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昌福的头像

李昌福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9/11
分享

登上长城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它气势磅礴、雄伟壮丽,是国内外人们向往的地方。

长城这个字眼第一次出现在我的眼帘,是在我上小学二年级。我至今还清楚记得,在《万里长城》这篇课文里插有一幅长城画,望着那绵延伸展,起伏跌宕,横卧在崇山峻岭之上的万里长城,我当时想,那一天能登上长城,摸摸它古老坚固、庄重威严的墙体,那该多好哇!

愿望终于变成了现实。45年后,我有幸到北戴河学习,在这期间游览了长城的老龙头和山海关。

游览那天,随着汽车的越行越近,我的心情越来越激动。到了老龙头,我顾不上参观别的景物,径直朝老龙头跑去。老龙头是长城这条古老巨龙的龙头,在长城最东边的入海处。在这里,长城一头扎进波涛汹涌的大海,仿佛在拼命地喝吸海水。也许正是它喝足了大海的水,巨龙才躯体庞大粗实,才有巨大的力气在崇山峻岭蜿蜒盘旋,奋力伸展。众多的游客争相在老龙头石碑前照像留影,我却独站在海边的城垛前,凝望浩瀚大海,任思绪在龙头寻梦,直到依依离去,才从一个古老沉重的梦中摆脱出来。

离开老龙头,汽车向山海关驶去。突然,车窗外出现了长城。举目观望,灰色的城墙坑坑洼洼,苔痕斑驳,古藤漫漶,颇有沉重的沧桑感。走过一段,长城的面容变得了清新,显然经过了修葺,雄伟壮丽的风姿展示在人们眼前。距城还有很远,就可看到山海关的城楼。来到城下,城楼显得高大雄伟,黑洞洞的城门,再配上雄狮把守,更显出一种凛然不可侵犯的威严。抬头仰望,楼檐下一块巨幅横匾映入眼帘,上书“天下第一关”五个苍劲有力的楷体大字。走上城楼,游客如云,有的在欢快的唢呐声中,花钱坐上大轿,任凭轿夫颠簸摇摆、倾倒捉弄;有的挤进大殿,目睹古代著名书法家萧显题写的“天下第一关”真正手迹。走进阴森森的大殿,迎门的桌案上架着一口钢刀,更显得冷峻肃穆。这口明朝铸造重达166斤的钢刀,虽不知是哪位身经百战将军的遗物,但从它砍得锯齿般的刀口,从刀身上暗红色的斑斑锈迹,可以想象当年它立下多少赫赫的战功。

游览了山海关,导游告诉我们,要想领略万里长城的奇特和壮观,还应去八达岭长城看看,那是长城最富有代表性的单元。在学习结束返程时,我选择原路返回北京,特地去八达岭游览一下。当登上八达岭长城,我真的看到了长城的奇特和壮观。说它“奇特”,这里的长城象一个奇特的堡垒,它不是我们习惯中理解的那种单一的建筑,它是一大长串,堡垒一个接着一个,连成一气,不知从何地开始,到何地结尾。说它“壮观”,这里的长城墙身高大坚固,外壳全用整齐的巨大条石筑成,下宽上窄,城顶可并行五六匹马。举目远眺,连绵起伏的群山宛如大海掀起的绿色波浪,长城酷似一条灰色的巨龙,在大海中奔驰,在海面上腾飞。面对这象征中华民族智慧和气概的伟大形象,我心潮澎湃,感慨万千,我的心被征服了。

正当我默念着“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名句,陶醉在无比自豪之中,身旁一群游人边走边说:“好汉碑在山脊上长城的最高处,我们去那里留个影。”听这一说,我便跟在这群游客身后,朝着好汉碑拾级而上。我以前以为爬长城很容易,就像轻松散步一样。如今才体会到,爬长城并不容易,并不轻松,它是一种挑战,一种拼搏。头顶烈日,脚踏石阶,我一步一步向上爬,刚开始还跟得上其他游客,不一会儿就累得上气不接下气,大汗淋漓,腰酸腿疼,远远吊在别人后面,只好在一个烽火台歇息。站在烽火台上,摸着巨大的条石,心中的自豪油然而生。这条石,经受了几千年风风雨雨的磨炼,如今仍非常坚硬。它象征我们中华民族遭受数千年的磨难,但我们伟大的民族无坚不摧,推翻了旧社会,建立了新中国。想到这里,一种顶天立地的感觉冲击着我的心房。

歇了一会儿又爬,爬了一阵又歇,终于爬到了最高处的“不到长城非好汉”石碑前。这时,徐徐的清风吹了过来,四周的群山蒸腾着薄薄的岚气。望着这“腾细浪”的逶迤崇山,“走泥丸”的磅礴峻岭,以及盘旋伸展在山脊上的万里长城,顿觉胸襟开阔,仿佛自己在长城上打了一个大胜仗,成了一个不怕远征难的好汉, 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