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好斌的头像

李好斌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2/19
分享

沂蒙情深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跟随德州作协一行从临沂采风归来,心头总萦绕着这首脍炙人口、婉转而动听的歌曲。眼前浮现的是沂蒙山那荡气回肠的历史事迹,在革命战争年代,沂蒙老百姓为民族独立和解放战争的胜利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那惊心动魄的往事历历在目,那波澜壮阔的岁月久久萦怀……这种情愫激励着我校正思想方向,在生活大路上阔步前行!

我的团歌我的团

2019年10月18日下午,深秋金色阳光照耀下,我们德州作协一行33人在主席邢庆杰的带领下,从德州会展中心汇合驱车前往临沂市,踏上德州市作家协会组织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红色教育之旅。

一路车辆疾驰,车内欢歌笑语。来自禹城文联的孙秀立作为主持人活泼而率真的要求在座每人表演一个节目,她用柔美的话语调动起大家的情绪拉开欢快的序幕。首先,在最前座德州人大的徐安国清唱了自己编写的歌词《是朋友就要常走走》:“时间长了打个电话问候问候,忙里偷闲抽空聚聚交流交流……”歌词、歌声深情动人。随之宁津县文联的李妹姚清唱京韵大鼓、京剧、相声等,博得大家的阵阵喝彩。从小在内蒙古大草原长大的李红霞浑厚的嗓音一曲美妙的《天路》将大家带往美丽空旷、辽阔的大草原;张栋、李庄、张海梅等朗诵了自己在国内知名报刊发表的诗歌;顾金栋做了一个让人懵懵懂懂滑稽可笑的小品、李平秀现场为每一位表演者做了一首打油诗……阵阵高歌,此起彼伏的掌声将节目表演推向高潮。

我也在悄悄酝酿着:这次去临沂,去孟良崮,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红色教育之旅,作为一名有着20多年军龄党龄的我,思绪来到了孟良崮战场---我的老部队曾经战斗的地方。“唱部队团歌”的念头一下子涌入脑海。当我拿起话筒的时候,似乎回到了渤海深处的内长山岛,我部队训练、开会前组织拉歌比赛那猛烈、火热、宏亮激荡的赛歌现场……“抗日烽火里举起长缨,南征北战见奇功。血战天台山,威震芦山顶,孟良崮战役歼敌留美名。抗美援朝我趴冰卧雪,保卫祖国我忠心耿耿,铁打的营盘年年在,血染的战旗,嗨,战旗代代红!”我不是在唱,而是在吼,胸腔迸发出曾经军人所向披靡、无坚不摧的力量!

我的老部队驻守在被称为渤海京津锁钥的美丽的长山列岛,南与蓬莱阁隔海相望,北同老铁山岛相对峙,各岛之间形成了老铁山、长山、庙岛等九条重要水道,是出入黄、渤海的必经之路,内长山列岛作为扼守海口的天然要塞,是祖国海上的东大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近代史上,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在大沽地区三次登陆作战、八国联军进攻京津之战、日俄争夺辽东地区之战、日军攻占青岛之战、日军大沽北塘登陆作战,曾先后七次路经长山列岛,闯入渤海进犯京津。

解放后为巩固海防,保卫首都,中央军委决定组建海军长山要塞区,陆军26军78师和海军长山水警区合编而成,隶属济南军区,辖蓬莱、北长山、大钦三个守备区。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改称内长山要塞区。八、九十年代百万大裁军时内长山要塞区缩编为内长山守备师、内长山要塞区番号,近几年又进行了改编隶属于烟台某部。

我们内长山守备师大部分最早起源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浙江天台山,后改为新四军,再后为鲁中警备旅、华东野战军8纵24师、第三野战军8兵团26军78师等。解放战争时期,该师先后参加莱芜、孟良崮、沙土集、淮海、渡江、上海战役。解放后入朝参战,参加第二、四、五次战役和金化、铁原防御战。直到1952年6月,78师回国又驻守长山列岛。

