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北墨的头像

李北墨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7/19
分享

大道长安入梦来

当庆胜兄将饱满敦实、油墨飘香的历史大散文《大道长安》上下两卷递到我手中时,我内心无比喜悦和激动,并为之深感自豪。与庆胜相交十年,情谊颇深,不仅是他忠实的第一读者,更是见证了他从三年前的《大江安澜》到今天的《大道长安》,一路走来的艰辛与付出。为此,常戏谑地自称是他作品的“御用接生婆”。

所写皆长安,所系在大道。《大道长安》到底写了什么?从中又能读到什么?这是见仁见智的问题,只能留给读者自己去体验、思考、收获!作为《大道长安》的“接生婆”,我想给大家讲述的是《大道长安》背后作者鲜为人知的一份执念、三种状态和五重身份。

先说“一份执念”。庆胜出生于山东聊城茌平的一个农家,他自幼饱受齐鲁文化熏陶和浸润,心中早已种下了家国情怀和文学执念的种子。入伍后,他一手握枪保家卫国,一手执笔书写人生,一步一个脚印走来。从一名基层普通士兵到武警总队宣传干事,从军报记者到省级机关干部,执笔当歌,逐梦前行,他几乎所有业余时间都用于读书写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并且今年收获了另外一个新的身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庆胜常对我说,自幼父母就教诲他:“人要想分给别人一碗水,你首先得有一桶水”、“做人如养蚕,必须吃四两桑叶,蜕五层皮,才能吐丝成茧,最终破茧化蝶。”他始终以此激励自己,在时间见证之下,悄悄凿了一口属于自己的“井”。杭州是庆胜的第二故乡,四季轮回,无数夜晚,他手握卷帙,与李白、杜甫、白居易等故人神交与西子湖畔、钱塘江边,或饮酒对诗,或品茗赏月,或击掌而歌。这些故人的所有过往,都成为庆胜想了解、想参与的故事。当然,读书、读诗、读史、读传记,才是亲近他们的最好捷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聚沙成塔,厚积薄发。在经史子集滋养下,庆胜的那一份执念,终于迎来了开花结果的美好时刻。

再说“三种状态”。第一种状态是静下来。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无论是读书还是写作,思考还是神往,都必须抵挡住物欲横流的诱惑。庆胜常说,部队是所大学、大熔炉,站岗放哨执勤,不仅锻炼他的体魄,更是磨练了他的意志。耐得寂寞,独享深夜,静心耕耘,对话历史,这也是多年军旅滋养他的初心所致。第二种状态是钻进去。只有真正钻进久远的历史,才能够去伪存真,独辟蹊径。对于常人而言,历史或许就是一团乱麻,但对于庆胜而言,却是一种别人无法体会到的快乐。在历史长河中,他邂逅到的不仅有帝王将相,也有文人士子;不仅有六宫粉黛,也有道士僧侣;不仅有逐梦枭雄,也是悲情英雄。感受到是帝王更迭的风云、文人唱和的咏叹、后宫纷争的悲凉和僧侣修为的洒脱,他仿佛参与其中,与之神交已久。第三种状态是写出来。庆胜从文脉、情怀、精神三个层面切入,独辟蹊径,哀而不伤,让沉睡的冰冷史料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以别样视角为读者解读大唐近三百年的历史。

最后,说说庆胜的“五重身份”。在我看来,他首先是资深文史专家。大唐王朝所有历史事件、人物关系、来龙去脉,大到权柄更替,小到蛛丝马迹,他都了然于胸,如数家珍;其次是大唐王朝看客。在书中,他对君臣权谋、手足相残、灾荒战乱、徇私舞弊、贪赃枉法、尔虞我诈,甚至是老百姓的柴米油盐、爱恨情仇,都如亲临现场,洞察入微,尽收眼底,呈现笔端,娓娓道来;再次是大唐帝国导游。在《大道长安》里,庆胜好似一位隐身的博学多识的导游,引导着读者透视那些大人物、大事件、大气象、大转折,看到跌宕起伏、波澜壮阔、引人入胜,闻所未闻的历史画卷;第四是人生哲理大家。在《大道长安》中,融入了庆胜的思考、智慧和感悟,不经意间就会读到发人深省的哲言慧语,譬如,“局势变幻从来不会有什么提前预告,世事无常同样不会对谁有所偏爱。”“每个人从诞生那一刻起,都自带使命,那就是成为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自己。”等等,读之令人茅塞顿开,或警醒教诲,或醍醐灌顶,或点头称是;最后是文化艺术工匠。众所周知,历史题材散文非常难写,难就难在既不能虚构杜撰,也不能脱离史实。恰恰庆胜很好地回答了这一问题,他以大唐王朝二百九十年国祚为“经”,以大事件、大人物、大气象、大转折为“纬”,从故事结构、切入视点、情节设置、讲述技巧、语言风格、思想内涵等方面,充分彰显出他的综合驾驭能力,通过他的笔端,再现了既光彩熠熠、波澜壮阔,又荡气回肠、历历在目的长安往事。

若非妙手偶得,必然独具匠心。一如著名评论家夏烈先生对《大道长安》评价:“以‘散文笔触’来磨砺和体现其语言文笔,以‘纪录片风格’来吸收和转化叙事镜头与真实质感,以‘传记小说韵味’来勾兑和强化讲说暨故事叙述的风格与可读性。”在我看来,这一评价恰如其分,入木三分。

最后,以一首小诗作为本文的结尾:

一份执念四十载,

厚积薄发三状态。

五重身份凝巨著,

大道长安入梦来。

愿《大道长安》能够带领读者一览盛唐气象,领略大唐壮阔。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