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必云的头像

李必云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8/04
分享

七夕节

七夕节

七夕节,是一个古老节日,起源于汉代,《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在唐宋两代发展的基础上,至宋元达到鼎盛,到了明清时期,内容更是不断得到丰富,这时期的话本及小说中多有关于七夕节有关的描写。 《醒世恒言·薛录事鱼服证仙》有“一日正值七夕,薛少府在衙中与夫人乞巧饮宴”的描述。《红楼梦》中《芙蓉女儿诔》里也有“楼空鳷鹊,从悬七夕之针;带断鸳鸯,谁续五丝之缕?”的描写。

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即便是在洋节大量涌入中国的大背景下,七夕不仅没有被弱化,反而表现出更为旺盛的发展活力,甚至被注入了新的元素,展现出鲜明的时代气息,一度被人们亲切地称作情人节。当然,这里的情人,相较于西方情人节中的情人,内涵更丰富,思想更深刻,意蕴更悠远。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枝干上开出的鲜葩,七夕节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有其深刻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民意基础。他不是一夜之间突然出现的,而是经过了长时间的准备和酝酿,由点到面,由人到神,由现实到想象,由一群人的口口相传,整理加工,直到广为流传,成为传统节日。

先秦时期民间便流传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传说古代天帝的孙女织女擅长织布,每天给天空织彩霞。她讨厌这枯燥的生活,就偷偷下到凡间,私自嫁给河西的牛郎,过上男耕女织的生活。此事惹怒了天帝,把织女捉回天宫,责令他们分离,只允许他们每年的农历七月七在鹊桥上相会一次。他们坚贞的爱情感动了喜鹊,无数喜鹊飞来,用身体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喜鹊桥,让牛郎织女在天河上相会。七夕节就是在这个故事的基础上不断衍化发展而来的,随之而来的,是与节日相关的各种文化现象的出现,且表现出不同的时代特点和地域文化特色。内容包括饮食、绘画、占卜等。明仇英《汉宫乞巧图》中就形象地描绘汉朝宫女在七夕这天晚上向织女星虔诚跪拜,用五彩丝线对月穿针,乞求织女保佑自己心灵手巧的场景。

有人认为,文学始终伴随着文化,并以不同的样式和形式展现出来,反映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和变迁,传承和推动文化的发展。作为传统文化的七夕节也是如此。它从出现的那时起,每个时代都有许多反映和表现牛郎织女题材的各类文学作品。著名的有东汉《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质朴清丽,情趣盎然,意蕴深沉。还有人们非常熟悉的《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据说正是此处白居易对七夕的描写,让七夕成了定情的代名词。宋代的“苏门四学士”秦观曾写过一首《鹊桥仙》,其中里面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更是写出了爱情的高尚纯洁和超凡脱俗,将牛郎和织女的情感提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我想,作为重要的传统节日,七夕节能够流传千年,且一直保持旺盛的活力,和里面所包含的中国元素有关。牛郎、织女、天河、王母娘娘、喜鹊,半月、葡萄架,朴素的人名,传统的物象,混合着中国式的凄美、伤感,给人们提供更多、更美的想象空间。淳朴的牛郎,善良的织女,吉祥的喜鹊,激起一代又一代善男信女对纯真爱情的渴望和追寻。

我第一次过七夕节还是在小时候。记得那时,我家南边邻居的男孩和他隔壁的女孩关系特别好,但双方父母都反对。这年七夕的晚上,月光朦胧,我们许多人聚坐在借助葡萄架搭建的简易棚中乘凉,男孩和女孩也在。印象非常深刻的是,那天晚上女孩似乎作了精心的打扮:将头发洗得干净,梳成一个总辫,似乎还搽了花露水,他们似乎坐得很近,我注意到他们多次看了对方,又不时地抬头看天。大人们则在聊着天,说七夕节晚上,如果青年男女关系要好的话,他们坐在葡萄架下就能听见天上牛郎和织女的对话。我想,当他们抬头看天的那一刻,一定是希望得到牛郎和织女的祈愿,祝福他们这对有情人也能结为伉俪。

七夕节俗蕴含了对坚贞的爱情的追求,也宣扬了夫妻恩爱、家庭和睦的理念,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牛郎织女的故事,传扬的是忠贞与坚守。举案齐眉、家和事兴,快意人生、追求幸福,千百年来,形成了中华民族婚恋家庭观的核心要素。而今,七夕节更是走出国门,成为一个国际化的节日,我们的近邻日本、韩国和越南就有过七夕的习俗,他们通过拜星、祭祀的方式,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近年来,七夕情人节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亚洲部分地区,也开始在西方渐渐流行起来。2023年的七夕节当天,法国巴黎铁塔、塞纳河畔、卢浮宫等地举行一生只送一人的DR钻戒真爱传递活动。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逐渐扩大到了全球范围。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