像调皮的孩子在捉迷藏。
有人学着灰太狼的样子,调皮地说:“我还会回来的!”
来年盛夏,期待再回凤县,再撵着月亮走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