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沟村的变迁
李发旺
一
阴沉沉的天像倒扣着的锅,举手就能敲响。
张银山心里估摸着天有不测风雨,他顺便往手提包里塞把雨伞,开始了逐村逐户地走访,他瞅瞅天,着急地跟随村支书王建彬走访核查贫困户。扶贫的前提是要把贫困户的情况吃透,这样才好“对症下药”,张银山手里拿着扶贫花名册,村支书王建彬还担心张银山走不惯山路,边走边问:“下乡苦吗?你吃得消不?”张银山说:“你把我当千金小姐呀,虽然我是白银市上下来的人,这点苦算啥,我的父辈也是农村长大的。”
从早晨八点半到下午五点多,除了中途吃顿午饭,七个多小时才走访了六户,中午时间,淅淅沥沥吓了一阵子雨就止住了。一路上张银山的嘴没闲过,问题一个接一个,每家有几口人,年龄多大,婚姻状况如何,有哪些困难?随手一一记在本子上,密密麻麻记了好几页。
晚霞映红西山的时候,王建彬瞅着张银山的脸说:“我们的任务该结束了,领导收工吧!”
张银山说:“不是说还有一户叫何富强的吗?”
村支书王建彬说:“何富强虽不是个精神病人,也是个死狗型的二流子,懒汉癞皮,这种人神仙搭救不了,整天东游西荡,坑蒙拐骗,偷鸡摸狗,打架闹事,除了好事不沾边,坏事都没躲过他,自家的破房破窑洞的垮墙劣了一截子,也不抹一锨泥巴,男人家不务正业,老婆五六年前逼出了门,去外地打工跟人跑了,杳无音信,家里只有一个八岁的女孩,一个七十多岁的老母亲,老母亲和孩子依靠着低保维持着生活。”
张银山说:“这正是需要重点帮扶的贫困户,如果不管他,今后的生活怎么办?怎么脱贫呢?精准扶贫路上,一个不能掉,无论如何要去查看一下。”
王建彬争执着,带着张银山前往何富强家走去,刚到门口上正好遇上何富强,他卷毛子头发,黑乎乎的瘦脸,穿着一双塑料拖鞋,高挽着裤腿,小腿瘦得像麻杆,王建彬低声一指,他就是何富强。张银山上前喊住他,何富强呲牙咧嘴,仰起头,嘴里骂骂咧咧地闪进了家门。
张银山看了一眼破庄塌墙,然后又望了一眼他的老母亲和没有上学的孩子。彻底考察了一下何富强并不富强的实际情况后,长叹一声说:“这个家庭的情况很特殊,要精准核实明确帮扶的地方和急需解决的棘手问题,必须要建档立卡。”
张银山死缠硬磨地把何富强叫到跟前,详细介绍了政府帮扶脱贫的好政策,耐心开导,说服教育,首先要何富强树立脱贫和致富的信心。
张银山说:“无论如何要让孩子先入学,再想尽一切办法找回你的妻子,叫老母亲的生活有保障。”,张银山讲了好多帮扶的措施和政策,然后从自己身上掏出了二百元钱,立马叫王建彬打电话联系附近的学校,明天必须让孩子入学。何富强,你的具体问题实际困难,我基本了解了,把你的实际困难我当重点要一步一步解决,张银山又说:“扶贫这件事得用心去做,凡事将心比心,多替贫困户着想,贫困户才会相信你,群众才会信任你”。
王建彬说:“拿着钱说话都爱听,今天给两百元,明天给三百元,不用你张银山上贫困户的门,他们会按时按节踏断你的门槛。”张银山嗨嗨一笑,没有说话。
张银山的迎面“三板斧”何富强果然中招了,他好像第一次遇上这样好的干部。趁热打铁,张银山又打了保票要找回他的妻子,当然,何富强和他的老母亲一下子都把张银山当神一样的人对待。王建彬觉得效果好在两“张老人头”上了,有钱能卖鬼推磨,还慢说你何富强又不是一个傻子,见钱眼开,有奶便是娘,给上两千元,叫你何富强吃屎你也要尝一口,有谁还能比村支书把你清楚呢。
张银山的一席话,特别是要找回何富强的妻子,老母亲听了感动得热泪盈眶,恨不得给张银山跪下。
二
二0一七年春季,县、乡、村在上沟村开了个精准扶贫的群众大会,土高山乡政府的魏书记。在致辞时铿锵有力的说,希望广大群众有什么困难和特殊问题及时反馈给驻村干部张银山同志。毕竟是这么一说而已。
