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光华的头像

李光华

网站用户

小说
202012/29
分享

虚拟与真实---电影《老炮儿》赏析

虚拟的豪侠与真实的社会


小飞对六爷说:你这样的人,我以前以为只在书上有,现在我相信是真有了。

小飞是看着六爷的眼睛认认真真地说这话的。

但这话,小飞也只能在银幕上对六爷说。因为,六爷这样的人物确实早已消失在历史的烟云中,人们只能在发黄的史书与遥远的传说中去感受、去触摸、去想象他们的音容笑貌。

《老炮儿》,就是这样一部以当今真实的社会为背景虚拟出来的一部江湖神话。

说真实,是因为除了老炮儿六爷这个人物几乎不可能出现在现实生活中,其余的人物,无论是老炮叛逆的儿子晓波,好勇斗狠敢为朋友两肋插刀的闷三,有市井气敢爱敢恨的话匣子,不可一世心底又有善良底线的小飞,都是我们在真实生活中能见到的人物。电影中表现的北京底层生活情景,无论是为了生活而卑微活着却又不放弃的灯罩儿,还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必须对灯罩进行强硬管理的城管队长,乃至那些在别人跳楼时看热闹一句句风凉话恨不得跳楼马上发生的看客,则更是我们每个普通人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场景。而银幕上这一幕幕场景,每一个中国底层的百姓,都能感同身受。这种真实的残酷性,如同一把刀子深深插入了每个观众的心中,痛的让人喘不过气。

这种真实,如今很少见于中国的电影电视。我们现在银幕上看到的,多是豪华香车、脂粉美人、富贵家族等与普通人毫不沾边的高端奢侈。正因为少,正因为罕见,犹如横空出世的《老炮儿》才猛然打动了无数人的心----像《老炮儿》这种把镜头对准底层生活、底层百姓、底层痛苦、底层冲突的而又把这种底层生活、底层百姓、底层痛苦、底层冲突演绎的栩栩如生的,确实多少年没有看到了。

说虚拟,则是因为电影的主角老炮这个人物,是一个原本只在史册和传说中存在的人物,却不可能存在于现实生活中。

为什么这样说?

想想看,一个生活在北京社会底层的小人物,曾经也笑傲江湖,挥手间风云变色,人人皆称六爷;为人顽固不失正直,仗义疏财,解人危难,这样一个形象,是不是能让人想起什么?

对,的确让人想起了《水浒传》,想起了晁盖、卢俊义这一类人物。如果说,晁盖和卢俊义只是虚拟的人物,那么,我们可以看看《史记》里那些和六爷很相似的人们---游侠。

比如朱家:所藏活豪士以百数,其余庸人不可胜言。诸所尝施,唯恐见之。振人不赡,先从贫贱始。家无余财,衣不完采,食不重味,乘不过軥牛。专趋人之急,甚己之私。既阴脱季布将军之厄,及布尊贵,终身不见也。自关以东,莫不延颈愿交焉---游侠朱家救活的豪杰有百余人,受过其恩惠的更不知多少。喜欢帮助过别人,却不愿意让被帮助的人见到他。家中贫寒,却一心救援他人。楚汉战争中的著名楚将季布,曾因在战争中多次置刘邦于危难,被刘邦在胜利后下诏追杀。朱家暗中帮助季布解脱了危险。

再如剧孟、郭解,事迹性格为人大体相似,都是一方豪侠,都曾纵横江湖,都有极高威望,都能让官府心存畏忌。如果说朱家、剧孟、郭解生活的年代太过久远,那么我们再想想至今还让无数人心驰神往的大刀王五,那不就是一位活生生的“老炮儿”吗---手下一帮徒弟兄弟,也好打抱不平,官府既恨也畏?

再看看六爷出场为灯罩儿解围的场景,活脱脱就是一个江湖大侠:在灯罩儿面前生龙活虎的城管队长,一见他就口称“六爷”,说话的语气也软了不少,在六爷大包大揽为灯罩儿付了罚款后,也借坡下驴放了灯罩儿一马。而旁边众人同情灯罩儿的不少,真正站出来为他排难解忧的,从头到尾只有六爷一人。

