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廖超国的头像

廖超国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202/11
分享

眼界与境界

文/廖超国

人的一生最终是由其眼界和境界决定的。无论是人生的层次还是生活的景况,无不例外。其背后的逻辑清晰明了。眼界决定心态,心态决定状态,状态决定认知,认知决定格局,格局决定境界,境界决定人生。归根到底,你的人生都是你的眼界和境界的变现。

所谓眼界,从字面上理解,即所见事物的范围,简单地说就是看待事物的宽度和广度,认识世界的维度和程度。再进一步引申就是我们看待事物的立场与认知以及评判事物的价值标准。眼界是向外望。世界之大,广袤无垠,有多少山河湖海能进入我们的眼底。江湖甚远,豪杰无数,有多少英雄俊士能与我们比肩。但我们常常被眼前巴掌大的一块天地所迷惑,眼光受限,如井底之蛙。

所谓境界,本为土地的界线,常指人们思想认识上所达的深度和高度,境界既是指人的思想觉悟和精神修养,也是自我修持的能力,实际上是指一个人思想觉悟和精神修养水平达到的层级。境界是向内观。深刻地发现自己的内心需求,发掘思想深处的渴望。认识自己的长短,了解自己的优劣,反省自己的对错,确定自己的目标,掌握自己的欲求,修炼自己的灵魂,把控自己行为。从而面对自己,正视自己,改变自己。自我改变,世界才会改变。做最好的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境界。

眼界与境界,既是相互独立的,但更多的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其独立性表现为,它们有着各自的含义,有自己运用的领域。生活里,也见到有的人到过很多地方,也算见多识广,但却跟境界联系不紧密 。眼界与境界的联系性更为广泛。眼界所及的边界越广,所达的范围也就相应越大,表明看待事物的立场境界越高。一般程度上,眼界与境界互为表里,眼界开阔者,境界通常较高。眼界通常决定境界。站得高一定是看得远。正如网上桥段所言,站在三楼往下看,看到的尽是垃圾,站在三十楼往下看,看到的全是风景。我们看到了什么,心中就会有什么,同时,我们眼里的世界又是我们心中的世界。我们对外部世界的感知由眼界决定,而眼界带来的境界又决定了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

这个世界总依旧,但每个人眼里的世界又是多么不同。不同的是我们的眼力、立场、角度、观点、方法。如果能看到更多不同的事物,就表明我们的“眼界”变宽了,如果因此而能容纳更多不同的意见,就表示我们的“心胸”变广了,如果我们能去关心更多的不同的人,就表明我们的“格局”变大了。格局决定结局;眼界决定境界。我们的眼界有多大,我们的世界就有多大。

(一)

《庄子·秋水》讲过一个故事。在内陆掌管一河之职的河伯,在秋水山洪爆发之时,见到“百川灌河之势,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之盛大之事。于是,便欣然自喜,以为天下尽美至大在于己。一天,河伯顺流出川,来到东海边,看到无边无际的大海,临海之滨,望洋兴叹,无不感慨说:“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北海说:“井蛙不可以语之海者,夏虫不可以言之冰者,曲士不可以语之道者”。

井底之蛙,所知其水就是井底之水,所见之天也是井口之孔。他对水和天的全部认知来自于它的眼界,无论你再有多大本事对它也讲不清外面世界天地的大小。夏虫,从虫蛹破茧而出,只生活于盛夏一季,从未见过冬天或冰封大地的世界,无论你再有多大能耐对它也说不明冬天的冰雪之美。人也是一样的,对于孤陋寡闻的人,如孔子的子弟颜回遇到的那个说三八二十三的绿头人,你是没法和他说明白道理的。人不能脱离其生活的真实际遇和周遭的环境认识世界的。说白了,人是思维与环境的产物,其实是眼界决定人的认知。

有人把人观察世界的过程,描绘为一个“V”字型的平面图,这一图型形象直观说明了人的观察是有观察屏幛的。若把人的观察过程用一个“V”字型的图形来表达,或者用一个“V”字型字母的锥形结构的立体图,来解析人的眼界、认知、境界、格局的相关机理的话,那么,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人的观察过程就是人站在“V”字型图型的底部观察外部世界。而“V”字型由底尖向上斜升的线条就成为了遮挡我们观察的屏幛,这一图解模型给我们两个方面的启示:一是人的观察是很难全面和深远。因为人的眼界总会受到观察屏幛的限制。所以,因受观察屏幛的限制,人们观察得出的结论总带片面性。尽管每一个观察者都声称自己的认识是全面的,但那不可信,也不能信。观察屏幛因素主要有,观察者受教育的程度、个人的生活经历和阅历、所处的环境和角度、观察所用的方式和手段、观察思考的方法与习惯、过去的观点和经验等等。二是人观察时的站位也决定着观察得出的结论与真实世界吻合与否。一切结论均与角度相关。观察思考者站位越接近底锥,所能看到的世界越小,得出的结论也愈与真实世界相差愈远,甚至可以说,其结论的杜撰成分比例甚大。因为越接近底部,观察屏幛越大,所能见到的大部分的世界已被观察屏幛和我们固有的认知习惯所屏蔽。所以,孤独大脑说:“事实上,世界并不客观存在于观察者的外部,真相是:我们看到的外部世界取决于它被观察的方式”。

