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光华的头像

李光华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012/11
分享

悲剧军人--魏延

公元228年冬,汉中蜀军大营。战败逃回的马谡脸如死灰,跪在校场上。随着一声令下,刽子手高举大刀,砍下了他的头颅。旁观的蜀军将领中,镇北大将军魏延紧紧咬住牙齿,神色中既有不忍,也有压抑不住的怒气,最终,他长叹一口气转身而走。

魏延不忍,是因为马谡虽然战败,但也是蜀中一位难得的人才,就这样被杀确实可惜;而怒气,却是因为北伐大好战局被逆转,这对一个军人来说是最难受的事情;而长叹,却是因为在北伐失败的对比下,自己曾经提出而未能实施的子午谷计划就显得更为可惜。

在三国人物中,魏延蜀国后期最优秀的军事将领,却又有着悲剧结局:智勇双全,但情商极低,在诸葛亮死后与人争夺军权失败,被夷三族。可叹的是,他被杀时无人出来为他辩护,但千年之后后人却多在为他叫屈。

魏延在蜀汉军中初次崭露头角,是以部曲身份随刘备攻取益州之战时,“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部曲在东汉三国时期,既是军队基层编制,也用来称呼豪门大姓私兵。史书未记载魏延跟随刘备是在什么时候,但魏延是河南义阳人(今南阳),而刘备起兵是在黄巾起义时的中平元年(184年),先后转战徐州、青州、冀州等地。建安六年(201年),曹操讨伐刘备,刘备被迫转投刘表,被刘表安置在新野抵御曹操。新野亦属南阳,魏延很可能就是在这一时期投靠刘备。而以部曲私兵身份,很显然于刘备而言,魏延属于比较亲密的亲兵关系。三国演义中魏延出场时,为刘表部下将军,后在长沙义救黄忠投降刘备,就是小说家言了。

三国志中,对魏延在攻取益州之战前没有记录,此时的魏延职位应该不高。益州之战因“数有战功”,封牙门将军。虽然只是一个杂号将军,但牙门将军为刘备首创,任此职者,为统帅左右,参赞军谋,统领亲兵,非刘备心腹不能担任。如果用现代的职务来进行对比,那么8341部队司令和牙门将军比较接近。担任牙门将军这一军职的,先是跟随刘备几十年的赵云,后为魏延。真实的魏延与刘备关系,远比三国演义中亲密。

益州之战后的魏蜀汉中之战,是在双方最高统帅都亲临战场的情况下展开的。能在正面击败曹操,这是刘备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史书上没有记载魏延在战役中的表现,甚至没有记载他是否参与这场战役。但在刘备亲临战场的情况下,以“统帅左右、统领亲兵”的牙门将军身份,魏延肯定参与了这次战役。汉中之战的胜利,也给魏延带来了一生中难得的机遇。作为益州(四川)的北大门和北伐中原的前进基地,汉中对蜀汉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夺取汉中后,由谁来镇守这一战略要地,蜀汉全军都十分关注。

此时的蜀汉军中,能独当一面的大将并不多。资历最老、战功最大、威望最高的关羽此时在东线荆州,北防曹操,东御孙权,不能脱身;汉中之战中立下大功的黄忠年纪太大,且很可能受了伤(黄忠在汉中之战的第二年就去世,三国演义中黄忠战死在东征吴国确实也是演义);马超英武绝伦,曾割据一方,有潼关之战打的曹操大败的记录,但却是降将,且其在与汉中接壤的陇右少数民族中威望很高,刘备对他并不放心;这样算下来,同时具备威望、资历、能力可以担任汉中太守的将领,其实只剩下了赵云和张飞两人。而张飞与刘备关系更亲近,战功也更高,全军上下都以为汉中太守必然是张飞,张飞暗中也认为自己是当然人选。但最后的结果,却是刘备破格提拔了魏延为汉中太守,以至蜀汉“一军皆惊。”

作为刘备的亲卫队队长,魏延毫无疑问是得到了刘备的信任的。但这并不能代表蜀汉全军都相信魏延有能力镇守汉中。刘备也深知这点。于是,有了这段精彩对话:刘备大会群臣,问延曰:“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延对曰:“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先主称善,众咸壮其言。