这就是我说的六爷这个人物几乎不可能出现在现实生活中的原因。因为这样的人物,已经消失在了很多年前,在大刀王五之后就已经少见,在1978年之后,就更无踪影。

从某种程度上,小飞是六爷的知己。受过良好教育的小飞很显然知道六爷这样的人在现实中几乎不可能存在,正因此,在心底中对六爷这种人物有着向往的小飞在六爷出现并且与自己发生了交集后,不可避免对六爷产生了崇拜。而六爷对小飞这种崇拜,肯定是能感受到,并且对小飞这种愿意尊重规矩的后辈惺惺相惜。也正是这种崇拜和惺惺相惜,使小飞与六爷化解了恩怨。电影最后,当小飞看着孤独冲锋倒在冰面上的六爷泪流满面,似乎也在告诉人们这样一个事实:六爷这样的人,哪怕是在电影上,最后的结果也只能是悲壮地死去。

朱家的年代早已过去,大刀王五也早已经消失。像他们那种既曾在灰色江湖中快意潇洒性格中也带有仗义正直的人,在当今社会已经没有了。哪怕有人跳出来说“我当年如何如何、我不当大哥好多年”,这些人,不要说他们当年只有六爷好勇斗狠横行霸道的黑暗一面却没有丝毫六爷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义,并且他们如今也早已洗脚上岸,要么羞羞答答从了良,要么转身一变当了房开商。

所以小飞对六爷说:你这样的人,我以前以为只在书上有。

真的只是在书上有。

幸好,电影本就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导演和编剧们可以倒转乾坤,穿越古今,把以前的人放到现在,把虚拟的人物放到真实的场景中,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说一个脍炙人口百听不厌的故事,唱一段他人苦酒浇自己块垒的曲。

最后,当六爷一个人挥刀在冰湖上独自冲锋、悲壮倒下,小飞在流泪,观众在流泪,导演编剧们也在流泪。


男人的救赎


在《老炮儿》中,有几条感情线:六爷与闷三等人的兄弟情义、六爷与话匣子的男女感情、六爷与儿子晓波的父子之情。而这三种情,六爷无不是在永远的救赎中,最后他用生命完成了这种救赎。

六爷与闷三的兄弟情义,是男人们最喜欢也最能理解的---无论是高高在上的富贵人物,还是挣扎生活在底层的人们,都向往、喜欢这种情义,也希望自己能有这样的一份情义。六爷和闷三、灯罩儿、洋火等人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年长后各奔东西,各有自己的生活,有成了大老板的洋火,六爷、闷三和灯罩儿在一直在社会的底层中求生。六爷是个把情义看的比天重的人,惹祸进了监狱的闷三,他取钱将闷三“捞”出来;与城管发生冲突的灯罩儿,他为灯罩儿交罚款。而事实上他自己也仅仅只是靠着一个小杂货店生存的普通人。这种为朋友兄弟的付出,让话匣子都无法容忍,而六爷无怨无悔。这种人,情义是刻在了骨头里的,在他眼里,任何东西都没有情义大。同样,他也怕失去这份情义,为了情义,他可以付出一切。所以,他不停地在为情义而付出,哪怕这种付出代价巨大---在某种程度上,兄弟情义是六爷的宗教,他在为此救赎。

与兄弟情义相比,六爷和话匣子的感情线则相对薄弱了些。两人的感情是如何产生、如何发展,到最后是如何变得这般让话匣子为了六爷无怨无悔地付出,电影里着墨不多,多少让人看的有些没头没脑。人们一直只看到在六爷遇到麻烦后,都是话匣子在为六爷奔波,而六爷貌似只是在享受这份奔波。只是到了最后,当六爷决定以命赴约时,他将自己的所有保险受益人全部写上了话匣子的名字,悄悄扔到了话匣子的屋中。这个时候,电影对六爷的刻画终于显得符合了他的性格---欠你的情意,哪怕还不起,但我一直在用自己最大的努力在还。

与兄弟情义和男女感情相比,电影着墨最多的还是六爷与儿子晓波的父子亲情,也是最打动观众的。六爷曾在90年代犯事进了监狱,在儿子最需要照顾的时候没有照顾好儿子,这是六爷最大的愧疚。出狱后,父子间冲突不断,六爷看不上儿子成天游手好闲,儿子看不上父亲没本事。冲突的剧烈化让晓波最终选择了离家出走。嘴硬的六爷表面不在乎,内心却时刻思念着儿子,以至于把自己养的鹦鹉都起名叫“波儿”。在知道自己的儿子惹事后,六爷不顾自己的身体,也不顾事情已经超出了自己的能力,一句“他自己的麻烦他自己圆,他圆不了的他爹替他圆”,就无怨无悔地开始为儿子的事情奔走,直至单身赴会,倒在了冰湖上。

无论有多么对不起孩子,当六爷为了孩子用生命来救赎,无论是晓波还是观众,都选择了原谅他。

六爷是个虚拟人物。但这样的一个虚拟人物却能打动这么多人的心,不能不说冯小刚把这个人物塑造的十分成功。作为男人,谁不希望自己有个六爷这样能为自己两肋插刀的兄弟?作为女人,谁不希望有个六爷这样临死还牵挂着自己的男人?作为孩子,谁不希望自己有这样一个能为自己遮风避雨乃至献出生命的父亲?

