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廖超国的头像

廖超国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201/14
分享

人最高的智慧终归是德行

文/廖超国

人不可少了聪明,因为少了聪明,人就很难活得如意;人也不能少了智慧,因为少了智慧,人就很难达到生命的境界;人更不能少了好的德行,因为没有好的德行,人即使再聪明再有智慧,都难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人活一世最终的目的不就是活成一个大写的“人”吗?一个大写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

聪明是一种天赋,来自于头脑,表现为生存能力,着眼于细节与眼前,常常是小精明;智慧是一种境界,来自于心灵,表现为事理明白,着眼于整体和长远,往往是中庸;而德性则是人生的基奠,是生命大厦的支撑,是智慧外化后人性闪光的特征,其来自于修炼,表现为生命意义的实现,着眼于整个生命的过程,从来是大睿智。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很复杂也微妙,但我们可以从老子送给孔子的临别赠言中得到一些启迪,老子对孔子说,单纯的智力如同没有柄的刀片,让握住他的人自己受伤,且刀片越锋利,人握的越紧,伤的越深。老子的意思是智慧的顶端就是德行。

如果把人生比着一棵大树,聪明是树叶,智慧是树干,那德行就是那树根。只有根深,才能枝壮,只有枝壮,才能叶茂。如果说人生是一场追求,那么,生命真正的意义就在于内在的精神成长,而不在于外在的财富积累。我们有太多的理由说,智慧之巅是德行。

苏格拉底说:“德性是人类幸福和好的生活必须的品性”。亚里士多德则说:“人的德性就是既使得一个人好又使得他出色地完成他的活动的品质”。(《现代汉语词典》将“德性”同于“德行”)在我国,“德行”一词,早在远古的殷商时代就已出现,《盘庚篇》中,盘庚自己一再警惕地说:“我并不是不顾我先祖的德行。”“我也不敢不顾先祖的德行而妄自作为。”德行,即人内在的道德品行。《周礼·地官·师氏》:“敏德以为行本。”郑玄注:“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

德行,首先是德,有德才有行。“德”的含意非常丰富。汉字是象形文字,从“德”的造字象形结构的寓义中,我们可以对“德”有更深刻的理解。

“德”字是由“双人旁”、“十”、“目”、“一”、“心”组成。左边的双人旁,代表着人的大腿、小腿、脚,引申为人的动作和行为。右边是十目一心,特别要注意的是对其中“一”的理解。我们现代人把“一”理解为数字,认为其再简单不过。实际上,“一”这个数字并不简单,而且是相当复杂,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容易。《说文解字》对“一”这个字解释最多,其解释“一”为,“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所以,这个“一”是万物之祖。是一切东西的始祖和本源,从“一”中派生出天地,演化出阴阳。“德”字中的这一横,实际上就是分开了天地,上面是天,下面是地。而其中的“十”则为“十方世界,四面八方”。仓颉把“德”字造得非常奇妙。“一”的上面是“十目”,意寓满天是眼。“德”字在金文中写作“惪”,曾有学者认为“惪”是“德”的古字。的确,“惪”比“德”更形象。“直心”不就是真诚直抵心灵吗?“一”的下面是“心”,意指人心。两者相联,意味老天的眼晴看着人的心。民间经常有人说“头上三尺有神灵”。“人在做,天在看”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还有“暗室亏心,神目若电”更道明老天的眼无处不在,满眼盯着地上的事。

古人造字寓义深刻,“德”字的结构包含了很深的道德含义。告诫我们,不管有没有人看着你,不管有没有道德约束你,不管有没有法律监督你,你的行为都要对得起天,对得起地,对得起良心。不负天道人规,以善处事,以诚侍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德”。

德行,重在践行。内德外行,于心为德,将德外化于世便是行。德只有通过实施表现出来才能真正达到其目的。被誉为中华五千年来能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两个半圣人之一的宋朝王守仁思想家提出的“知行合一”的思想,对德行做出了最好的诠释。知行合一中的“知”指的就是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指的是人对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知是行的必然条件,行是知的必然结果。我们不仅要敏于知德,更要健于行德。只有稳固正见,率身践行,知行合一,德行才会照亮我们的人生之路,使我们走稳行远而不入岐途。

德行,作为人生之基,虽难以量化,但却有着实实在在的内容。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的德行的内容有多方面的论述和概括,但我以为,最值得推崇的应该是举世不衰,使中华文明的得以渊源流长,世代相传的“十德维纲”,即“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仁,仁爱,为人之基的根本,雍容博爱的精神;义,正义,人间正道的指向,以义制利的行为;礼,礼和,人际交往的规范,真诚恭敬的态度;智,智知,进步发展的保证,奉献社会的才能;信,诚信,立身兴业的基点,重诺守诚的品格;忠,忠恕,尽己报国的责任,归道职守的意识;孝,孝行,反哺回馈的爱心,以德传家的风尚;廉,廉明,清白正气的根基,自俭独谨的习惯;耻,羞耻,人是为人的底线,明羞知耻的觉悟;勇,勇敢,自强不息的气慨,持节不恐的肩膀。人之为人,正是因为践行了这“十德”。如果一个人“十德”欠缺,那么这个人真难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人。“十德”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其并没有随着历史进步而翻篇,变得陈旧过时,恰恰相反,经过时代的检验,其像日月星辰一样,照耀着历史和当下的天空,永放光芒。用其来指导我们人生德行的修炼,依然富有成效。