一散会哗啦啦人就散开了,只有何富强拖着他的老母亲提着两大食品袋刚采摘的葱韭蒜菜,硬是塞给张银山,何富强拖着母亲找驻村干部把人惊奇了,这个忤逆才,浪荡公子,莫非是演戏来了?张银山心想老人可能是感谢孙女儿上学的事,果然如此,老人拿着张银山的手口口声声说,你人真好,孙女儿的事办妥了,我心里悬着的一疙瘩大石头落地了。老母亲说昨天孙女儿在学校还得了一张奖状呢,张银山为了鼓励老人的孙女儿,又拿自己的工资给孩子买了一些文具让老人带上,有空的时候还给孩子补习补习功课。张银山说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事,你老人家有什么困难需要我们帮助的,等我到你家来了你尽管说,只要是在政府帮扶脱贫的范围内,我们尽力而为。老人很是慎重的给张银山说:“没有别的事,你是很有能力的一位好干部,我这一辈子有幸遇上你这样的好干部,你一定要给我儿子何富强找回媳妇呀,眼下这个困难大于一切。”
没想到张营山爽快的答应了这件事 ,张银山说:“我想办法把哪位走失的儿媳妇定要找回来?”老人说:“那太好了,孙子有妈了儿子有媳妇了。”话随口一说,事儿能随便办成吗?己经五六年杳无音讯了,她人还在世上吗?想着想着老人又愁眉苦脸的。
就这么定了,帮扶脱贫还有帮讨媳妇的事呢,光棍脱单也是件大事,刻不容缓,张银山在走访时发现,尤其是条件差地方穷的农村,光棍不能说每家都有,但是大部分大龄青年找不上对象,愁倒了不少父母亲,即便是谁家的孩子,有幸结婚了,也是债台高筑,因为不光彩礼价高,还要城里买楼房买小车,最后逼着跑到外地打工去,离婚的离婚,因家庭经济纠纷,妻离子散,背井离乡的,这也是可怕的现实。谁都知道中国人男女比例失调,近年来农村光棍队伍成壮大趋势,上百户的村庄,三十岁以上的小伙子不少于几十人,村庄上响炮有十起事情九起是丧葬白事,端饭的是老人,做饭的是老人,抬埋下葬的是老人,深山里的农村,虽说有电了,有路了,其实已经徘徊在死亡的边缘,一个家庭的孩子能不能成人,并不在于考个什么学校,而是看能不能成家,这是天大的事,也是首当其冲亟待解决的困难之一,这个困难会压垮农村辛苦的父母。
三
二0一八年的春季开始。张银山巧用钥匙开启心灵的窗户,他把摸底后的贫困户建档立卡,又建立微信群,不断探索研究针对每一户贫困户的帮扶计划与策略,他深知信息不灵通,会使人心生迷茫,他下乡蹲点,可以带去很多信息,有时与贫困户相隔数十里,但必须随时掌握贫困户的信息,与贫困户的沟通,张银山把何富强列为帮扶的重点对象来扶, 第一次给上沟村投放湖羊300多只,其中投放给何富强20头母羊,一头种公羊,张银山给他算了一笔账,一头母羊一年下一头羊羔,第二年也会增加到40头,有些湖羊一次生两头甚至三头。张银山坐上王建彬的三轮车,沿路登到土高山最高的山头,他看到的只是四面八方大小连绵的山丘,高山深沟大涧,雨水冲刷而成的道道山梁,仿佛悲切地诉说着镌刻在土高山乡上沟村人心中的痛苦,.这里并没有青春靓丽多彩,也不是“农夫山泉,有点甜”,而是暗藏杀机的恶劣自然条件。他给村支书王建彬说:“看山高人为峰,土高山乡上沟村除了一望无际的深山大沟, 只剩下头顶的一片蓝天。”张银山抓了一把山上的柴草,逆风搓了搓撒向远处,他说柴草还是很丰富的,就是十年九旱,粮食不长,柴草不减,根深蒂固的大榆树都变成了干柴,这里的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啊,怎么办啊?只有改变环境,给土地覆盖上塑料地膜,双垄沟播、建立塑料大棚,才能保湿保水,缩短农作物的生长周期,比如说咱们去年搞实验种植的地膜籽瓜、大棚西瓜,因为这土高山昼夜温差太大,日照光线强,瓜的含糖量特别的高,瓜甜如蜜很成功,另外大量搞养殖,这么大的草山,除了退耕还林地带,大山无边无际,难道不是放羊的好资源吗?张银山给村支书王建彬又说:“扶贫重在扶心,要使这部分人彻底脱贫,根本一条要先解决思想问题,要想发家致富,路很多,但钱不会自己来,要靠双手去刨去挣。”
