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发2022年1月27日《大众日报》
——评有令峻纪实文学《我和战友黄继光》
李恒昌
著名作家有令峻先生的《我和战友黄继光》(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是一部采访报道式纪实文学。全书共五篇革命战争年代的英雄故事,其中抗美援朝英雄黄继光的事迹是核心性故事,通过其战友李继德的深情回忆,再现了特级英雄黄继光的日常风范和在上甘岭上惊天动地的英雄壮举。该书给人最深刻的印象是真实、感人、可信,具有强烈而鲜明的还原历史真相的认知价值和教育激励后人的启示价值。
曾几何时,社会上一些居心险恶、动机不纯的人,或某些历史虚无主义者,或不明真相、人云亦云的人,不断传播着一些诋毁、抹杀、消解英雄人物和英雄故事的不当信息。有人甚至说,黄继光堵枪眼是一时冲动,也有人说黄继光的英雄事迹是假的。这是极其不应该的现象。有令峻《我和战友黄继光》一书的出现,是对这些说法的有力回击。它以大量具体真实的细节,以铁的事实告诉人们,那些人纯粹是“胡说八道”,黄继光的事迹不仅真实存在,而且比以前宣传的更真实、更感人,也更具震撼人心的力量。
正如作者有令峻先生所言,“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一个有英雄而不知道尊重英雄的民族更是可悲的。”我们说,一个长期缺乏英雄气息的民族和时代,同样也是可悲的。罗曼·罗兰在《英雄三传》序言中曾经写道:“打开窗子吧,让我们呼吸一下英雄的气息。”《我和战友黄继光》一书,便是一个“打开的窗子”。它顺应时代的呼唤而来,让我们重新呼吸到那久违了的英雄气息,让英雄的精神灌注我们的心灵,让英雄的光辉照耀这个逐梦奋斗的时代。
这种英雄的气息,是具有美好人性和对美好生活怀抱向往的“人间气息”。从李继德的回忆里,我们看到,英雄黄继光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人,而是一个既朴实又非凡,对人非常友好,而且对生活怀有美好向往的英雄战士。黄继光是四川人,家里弟兄四个,很穷,虽然比李继德大好几岁,但没有娶媳妇。他向往着等抗美援朝胜利回家后回去找个对象,好好过日子。可是他的这一美好愿望并没有得到实现。不仅黄继光,《16岁,我当志愿军卫生员》中女卫生员木南的战友们——那些年轻的女孩子们,同样对美好生活怀着热切的向往。她们吃饭长时间一个菜叶也见不到,发誓等抗美援朝胜利后,回到南京一定好好吃一顿,还要吃桂花鸭和蟹饼,可是七个女卫生员最终都牺牲在了战场上。黄继光虽然没有上过学,但非常渴望学文化、学知识。他学习非常认真,有一天将墨水洒了出来,染黑了挎包,他就是背着那个挎包去堵敌人的机枪眼的。平时在连队里,黄继光对李继德非常友好,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甚至有个“生死约定”。部队吃饭时,食物本来供应就不是很充足,但是黄继光总是把自己碗里的菜夹给李继德,说要他长身体。遇到挖河、挖交通沟、上山砍柴等重活,黄继光总是帮助身体最弱的马万昌去干。这样的英雄,不仅是可敬的,更是可亲可爱的。
这种英雄气息,是“偶然中走向必然”而非“一时冲动”的自然气息。从这本书中可以看出,黄继光最终之所以成为英雄,有其内在发展逻辑和成长逻辑,而绝非像某些人所说的“一时冲动”。他从进入部队那一天,便积极要求进步,向组织靠拢。入朝作战不久便加入共青团,很快又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被冻伤之后,部队曾安排他们回国治伤,可是黄继光坚决说不行,我来朝鲜还没打仗呢,怎么能回去。他最终敢于堵敌人的枪眼,主要还是受了苏联电影《普通一兵》中红军战士马特洛索夫堵枪眼事迹的影响和感召。看完电影后,他曾经问战友李继德有啥想法。他非常严肃地说:“在战场上,如果我们遇到敌人封锁前进道路的情况,我也会像马特洛索夫一样堵枪眼,冲上去!”后来上甘岭上那一幕,便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令人敬佩的是,他说到了,也真的做到了。
这种英雄气息,是“惊天地泣鬼神”的非一般的英雄气息。作者通过李继德老人的叙述,再现了上甘岭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的英勇和悲壮。那是怎样一种情景啊?敌人的炮弹“把上甘岭烧成了一片火海,连石头都烧成了粉末。这还不算完,接着再打毒气弹,红的绿的黄的,打得上甘岭上一片浓浓的烟雾,什么也看不见。”毒气消散了,敌人以为志愿军战士都被炸没了,毒死了。可是当他们冲上来的时候,没想到志愿军战士又从坑道里钻了出来。这就是打不垮、炸不烂的钢铁阵地和英雄的战士。黄继光堵敌人枪眼时,又是怎样一种情景啊?“他趴在那里,把手雷的盖子拧开,又把手雷的弦一拉,左手用力在地上一撑,身子随即站了起来,在敌人机枪扫射的子弹中往前猛扑了过去,扑到敌堡前,右手把手雷从射击孔塞了进去,并用胸膛堵住了两挺冒着火舌的机枪。”更令人震惊的是他的遗体:“两手仍高高举着,保持着趴在地堡上的姿势。他左肩挎着挎包,右肩挎着弹孔斑斑的水壶和手电筒。胸膛已经被子弹打烂,弹孔似蜂窝状。”这是怎样一种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这样的气概,敌人又怎能不闻风丧胆?面对这样的真实书写,那些诋毁和抹杀英雄的人,怎不心生惭愧?编造那样的谣言,不知他们的良心究竟何在?
