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运行了八十多载的生命之星陨落了……
她是一位母亲,一位母亲的母亲,我的外婆。大概是一个月以前,在听说她突然病危之后,我就从南海之滨驱车千里回乡看望她,并将她的女儿——在外省市帮我带娃的母亲,送到她的身边予以贴身照料,直至她生命的最后时刻。我这么做的原因之一,就是三十多年前,外婆也在帮我的母亲带着娃……看望后临走跟她道别时,我叫她要好好吃饭,争取在这个盛世里多活几年。她却反过来用稍显沙哑但铿锵有力的嗓音嘱咐我:“好好工作莫乱搞。”我点着头“嗯”了一声,就忍着泪花匆匆转身离开了她的房间。没承想,这一别竟成了生死两隔的永别。
在得知她去世的消息后,我一度因为感冒变得特别容易情感流露。情难自禁之际,依稀想起了以往和外婆在一起的点点滴滴。能追溯到的最早片段,还是我四五岁左右,父母将我们兄妹俩放在外婆家的那段时光。父母这样的安排使外婆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就身负了几分现在“留守老人”才有的责任。记得那时,当我走累了,她就会别无选择地用双手将我拖在背上,继续一步一个脚印地赶着路。当我出水痘身体极度虚弱、还要闹着出去玩的时候,她就用一个干农活的大背篓,背着我沿着田间小路溜达一圈,为了尽量让我舒服一些,她还特意在背篓里垫上一床棉被。有几次我生病时,她还打着自己现做的火把,背上我赶着夜路去求医问药。
想到外婆打火把的情景,首先从我心底泛起的记忆是:有一次天黑后,因为我肚子痛,或是患了风寒,外婆就用几块干杉树皮做成一个火把,连夜带我去大夫家里,用桐油在我耳朵上烧灯火的往事。那支火把的光亮能支撑我们走上好几里地。一路上,为了哄我开心,她还时不时用火把在夜空中画上几道圈儿。对那时那刻的我来说,在漆黑的夜晚,还能欣赏到“精彩”的火把表演,也算是最最开心的趣事一桩了。接着,外婆又一手打着火把,一手将我从几里地以外背回家。随后,她又马不停蹄地点上油灯,继续生火烧水帮我洗漱,直到我进入梦乡。
想到外婆点油灯的情景,也有一段碎片化的记忆不时浮现在我的脑海里。记得外婆最严厉的教诲,是当我们玩油灯把煤油泼洒在地上的时候。因为那时鄂西南的农村都还没能用上电力能源,煤油便是非常稀缺的生活必需品了。可调皮的我们,为了不让她发现,就用火柴将泼洒在地上的煤油烧得一干二净。有时为了得到煤油燃烧的乐趣,我们更是有意而为。多年后我才懂得,当时她那么严厉的原因,只是为了在夜幕降临的时候,还能为生活带来一缕光明。如果暂时的确没有煤油可用了,她就会指着窗外的满天星星,说它们也能起到照亮的作用。
想到外婆指星星的情景,印象中好像有过很多次。记忆最清晰的那几次,还是发生在我的学生时代。由于一直以来父母对我的教育都很严格,特别是在读书学习方面。每次寒暑假,外婆来我家玩的时候,她总能在我没认真做作业时,充当几回我被父母严厉教训现场的目击证人。每当我不服气而又委屈地嚎啕大哭时,外婆总是用略带教诲的语气安慰我说:“棍棒之下出人才。”晚饭过后,她就会坐在院坝的椅子上,带着我们指着天上的星星数来数去,顺便还起个头,教我们哼唱几句“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
当那盈眶的热泪把我从回忆中唤醒时,好像对外婆的一切思念都定格在了她那句“好好工作莫乱搞”之上。顿时间,这七个字便不受控地在我脑海里循环播放,从我笔头不断跃然纸上……乍一看,这七个字貌似是不能带来任何短期收益的精神遗产。但在细细品读后我才意识到,这才是外婆生前最高明、也是最长远的一次价值投资。
从字面上简单理解,她一边从正面希望我把“工作”当成主责主业好好对待,一边又从反面告诫我莫“乱搞”。从深层含义上理解,“工作”和“乱搞”这对矛盾,却有着既深奥又现实的辩证关系。这七个字所代表的正反两层意思,正好反映了外婆那满满的家国情怀,代表了她对子孙的终极期望,也体现了她对国和家最质朴、最真挚的爱。再回想,外婆从旧社会走来,在新时代离去。她成长于山河破碎的年代,持家于缺米少油的年代,却苍老于国泰民安的年代。我想,她一定对家和国有着无人可替的生命体验。
毕竟,“好好工作”是为了国,“莫乱搞”是为了家,“好好工作莫乱搞”是为了国和家。如此看来,这笔遗产的价值必将是不可估量的。我们这些子孙想要真正继承下来的话,就得花一生的光阴去为之不懈努力。而且,谁都有机会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数量不限的第一顺位继承人;反之,谁也都有可能因为不好好工作或乱搞而分文不得。这可能就是我要倍加努力去继承外婆这笔七字遗产的根蒂所在吧。
外婆,她不止是我母亲的母亲,更是给我指引光与明的导师。她对我的影响贯穿于我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也将不可逆转地贯穿于我的整个人生。我相信,每一位母亲,每一位母亲的母亲,每一位外婆,一定都有着和她共同的认知和希望。虽然永远也不可能再见到外婆的音容笑貌了,但她留下的这笔七字遗产,定将如同她曾经打着的火把、点着的油灯、指着的星星一般,永远照亮着我奋发前行的方向……
壬寅年九月于惠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