事实证明,魏延确实没有辜负刘备的信任。他在镇守汉中的十多年里,兢兢业业,上马管军,下马管民,将汉中打造成了一个水泼不入的金汤阵地,让魏军望而兴叹。与此同时,在诸葛亮多次出师北伐时,汉中作为后方基地,提供了大量的粮草和后勤物资。史载:“先主留魏延镇汉中,皆实兵诸围以御外敌,敌若来攻,使不得入。及兴势之役,王平捍拒曹爽,皆承其制。”魏延死后,继任的王平延续了魏延在汉中的“实兵诸围”防御方针,同样击退了魏军的大规模进攻,充分证明了魏延在汉中防御方针的有效。

所谓实兵诸围,就是在汉中各处险要地点,建造坚固的防御阵地,并放上一定数量的兵力。若有敌人进攻,则节节抵抗,利用坚固阵地大量杀伤敌人,待敌人遭到削弱后大举反攻,进而击败敌人。这种“实兵诸围”的战法,与现代军语中的支撑点战术较为相似。魏延在镇守汉中十多年里,一直贯彻这一防御方针,以远较对手为少的兵力使魏军对汉中望而兴叹。魏延死后,魏国大将军曹爽率军十余万进攻汉中,引发“兴势之战”。接替魏延担任蜀汉镇北大将军的王平人马不到三万,兵力悬殊几倍。但“承其(魏延)制”的王平在兴势山坚守,魏军屡攻不下。得到增援的蜀军大举反击,一举将魏军逐出汉中,魏军在兴势之战中蒙受了重大损失,此后20年,一直未能再对汉中发起攻势。直到公元263年,因姜维放弃魏延“实兵诸围”的防御方针,改为“诱敌深入”战法,结果被魏军趁虚而入,邓艾偷渡阴平小道,汉中这才失守,并导致蜀汉灭亡。

汉中的不同命运,证明了魏延是如何的智勇双全。但坚守汉中不是魏延唯一的功绩。在接下来的北伐中,他将迸发出更耀眼的光彩。

公元228年,蜀汉出师北伐。这是蜀汉的第一次北伐,也是蜀汉前后16次北伐中出兵数量最多、声势最为浩大、前期战果最丰富、但结局也最让人叹息的一次。

这次北伐,蜀汉出兵十万,几乎是蜀汉的全部兵力。据史书记载,后来蜀汉亡国时,全国总兵力也未超过十万。即使考虑到第一次北伐时,正是夷陵之战后蜀汉国力军力最为雄厚的时期,但从未超过百万的人口,决定了蜀汉的兵力肯定有一个上限值。如果算上在蜀吴边境、汉中、南中、益州等战略要地都必须留下一定兵力,那么当时蜀汉全军兵力最多也不会超过十三万。换句话说,蜀汉第一次北伐出动了全军绝大部分的兵力,连战略预备队都未留下(剩下的三万军队是用作镇守地方的,一旦这些地方发生战争,连这三万军队都不够用)。以精锐程度论,随诸葛亮北伐的这十万大军,更是头等主力。

这一次北伐,前期打的十分出色。蜀汉出兵后,魏国从中央到地方毫无防备,完全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局面中。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望风而降,诸葛亮乘势分兵攻打各处城池。然而,变数出现了。魏国雍州刺史郭淮死守上邽,拖住了蜀军主力。接着魏国名将张郃在街亭一战击败了纸上谈兵的马谡,断了蜀军后路,迫使诸葛亮全军撤退,第一次北伐前期取得的战果全部丢失。

敌前撤退是最难的战术动作,尤其是在打了败仗的情况下。与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在西城面对司马懿(实际第一次北伐时魏军主将是张郃)从容抚琴将其吓退从而平安退兵的小说家言不同的是,面对魏军的追击,蜀军不得不仓促撤退,蒙受了重大损失:既在街亭之战中遭受了很大伤亡,又丢失了前期攻占的土地,最后还丢失了大量军资辎重。只有以谨慎闻名的赵云,兵败时““云身自断后,军资什物,略无所弃,兵将无缘相失”。而诸葛亮自己带领的主力部队,则是““街亭军退,兵将不复相录”,用现代语言理解就是部队编制完全被打乱,兵找不到将,将找不到兵。在这样混乱的情况下,可以想象部队的辎重有何等巨大的损失。这样的损失,对国力孱弱的蜀汉来说是难以弥补的。