被誉为“近代以来最伟大的历史学家”的英国人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也这样解析人与他所认知的世界大小及深度的关系,“人类观察者不得不从他本人所在的空间某一点和时间的某一刻选择一个方面,这样他必定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这是成为人的一部分代价”。人以自我为中心是人与一切生物的自然本性。这说明人的眼界既受所处的环境因素决定,同时也受自身认知能力的约束。眼睛毕竟长在脑袋上的眼晴,脑界决定着眼界。

因为人的脑界差异的存在,眼界便有了层次。我以为,人的眼界可以划分为四个层级。由低向高可分为:目力所及,看到自己能看到的;思力所达,看到自己想看到的;胜别人所见,看别人看不见的;胜别人所思,看别人想不到的。大多数普通人都停留在第一、二层级上,只有那些走在时代前列的精英才达及三至四层级。正是因为他们拨云见日,眼界高远,他们才走在了时代的前列。有位巨头大伽不是曾说过吗?当别人看不见的时候你看见了,当别人看不懂的时候你看懂了,当别人看懂的时候你成功了,当别人成功的时候你发达了!普通人看得见,聪明人看得懂,精明人看得准,高明人看得远。这就是眼界大小不同的结果。

(二)

《史记·卷三十六·陈涉世家》也有过一个故事,是关于揭竿起义要推翻秦王朝的陈胜的。“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匆相忘’”。雇工们笑着回答说,你是个被雇佣耕地的人,哪来的富贵呢!陈涉长叹一声道:“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境界,本义有二,一是土地的界限,二是事物达到的程度和表现的状况。但这里的境界含义更宽泛,是指人的志向、思想、心灵、精神、修为、成就所达到的高度。人虽不分高低贵贱,但人所处的境界却有高有低。上等人谈智慧,中等人讲事情,下等人辩是非。境界不同看到的世界就不同。陈胜在大泽乡畔一声“王候将相,宁有种乎”的呐喊,是一种境界;王昭君在百媚千红茫然无措中,为了边境的安危挺身而出的勇气,是一种境界;袁隆平为了”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理想,一世辛劳,心忧苍生;执着追求,躬耕不辍;甘于寂寞,淡泊名利,90多年如一日,全心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成为赫赫有名的“杂交水稻之父”,是一种境界;张桂梅无私奉献,立德树人;成就学生,献身教育;坚韧执着,契而不舍扎根边疆教育40余年,用爱心和智慧点亮万千乡村女孩的人生梦想,成为“时代楷模”,是一种境界。

境界就是勇于挑战,敢为人先;境界就是志存高远,心怀天下;境界就是智谋深远,真知灼见;境界就是沉着冷静,镇定从容;境界就是道德崇高,修己助人;境界就是平凡简单,注重修为。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说得是做人的境界;青原行思提出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讲的是禅宗的境界,也可以是生活的境界;孙武提出的“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伐城”道的是战争的境界;孙思邈说的“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讲的是治病的境界;张潮的“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说的是读书的境界。冯友兰将人生的意义概括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四种;宗白华则提出了“功利境界、伦理境界、政治境界、学术境界、艺术境界、宗教境界”人生六境界。那个以研究心理和意识出名的尼采,将人的境界形容为骆驼、狮子和婴儿。但王国维的“三境界”却最受现代人推崇,不仅用于治学,用于创业,用于人生,推而广之,可用于人生之一切方面。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写道:“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第一境界,悬思。是一种坚定的孤独,是一种“板凳能坐十年冷”的选择。亦如叔本华所言,“要么庸俗,要么孤独”。“前路漫漫,上下求索”,此需独自一人“上高楼”完成,而“望尽天涯路”又让人有一种笃定之志。“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入定,方能找到物之内在之本,入静,才能体会物之内在所味。

第二境界,苦索。是一种执着的付出,是一种“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坚持。光有坚定远大的志向是不够的,把志向化为行动,对过程的执着并坚持,让为笃定之事无怨无悔地付出,执着地践行初心使命,以悠悠之生,立一志而成长。为不辜负自己的一生而努力,真正实现生命的价值。