穷则思变,要努力要奋斗,懒汉永远改变不了贫穷,要用勤劳的双手马不停蹄的去与天争与地斗,要不断摸索总结经验的干,道理很简单,低产量不耐旱的要少种,根据墒情选择适宜的作物,比喻正好种洋芋或种荞麦赶上及时的雨水,出苗率肯定很好,常言说,得苗三分收,识时务者为俊杰,庄农人也不能死套公式,要深入研究,什么土质,什么作物喜欢钾肥还是氮肥,要不断的研究,每年实验总结,好农民也要动脑子,天时地利人和要匹配,不能等命运来支配你,要脱贫先要解决思想问题,穷是懒害的,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都要有自己的梦想,人只要有了梦想目标,心就会发热,奋斗就有希望,干事就会有激情,张银山多次走访何富强家,拍着何富强的肩膀说:“先好好的挣钱,等有了钱,有了条件了我给你想尽一切办法把你媳妇找回来,万一这面破镜子不能重圆的话,我给你找一位城市上高不成低不就的大龄单身女青年,城市地方这种女人很多,只要你把羊养好,有钱了,两条腿的驴难找,两条腿的剩女多的是,张营山拍着胸膛说,我有这个办事的能力,请你放心,何富强点着头高兴的合不拢嘴,他把张银山已经相信到骨子里去了。
四
时间进入到了二0一九年冬季,何富强的羊经繁殖已达到120多只,凭着土高山的山大草多,粮食不长,野草根本不缺,何富强的羊只个个膘肥体壮,他每天唱着致富曲子,赶着白花花的一群羊,像云一样游到深山里去。
张银山最要紧的事是想尽一切办法把何富强媳妇找回来,何富强也时不时在微信群里给他提示着,张银山说这点小事你放心,等我稍有了闲工夫给你一定办成。
说归说,张银山也觉得该挪腾点时间,把这档子事当真去办,张银山想到夜深人静时,他考虑这档子事儿应该怎么办才有效果呢,想着想着就睡不着了,最好的办法要先从他媳妇的娘家入手,常言说,羊跑了羊群里找,媳妇跑了娘家里找。想妥当时,天亮了,他就驱车到何富强媳妇的娘家去了。
张银山先用照片打动了他媳妇的娘家妈妈, 再让她看看何富强的羊群,他孙女儿的奖状,还有她孙女儿的一段视频对话。张银山打开手机,详细介绍着这一家人的希望,女儿在视频中哭诉着说,妈妈,我很想你,你在哪儿?我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了,去年我在全乡统考中获得第三名,这个张叔叔每年给我上学钱,爸爸和奶奶都很关心我,将来我一定要考上大学,等我有了工作会把你们带到城市去生活……说着说着女儿流泪了。一招就中,女儿的姥姥立马给了张银山联系电话,张银山为了取得老人的信任再次把自己的身份亮了一遍,我是一位从白银市来到土高山乡的驻村扶贫干部,何富强就是他的帮扶脱贫户,现在何富强家庭情况大有好转,正信心百倍踏上新的希望致富之路。老人听完张银山的解释很高兴地送走了张银山。
