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杭州滨江的住所离公司五公多里,如果天气好,又没什么急事的话,我下班通常会步行回家。我觉得跑步或做别的健身运动,每天没一两个小时很难有什么效果。我没有专门的时间去运动,那我每天走上一个多小时,既当锻炼身体,又可以散散心,何乐而不为呢?
从公司到住地,有两条平行的线路。有一段时间,其中一条路翻修,我走另一条路。过了一段时间,另一条路翻修,我换一条走。两条路都修好的时候,我则凭兴致,想走什么路就走什么路。反正两条路的距离差不多,换着走走蛮有意思的。
我说走在“浙里”的小路上,其实并不小,主路单向基本都是三车道,还有四车道的。人行道大多也能容三、四人并行。杭州是个大都市,滨江又被称为杭州的“后花园”,繁华程度可想而知,车多人多不言而喻。但因严格实行人车分流,各行其道,而且路面非常整洁,倒也秩序井然,丝毫不觉拥挤。走在路上,除了几个红绿灯路口需要留心一下,其他时间尽可想各种心事,或者看看沿途的风景。
要说看风景,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些鳞次栉比的行道树。杭州的行道树品种繁多,据称有悬铃木、香樟、银杏、杜碳、无患子等,引自全国各地,甚至还有来自国外的树种。但我是个十足的树盲,分不清哪是哪。放眼看去,但见枝繁叶茂,有的聚集如冠盖,有的飘洒如披纱,也有的低垂似窗幔,总之是形态各异,自成一景。每棵树都使人流连,每道景都让人舒爽。这些行道树,除了观赏价值外,最大的作用是夏天可以遮荫,冬天可以挡风。如果有兴趣,沿着树下跑上一程,也别有一番滋味。
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的美,不光表现在自然景观,也表现在人文气息。走在路上,可见各种行色的人群,特别是在离商场和写字楼较近的地方。有缓步而行的中老年人,也有步履匆匆的青年男女。那些迎面走来的少男少女,即便是在疫情下,戴着口罩的表情,也难掩青春的气息。当然,人群中少不了让人眼睛一亮的美女,年长的、年少的,高雅知性的、风姿绰约的,不一而足。虽说看美女不犯法,却总不好直勾勾盯着别人看。但在擦肩而过间,不经意的一瞥,便让人有一种找回“年轻态”的感觉!
杭城的人文气息,当然不止于此。在一些并非交通要道的路段,常会看见三两个小贩推着车售卖价廉物美的农特产品,也有相对固定的烤饼、炒饭等小吃摊点。小贩们并不大声吆喝,也没发现戴着“红袖章”的人到处驱赶,他们会把场地处理妥帖。食客也很文明,多数打包带走,偶有坐下来吃的,也会注意垃圾归位。这样的场景,并无想象中的凌乱,却是很好的“点缀”,它使这座城市平添了几分“烟火气”。我就经常在回家的路上捎带上自己喜欢的米皮、烤红薯等,回家后稍微加工一下,吃起来津津有味。如有一段时间不见这类摊点,心里还有点欠欠的。
偶尔,还会有些意想不到的“插曲”。
有一次,我从公司下班的时侯,黄昏的天空挂着一丝暖阳。凭经验判断,怎么也不像要下雨的节奏,我也就空着手踏上回家的路。可偏偏天公不作美,走着走着就变了脸,很快,一场大雨劈头盖脑地砸了下来。而所在位置离最近的建筑物少说也有一百多米,跑已来不及。我下意识地站到行道树下,但雨太大,哪里遮挡得住。手足无措之际,一位年轻女士撑着伞走了过来,在我旁边站定,示意我一起避避。女士背个精致的挎包,或许是在附近单位的“上班族”,碰巧遇上了雨,遇上了因为没有雨具而显得有些慌乱的我,主动发扬一下助人为乐的风格。我顾不得多想,赶紧钻到她的伞下。
这场雨下得好长,足足三十多分钟。但萍水相逢,注意力都在雨上,我和这位女士没有任何搭讪。雨停的时候,我说了声“谢谢”,她说声“不客气”,各奔东西。
有了这次经历,我便长了记性。那以后只要是步行回家,不管会不会下雨,我都带着雨伞,有备无患。我想,如果遇上下雨,碰到没带雨具的人,不管是男是女,我都会毫不犹豫拿出来与人共享。其间确曾几次遇雨,却没碰上没带雨具的行人,这说明大家早已摸准这老天的脾气,随时做好了准备,以致我竟没碰上一次“做好事”的机会。
当然了,步行的好处,不仅仅是锻炼身体以及种种可能的“遇见”,还可以用手机听听音乐、听听书、听听课等。就是在这条路上,我坚持听完了一家商学院的投资理财课程,获得了结业证书。使得我在工作之外,学会了一门技能,也多了一份生活的体验,的确是令人欣慰的。
走在“浙里”的小路上,我会情不自禁地想到那首《走在乡间小路上》。也仿其歌词胡诌几句,轻轻哼唱:“走在‘浙里'的小路上,暮归的行人南来北往,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天气晴朗,心中洒满灿烂阳光……”
(首发《作家文摘》2022年2月25日第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