第三境界,顿悟。是一种偶心的发现,是一种“心有灵犀一点通”的遇见。苦苦的寻觅,索索的追求,终于迎来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的意境,经过苦心的探求,蓦然回首的刹那,却豁然脑洞大开,无心偶得,天明地朗。突然醒悟了人生真谛,所思所想,所求所得,不经意一一毕现。让人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所有的辛苦都有回报,喜而所得,甚是欣慰。此仍第三境界也。

这样的境界如此美好,却似乎有点像境界本身一样有些高远,过于高大上,说说听听可以,但离我们实际的生活还存在距离。大多数人的境界,一半烟火,一半诗意。把自己的日子过得热气腾腾,让自己快快乐乐便是我们心底的“境界”。更接地气的“境界”,每个人都得经历的,从生活的层次看,少不了七个阶段,也可称为人生七境界。

第一、自甘为奴。人的懒的劣性所致,打工挣钱非自愿,养家糊口不得已。工作没有主动性,生活缺乏高热情。不想多干,辛苦难忍,总在人的监督下劳累。不思改进,一辈子就那样。

第二、自觉为徒。虽能力不足,但自愿虚心学习,拜师求教,以求改变,逐步提高。处这一境界的人因态度比较端正,改变心切,通常会向上一层次迈进。

第三、本分为工。这一境界的人,老老实实做人,规规矩矩做事,交待的事认真完成,但不灵活,不乖巧,不会变通,不会来事。

第四、晋级为匠。钻研自己所干的专业,掌握了同行没有的独特技术,精于一门专业行当,有特别的绝活,成为一行之匠。

第五、学成为师。一路走来,学有所思,思以导学,学以致用,用以所做,做有所成。学思结合,掌握所从事的行当的规律,成为这一行业的老师,不仅自己行,还可以教传给其他想学的人。

第六、自成一家。在学术、技艺等方面有较高的造诣,有专门的研究或特长。不仅仅只是在已有的框架内把事做的优质,而且有理论建树,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成为了某一方面的专家。

第七、修炼成圣。这是最高的境界,少有人企及。泱泱华夏几千年的历史,被世人公认的也就只有两个半圣人。就是春秋时期的孔子和明朝的王阳明,晚清的曾国藩只能算半个。《中庸》曾对圣人的标准有过论述:“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智,足以有临也;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简单地说,达到这个境界就是为天地立心、为民生立命。精通于事理,通达于万物,心怀天下,受人景仰。

每个人的人生之路靠自己行走,无人可代替。所能达到的境界靠自己去修行,你能走到哪一步,到达哪一层,由自己决定。

(三)

人一辈子遇到的很多问题之所以不能解决,归根到底,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受眼界和境界所限。眼界与境界一旦提升,问题大多会消失。有一句话说得好,不是我们遇到的问题太复杂,而是因为眼界和境界不高,而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为了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生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我们必须去下气力提升眼界和境界。

用“三信”把控人生方向的“导航仪”。人最终活得是精神的,人这一生不能少了信仰、信念、信心。人无信仰无精神,人无信念无力量,人无信心难自立。这“三信”既是人生的钙,更是指引人生方向的“指南针”。人若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会站不稳,立不住,走不动。人若没有信仰,人生就没有方向。人若没有信念,人生就失去了灯塔。信心是源于内心的一种自信,信心十足的人有一种坚强的意志,能咬定目标,咬紧牙关,始终不分心,不走神,排出万难赢得成功。境界的提升,离不开“三信”打基础。

用“三识”打造成事立业的“发动机”。一个人成事立业,靠的就是学识、见识、胆识。不学习就不可能有学识,唯有学习才能增长学识,而且必须要终生学习。阅读是增长学识的主要途径。读专业之书,成为行家里手;读经典之书,成就睿智人生;读历史之书,开阔人生视野;读生活之书,做学用之人。学识重要,但不能成为“书橱”,所以,古人倡导,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行万里路就是要长见识。只有学识没有见识,容易孤芳自赏,刚愎自用,会坐井观天,乃至夜郎自大。而胆识就是胆略和气魄,有胆识就有勇有谋。胆识是学识和见识的体现。境界的提升,重在提升“三识”。

用“三情”酿造生活态度的“发酵剂”。生活实苦,人生十有不如意八九,但要活得有滋味,就必须要有积极的生活态度。热情、真情、深情是积极生活态度的高能元素。有一句话说的好,生活的模样,取决于你凝视它的目光。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以真情,深情的看它,它则以深情,真情回报你。对生活充满热爱,就能找到生活的激情。这就像做馒头一样的,没有经过发酵的死面蒸不出热气腾腾大馒头。保持热爱对一个人而言,就是一种最好的自驱力。无论你热爱什么,都意味着你愿意相信美好,并积极地付诸行动去探究美好,追逐美好。没有谁的生活可以一帆风顺,但心怀“三情”的人,却可以乘风破浪,一往无前。提高境界,离不开“三情”为前提。

