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恒昌的头像

李恒昌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2208/27
分享

用心灵唤醒汉字的生命

——读张金凤《汉字有张人类的脸》

由中国言实出版社推出的张金凤的《汉字有张人类的脸》,是一部以汉字为抒写主体的文化随笔,作品以干净纯洁的语言、独特的思想感悟和丰富的想象力,系统性解读汉字的形象、意象、结构和意义,展现了作者独特的智慧、深沉的人文情怀和美好的心灵向度。其价值在于引领读者以审美的方式走进汉字世界,重新领悟汉字的真谛和意义,欣赏汉字独特的质感和光芒,从而进一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一册捧读在手,犹如欣赏作者用一颗真挚的心灵唤醒古老汉字的生命。联想作者的名字,仿佛看到这个名叫金凤的“文字使者”,为美丽的汉字插上了奋飞的翅膀,让它们像金凤凰一样在天地之间自由翱翔。

发现汉字的奥秘天机

汉字是记录、书写和交流的工具,寓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人们对其司空见惯,不以为然,作者张金凤却以一双独特的慧眼和一颗独特的慧心,发现了其中的奥秘天机,从而挖掘出其最本质、本真的意义,既让人心领神会,又让人脑洞大开。

发现汉字蕴含的哲学。《点横撇捺》一文中,作者开宗明义:“看似简单的一横一竖实则是乾坤、是阴阳、是哲学的卷轴,繁如丝绦飘逸,妙如惊鸿之舞,暗藏玄机无数。”这其中的哲学,是东方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生的大义,是治国安邦的大典,甚至是《易经》里的否泰八卦和阴阳平衡。作者还从单独的个体汉字中,窥见其潜在的哲学寓意。“一个汉字是一部哲学巨著”,“中”字讲的是“和谐之美”,“淡”字讲的是“顺其自然”。从这些解读中,我们可以进一步领悟孔子的“中庸之道”和老子的“道法自然”。也由此,生活中司空见惯的汉字,便升上了层次,升华了地位,由形而下的“工具”上升到形而上的“哲思”。

发现汉字深藏的秘密。一如作品第一章的题目所言,“一字藏天机”。对于一般人来说,对于汉字的认识和理解,往往停留在汉字的本义和引申义上,张金凤并不止步于此。她认真研究揣摩每一个汉字,发现其中更深层的东西,发现其背后隐藏的鲜为人知的秘密。最经典的概括便是“甲骨文是隐喻的天机,暗藏的心迹,是一枚大道至简的书签。”对于最小的汉字笔画“点”,或许很多人并不在意,甚至有人书写时总是粗心大意地将其忘了,或者丢了,但张金凤却发现“点”之重要,明确指出它就是皇冠上的明珠,是一字千金的诺言,是称提万金的秤砣,没有它,乾坤就乱了。不仅如此,作者还将孤立的汉字联系起来分析观察,从而发现,“两个牵手的汉字是知音相遇,是神仙眷侣,是彼此的扶持”。三个字相遇,“是万物生成,是三点定面,构成最稳定的和弦。”四字成语则如椽如柱,经天纬地。如果没有一双慧眼,没有一颗慧心,决然不会有如此参悟,也决然不会分析得如此经典和精辟。

发现汉字独特的价值。这种价值,除了记录、书写、交际,更重要的在于传承,汉字是文明的载体和传承火炬。相对来说,这是隐形价值,也是永恒的价值。最集中的体现,是作者对“一个点”的分析:“一个点,在天是闪烁的星星,给仰望者梦想;在地是希望的种子,传承生命,延续香火;在人间,它是黑夜中的灯盏,为探索的脚步照明方向。”作者从汉字部首的意义中,发现了其对文明传承的意义。“部首是汉字丰满的血肉,承载着一个个从远古而来的字的身世之谜,蕴藏着天地的玄机。”