也正是因为这样一次惨败,魏延在战前提出的子午谷计划,才引起了人们巨大的兴趣,争议延至千年之后。

所谓子午谷计划,有两个版本,第一个版本按照史书记载是:亮於南郑与群下计议,延曰:“闻夏侯楙少,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闻延奄至,必乘船走。长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东方相合聚,尚二十许日,而公从斜谷来,必足以达,如此,则一举咸阳以西可定矣。”亮以为此县危,不如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无虞,故不用延计。

这一段记载的是诸葛亮在南郑与手下将领商议北伐战略,魏延提出:关中魏军主将夏侯楙魏国皇帝女婿,胆小无谋。我自己带兵一万,其中精兵五千,负责辎重的后勤部队五千,从褒中沿子午谷小道出兵,十日内可到长安。夏侯楙听闻魏延忽然出现,必然乘船逃走,则长安必能攻克。以横门邸阁粮仓与长安四周百姓的粮食,足以完成部队的补给。魏军从东方中原支援,按路程需要二十天,而诸葛亮带领的主力部队在二十天内也完全可以赶到长安。这样一来,整个关中平原都可以平定。

第二个版本是:“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

第二个版本与第一个版本最大的区别是:魏延出关中后,首要攻击目标不是长安,而是潼关。

无论是第一个版本还是第二个版本,诸葛亮都认为这个计划太危险,不如出兵陇右,断魏国右臂,再攻打关中。

蜀军第一次北伐就是执行诸葛亮的计划,结果是大败而归。这一结果,也导致魏延在其后多次埋怨诸葛亮不用自己的子午谷计划,为两人的矛盾激化乃至魏延最后的悲剧结局埋下了祸根。

应该说,第二个版本比第一个版本的子午谷计划更可信。第一个版本的计划即使成功,也只能攻下长安城和半个关中,并且还要在关中平原与强大的魏军骑兵进行后续作战,风险很大,这也是后来争议极大的原因。而第二个计划,魏延要攻取的是潼关,以千古雄关潼关为锁钥,挡住从河东而来的魏军援军,而以诸葛亮的主力攻克长安并一举拿下整个关中平原。从逻辑上讲,第一个计划明显不成熟,冒着如此巨大的风险,却只能拿下半个关中,还要和魏军进行决战,这怎么看怎么不靠谱,也根本不象是疆场宿将魏延提出的计划。而第二个计划则完全避免了第一个计划的缺点。但无论魏延提出的是那一个计划,都没有得到诸葛亮的采纳。鉴于两个计划的可信性和可行性,我们只从第二个计划展开讨论。

子午谷计划在后来引发延续千年之久的争议,就在于哪怕是第二个计划,也是一个十分大胆、一旦成功回报极高但也极为冒险的计划。说大胆,是因为子午谷地势险恶,崎岖难行,一万人的军队从这里穿过,困难极大;说回报极高,是因为一旦成功,整个关中都将被蜀汉占领,在战略上将形成魏国中原和陇右被分割、且关中在地理上俯视中原的战略优势,既可以成为整个蜀汉的屏障,也能成为未来恢复中原的出发基地。说冒险,是因为在地势险恶的子午谷行军,一旦被魏军发现,必然是全军覆没。对一生谨慎的诸葛亮来说,如此大的危险是不愿意去冒的。而地势相对平坦的陇右,则成了他的首选。

后人对子午谷计划争议极大,其中对计划的责难集中在以下几点:其一,路险难行,一万人的军队能否在保密的情况下到达长安乃至潼关谁也无法保证。其二,诸葛亮的主力部队能否及时赶到并攻下长安,保证魏延后路的安全并给魏延提供及时的支援;其三,魏军如果及时增援,魏延的一万人马将陷入前后夹击,必然失败。

那么,魏延的子午谷计划是否具备可行性?