用“三力”构筑站稳行好的“压舱石”。人活一世,没有“三板斧”难混这江湖。社会就是一个江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三板斧”。这“三板斧”便是能力、动力、定力。能力是干事的基础,决定你“能做什么”;动力是干事的条件,决定你“想做什么”;定力是干事的保证,决定你“敢或不敢做什么”。三者具备,决定你“做成什么”。在人心浮躁的当下,最为可贵的是定力,能挡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坐得住“冷板凳”,不被忽悠,不被糊弄,不被捧杀和棒杀,能够任凭风浪起,稳从钓鱼船,就能心之所望而达成。有能力没动力,能力打折扣。有能力有动力而没有定力,一切白废。这三者好比“三足”可以鼎立,让人站得稳,干得好,行得远。境界的提升,围绕“三力”来进行。

用“三法”奠定能力高低的“三级跳”。人和人的不同通常表现为“想法、说法、办法的不同。一个人的能力水平,可以说有两次飞跃。一次是把心里的想法变成说法,另一次是把口中的说法变成实际的办法。人人都有想法,只是成熟不成熟、管用不管用而已,然而要把想法说出来,而且”说清楚,讲明白”,让人“听得进、记得住、用得上”,不至于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则大不一样。能说到人心坎上去,打动人,温暧人,感动人,影响人,让人信服、佩服那才叫真本事,真智慧;如果再能把想法、说法变成一个个具体的行动和办法,付之于行,见之于效,那就更是大本事、大智慧了。每个人能力高低的差别就在其中。会想是一门学术,会说是一门艺术,会做是一门技术,既会想,又会说,更会做那就是全才。提升境界要着力提高“三法”。

用“三能”校正人际关系的“定盘星”。人是社会的人,总是生活在特定的人群之中。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一个人除了能干,还要能处,能忍。能干是一种素质,能善于团结他人与人相处是一种境界,能忍得住一时的委屈、不公和苦痛则是一种修炼。能干在于学习和实践。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实践,学中干,干中学,逐渐会能干起来;能处在于是否宽容、包容和理解、信任。世界再大,大不过包容的心。宽容、包容才能融合、融洽、融入。理解、信任人是一种境界,被理解被信任则是一种幸福;能忍在于能否看长远、想大局,站得高、看得远,唯“风物长宜放眼量”,才沉得住气、吃得了亏、受得了罪,“事不三思总有败,人能百忍自无忧”。能干、能处、能忍好比三个大的阶梯、三道大的门坎,跨过去、迈过去了,便能顺利地往前走。境界的提升,少不了“三能”。

用“三平”默唱快乐增福的“主题曲”。人只有到了一定的时候,才知道平和、平静、平淡的可贵。人也只有修得平和、平静、平淡“三平”的心态,才会摆脱世俗的枷锁,超然物外,举重若轻。如何让平和、平静、平淡成为一种常态,需要沉淀和修炼。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对人平和、对名平静、对利平淡,始终保持着平和之状、平静之态和平淡之心,始终对身外之物“看得透、想得通、放得下、忘得了”。要有得之不大喜,失之不狂悲的平和心态,要有挫前不慌,败后不馁的平静心情。只有这样才会心平事顺,事顺人安,人安己安,福来祸去。只有这样才会心平气和、幸福快乐。提高境界,就是要修得“三平”。

用“三自”监控人生航程的“预警器”。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说:“自满、自高自大和轻信是人生的三大暗礁”。而要避免触礁,就必须设立自省、自警、自醒“预警器”,时时处处监控自己的人生航程不偏离正道。自省是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是一种自明。孔子曾说:“吾日三省吾身”,他还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反省自己,不苛责他人,才能少摔跟头,少走弯路。自省、自警、自醒是一种自我敲打,好比自己在“照镜子”、“洗洗澡”、“正衣冠”。“三自”是一种灵魂的考问、人性的考问,只有经常反省、检讨自己,才会不断校正自己、修正自己,才会不走偏、不走歪、不走邪。警钟常鸣于耳,人生正道而行。“三自”是提升境界的重要方法。

总之,提升眼界和境界,最根本就是要提高目标的高度、拓展思考的维度、增加见识的广度、发掘认知的深度。正如卢棱所说:“没有眼界,便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境界”。眼界决定境界,开阔的眼界意味着生命的广阔。境界决定人生,崇高的境界决定着人生的至高。脚到不了的地方,眼晴可以到达。眼晴到不了的地方,精神可以到达。精神,乃境界。终其一生,我们总被自己的眼界和境界所左右。

2022年2月5日

写于南湖之畔水域天际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