周日,张银山来到何富强家,女儿在家做作业,然后张银山给女儿安排了要说什么话,交代了怎么说的过程。为了能保证接通电话,等到中午12点多张银山拨通了何富强媳妇的电话,张银山首先自我介绍说,我是上沟村的扶贫干部,想和你说说话:你女儿想你了,女儿是你的宝贝,也是你的希望和未来,现在女儿在学校读书成绩很好,何富强现在也不懒了,养了120多头羊,不为别的,为自己想想,为了女儿,也要常回家看看啊。她当然也很想女儿,也想念曾经拥有的这个家,张银山说,那好啊,跟你女儿聊上几句吧,女儿对着手机叫了一声妈妈,我想死你了,你怎么不来啊……张银山安排的部署一招没用,哭哭哭,女儿哭得一塌糊涂,一颗字也说不出来了。张银山从电话的免提中听到,狗娃不哭了,妈妈也很想你……女儿的哭声像刀子扎进了母亲的心上。
听到女儿的哭声,妈妈的唉声叹气,张银山的心也酸酸的,这位刻意逃避的家庭主妇,五六年时间不跟家里有任何联系,心真硬,今天叫这位扶贫干部联系上了她。其实她每到逢节过年都在渴望着如何能和女儿见上一面……
人不管你的心理防线多么强势,在亲情、友情、爱情、幸福面前都会不堪一击,张银山在电话里说,一日夫妻百日恩,家里人都想你,老人孩子都惦记着你,挣钱图什么呢,不就图个温饱吗?家和万事兴,只有担当起来,一家人和和美美,齐心协力,日子总会越过越好的。
何富强妻子的心终于软了,半个月后的一天,她出现在上沟村的村口道上,拎着大包小包往何富强家里走去。
五
上沟村交通不便,天旱地干,沟壑纵横,耕地面积陡峭零碎,十年九旱,广种薄收,这里是全县著名的深度贫困地区,一年一度的春种秋收,也是上沟人最头疼的事,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土高山乡上沟村的人,一直在寻找着出路,难行的路对上沟村人来说,一直是个埂,山大路窄,开门见山出门爬坡,并不是山水画里面的哪些山,而山是穷山,水是暴雨后的恶水。
张银山上门摸排核查时,发现这里八九岁的孩子没有上学的不止何富强的女儿一个,还有很多,当地百姓告诉张银山,孩子小不能入学,你们城市的孩子三岁上幼儿园,六岁上小学,我们土高山的孩子不到六至七岁是不能入学的,因为力气小,翻不过那些大山的,上小学一个学生就得需几个家长伺候,早上三四点钟就得起床给孩子做饭吃饭、装饭,中午不回来,因为一个来回需要三四个小时,爬不完的坡,越不尽的沟,打雷下雨,大雪封路,冰倒雪滑,谁家有孩子上学,谁家就得有一个接送孩子的家长,不过最大的好处是现在没有狼虫野生动物威胁了。
没有学校怎么办?张银山如果想办法申请,在上沟村建一处小学,这个可能性完全有,但是乡村的孩子越来越少,这些孩子小学毕业了,后面也补不上几个,因为有条件的年轻人,能搬的搬走了,能转的全往城镇学校转去,几十里路上一座小学也难保证生源,类似的学校关门的也有不少,每一处学校政府投资并不少,很多农村已经变成空壳躯体,随着时间的流逝,有些地方的庄园房屋的修建依然美观大方,然而家家户户都是铁将军把门,偶尔能碰到五六个丧失劳动能力老人,惜慌的靠着黄土墙晒在太阳下,听不到传统的鸡鸣狗咬娃娃吵,部分农村已经奔向死亡的边缘,那些年轻力壮着,是否有返乡的可能呢?我的回答是不可能了,为后代着想出路,一代人接着一代人的繁衍生息,这些空旷的大山里,是百分之一百二找不上对象的,就是生在大山里的姑娘,像逃难一样飞向远方去了。
唉,这些见怪不怪的事张银山都习以为常了,他常年跟土地打交道,跟贫困户打交道,有好多不能解决的问题,今天和土高山乡政府的魏书记在交谈过程中问魏书记,要致富先修路,我看要通行,先修路,没有一条能走一对牲口的好路,致富是空谈,为何不早点修通深山里村民的通行之路呢?何必要等政策,等帮扶脱贫干部跑路、筹款、捐款,组织村民投工,你们才答应修路呢?
魏书记颇带点无奈的用眼神盯盯张银山说:“乡政府有乡政府的事,村上有村上的事,社上有社上的事,他们修的是毛细血管,我们修的是大动脉,凡事都有个轻重缓急,你能急出一条路来吗?五六年前不少村庄还驴驮马载人挑,你能急到哪里去?”