建国后岛上的官兵主要进行繁重的坑道施工任务,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内长山要塞的防御体系日臻完善,许多岛屿成为永久、半永久、坚固的攻击及防御阵地,形成了立体、环形、纵深的防御体系,具有防空、反舰、反潜、抗登陆等多种防御能力,构筑了一道坚固的海上钢铁长城。电视连续剧《大校的女儿》《兵哥谣》等多部反映部队生活的作品就是在这里拍摄的。1964年8月,董必武副主席在视察长岛时,为内长山要塞区写下了:“静以制动,守以为固。团结军民,日求进步。磨砺以须,不慌不怖。国防重责,恪恭是务”的题词,这就是我曾经从军的地方。我于1987年10月从鲁西北入伍,在北长山新兵营经过艰苦的训练,成为守备第二团南长山营加农炮六连的一名战士。记得那时每天我们到海边山上,从山内侧打开坑道进入山外侧炮阵地,在海边半山腰悬崖松树掩映处推出大炮进行训练,悬崖峭壁上的训练口号声直冲向蔚蓝色烟波浩淼的大海,此情此景让人终生难忘。。。。。。

第三天上午我们瞻仰孟良崮纪念馆,在孟良崮战役纪念馆我看到了我老部队参战的记录,1947年4月在孟良崮战役中,华野8纵24师下辖70团、71团、72团都投入了战斗。艰苦卓绝的孟良崮战役打响后,24师70团奉命左右开弓,一面堵截增援张灵甫的国民党整编25师,一面协助主力把蒋介石王牌74师“抠”出来围歼。

在那场惊心动魄的孟良崮战役中,有一场事关整个战斗成败的黄崖山阻击战。惨烈的战斗中,4师72团3营7连阻击敌人74师两个团的进攻,歼敌近千,1排坚守主峰,小小的山头落了几千发炮弹,70团3营在黄崖山与敌25师一部展开殊死争夺。战斗从拂晓一直打到下午四点多钟,战斗进行到最后,坚守主峰的7连战士只剩下六个人,7发子弹和一颗手榴弹。当排长把最后的弹药打光之后,面对再次冲上来的敌人,六名战士手挽着手,纵身跳下了山崖。黄崖山战斗后不久,部队在沂水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第八纵队授予其“荣誉连”的称号。英勇跳崖的6位烈士被誉为“黄崖山六勇士”。解放战争胜利后,全连英烈的名字都被雕刻在孟良崮烈士陵园的石碑上。跳下来的六人,只有卫生员韩成山活了下来。。。。。。在孟良崮纪念碑前矗立、在纪念馆里徘徊不前,泪水多次流下来,这就是我的老部队,在他们曾经战斗的地方,惊天地泣鬼神的事迹呈现在我的眼前,“孟良崮战役歼敌留美名”,这就是我的团歌我的团!

偶遇乡师英烈

“蒙山高,沂水长,我为亲人熬鸡汤……”每一座山头都燃烧过抗日战争的烽火,每一寸土地也都渗透了抗日军民的鲜血。最后一块布做军衣,最后一粒粮食做军粮,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在临沂的几天里,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每到一处我们都被感染着、震撼着!

第二天上午,我们德州作协一行瞻仰了位于临沂市城区金雀山脚下沂河西岸,掩映在苍松翠柏中的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小时候学习的课本中、影视中,一个个熟悉的革命功勋、英烈名字涌入眼帘:百战将军粟裕、从奴隶到将军的罗炳辉……站在他们墓碑前,他们的丰功伟绩展现在我们面前,内心被他们当年的事迹洗礼着。

在沂蒙革命纪念馆,图片、影视资料、实物、雕塑、场景复原、声光电等多种更为直观的形式,高科技的手段全面展示着沂蒙革命战争史。临沂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被誉为山东的“小延安”。当时根据地420万人,有21.4万人参军参战,120万人次拥军支前,有10.5万名革命烈士献出了宝贵生命,涌现出了“抗日楷模村”渊子涯,用乳汁救助伤员的“红嫂”,为革命作出重大贡献的“沂蒙母亲”王换于,支前模范“沂蒙六姐妹”等一大批英模人物和先进群体。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沂蒙人民与山东党政军一起,水乳交融,生死与共,共同创造了“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

