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平湖云鹤的头像

平湖云鹤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4/05
分享

方言中的传统文化与民俗

儿时,不知道何为方言,但就是在那样的语言氛围中成长着,也运用着那样的语言与亲人、同学交流着。当某天,走到陌生的环境与氛围下,别人不懂自己的语言,再无法用自己的语言去与周围的人交流时,说明自己已经走到一个更大的群体,面临更广的前途,浸润在更多元的文化中。但是,无论走得多远,都忘不了熟悉的乡音;走得再远,与故乡的亲朋好友交流时乡音都会勾起故乡的点点滴滴;走得越远,越怀念曾经的乡音,越理解乡音的意义。

小时候,母亲也很看重我找什么样的伙伴们玩。那时,母亲经常语重心长地叮嘱我玩时要找“仁义”的伙伴们。虽然当时对母亲说的“仁义”没有太深刻、系统的理解,但是,从母亲的评说中我能够理解这是指善良的、听话的、懂事的好孩子。长大后,经常琢磨母亲方言中的“仁义”,我感受到了儒家思想文化在百姓生活和地域语言中的体现与深远影响,方言承载着大众百姓儒学化的道德取向与评价标准。

后来,母亲还经常教育我在学校不仅要认字识词,还要学习“仁公礼法”。当时,母亲肯定无意要求我彻底理解这么高端的说教,但是我知道母亲是希望我学习字词外,还要学习文章蕴含的道理和书中的榜样。她希望我成人,成为一个好人,成为一个“仁义”的人,成为一个懂“礼数”(家乡方言发音为xuer)的人,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也是整个儒家思想体系和道德规则在地域文化和家教观念的渗透。即使一代代布衣百姓,虽然称不上耕读传家,但在蕴含着深厚文化因素的方言中,其灵魂与内心获得了滋养,无论对个人的人生成长还是文化的传承创新都意义深远。

某天,我忽然想起小时候,有时曾听母亲说我的某个亲戚家的表姐、表哥在结婚前“换帖”(家乡方言,帖音为tiea,和铁同音)——也叫“小典礼”。那时,觉得“换帖”就是他(她)们长成大人(成年人)了,成亲后就是一家人了。后来,我大些时,又好奇为什么有“换帖”和“典礼”(家乡人结婚时还要举行的正式婚礼)之分。对母亲的解释,我这样理解:“换帖”是男女双方定婚时双方家长互相见面认识的礼仪,而正式结婚时典礼就表示真正成亲过门了。

后来读大学时,我在法律学习中知道法律意义上的结婚只有到民政局办理领取“结婚证”,法律只承认这种结婚行为。而民俗中的“换帖”也好,“典礼”也罢都是民间行为,不具有法律上的意义。因此,对于“换帖”,我颇不以为然。不过,在历史读物中,我了解到古代婚礼的程序与仪式。古代婚礼一般为“纳采”“问名”“纳吉”(也叫过小礼)“纳征”“请期”“亲迎”六步,各有礼仪内容要求,也叫“六礼”。当时,仍然没有看到有关“换帖”的明确说法。

随着时光流转和对传统文化的积累及对其理解日渐加深,并且去年在《东京梦华录》卷五《娶妇》中有“或下小定、大定”,文后“注释”有“小定也叫‘过小帖’”。现在是我终于彻悟“换帖”的时候了。我确信方言所说的huan tiea就是“换帖”这两个字,乡村流传着的婚俗也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渊源,它就是“纳吉”在民间的俗化和口语化。

“纳吉”是指男方将问名中获取的女子名字和八字等庚帖取回后,在祖庙进行占卜,请示吉凶,来测算双方的年庚八字有没有相克相冲。如卜得吉兆,男方家会备礼,通过媒人通知女家,然后双方商议结婚时间与事宜。庚帖即年龄和生辰的帖子(古人平日交往经常用到“名帖”,类似现代的名片)。《仪礼》中有言:纳吉,归卜于庙,得吉兆,复使使者往告,婚姻之事于是定。

到民国时候一般人家逐渐简化为简单的卜吉习仪,如果认为顺利,便拿男女庚贴合婚。可以看出,最晚到民国时候,男方也有庚贴。男方用女方的庚帖来占卜后,在合婚即定婚前肯定也要通过媒人让女家过目。因此,称其为“换帖”,即男女双方互换八字帖。同时,进行合婚就是商议结婚时间与事宜的定婚。这就是“换帖”的礼仪内涵,是对传统“纳吉”礼的传承,也是“纳吉”礼在民间的演化形式和婚俗。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