魏书记又说:“不过你张银山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我们是赞成的支持的,能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帮扶脱贫在土高山乡,不管哪个村都是块“硬骨头。”不过张银山没等乡政府规划好,他先规划先行动了,脱贫攻坚需要这种敢想敢干的精神,张银山这种人,能持久的为当地百姓办实事办好事, 我们乡政府和老百姓非常感谢你。
张银山的帮扶脱贫工作,并不是事事都干得那么顺心,他也遇到过使人难以理解难以想象的事。恰恰有这么一部分人,他们认为你要我脱贫致富,给我什么我要什么,只要不吃亏,有便宜非占不可,其中有个养殖户申请养牛的项目,给他分了五头牛,过了几天他又要草和饲料,还要修圈舍的钱,帮扶的越多,困难越复杂,一环接一环困难接踵而来。还有威胁帮扶干部的贫困户呢,扬言如果在几天之内把什么什么东西弄不来的话,他就要采取极端措施,可以说什么样的人都有,什么样的事都有可能发生。
帮扶脱贫往往给帮扶干部帮一身泼烦,心闲帮个心不闲,还有像某某村的贫困户,把扶贫牛倒腾成了羊,后来又把羊倒腾成了长毛肉兔,再后来肉兔也进口了,帮扶干部一问责,反倒有理了,他觉着帮扶干部在害人,而不是脱贫,九九十八变,扶贫牛变成羊,在一路变成肉兔,当然要追责。然而贫困户有足够的理由,牛有病了,三天不吃草不喝水,再不倒腾眼看成了死牛,羊又起瘟疫了,怎么办?叫天天不理,叫地地无应,要不是有主见,恐怕如今落得了一张牛皮或是一张羊皮而已。老人常说,家有千万,长毛的不算,意思再不能明白了,长毛的畜生养多少也不能算你的富有。村干部问,牛换成一只肉兔,你把长余的差价呢?养殖户说:给了兽医了,养殖户还多次要上告上访驻村干部,他认为驻村干部是混饭吃的骗子,好政策叫你们都搞砸了,张银山还要跟这些违法违纪行为作斗争,还得拯救教育,还得讲究方式方法,让他心服口服。
魏书记又无奈的说,这种脱贫只要党和政府一松手,哗啦啦一下就掉下去了,又穷了,脱贫攻坚必然要扶志扶智,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所以我觉得要脱贫攻坚的路在于整个土高山乡人民要自力更生,砥砺前行,事实上,只有把群众动员起来,思想问题解决了,才能实现真正的脱贫。
魏书记沉下来说:我们要感谢驻村帮扶脱贫干部张银山,是他带领上沟村的村民,实实在在的为民办实事,我们乡政府和村社及老百姓要有紧迫感,更加意识到我们肩上的担子责任有多重,有这些驻村帮扶干部的带头引领,我们乡、村和地方老百姓无任何理由要支持他,要配合打好脱贫攻坚的硬仗,这就是张银山的精神,然而,有相当一部分人茫然无措,到目前并没有置身于国家脱贫的大业当中去。
六
通过张银山跑项目和白银公司所属单位的捐款筹集,再通过政府的部分救助急需资金,终于把通往上沟村的一条主干道路用混凝土硬化修通了,在不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水泥硬化路修成的当天,老百姓自发组织,宰羊杀鸡放礼炮,献烈酒,上沟村的老百姓都给张银山记着一笔功劳帐呢,因为这是通往幸福致富的坦途啊。
上沟村为什么不种瓜?因为一是没有能走的路,二是因为没有销路,路费大于瓜价,他们太偏僻,现在有路了,可以尝试一下吧,张银山在精心策划着,在没有公路的那些年,有不少人在尝试着种瓜的甜头,结果瓜丰收了,驴驮马载,人背肩挑,最先进的交通工具是架子车,把瓜拉到山外面的世界去,人见人尝,说的还好听,听说大山里的瓜真甜,随行就市,先尝后买,然后价钱上杀一下,称上砍一砍,在收上一些过磅费,市场管理费,翻山越岭,兴师动众,口渴舍不得吃一口,三伏天,人在太阳下像烤红薯一样。除了搅费,真不够辛苦钱,土高山上沟村,深山里的人很是善良,没有一句多余的闲话,任人宰割,总不能翻山越岭,驴驮马载的又背回去吧,只好吃上些干饼子,继续卖,叫人继续尝,讨价还价,白磨嘴皮子白忙活吗。村民们说谁生到土高山上沟村,谁就投错胎了,是吗?。
