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黄庭坚的曲水流觞之地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曾任北宋朝廷史官。他是《二十四孝》中“涤亲溺器”故事的主角。
绍圣初(1094年底、1095年初),50岁的黄庭坚因党争被诬下罪,“贬涪州别驾、黔州安置。……以亲嫌,遂移戎州”。涪州就是今天的涪陵,故黄庭坚自号“涪翁”。黔州辖境相当于今重庆彭水、黔江区等地。元符元年(1098),朝廷以其表兄张向出任张向提举夔州路常平司需“避亲”为借口(彭水系夔州路管辖),将黄庭坚改贬至更为“远恶”的戎州(今宜宾)。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56 岁的黄庭坚结束了谪居巴蜀六年多的生活。春二月,由戎州奉召“蒙恩东归”,途经南浦县(今重庆市万州区),与太守高仲本于西山之宴上所留墨宝,为万州带来一处文化遗产。
除了在万州流杯池作《西山题记》,黄庭坚在蜀中留下大量词作,尤其在书法艺术上获得飞跃,成为一代宗师,也为蜀中地区培养了一大批诗坛后辈,对蜀地文学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对于党争打击、贬官,黄庭坚淡然处之。在黔中时,黄庭坚随遇而安,买地畦菜、养花种竹,在“漏天”之地苦心经营着日常。他吟诗作赋、游戏翰墨,“以登览、文墨自娱,若无迁谪意”,生活也兴致盎然、怡然自得。这也给了“言者犹以处善地为骫(歪曲、枉曲)法”借口。
元符元年(1098)夏到达戎州后,黄庭坚亦“泊然,不以迁谪介意”。所谓“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他置荣辱于度外,在自然、亲情、友谊中安身立命,将人生看得通透。正如他之前“观长年荡桨,群丁拨棹,乃觉少进,意之所到,辄得用笔”,于江上扁舟悟得书法“道”。
黄庭坚在戎州修建了900多年来闻名遐迩的流杯池,与万州太守髙仲本等巴蜀地区志同道合的文人官员、隐士游赏唱和,如《苦笋赋》等文章和《采桑子》等大量诗词。通过这些诗书词文,不仅使后人可以了解当时巴蜀的山川名胜、物产古迹、风情民俗,也促进了地方文化的传播,对诗词书法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