六爷是银幕中的人。但现实中的人们扪心自问,谁又不想自己也能像他那样,有血有肉,真实坦荡,虽然曾犯错但也仗义正直?

做不到六爷那样,但至少,我们可以去羡慕,去感叹,去喜欢。


瑕疵与败笔


《老炮儿》是近年来难得的国产好电影,无论是情节的设置、人物的性格、场景的真实,都看的出导演与演员的用心。但也不能否认,电影里有几处瑕疵,并且还是比较明显的瑕疵。

六爷与话匣子的感情线,本来是很能讨好观众的。毕竟由许晴扮演的话匣子,美艳而多情,对六爷无怨无悔。这样一个美丽的女子是如何爱上六爷这样貌不惊人的男子,是颇有着想象的空间也颇有着发挥的空间的。但电影在这个问题上似乎显得有些飘忽,只透露了六爷在话匣子十六岁时就对人家有想法,再然后对两人的感情经历再无交代。于是观众只能看着话匣子对六爷无怨无悔地付出,最后六爷把保险扔到话匣子屋里,算是还了这份情----谁都不由要问:就这么简单?

事实是导演就把这么一个简单的答案给了我们。

在儿子晓波惹事被小飞非法拘禁后,话匣子建议报警,而六爷坚决不同意。而他所依靠的无法是他自己的那套逻辑:晓波玩了人家的女人,是不仁;划了人家的车子,是不义,不仁不义,就算是报警救出晓波也是输了理---在这点上,哪怕六爷是个虚拟的人物,他的理由也不让人信服。要知道,儿子被人拘禁,甚至可能有生命危险,如果是平常人,在这种情况下毫无疑问首先选择是报警,先把孩子救出来再说。这这事上,六爷的作法,确实就是人们说的“认死理”,无法让人认同。

为了借钱,六爷找到从小一起长大的洋火。但又拉不下面子,说不出借钱的事情。倒是洋火看出端倪,主动拿出钱给六爷。六爷却觉得受到侮辱---我说是来看你的,你却给我钱,你是不是看不起我?居然还说要去见客户要先走,你把我放在眼里不?就为了这所谓面子,六爷拒绝了洋火的好意,怒冲冲离开。这一段可信不?为了救孩子到处借钱,别人那里怎么低声下气都无所谓,唯独在洋火这里感觉受到了侮辱,连钱都不要了,谁信?反正我不信,一个字,假!

因为受贿证据落在六爷手里,小飞的父亲找来黑社会,将晓波打成脑震荡住院。随后小飞找到六爷,提议和解,只要六爷还回证据,愿意赔偿一百万给六爷。按照双方的实力对比,应该说小飞的诚意是足够的。按照一般人的想法,既然实力对比悬殊,而对方愿意退让,那就应该互相妥协解决。可是六爷怎么选择?他选择了举报!

这是电影最大的败笔!因为完全不可信!

对于举报,六爷的理由是“咱们虽然是老百姓,可是该做的事情还得做”。且不说这么高大上的理由是否能让人信服,自己的孩子还躺在医院里没人照顾呢!你选择举报,对方没有了退路,双方必然是不死不休,六爷的确不怕死,也的确是单身赴会,用生命履约---但是他的孩子晓波呢?自己老命一条,不要就不要了,可是孩子怎么办?他今后的治疗怎么办?对方报复孩子怎么办?

这几个问题,六爷回答不了,导演编剧也回答不了。因为他们设置的六爷就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人,为了自己的“规矩”可以去死的人。

但是,如果改变一下晓波的命运,电影在这里其实是可以说的通的---那就是让晓波死去,而不是活着。按照六爷的性格,孩子死了,自己已经毫无牵挂,冲突的怒火也可以让他毫无顾忌第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如果是这样,电影里六爷单刀赴会才更可信,更打动人。

为了孩子,任何一个中国父亲都可以做任何事情的。

只是,六爷已死,这些瑕疵和败笔,他都不知道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