种瓜白忙活,其实种什么都是白忙活,地大物缺,广种薄收,打开窗子说亮话,一清二楚的,偏偏政府派来了一位帮扶脱贫干部张银山,他要与大山拼高低,要与恶劣环境对着干,非要把这蜜甜的瓜销出个好价钱不可,张银山拟定的推销键词是:土高山的西瓜甜的不好吃,有人问为什么,他说因为太甜了,像蜜一样,你喜欢吃密就喜欢吃这个瓜。真的瓜甜如蜜,一点不俗,今年上沟村瓜农的西瓜,全部熟到八九成时,张银山在一个月前通过网络、电话和白银公司其他单位联系好了销路,百亩西瓜分装上了大货车,直接运送到白银市各个单位 ,正好是一个烤红薯般的大热天,张银山挨个打着电话,一个大中午,百亩大西瓜每斤八毛钱全部销售完毕,市上的男女老少尝到了大山里瓜的甜头,上沟村的瓜农尝到了种瓜的甜头,这是上沟村人的奇迹。
上沟村的旱沙地膜西瓜的销售一路看好,又和白银公司领导职工投资及捐款,在上沟村承建了瓜果交易小市场也投入启用了,这大大降低了瓜农们的运输成本,极大地增强了瓜农对旱沙地膜西瓜产业发展的信心,截止目前上沟村旱沙地膜西瓜种植户118户,肉羊产业达标62户,肉驴养殖达标三户,肉牛产业达标两户,在今后的工作中,将进一步按照“一户一策”帮扶计划的落实,和肉羊养殖沙田地膜西瓜种植政策推进贫困户产业的达标,为上沟村实现全面脱贫打下坚定的产业基础,
扶贫路上步步维艰,一到夜晚,张银山被白天许多扶贫的事困惑着,月上柳梢了他仍无法入睡,她也会想起温暖舒适的家,时光遁形,岁月流水,张银山一年四季东奔西走,为每一户村民制定了帮扶脱贫计划和寻找具体的对策。开局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提倡帮扶脱贫攻坚战已经打响了,必须取得胜利,张银山回想着从二0一七年三月白银公司派驻土高山乡上沟村后,他还积极主动地到上沟村的乡邻村大量进行走访考察,分析地理条件的优势与劣势,比如与上沟村相邻的红弯村、陈原村、十百户村都不适宜种西瓜,大部分地为黑土地或红土地,恰恰适宜种植马铃薯和西瓜的上沟村大部分为黄土地,土口松软,各种作物都适宜,土地较为平缓,全村流域面积37.95平方公里,六个村民小组,分别是段河、窖儿弯、小川、上沟和郭沟,无论哪个村,都位于大山之中,没有一条像样的道路,村民小组之间相距甚远,人口分散,驻村干部张银山来回行程50多公里的山路,这给帮扶工作带来不少的困难,上沟村现有215户,总人口1051人,有劳动力541人大部分为五十岁以上,二0一三年建档立卡,贫困户155户,742人,贫困率达65.94%,贫困主因是天旱少雨,土地贫瘠,缺乏技巧,也有因疾病返贫,教育落后,交通条件差,缺少资金,自然灾害频繁等因素,其中因缺乏脱贫技术和因疾病、教育造成的贫困占到建档立卡的68.16%, 全村到二0一四年在到二0一七年,累计完成脱贫30户,126人,现仍有贫困户,128户617人,贫困率为63.87%,2018年脱贫7户35人,从数据上来看,上沟村的贫困率还是很高,因此作为白银公司派驻的帮扶干部张银山深感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上沟村的脱贫任务依然很艰巨,张银山狠抓政策宣传,坚持让群众了解脱贫的新政策新措施,一是大力宣传各项惠农政策,尤其是以产业补助养殖种植政策为重点,落实惠农补助政策,二是守住一头子,多做几样子的思路,落实一户一策,以精准脱贫计划为引领协助乡、村两级,大力实施多渠道发展的突破行动,三是严格落实各项制度,全面履行职责,认真执行中央和省市县,关于驻村干部的各项管理制度,吃住到村,工作到户,作用发挥到人,推动全村脱贫帮扶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今年以来,按照省市县的部署要求,把一户一策和帮扶实施落实,让产业发展措施落地生根,是当前长期坚持的主业主责。