在瞻仰中,一个熟悉的名字映入眼帘----李竹如,我家乡平原县山东省第五乡村师范学校的老师。李竹如又名一凡,山东省利津县人,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他在济南正谊中学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考入中央大学法学院政治系书。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李竹如担任了中央大学中共支部书记,带领学生投入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他和南京各学校以及外地到南京请愿的学生联合,先后冲击了国民党中央党部,南京卫戍司令部,并捣毁污蔑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央日报》馆,使国民党当局惊恐万状,勒令中央大学提前放假。

据平原县委党史记载,1932年暑假,李竹如同妻子季华一来平原五乡师任教,改名李一凡。在五乡师,他与在该校任教的共产党员马霄鹏,用公开和秘密的方式传播马克思主义,宣传抗日救亡,揭露蒋介石的反动面目。1932年夏,他们以马霄鹏所任教的班级为主,吸收其他班级的学生,创办了学生“读书会”,他们组织学生开展读书会活动,学习先进的思想理论。在这里他把课堂变成马克思主义的讲坛,抗日救国宣传的阵地。他们经常召开座谈会,交流学习心得,评议政治时事,使他们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他们还把在校学生和毕业的学生组织起来,联合农村一部分小学教师,成立“醒民剧社”,多次组织师生排演革命内容戏剧,如反映农村阶级斗争的《五奎桥》《香稻米》,讽刺伪满洲傀儡皇帝溥仪的《大登殿》,组织师生深入到农村、集镇演出。李竹如不仅是编剧和导演,而且还扮演剧中角色,他演出《大登殿》的剧照保存至今。他在抗日的节目里扮演一个国民党逃兵,歪戴着破军帽,额角铲块绷带,敞怀露胸,拄根拐杖蹦蹦哒哒追逐一个小姑娘。。。。。。

在李竹如和马霄鹏二位老师的直接领导下,1934年下半年,他们指导王禄清(后改名王克寇)等进步学生办起了《禹声报》,宣传马列主义,鼓动抗日救国斗争。他们将读书会在实际斗争中4名经受考验的骨干、学生积极分子发展为共产党员,建立了党支部,马霄鹏担任中共鲁西北特委委员。他们经常在李竹如家中秘密集会,在城西南角的松树林里,城西北的土岭上过组织生活。他们向学生灌输马克思、恩格斯指导无产阶级的基本观点,还亲自编印讲义和教材,公开讲授社会发展史、辩证唯物论,并经常透露一些有关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情况,中国工农红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革命斗争的事迹,讲当前的任务和中国革命的前景。 1935年春天,济南乡师党组织派人联系平原乡师,准备组织旨在反对国民党当局的会考制度。结果济南乡师罢课未成,平原五乡师党支部按期进行了罢课斗争,可是在罢课的第四天就遭到平原县长曹梦九的镇压,六名学生被开除,其中有四名党员,两名“读书会”积极分子,后在师生的抗争下,校方撤换了反动训导主任,对学生做出让步。

在李竹如、马霄鹏两位老师的带动下,平原五乡师一届届学生党员和进步同学毕业离校后,像革命的种子,散步在鲁西北各地生根发芽,一大批青年学生走上革命道路。他们有的冒着重重危险、跋山涉水投奔到革命圣地延安;有的在当地直接参加革命队伍;有的到广大的农村组织动员武装,拉起抗日队伍,组建人民政权,抗击日寇侵略者。有些同志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自己宝贵的青春和生命。他们发展入党的骨干学生中,涌现出冀鲁豫一分区二团政委王克寇(禹城人)、范筑先抗日游击纵队四营教导员于曼青(禹城人)、山东军区滨海支队25团副政委吴云(平原人)等著名英烈人物。还有一大批同志通过战争年代的洗礼走上我党我军高级领导岗位。

1935年5月,李竹如离开平原到济南创办了《新亚日报》,后到上海又离沪奔赴延安进入晋东南,被留到八路军一二九师做宣传和民运工作。在晋冀豫区党委机关报《中国人报》社长兼总编辑、中共中央北方局机关报《新华日报》(华北版)的副总编辑。随部队到山东后任八路军第一纵队政治部民运部长,中共山东分局的宣传部长,兼任中共山东分局机关报《大众日报》管理委员会主任和中国青年记者学会山东分会理事长。