德行通常映射于人的道德品质上,而道德品质又以教养表现出来。德行好的人往往也是富有教养的人。一个人的教养正是他德行的外化。所以,从这一角度来看,德行,其实是一个人言行中的分寸,是交往中包容;是举止间的温柔;是心底里的善良;是藏不住的灵魂的深度,是装不出的生命的高度。

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有其自身的追求。无论是荣华富贵,还是恬淡自由;不管是安于当下,还是追求不止。无论哪一种人生,终极的希望一定是平安顺遂,无祸少灾。没有福气不可怕,平凡普通皆可。没有富贵不生愁,少灾无祸也是福。人的追求靠自己,人的命运很大程度上也靠自己。可以说,每个人都是他自身德性修为的直接受益者或受害者。人的福禄寿喜虽不直接由德行决定,但其间的关联度非常之大。因为寿命和福报都是能量,人本身就是一个能量体。大多数情况下,人都因为自己的低劣而受苦,所以,向外寻求依赖和占有终归是徒劳的,唯有提升自己的德行,才是解救之道。

人的祸褔与人的德行有直接的关联。《周易·系辞下》说:“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意思是说,德行不匹配位置,肯定有灾祸诞生;德行浅薄而位置尊贵,智力低下而谋划大事,力量弱小而责任重大,这样很少有不闯祸的。明代学者王船山,在读通了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后,写了一本名为《读通鉴论》的书,在书里,他反复用易经里的一句爻词,“负且乘,致寇至”来说明我国古代从魏晋时代到五代十国皇帝的命运。从中我们也可印证“德位不配,必有灾殃”真理性。从古到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古代西晋的司马家族是这样,现代的郭美美也是如此。

人的才能发挥与人的德行不能完全分开。评价人时,最常用的两个标准是才能与人品,看起来两者似乎是分开的,但在最深的层次上两者却有密切的联系。当代哲学家周国平在《论道德》中说“人品和才分不可截然分开。人品不仅有好坏优劣之分,而且有高低宽窄之分,后者与才分关。才分大致规定了一个人为善为恶的风格和容量。有德无才者,其善多为小善,谓之平庸。无德无才者,其恶多为小恶,谓之猥琐。有才有德者,其善多为大善,谓之高尚。有才无德者,其恶多为大恶,谓之邪恶。”上天赋予我们才能,我们更应修炼自己的德行,只有德才相配,我们才有可能变得高尚。

人的财富与人的德行密切相联。《礼记·大学》曰:“君子先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德为本,财为末说明了财与德的关系,财能致财,财由德有。一个人先有德而后有财。个人的财富通常与他的德行密切相关。商道是人道,生意即人艺。没有悟通人性,服务民众的境界,没有“人聚财散,财聚人散”的聚财之道的德行,恐怕难与财富相遇,更谈不上财富的积累。财富其实是自己的德行长养出来的。

只有内圣才能外王,只有厚德才能载物。财富、地位、名利都是人们渴望的福报,其本质上属于“物”,而人的能力、素质、品德、修养、眼光、胸怀、格局则是“德”。人只有不断修养自己的善果,才能承载得住人生所拥有的福报。倘若德行不够,即使暂时获得了财富和幸福,也难以善终。人有多大的“德”才可承载多大的“物”,这是人生的天规。面对生活,我们切不可急功近利,重财轻德,想挣钱没有错,但首先要让自己值钱,才能赚到钱。

一个人永远不能享受和他不相配的东西。得到一件东西最好的方式,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力求让自己配得上它,否则,不是妄想,就是灾难。所以,人们总结概括了人生的“四大天规”,即:名声不能大于才华、财富不能大于功德、地位不能大于贡献、职位不能大于能力。我们一生之中,切不可违反天规,自食其苦果。

松下幸之助曾说:“生而为人,最尊贵的就是德行”。如果把人生比着一条船,德行就是水,没有江河湖海的水,船就无法航行;如果把人生比着一盘棋,德行就是棋盘,没有棋盘,就不会有棋局。如果把人生比着一座大厦,德行就是地下的基石,没有牢固的基础,大厦就会轰然倒塌。德行,是人生最硬的软实力;德行是生命最好的通行证。俗话说:“人无品,不成人。人无德,不成器”。德行是做人的根本。

所以,一个人的德行,决定着他的人生高度。一个人,可以不优秀,可以不富有,但不能没有善良,不能没有智慧,更不能没有德行。人最高的智慧终归是德行。

2021年12月5日

写于南湖之畔水域天际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