必须承认,子午谷计划是一个十分冒险的计划,存在着极大的风险。正如人们指出的那样:路险难行、主力部队是否能够及时赶到、是否会陷入魏军前后夹击是计划成败的关键。而这些关键因素,又不是完全依靠蜀军的努力就能够完全克服的。直白地说,子午谷计划带有非常大的赌博性质。莫说是一生谨慎的诸葛丞相,就是换了其他将领,照样会对子午谷计划产生怀疑。

但是,却没有人认真想过,作为坐镇汉中与魏军关中军团直接对阵十多年又长期征战的名将魏延来说,他提出这样一个冒险的计划,难道就不会把这些危险因素都考虑进去?魏延为人狂傲是事实,但却绝不是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人,而是一个脚踏实地的将军。正如他对刘备的许诺那样:“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他做到了这一点。而他针对敌我形势和汉中地理条件提出的“实兵诸围”战术,确保了汉中几十年的安全。如果把子午谷计划中那些危险因素一个个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这些因素,其实并不是无法克服。

在魏延提出子午谷计划的前后,有两个相似的战例可以佐证魏延的计划。

在魏延之前的战例,是楚汉战争时期韩信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出汉中占领关中。当时韩信出汉中走陈仓道,其路程之艰险困苦,丝毫不亚于魏延走子午谷。而韩信当时面对的敌人,是以章邯为首的楚军。要知道,章邯当时可是仅次于项羽的名将,比魏延面对的夏侯楙要厉害的多。但韩信通过精心准备,依然做到了出其不意,攻下了关中。

在魏延之后的战例,则是同样著名的邓艾偷渡阴平灭亡蜀汉之战。魏国攻蜀,主力钟会部在剑阁被姜维死死挡住,进不能取胜,退则前功尽弃。进退两难之际,邓艾率精兵万人(正好是魏延子午谷计划中的兵员数),偷渡阴平小道,行无人之地700里,一路凿山通道,造作桥阁。时“山高谷深,至为艰险。又粮运将匮,频于危殆。”期间所遇到的艰难险阻,路远难行,粮食困乏,与魏延子午谷计划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一模一样。尤其是在绵竹一战中,邓艾遇到了比自己兵力多出一倍的诸葛瞻率领的蜀军,经过激烈战斗才取得胜利。与韩信取关中相比,邓艾灭蜀的战例与子午谷计划相似度极高,都是面临极大危险,都有着不可预知的因素,取得胜利的关键都不是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不同的是,邓艾将计划付诸实施并取得了胜利,而魏延的子午谷计划则未能实施,空留下千古遗憾。

因此,第一个危险因素“路险难行”,基本上可以排除。可以相信的是,魏延作为计划的提出者和蜀汉在汉中的最高指挥军官,他是到实地做过现场勘察才能得出这一结论的。

按魏延的计划,出子午谷经过长安然后攻下潼关,封闭关中与中原的大门。从子午谷到长安全长700里,长安到潼关270里,全程按照汉朝里数约1000里。按照魏延的计算,经子午谷到长安需十日时间,而长安到潼关270里距离,急行军约3--4天。如果做好保密,魏军一直到蜀军出现在长安城下才得知消息,从长安出发报告国都洛阳,再到洛阳做出反应出兵到潼关,大概也需要十天。这样,魏延就有大概6---7天的时间可以用于攻克潼关并做好防守中原魏军增援关中的准备。来自背后的敌人是最危险的,也是最有威慑力的。何况潼关的魏军无论是从战斗力还是数量上都远远不及魏延的部队,一旦魏延从背后出现在潼关,确实有可能达到邓艾出阴平小道进入四川平原后很多蜀汉城市望风而降的效果。

第二个危险因素:诸葛亮的主力部队是否能及时到达并攻克长安。从第一次北伐情况看,蜀军确实达到了出其不意的效果,魏国从中央到地方都未能预料到蜀军的行动,在前期战斗中节节败退,天水三郡干脆直接投降。且这次北伐,蜀汉是唯一一次在战场兵力上占有优势。如果诸葛亮采纳魏延的计划,率主力部队出关中攻击长安,以当时双方力量、将帅能力(夏侯楙在第一次北伐战争中表现的确实很差,此战后就再没有出现在战场上)、蜀军善于山地行军等综合分析,在魏延出子午谷拿下潼关后,诸葛亮要攻克长安,绝非是一个妄想。