根据已定的计划看,上沟村产业发展的重点,还是在肉羊养殖上,将养殖和肉羊交易市场的建设统筹推进,独特的政策优势和基础设施的完善,为上沟村肉羊产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发展优势,也为培育家庭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上沟村贫困户养羊的户数多数量大,多的达到100多只,少的五六只十几只,养殖发展很不平衡,看到这些情况,经过驻村干部和村社领导的研究商定,决定利用各帮扶单位的资源优势,为他们补短板促达标,通过走访统计,最终协调白银公司为贫困户补上这一产业的短板实现了部分贫困户肉羊产业达标,二0一八年白银公司为上沟村捐献投放基础母羊266只,种公羊27只,这都是白银公司职工的血汗钱,他们每月工资才三四千元,可见白银公司在张银山引领下对上沟村的贫困和当前的实际困难时,领导和员工义无反顾,慷慨解囊。白银公司员工的真情,真正打动了上沟村村民的心,他们非常感激白银公司的各位领导及员工的亲手帮扶,上沟村的老百姓对张银山的工作越来越认可。
七
土高山乡的肉羊交易市场和上沟村的瓜果蔬菜市场的投资建成,给当地村民带来了很多实惠,特别是上沟村的瓜果交易市场的一端安装上了地磅秤,大大降低了瓜农们的运输成本,外地的商贩直接来到上沟村,极大地增强了农民对旱沙田地膜西瓜产业发展的信心,张银山把西瓜种植和马铃薯种植的政策更细更精准推进贫困户的实施计划和落实。
张银山一年四季风雨无阻,一不怕苦,二不怕累,是的,只有走进土高山上沟村,读懂农民世代生存的艰辛,你才会明白城市人眼中的所有养尊处优的生活,在深山大沟的面前,在脱贫致富劳动面前,是多么不值一提,张银山他下倒腰身跟土地打成了一片,跟贫困户走到了一起,他深深爱上了这片贫困却无比美丽的上沟村,和上沟村的老百姓一头扎进了深山大沟,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创业,要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那你就先得交上一份成绩单,就好比这位有志青年张银山,他放飞了青春梦想,把自己的责任心使命感,火热的激情奉献给上沟村。
张银山给上沟村人的印象是一棵树,一棵不惧风雨,迎风舒展的树,一棵与上沟村分担风霜的树,一年四季春种夏锄秋收割,田间地头都有张银山的串串脚印,每年春种时节寒风从山的那边掠过山的这边,不是柔软的呢喃,而是感到凛冽的寒心,张银山裹紧身上的衣服, 来到地头深入研究仔种与施肥的使用配合比 ,多种什么作物,什么作物产量稳中有高,天天有记录,每年有总结。寒来暑往,春去冬来,张银山不经意在上沟村度过三年多了。
艰难的脱贫工作总有意无意间,给上沟村带来梦想和亮光。张银山在上沟村有个很好的口碑:“黄金山土高山,不如扶贫干部张银山。”张银山注定要为上沟村搞出点什么名堂来,他在“走访回头看”的活动中,严格落实,“走村不落户,户户见干部”的要求,全面排查扶贫隐患,努力化解各种矛盾,切实解决问题,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答复,视村民百姓为亲人,走村串户,男女老少人见人熟,笔者随同张银山走访了何建国等几户脱贫人家,何建国在二院子门口拴着一条非常凶狠的大狼狗,狼狗吐着舌头摇着尾巴把张银山亲得当主人,看来张银山的确走访熟了,谁家的二院子围墙门里的机关暗锁怎么往开弄, 他都了如指掌,可想而知他比一般的村长社长更了解村民们。
八
一个极其贫困的上沟村,逐步变成了美丽的乡村,目前扶贫投资又建成蔬菜大棚100多亩,爬到对面高山处俯瞰,蔬菜大棚白花花一片像湖泊,一个由原来吃玉米饭,住破土房的小村庄,如今变成了村容整洁,管理有序,生活富余的美丽山村,率先走上了现代化养殖业种植业发展之路的上沟村,他们绝地逢生的奇迹,更是创造出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坚韧不拔的精神,在极度贫困的土高山乡率先脱了贫。老百姓在张银山的带领下,他们有着一种极为宝贵的品格,上沟村的人并不是索取和等靠,转变了观念的上沟村人认为:“人就应该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凭什么要人家帮你,有什么理由叫人家扶你呢?
