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间,传说沂州地区有个叫刘五的货郎,年方二十,没有娶妻。
这天他串乡卖货,担着货郎挑急急赶路。五月的天气炎热,远远地看见一棵大树,他就直奔大树下想歇凉。可到了大树跟前,看见一个老奶奶在树底下看着一堆石头块,只见她拿了一块石头放在地上,又拿起一块差不多大的石块放在一起,嘴里说着:“这是一对!”又拿了两块石头放在一起,说:“这又是一对!”
刘五好生奇怪,向前问道:“老奶奶,你做什么的?”老人家也没抬头,就说:“后生,我配姻缘的。”刘五说:“老人家,你给看看我的姻缘?”只见老人家拿了一块大石头,又拿上一块小的石头放在一起,说:“这就是你的!”刘五问老人家:“我的怎么一块大一块小的?”老奶奶说:“大的是你,小的是你妻子。”刘五问:“我妻才多大?”老奶奶说:“你往前走有里把路,路边一个麦场,场边大树下睡篮里放着的那个女孩,就是你的媳妇。”说完,刘五向老奶奶指的方向一看,是有条大路,可回头再看,老奶奶不见了。
刘五就顺着大路往前走,走了一里多路,果然有个麦场,一群人正在忙着打麦子,在场边有棵大树,树荫下有个睡篮,睡篮里躺着一个五六个月大的女婴,长得白白胖胖。刘五想:“我都二十岁了,正值娶妻的年龄。女婴这么小,如果真当我媳妇,哪辈子能配上姻缘?”一时性急,捡了块小石头,扔进了睡篮里,说着:“去你的吧!就是没有媳妇,我也不要你这么小的。”
刘五扔石头,马上就被打麦场上的人看见了,喊道:“快点逮着那个坏种,他扔石头砸孩子了!”刘五把货郎挑也不要了,撒腿就跑。跑回家中越想越害怕,“给人家砸死了孩子,人家不来要他的命?”于是就拾掇拾掇,连夜闯了关东。
刘五扔的石头,被睡篮边挡了一下,没有砸着孩子的脸,但头叫石头划了个大口子,直流鲜血。孩的妈连吓带急,哭起来骂着:“哪里来的该死的孽种,怎么坏得无缘无故害个孩子干嘛!”人们忙给孩子包头,刘五早就跑得无影无踪。事情就这样过去了。
再说刘五闯了关东,开始人生地不熟的,也挖煤也烧窑也挑担,什么苦活都干。又在山坡上开了几亩荒地,种上了大豆玉米,在山下盖了两间草房住着,也还算不错,不缺吃不缺穿的,就是三十七八了,还没成家,过着一人吃饱了、全家人不害饿的日子。
这天,关里来了一大群逃难的,都是从山东沂州地界来的。有一家老两口带着十八九岁的女儿,老两口都有病,女儿伺候完爹再伺候娘,怪可怜的。刘五听是沂州老乡,人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也很同情,再说自己十八年没回家了,如今见了老家来的人,虽不认识也特别得亲近,拿饭菜、粮食来接济他们,并且腾出了一间屋,叫他们先住下,再慢慢找生路。这一家三口非常感激。
邻居老吴头是个热心人,见老两口的女儿长得水灵灵的怪俊,就问:“你女儿有婆家吗?”老两口说:“还没有主。”老吴头说:“老哥老嫂子,我看你们把闺女给安个主吧?你们也好有个依靠。”老两口说:“也是,就是没有合适的。你给打听着找个吧,什么丑点俊点的,只要身体好,能挣上吃的就行了。”老吴头一想,说:“那我给你闺女说个主,您想愿意就愿意,不愿意也不碍事的。你们看你老乡刘五怎么样?心眼也好,又肯帮助别人,又勤快又能干,就是比你家闺女大些,你们商量好,看行不行?”
“现在又是灾荒年,又兵荒马乱的,女儿有个主,你们也就了了心事。刘五哪地方都好,就是比你女儿年龄大些。叫我看呀,年龄也不是主要的,只要人好就行,怎么还不是一辈子?”你听老吴头这话,还怪会说话来。老两口说:“我们商议商议,再回信。”
夜里,老两口一商量,心想:“也是,家是回不去了,家乡大旱大涝三年,颗粒无收,人都饿死了。又加上连年征战,不得安生。现在有了安生的地方,也就行了。”就对女儿说:“咱都到了这个地步,也没有什么讲究了,愿意了吧!只要咱一家三口有地方住,就行了。”以前的时候,女儿的婚姻大事都是爹娘说了算,女儿也就点了头。
第二天回信给老吴头,说“愿意亲事了”。老吴头真是高兴,毕竟自己是办了一件大好事,就赶紧跟刘五说:“我给你说成媳妇了!”刘五满心欢喜。老吴头是个热心人,帮着刘五收拾了喜房,帮着男女都置了身新衣服。刘五把所有的积蓄拿出来,做了床新的被褥子,办了桌酒席,就圆房娶妻了。刘五三十七八岁才喜得娇妻,那真是疼爱得没法说了,真是眼瞅着喜、心想着甜。
娇妻在梳头,刘五就坐在旁边美滋滋地看,眼瞅着就喜,眼睛总不想离开娇妻。看见娇妻把头发一分,露出了头顶上的一个疤,平时用乌黑的头发盘着,不让人看见。刘五就问妻子头上的疤是怎么了?妻回答说:“我倒不记得,我娘说我那年才五个月,在场边的睡篮里躺着,被一个该死的小货郎用石头给砸的,差点没了命!”刘五一听,这不是当年自己行的事么!也就没敢说出来,心想:“相隔十八年,又和妻在一起了,这真是‘姻缘本是前生定,月老配就好姻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