1940年2月,山东成立宪政促进会筹备会,李竹如是发起人之一。他被选为选为山东宪政促进会的执委和常委,后又担任组织部长,负责处理宪政促进会的日常工作。1940年7月李竹如作为代表出席了山东各界人民联合大会,并担任了主席团成员,具体负责大会的组织工作。他在会上作了《战斗中的山东人民》的报告,当选为山东省参议会参议员、驻会参议员、秘书长,负责参议会日常工作。他还当选为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委员和教育组副组长、山东省文化界救亡协会会长和山东各界救国联合会总会常务委员。1942年初,李竹如担任了战工会秘书长,负责政府的日常工作。1942年11月2日,李竹如随省级机关由滨海向鲁中区转移,在对崮峪遭到8000余敌人的包围。天黑后,李竹如在突围中被子弹击中头部,壮烈牺牲,时年37岁。《大众日报》头版以半版篇幅发表了中共山东分局书记朱瑞的《纪念李竹如同志,开展山东民主文化工作》的悼文。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徐向前元帅专门为墓碑书写了碑名,并题词赞颂“李竹如同志是我党宣传新闻战线上一位杰出的组织者和活动家”。

在平原五乡师和李竹如同期参加革命斗争工作的马霄鹏是济宁金乡县人,在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中国革命的低潮期,他冒着生命危险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1年秋,被派往平原省立第五乡村师范学校任教,以教学为掩护,从事党的秘密工作。在平原乡师,他们共同战斗达三年之久。 1937年夏,在马霄鹏的组织发动下,平原五乡师建立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五乡师分队”。同年10月,他在兖州将部分流亡南下的平原五乡师“民先”队员和进步学生共90余人,分三批送往山西临汾八路军一一五师,随军学习深造,然后去延安参加革命。 1938年1月,马霄鹏被调到金乡县担任工委书记、县委书记。组织了金乡县第一支抗日武装—第五战区第二游击纵队任政治部主任。后在鱼台县成立了“抗日动员委员会”并任主任。又调到鲁西南工作任鲁西南特委宣传部部长、苏鲁豫特委民运部部长、宣传部部长,苏鲁豫区委宣传部部长。期间,他忘我工作,先后在苏北丰县的欢口、吴庄、沙庄等地举办各种类型的抗日训练班,为各县培训了大批抗日骨干,组织了随区党委机关行动的宣传部,走到哪里,宣传鼓动工作就做到哪里,还办起了区党委的机关报——《团结日报》。1939年秋天,正当湖西地区抗日斗争蓬勃发展的时候,发生了骇人听闻的“湖西肃托事件”,马霄鹏被暗藏在党内的坏分子以“肃托”为名逮捕。于1939年9月19日深夜在江苏省丰县于王庄被折磨致死,时年36岁。后平反昭雪追认为“革命烈士”。

李竹如、马霄鹏事迹,我在平原县人民武装部、德州军分区工作期间就多有接触,在我负责编纂《平原军事志》《德州军事志》时,作为重点内容收录。2019年9月,在德州市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中,我作为德州市委第五巡回指导组成员,指导平原师范开展教育工作。在革命传统教育工作中,我给该校党支部提出,要注重挖掘师范早期师生革命英烈先进事迹,争取建立平原师范事迹展馆,用身边的、本校师生先进事迹开展传统教育活动,提高广大师生增强爱国主义和忧患意识,使之成为全县爱国主义、国防教育阵地。

在沂蒙山革命纪念馆瞻仰时,我不顾纪念馆管理员不让拍照的“警告”,一次次把李竹如的图片、任职说明、大众日报实物等认真拍照片发给平原师范学校李开喜校长,让他搜集整理好,并将平原师范事迹展馆建设提上日程。相信平原师范师生看到这些会有所悟,感受到曾经的腥风血雨,曾经的先师、先辈者用碧血忠诚和生命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也鼓舞他们走好自己的人生。