第三个危险因素:能否挡住魏军的及时增援,守住关中。如果魏延真的拿下潼关,那么,他将面临能否挡住魏军增援的问题。魏军的战斗力是很强的,尤其是急行军能力并不亚于蜀军。前期的夏侯渊就有“三日五百(里)六日一千(里)”的传说,后期的司马懿在平定新城孟达叛乱时,也有8日行一千二百里的记录。因此,魏延即使拿下潼关,也要面临魏军的猛烈反扑。但潼关为天下险关,据关而守,魏延有天然优势,更何况魏延镇守汉中多年,在防守上有着丰富的经验。只要诸葛亮能及时拿下长安,给予支援,守住潼关封闭关中,应该是可以做到的。

当然,这些讨论都是事后的纸上谈兵。战争没有打起来,谁也不知道真正的最后结局。而无论是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还是邓艾偷渡阴平小道灭蜀,又或是未能实施的子午谷计划,从本质上来说都是冒险,甚至是赌博。但话说回来,什么战争不是冒险?不是赌博?成功的韩信和邓艾,他们在实施自己的战争计划的时候,其冒险和赌博的成分,又何尝比子午谷计划少?但他们成功了。与之相比,诸葛亮认可并付诸实施的“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无虞”的第一次北伐计划,最后却落到了大败的结局,人马辎重损失惨重---伤亡的士兵人数远远超过了子午谷计划如果失败将损失的那一万人。所谓“十全必克而无虞”也被事实证明是一个大笑话。随后诸葛亮与姜维连续十余次北伐,都没有从子午谷进兵,但也没有一次成功。相比之下,与子午谷计划极其相似的邓艾偷渡阴平,就灭亡了蜀国。

这样的北伐结果,如何能让心高气傲的魏延服气?又怎能不口出怨言?

只是,历史无法假设,更无法改变。魏延的遗憾,永远只能是遗憾了。

子午谷计划未能实施,给魏延留下了终身遗憾。但作为一名忠勇的军人,作为蜀汉后期最重要的军事将领,在诸葛亮历次北伐战役中,魏延魏延在战场上依旧奋勇拼杀,立下了赫赫战功。

蜀汉建兴八年(公元230年),曹魏大司马曹真出兵伐蜀,魏延与曹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刺史郭淮与延交战于阳溪,大胜。建兴九年(公元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对阵司马懿。魏延作为主力之一直接与司马懿交战,与其他部队一起战败司马懿,缴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司马懿逃回大营,从此深沟高垒,再不敢与蜀军交战,一心一意等待蜀军粮尽退兵。这种畏惧之态,连魏军将领都看不下去,嘲笑其“畏蜀如虎”。司马懿与郭淮都是曹魏后期最善战的将领,司马懿曾经创造了八日行军一千二百里平定孟达叛乱与百日平定辽东公孙渊的战绩,而郭淮也曾经多次击败蜀军。魏延与这样善战的对手交战并取得了耀眼的胜利,充分说明了他在战场上是怎样一个善战的将军。

然而,战场上的常胜将军,在朝堂上却往往屡战屡败,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经常出现的现象。无论是韩信、岳飞、还是戚继光,这些为国家立下了无数战功的大将,最后都输在了朝堂上那些他们不擅长甚至根本就不明白的计谋中。魏延不过是他们中的一个罢了。

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依旧未能成功,壮志未酬,星陨五丈原。临死之际,诸葛亮做了退兵的安排:“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令人疑惑的是,诸葛亮这一安排,是在十分保密的情况下与自己的心腹杨仪、费祎、姜维商议后进行的,却排除了军中重将魏延。按理,诸葛亮一旦逝世,无论从职务、资历、战功等方面,魏延都是当之无愧的军中第一人,是必然接替诸葛亮的指挥权的。但诸葛亮没有把指挥权交给魏延,没有与魏延商议退兵的安排,却让杨仪、费祎、姜维统率大军撤退,而只让魏延断后。无论从哪方面来说,这都不是一个让人疑惑而对魏延而言是侮辱的安排。故而魏延在得知了退兵安排后勃然大怒“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魏延与杨仪互相攻杀,最后被自己身死,三族被灭。

