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李存梅
婆婆77岁,公公87岁。都是七老八十的人了,在离我们300多公里远富源县普祥村,平时上班,一年也就去看他们几转,过年趁孩子回来,一家三口回去陪他们。
婆婆公公一生就两个儿子,我家先生是老大,自小读书就离开家。家里就一个不愿意读书的弟弟,娶媳生子,过着安稳的小日子。
婆婆公公是两个性格极端的人。婆婆出生破落地主家庭,外公早逝,她和三个舅舅与外婆相依为命。她性子急燥,平时走路,走着走着就会小跑,人干净利落,脾气大,公公就是她的“下饭菜”。过去她常说:嫁给公公,跟着受了一辈子苦!我对她说:“妈,你这性子,嫁给爸爸这样的老好人,算您有福气!要是嫁个火爆脾气,不知要被打多少顿!”后来,她就不再说嫁错郎了。
前年,她说乳房上有个包块,已经多年,一直不好意思说,这几个月长大了,感觉疼痛。先生把她接到我们家,请我的同学丁世美给她手术。割除包块化验,确诊是癌,好在未扩散,丁同学是有名的胸外科专家,她说,鉴于我婆婆已是75岁的老人,手术风险不可排除,为不影响我儿子高考,待孩子高考完去他们医院做手术。
婆婆不识字,吃那些药她也不知道是治什么病,公公耳聋,婆婆得癌症,先生用笔写出给公公看,要他对婆婆保密,安心在我们家休养几个月,等待时机手术。对婆婆,我们就告诉她,病情无大碍,包块切除就好了。实际病情就只有我、先生和公公知道。直到三个月后,儿子头天高考完毕,第二天先生就送婆婆去曲靖住院。
我告诉儿子,他奶奶得乳腺癌,岁数大了,做手术可能有风险,如果不做,估计就只能活一年半载,若手术成功,可多活些年,大家要有思想准备。
要做手术那天,我和儿子正准备前往医院,接到先生电话,说老人家在手术准备过程中,出现血压奇高的问题,想尽办法,也降不下来,只好取消手术,待第三天再做。我听了,告诉先生,赶快打电话叫他弟弟和侄子从老家来医院,与老人家说说家中近来的情况、村里的人事。接着,又与丁同学交换意见,她说,每天都在为别人做手术,做过各种各样的病人,从未遇过我婆婆这样奇特的病人。我说,我了解婆婆的性格,一个农村老妇,从未见过医院手术这阵势,她太紧张了,甭看她表面平静,其实,心里害怕。平时我与她交流,说的话她都应着,但看得出,有些事,她找不出理由反驳,但在心里对抗。她离家几个月了,老家的情况她一样都不知道,小儿子他们也未来看望她,最好的办法就是叫他们来和她唠唠家常,自然就平和了。
果然,弟弟和侄子来了,第三天做手术,一切正常,三个多小时的手术,做得异常艰苦,也非常成功。
出院后,又把婆婆接到我们家,直到恢复得行动自如,才把老人家送回去。如今快两年了,恢复得很好,连以前常有的口腔溃疡毛病也不再犯了。
每次回家,婆婆都会和我唠叨村里的人事,因为我不知他们谁是谁,就静静听着,隔三差五应一句,让她继续说下去。我想,陪老人家的机会不多,她唠叨,虽然我不知道,也不感兴趣,但可做她的听众,只要她高兴,想说就说。有时,她也会说和弟媳之间的矛盾,弟媳也会跟我说,我开导她们,看开些,多想想对方的好,牙齿还会咬着舌头的,哪有天天在一起没磕碰的!
公公出生地主家庭,他家是解放前当地数一的富户,家境殷实,他是家里的小少爷,解放前师范毕业,从小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舒服日子,是个天塌下来有高人顶着的人,天生一副慈悲心肠,典型的好好先生,不论与他说什么事,也不管他办得到办不到,他都说“好好好”,他的人生哲学不管遇上什么都是好,从来不去担心什么,也不去操心什么,随遇而安,随遇而乐!村里与他年纪差不多的人,早已作古,而他,却能健康长寿。
他从不计较得失,前些年,村里就他一个识字人,书信往来,过年对联,他都自购纸张笔墨,义务为乡亲们写。在村里,乡亲们尊称他为“康爷”。十几年前一次伤寒,病后耳朵就聋了。他的一生也很坎坷,一个地主少爷,参加过土地改革,当过公办教师,又因出身问题被劳教两年,做记分员,后来当民办教师,60岁退养,每个月国家给他几十元到几百元生活费。直到前年,云南省一次性解决民办教师待遇问题,已退养20多年的他,每月退休金增到2000多元。他说:“我都85岁了,要是提前10年加工资就好了!”我笑笑,大声比划着对他说:“行了,您老人家最有福气,这么大的年纪国家还给您这么多钱,乐吧!”他似孩子般,呵呵地笑。
公公近几个月来,身体不太好,知道我们要回家过年,老人家颤颤巍巍到村口迎接,见到孙子上前扶他,仿佛一下好了许多。
到家,看了他的情况,我把为他准备的一大袋药拿出来,教他如何吃,随即泡一袋参苓健脾胃冲剂给他喝,一天下来,老人家想吃饭,精神了不少。
看着公公未戴假牙(前年他陪婆婆在我们家等待手术,看他牙都烂了,给他安了一口假牙),问起,婆婆说,他就吃饭时戴一下,平时不戴。我告诉先生,用笔写给他看,假牙每天都要戴,晚上取下,洗净用清水泡着,早晨起来,再洗净戴上,若只吃饭时戴,时间长了,牙床肌肉萎缩,就戴不稳,假牙白安了。
一家人在一起,弟媳和侄媳妇忙着做年夜饭,不让我做什么,我就乐的清闲。侄子家有两个可爱的女儿,跟出跟进叫我大奶奶,四世同堂的大家庭,相聚一块,开开心心过大年,这样的机会不多,大家都格外珍惜这份相聚时光,享受这份亲情。
大年初三,我们要返回,临走时,读大学二年级的儿子逗着他爷爷耳朵大声比划着说:“爷爷,您要好好活着,等您90岁,我来给您过大寿!”
老人家乐呵呵地:“好好好!”
看着爷孙俩的举动,我们都笑了,估计公公就没听见孙子在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