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济,是一位执着于诗歌的人。认识马济还是我在人生漂泊,他在华景脚踏三尺讲台之时,在达州日报社教育周刊为联络达州热爱写作的教师和学生建立的QQ群里。当然,我在里面只不过是一个“打酱油”的。不管怎么说,总算有机会彼此认识了,从此也结下了深厚的兄弟情谊。岁月如梭,不得不发自内心的感慨,时至今日已经过去了六、七年时光,却又恍惚如昨!
由于华景地处群山之中,隶属于宣汉县,一个典型的偏远小镇。可以说是:与世俗无缘,与红尘不沾。由于特殊的条件,特殊的经历,造就了马济特殊的诗歌风格。在马济的诗歌中隐含着巍峨大山的厚重,散发着田园清新淡雅的气息,展现着乡土风气的淳朴,在诵读中可以给予一种来自大自然小桥流水般的宁静,可以让人在诗歌中短暂脱离世俗的浮躁。俗话说,文字见人品,从那个时候起,我就非常关注他的诗歌。
语言是人类的灵魂,文字是语言的形体。从表面上看,它只是人与人交流的工具,实则却隐含的是一种艺术。对于诗歌的体裁,一直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是对一个时代文化程度与社会现象的体现。目前,诗歌的体裁已经成了“五胡十六国”的状态,好一个“乱”字了得,而对于诗歌的理解也因各自文化程度不同,创作诗歌的目标不同,诗歌真正的内涵也因此被部分人进行了无底线地低俗。而马济,却依然在坚守着诗歌的贞操,在维持诗歌的那一份纯洁。
诗歌,源于心,赋于情。也就是说,诗歌必须是一个人把当时所处环境产生的情感凝聚于心的表达。同时,诗歌创作需要的是心灵纯净、内心安静,这样才能让诗歌充满真情,才能感染读者。而马济的诗歌完全可以用“语言淳朴、心灵净明、情感真挚”来概括。也正是因为这三点,就可以让我们更能融入他的诗歌,走进他的内心,走进他所处的环境,走进他的生活,更清楚地了解到他的思想以及他的为人处世。
“月光掉在井里/星星犯难。鳏寡孤独的农人/用夜晚的咳嗽声/增加故乡的厚重。我不敢大声呼喊/害怕那空旷的回声让人夜不能寐。”这是《秋日回乡》的段落。在这几个简短的句子里,我们就可以看出来作为一个在外参加工作的人看到家乡日渐衰落的景象,表现出来的失落之情,同时也表现出作者对于故乡的那份眷恋。整首诗歌用情至深,既有写实,也有写意,在文字结构中把握精准,既不张扬,也不含蓄。
这一段的写实是因为随着年轻人大量走出山村,抑或工作需要,抑或做打工者,而老人就成了家园的守护者,从而也导致了乡村的寂寞。写意则是作者并没有直接用现实状况来表达,而是以老人的咳嗽和空旷来加以衬托凄凉。在阅读中,读者眼前会自然而然地浮现出一个老人拄着拐杖,咳着嗽行走在乡间小道上的悲怆画面,不得不让人在触景生情中联想到自己的故乡,抑或是自己爹娘的景象。
文字是诗歌的躯体,意境是诗歌的灵魂,张力是诗歌的气魄。一首真正的诗歌,不仅需要文字的架构,需要意境赋予的飘逸和灵气,更需要的是给予读者自由发挥想象带来的张力。《秋日回乡》这首诗歌,作者在创作中,既赋予了意境带来的飘逸和灵气,也给予了读者可以自由发挥想象的张力,这种诗歌自然也就是一首非常好的诗歌,同时也表现出作者的诗歌功底、文字驾驭水平和对诗歌的理解。
“是时候回一趟家了……”,这是作者《乡愁》里面的起句,而整首诗歌分为四段,这短短的八个字就重复了四遍。这八个字中凝聚着作者对故乡浓烈的思念之情,也表达出生活中存在的无奈,因此这八个字就成了这首诗歌的灵魂。“闻闻故乡泥土的气息/看看生我养我的土地/还有我爹妈佝偻的背影……”《乡愁》整首诗歌在结构和意境中,给读者是一种轻盈飘逸的美感,而在内涵中却又是给读者一种沉重的伤感。
中华民族是一个故乡情结非常深的群体,在华人诗歌创作圈中,乡愁和月是两大创作主题,而乡愁更是一个极易触动内心的话题,无论是否成名,几乎每一位都有通过各种形式抒发乡愁的作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这是著名诗人余光中老师的《乡愁》,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而余光中老师的《乡愁》与马济的《乡愁》相比较,在形式和内涵上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前者是通过自己的经历对各个时期乡愁自我理解的阐述,是一种分散式的情感,而后者则是在一个特定时期中情感的凝聚。站在我的角度,其实更喜欢马济的《乡愁》。
诗歌是以情感为支撑,是情感的表达。没有情感的诗歌就似如秃岭,形如枯木。而诗者,与其说是具有诗歌的天赋,不如说是因为情感丰富。因此,只有具有丰富情感的人,才能创作出具有灵魂的诗歌。马济,他就是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