这种英雄气息,是“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的群体性英雄气息。透过该书我们看到,战争年代不止黄继光一个英雄,而是涌现出数不清的英雄。就拿黄继光的战友李继德来说,他只有15岁便缠着征兵干部坚决要求当兵,参军当天上午拜天地结婚,下午就背起行包奔赴部队,丝毫不计较个人利益和得失。战场上拼刺刀,他一连刺杀两个大个子美军,被三颗子弹打中受伤,依然不肯离开火线。谁说他不是英雄?他们的战友王木生,更是一个充满智慧的英雄。面对敌人10辆美式坦克的进攻,他主动请缨,埋伏在路上挖出的深洞里,带领战士们一起将敌人的坦克履带全部炸断,油箱起火,自己还能偷偷跑回来。谁说他不是英雄?拿着手雷与黄继光一起前去炸敌人碉堡的吴三羊和肖登良两人,早于黄继光一个牺牲,一个重伤,侥幸生还。谁又说他们不是英雄?16岁的女卫生员王清珍,为了帮助身负重伤、排尿异常困难的排长排尿,不惜用口含住导尿管,用力吸了几口将尿排出来。谁说她不是英雄?志愿军卫生员木南,为了救治伤员,不怕自己身体受不了,连续两天主动献血。谁说她不是英雄?一个无名伤病员,肚子被炮弹炸开,肠子流了出来,他自己硬是将沾满泥土的肠子捧起来,塞进自己的肚子里,上边扣上一个搪瓷碗,让医生用绷带缠住肚皮,拿起枪又冲出坑道,最终牺牲在战场上。谁说他不是英雄?可以看出,战场上,不止黄继光一个英雄在战斗。我们的队伍是英雄的队伍,我们的团队,是英雄的团队,我们的人民是英雄的人民,我们的国家是英雄的国度。我们并肩战斗在一起,是任何敌人也不可能让我们屈服的。
中国英雄的光辉形象,不容任何人玷污。中国英雄的美名和中国英雄的传统,要世世代代传承下去。这客观上要求,当有人要诋毁、抹杀英雄的时候,就要有人像英雄一样勇敢地站出来,旗帜鲜明地进行反击和抵制,理直气壮地抒写和歌颂英雄的事迹。唯有如此,正义才能得到彰显,英雄才会得到尊重,薪火才能够得以传承。在这方面,装甲兵部队退役军人有令峻先生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我们有理由向他致以崇高的敬意!
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多次为李继德老人拍摄了专题片。2019年,老人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2020年10月在中宣部主办、中央电视台承办的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英雄儿女”文艺晚会上,李继德老人讲述了他和黄继光的“生死约定”与黄继光的英雄事迹。
《我和战友黄继光》自2018年11 月出版以来已再版多次,并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全国农家书屋目录,在读者中产生了很好的影响。有令峻也应邀到多家新华书店、图书馆、企业、机关、学校讲述了黄继光的英雄事迹。《我和战友黄继光》是有令峻的“英雄老兵三部曲”之一,2020年有令峻又出版了之二《最美老兵吴洪甫》,之三《赵顺合:我参加了奇袭白虎团》将于2022年上半年出版,我们有理由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