诸葛亮不将大军指挥权交给魏延,是有多方面原因的。其一,在诸葛亮心里,魏延不是他属意的接班人,他选定的接班人是姜维。仅此一点就决定了他不可能将全军指挥权交给魏延。其二,魏延善战,但情商极低,为人高傲,几乎得罪了所有的同僚。这样一个为人处事很差的将领,可以领兵作战,但确实不是一个合格的接班人。诸葛亮做出这样的安排,有其合理性。其三,诸葛亮逝世之后,魏延一旦掌握了指挥权可能带来的风险,诸葛亮不能不考虑。

与魏延被刘备破格提拔为汉中太守时出乎所有人预料一样,诸葛亮给自己确定的接班人是姜维而不是魏延,同样出乎几乎所有人预料。按《三国志.蜀书.魏延传》记载:冀时论必当以代亮---当时的舆论都认为接替诸葛亮握蜀汉军政大权的必定是魏延。但是,作为军人的魏延在战场上是无敌的将军,但在朝堂上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低能儿。由于高傲的性格,整个蜀汉除了丞相诸葛亮,其他无一人能入魏延法眼。以作为诸葛亮心腹的杨仪为例,与魏延水火不能相容,经常发生冲突。魏延每次与杨仪发生冲突,都要拔出刀子冲着杨仪痛骂,而杨仪则一定会放声大哭。同事之间有冲突并不奇怪,关键是要会处理。但魏延动口之余却要动刀,在别人看来无论如何都是输理的。而从杨仪后来的表现看,其性格根本就不是在魏延面前表现出来的那样软弱,却更象是一种以退为进博取众人同情的有效方法,在实际上也确实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得到了几乎所有人对杨仪的同情和对魏延的反感---毕竟没有任何人喜欢有人拿着刀随便对着自己和同事比划。

高傲性格加上为人处事太差,位高权重的魏延实际上在朝廷乃至军中都没有什么盟友,而这对一个政治人物来说是致命的弱点。这一点在最后一次北伐退兵的时候立即暴露了出来:诸葛亮安排退兵,参加军议的的人里没有魏延;统率大军撤退的是无论资历、职务、战功都远远不如魏延的杨仪、费祎、姜维,而魏延只能作为断后的将领,这对魏延无疑是一种侮辱;当魏延与杨仪互相弹劾对方造反,后主刘禅询问群臣谁可信时,满朝文武居然没有一个人为魏延说话,所有的人都表示相信杨仪;当魏延孤注一掷与杨仪刀兵相见时,仅仅王平在阵前一声大喝“丞相尸骨未寒,尔等焉敢如此”,魏延手下所有的官兵就全部逃散,只剩下父子数人---连最讲战友情义的军队中,魏延都没有一个可以生死相托的人!

做人失败到如此地步,魏延的失败又怎能不说是必然!

对于魏延的性格缺陷可能带来的隐患,与魏延一起征战几十年的诸葛亮非常清楚,也不能不加以考虑。可以设想,一旦诸葛亮身死,魏延统率了全军,但由于魏延的性格缺陷,蜀汉军中几乎没有一个将领喜欢接受他的领导;而在朝堂上,也没有一个文臣是魏延的盟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魏延掌握了大权,不要说在他的领导下继续发动对曹魏的北伐,就连蜀汉政局的稳定都很困难。

与之相比,被诸葛亮视为接班人的姜维,尽管是魏国降将,资历无法与魏延相提并论,战功更是远远不如,但没有魏延那高傲的不可一世的性格缺陷,与同僚关系和睦;从军事才华上讲,姜维也是三国后期的名将,即使在当时还没来得及展现,但后来的事实也证明诸葛亮没有选错人:在诸葛亮之后姜维曾经多次北伐与曹魏交战,在蜀弱魏强的情况下仍然打出了胜多败少的战绩。而姜维品性清白,廉洁奉公,这一点更是同样清廉、死时“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的诸葛亮所看重的。这样一对比,诸葛亮愿意选姜维而不是魏延做自己的接班人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魏延的悲剧,不仅仅是因为诸葛亮没有接受他的子午谷计划,未能建功立业,还在于自己的性格缺陷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更重要的是,他自己对自己的性格缺陷和与之而来的严重后果毫无认识,以至最后死在小人杨仪手中,还被株连三族,留下千古遗憾。如果魏延能认识到自己的缺陷,只做一个在战场征伐的将军,而不去争夺更大的权利;如果他不是那样性格高傲以至得罪了所有的同僚,那他的结局,至少不会如此悲剧。

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