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恒昌的头像

李恒昌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8/22
分享

银雀山沉思录

华人睿智聪慧,无论是现代华人还是古代华人,都有这一显著特征。这是几乎被全世界的人所公认的事实。象征中国人聪明智慧的事例不胜枚举,代表中国古代人智慧的杰作众多,像饮誉中外的四大发明,以及能够在月球上看得到的万里长城,甚至《周易》《九章算术》等等。在这之外,有一样东西让人砰然惊心,不能不为古代中国人的智慧所折服,那就是兵圣子的兵法。

这是一部非常全面深刻,而又非常神奇的兵书,集中彰显中国人无与伦比的智慧。面对《孙子兵法》中的制胜韬略,我们不能不承认,现代人和古代人的智慧并无很大差别,因为现代战争的所有战略战术均未超越《孙子兵法》的思想和构架。

早在上中学的时候,便了解到孙子的些许知识。知道他名武,又称孙武子,生卒年月不详,齐国人,春秋末期著名军事家,兵家的创始者。原为齐田氏后裔,后到吴国,助吴王改革图强。吴国“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著作有《孙子兵法》全书。那时,很想看到这部军事巨著的全文,但始终未能如愿。当时哪里知道,这部兵书早已失传。

中华民族作为世界上最早进入文明的人种之一,创造了独特的文字和书简,这一切本应一代代承传文明的火炬。然而,正如余秋雨先生在《风雨天一阁》中所言:野蛮的战火几乎不间断地在焚烧着脆薄的纸页,无边的愚昧更是在不断地吞噬着易碎的智慧。战乱年代,就连《孙子兵法》这部旷世奇书也没有逃脱噩运。这部兵家传世之宝,自从汉末曹孟德之后便已失传,长达1700余年,似乎在人间消失里。在此期间,人们只能根据《史记》中少有的记载来研究这部兵书,人们甚至搞不清孙子之后的孙膑和孙子究竟是不是同一个人,也闹不明《孙子兵法》与《孙膑兵法》是否是同一部书,这是多么大的悲剧啊!

无论是军事学家,还是历史学家,抑或考古学家,甚或普通老百姓,或许都有一个希望,一个祈求,能否让这本军事巨著再世,哪怕只有一本也好?

国人有幸,或许是托了兵圣孙子的福,人们这个小小的乞求终于实现了。

1972年,《孙子兵法》再世了。地点是山东临沂市兰山区东南的银雀山,出土自一座古代汉墓,是竹简的形式。整部《孙子兵法》横空出世。同时出土的还有兵书《孙膑兵法》《六韬》《尉缭子》等等,有些令人眼花缭乱,也美不胜收。至此,有关孙子与孙膑、《孙子兵法》与《孙膑兵法》之争终于大白于天下。

兰山大地上的银雀山,严格来讲并不能算作一个真正的山,只是一个比较高的土岗子而已。它与附近的金雀山是姊妹山。因此处常落银雀而得名。正是在这里,正是这“银”字招牌的地方,人们挖出了“真金”。当时,几个民工在此挖土搞建筑,惊奇地发现两座相邻的汉墓,打开后,或许人们希望里面有金银财宝,可挖出来的尽是些“没有用的破竹条子”,上面还有字,虽然有些已经腐烂,已经模糊,已经很难辨认。但是正是这些字,引来了文物局的官员,引来了京城的专家,也引发了一条让让中国振奋,让世界关注的消息。

专家们经过长时间的工作,终于把这部书整理出来。它的出现,纠正了以前关于《孙子兵法》中的讹传,而且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是两部兵书,孙子和孙膑是不同朝代具有血缘关系的两个人,孙膑实践并发展了孙子的理论。

在银雀山孙子孙膑展览馆里,不仅有孙子塑像、孙子生平简介,汉墓出土时的图片,以及竹简拓片,还陈列着当代研究《孙子兵法》的各种书籍和成果。自从它们出土之后,人们对《孙子兵法》的研究更加深入,也十分广泛,著述甚多,这其中有很多国外著作,有的见解十分独到。据传,孙子兵法在国外应用十分广泛,不仅在美国著名西点军校开设这门课程,日本人也学。不同的是日本人多用于企业管理,用于经营,用于商战,用于各种各样的“战争”和“谈判”,甚至走在了我们前头。在利用和开发《孙子兵法》上中国人反而不如外国人,岂不是咄咄怪事?

当年,称雄一时的拿破仑在进攻俄国失败后曾发出一番感叹:“假如我早得到《孙子兵法》,就不会被打败了。”站在狭隘的角度,感到庆幸,亏了如此,假如他真的有了《孙子兵法》,还不知会作腾出什么事来。拿破仑还有一句关于中国的名言:“中国是一条沉睡的巨龙,别碰他,让他去睡吧。”现在,中国沉睡已久的东方巨龙早已醒来,中华儿女正奔赴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上,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各种风险和挑战,我们还真有必要,到临沂来,到银雀山汉墓来看一看,认真读一读《孙子兵法》,从中更多地汲取一些“上之上者也”的思想和智慧。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