时光在春种秋收中艰难的挪动,张银山掏心挖肺的帮扶贫困户的精神感染着上沟村的每一个人,三年多来上沟村人上下同心,克难攻坚,干了那么多摸得着,人人受益的大事。
——二0一七年段河修建翻水桥一座,长55米,宽5米,修建瓜果蔬菜市场,安装地磅秤,白银公司投资二十五万多元。
——二0一八年帮扶投资承建塑料大棚288座,144亩涉及88户,销售滞留西瓜一百多吨,贫困户前后几次获得800多头肉羊扶贫发放养殖户,地膜800多卷,价值三万多元。
——二0一九年协助落实给帮扶对象发放化肥,二十多吨,涉及106户,过冬棉衣113件,资助贫困大学生两万多元,涉及6户人家,帮助贫困户推销西瓜蔬菜及各种农副产品几百吨。
——二0二0年再次帮助扶贫新建大棚,并在棚内配上温度湿度计252套,涉及63户,帮助建设村址,购置办公用品及装修费用一万多元。
除了养殖业和种植业,张银山还思考着许多发展计划,土高山人生在农村,最拿手的就是养殖和种植业,养殖和种植业目前已基本上形成了规模,理念比较先进,管理比较规范,科技含量比较提升,比如大棚,既是反季节蔬菜,又能种甜瓜甜玉米,各种蔬菜生长在大棚内是多么的鲜艳夺目。走进大棚一览无余,看哪些菜:茼蒿是那么的脆,黄瓜是那么的甜那么的嫩,阳光从穹顶棚上映下来,光束像丝线一般洒落在菜上,细腻光滑,那么多反季节的蔬菜在盆内饱满丰润,贪婪宁静地生长在这美丽的土高山上沟村,这些蔬菜,他承载着上沟村脱贫致富的心愿,每一朵香甜可口的蔬菜,成长着甜蜜的幸福,从此上沟村人多了一个蔬菜基地,交易在了瓜果市场,上沟村人心里乐呵呵的。
张银山的口头禅是:“扶贫这件事得用心去做,凡事都将心比心,多替贫困户着想,帮贫困户出好主意,贫困户得到受益,他们就相信你,感激你。”发家致富的路很多,遍地有黄金,要挣钱还得靠勤劳的双手,不断的尝试,不断的努力。
腊月二十八日到张银山启程要回家时,村支书王建彬和一群村民为他送行来了,霎那间蔬菜水果,蛋油肉围了张银山车子一圈,上沟村人富有了很是大方,其实上沟村人要感谢这位帮扶脱贫的父母官,此情此景张银山感动地流出了幸福的泪水。
九
苍天不负苦心人,时至今日,在张银山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工作中,上沟村人战胜了困难,打败了贫穷和落后,张银山和上沟的村民神采飞扬,正沐浴在新时代脱贫的阳光下,伴随着铿锵有力的脚步声,走上宽阔平坦的致富大道,腊月里上沟村的小伙子,有七八人都成双成对了,筑巢引凤打开了头炮,原先为什么上沟村的光棍那么多呢?因为上沟村条件恶劣环境差,走路没路,用什么缺什么,够姑娘伤心一辈子,即便是有结了婚的姑娘,心灰冷意,肚子腾空后便逃之夭夭。如今的上沟村一年四季有新鲜蔬菜,路有了,自来水通了,很多光棍成对了,上沟村总算拔掉了历史的穷根,打响脱贫攻坚战,步入新时代,七十多年来,新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量,披荆斩棘,砥砺前行,今天的上沟村坚定的走在决战脱贫攻坚,同全国人民一道步入小康的征程中。
冬去春又来,中华大地正是因为有张银山这样敢想、敢拼、敢干的好干部的带头引领,在一群群不等不靠不要的可敬可爱群众的共同拼搏下,谱写出一曲曲惊天动地脱贫致富的壮丽赞歌,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将汗水挥洒在山川河流间,把光荣镌刻在中国脱贫攻坚的伟大征程中,上沟村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走起来、跑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幸福就在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