传承红色信仰的战友

10月19日下午,在临沂自然资源局会议室,德州作协主席邢庆杰和临沂作协主席高振共同主持了“齐鲁南北作家对话”活动,一阵阵掌声、笑声,透露出对话活动的丰富而热烈。

首先是德州作协邢庆杰主席,在介绍德州与会人员情况后就德州作协创作情况做了简要报告。临沂作协高振主席发言后,临沂作协的子敬总结自己的创作心得,她说:写诗需要一种精神力量。经济社会下的坚持,不能缺少训练与阅读的过程。当你关闭纷扰,写作是一种宣泄与扩张,是一种温暖与开放的光芒。我对此深有感触,禁不住暗自点头,记录下她的发言。随后,临沂的作家王兴海、企业家作家王刚、李公顺谈了自己的创作体会、观点,鼓励大家争取再写出更多好作品。来自德州的作家李庄、董玮、黄书恺发言,分别就诗歌和文学的创作谈了不同的观点和意见。

临沂作协高振主席现场介绍了一位特殊发言人,他就是来自济南军区创作室的王筠,我听到是济南军区作家,而且 是特别熟悉的名字,我考虑可能是临沂军分区搞新闻报道的新闻干事,我从未谋过面的战友,因为我在前卫报、山东国防教育报经常看到他发的反映临沂军分区工作大部头的文章。我看到他仍保有军人气质,流露出职业军人炯炯有神坚毅的目光。

王筠同志首先自我介绍在军分区从事多年新闻报道工作,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迄今有长篇小说5部,长篇纪实报告文学2部,中短篇小说30余篇400余万字。纪实文学《最长的三天》曾获全军抗震救灾优秀文艺作品奖;抗美援朝战争长篇小说《长津湖》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等奖项。长篇小说《交响乐》是一部以抗美援朝战争真实历史背景为题材而创作的长篇小说。作家王筠就创作体会讲了几点:一是坚持一件事,早晚能成功,要耐得住寂寞;二是谈了自己写抗美援朝长篇小说的体会,获奖是对一个方面的认可;三是长篇小说写作个人做法是没有大纲,总体有想法。写作是千转百回的奇妙旅行;四是注意选材限制。五是写作不会给你带来什么,特别是名利,要淡泊名利。 王筠表示,他目前正在创作另一部以抗美援朝为主题的小说。

经与王筠作家交谈,他果然是我熟悉的却未曾谋面的战友,他原在临沂军分区多年从事新闻报道工作,后到省军区某预备役师任政治部副主任、人武部任政委,又调到济南军区政治部文学创作室,从事专业文学创作。现在创作成绩颇丰,已经是专门创作抗美援朝题材有影响的实力派作家。我与他在工作中几次失之交臂,未能相识,但名字却熟记于心。这次与王筠偶然相遇相识,或许人生注定给我一个学习的机会。对此,我深感惭愧,我曾在军分区司令部军事志办公室专门从事、负责军事志编纂工作。后到县人武部任副部长转业到地方工作。在编纂《德州军事志》《平原军事志》工作中,手头积累了大量军事题材的资料,一直想在文学方面走出一条路子,但却湮没在日常工作、琐碎事物之中,每每想起心中未了之愿,心中荡起涟漪,这才又拾起放下多年手中的笔,以婴儿学步、鹦鹉学舌的心态,一点点走向靠近曾经的意愿。

王筠同志向我们介绍他的心得,他认为,一个民族需要一种精神和信仰,而他正是挖掘抗美援朝这种精神,提高民众的一种信仰。他的作品《长津湖》《交响乐》真实再现了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彰显了广大志愿军官兵的家国情怀与民族大义。他说,我们在享受物质文明的同时,总感觉缺少了点什么,不管对于军队还是普通人,总缺少那样一种精神。这样的精神不是空洞的,来自于坚定信仰,我们的前辈正因为具有了这样的信仰,才能迸发出无穷无尽的意志力和忍耐力。我希望《长津湖》《交响乐》传递的就是这样一种红色信仰力量。信仰问题不管在什么时代,本质都是一样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缺少了信仰,那将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情。我们国家经济、军事发展日新月异的同时,也需要重构我们的信仰,了解我们的先辈们如何靠着信仰的力量战胜强敌的。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看今朝旖旎风光秀。重构我们的信仰,就是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薪火传承我们红色的基因。这次沂蒙山之行重走曾经艰难坎坷的道路,感悟沂蒙山历久而弥新的精神,使我们领略到她的真正实质和内涵,更坚定了我们做一名真信笃行的实践者。

沂蒙山,永远是我们深刻铭记的地方,沂蒙精神永驻我们心间!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