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偶然的机会,得到了仁怀作家刘星老师的《茅台旧事.四》。书中文字,依然一如既往似泥土般朴实,简洁的叙述中,一件件茅台镇上的往事透过历史的烟尘,魅力不改;一个个茅台镇上的老人温厚微笑,转身而去。茅台镇依旧,赤水河依旧,只是换了人,也换了人间。
刘星老师的书,有一个特点:写的是茅台旧事,用的是茅台旧照片。上百张黑白和彩色照片里,滚铁环的孩子,茅台号渡船,穿着简朴的人们,一股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这其中,有一张1976年解放军在茅台镇赤水河边演习的照片尤为让人品味。
照片是彩色,这在上世纪70年代尚属罕见。照片画面层次分明,最前面,一位解放军军官带领一个机枪小组,卧倒射击,掩护后续部队冲击;第二排的人物,是7个解放军战士排成一线,呐喊冲锋;再后面是继续登上河岸冲锋的后续部队。最前面的解放军军官所在的机枪组,卧倒的地方清晰可见有大片的鹅卵石;参加演习的官兵,裤腿全部卷到了大腿上,背后是河岸。照片注明是“茅台渡口的军演(1976年)”。从照片信息分析,这是一场在茅台镇赤水河渡口举行的强渡江河演习。
赤水河在中国算不上大江大河。即使是在贵州省内,论河流长度、流量、险峻程度,也远远不如乌江。流经茅台镇的赤水河,其宽度不到一百米。在这样一条河流举行强度江河演习,哪怕是对上世纪70年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而言也算不上有什么难度,更谈不上对部队的军事训练有什么特别价值。但茅台渡口却是红军长征时有名的四渡赤水的第三渡,在这里举行这样一场演习,除了军事意义,也有较强的政治意义。这种政治意义,在上世纪70年代表现的特别突出。文革结束后,在茅台镇再未进行过任何军事演习,也从另外一个方面证明这次演习的政治意义确实大于军事意义。
照片中显示了两种武器:军官带领的机枪组,使用的机枪是五六式班用轻机枪;第二排发起冲锋的战士,手中拿的则是五六式半自动步枪。这两种武器,是上世纪50---70年代中国军队步兵班标准配备,在1962年对印自卫反击战中面对武器杂乱的印度军队大显神威,五六式轻机枪火力猛烈,无论进攻还是防守都能压制印军火力;五六式半自动步枪射程较远,射击精度高,能对印军实施精确打击,深受我军战士欢迎。但在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由于作战地域是亚热带丛林,我军步兵普遍装备的五六式半自动步枪射程远、射击精度高的优势难以发挥,而射击速度慢的劣势显露无疑;相反越军步兵普遍装备自动步枪,在射速上完全超过我军,给我军造成了很大伤亡。战争结束后,解放军步兵就全面淘汰了五六式半自动步枪,换装了更为先进的八一式自动步枪。
照片上,那位带领机枪组的解放军军官卧倒在机枪旁边,手中指挥用的小红旗很容易让人们猜出他的指挥员身份。按照解放军习惯,进攻时,一般是以副连长带尖刀排。从照片分析,画面中的人物大约为一个班10余人,考虑到还有一些人物肯定没有拍摄在照片中,这位军官很可能就是一位下到尖刀排的副连长。军官旁边第二个战士,是一个号手,正在吹冲锋号;号手旁边是正在执行火力掩护的轻机枪射手和副射手。第二排正在冲锋的几个步兵,战术动作似有瑕疵,完全是挺直身子在冲击,在实际作战中这种姿势是不能采取的---在敌方火力下冲锋必须弯腰减少中弹概率这是常识。这种战术动作,似乎也反映了“文革”时期部队训练水平较低的事实。
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是照片上哪些解放军军人的气质。无论是卷起裤腿直接卧倒在鹅卵石上掩护的机枪小组,还是正在冲锋的那些士兵,都是两眼圆睁,杀气四溢。虽然战术动作不完美,但那个时代特有的不惧任何困难和敌人的气势,却表现的极为充分。事实上,不怕困难、敢于战胜一切敌人的气质,正是人民解放军拥有的最大优势。从这支军队诞生的那天起,在它至今所经历的战争中,几乎都是在以弱胜强,以劣势武器战胜拥有更强武器的敌人。
历史已经证明:这支军队的确战胜了一切困难和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