为古老汉字重新赋能

汉字是写在纸上,印在书上,刻在石上的,看起来是不动的,好像是死的,但在张金凤笔下,几乎每一个汉字都是活的,是跳跃的,是起舞的,是燃烧的,是充满无限生机和活力的。因为,在这个新的时代,她用自己的心灵重新唤醒了汉字沉睡的生命意识,并为一个个汉字赋予新的能量。

赋予汉字人性特征。作品的题目“汉字有张人类的脸”,是全书的文眼,也是将汉字拟人化和人性化最典型的主体性意象。除此之外,作品在很多地方,都赋予汉字以形象逼真的人性特征。在作者笔下,一个汉字便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它有思想、有灵魂、有情感,几乎人类有的它都有。它甚至是“孤独”的。“孤独的一个汉字是一口沉思的古井”。汉字是有性格的。“汉字性格各异,癖好不同。”汉字是“有情”的,“有志”的,也是“有智”的。“‘撇’是缥缈入云的豪情,是剑走偏锋的智慧,是潜行大地的隐逸。”由此,可以进一步推论,我们读汉字,写汉字,实际上等于在读人,在写人,在创造人。不仅要认清它的外貌,还要读懂它的灵魂;不仅要写出它的形体,还要创造它的生命,更要好好与它相处,做它最好的朋友。

赋予汉字刚劲风骨。“风骨”是精神的重要特征,也是最高级的“质”。在张金凤这里,汉字不仅是象形,是结构,是含义,更是精神,是“风骨”,是精神的光芒和质感的力量。作者洞见了这种精神、这种“风骨”,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寄托其美好的家国情怀。“‘竖’是顶天立地,是一根旗杆威严竖立,大旗不倒,信念不倒。‘竖’不偏不倚,堂堂正正,不营私,不斜逸;是神农尝百草救病疗伤,是舜耕田亩济天下苍生。”这一解读,毫无疑问提升了汉字的境界和人生的境界。

赋予汉字唯美诗性。作者张金凤是一位散文作家,同时也是一个在大地上“诗意地栖居”的人,她以一颗诗心,赋予汉字以诗性之美。在她的眼里,汉字是字,亦是诗,是《诗经》里的赋比兴、风雅颂。她充满诗情画意地解读说:“三点水”是润泽大地的水,是江流奔涌澎湃起的浪花。“山”是一马平川里的崎岖,是崇山峻岭的巍峨。山作偏旁,修饰的是苍穹、大地、万里河山。作品关于汉字是乡愁,是乡音;是碑林,是大赋等等抒写,无不充满诗的品质和诗的意境。

赋予汉字强烈动感。文字虽然是相对固定的稳定的,但也是不断生长的,运动的,变化的。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语言,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字。作者洞见汉字的这种特征,并展示了其发展变化,使其呈现强烈的动感之美。对“提”的分析,集中折射了这种动感。“提”是从低处到高处的一次飞跃,是对凡俗的背叛,对规律的发现。对“山”的解读,也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山不动我动,山挡住了远望的眼睛,挡不住梦想的翅膀,梦想可以飞越万水千山”。这些都蕴含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世界普遍运动的哲学原理。《流浪的字》一文,集中体现了汉字的动感哲学和美学。从汉字“流浪”的足迹中,读者可以窥见汉字发展变迁的轨迹和脉络。汉字从萌芽到襁褓,历经甲骨文的青涩童年,钟鼎文的执着印记,由小篆开枝散叶,到隶书的花团锦簇,草书的狂放不羁,楷书的修行坚守,行书的洒脱通透,流浪中变迁,创新中发展,形成中华文明烟火传承的美丽“长征”。

展现向真向善向美的心灵

作者明确指出,“汉字为师,可引向光明大道;汉字为羽,可翱翔广阔天地;汉字为镜,可知人生荣辱得失。”这既体现了这本书创作的主旨用意,更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追求和美好的向度。

以“何”为尊贵——价值导向。《以何为贵》是作品的重要篇章,代表了中华文化的价值取向,更折射了作者的价值导向。从“以‘女’为贵”中,可以窥见对女性的尊重,对母亲的尊重;从“以‘田’为贵”里,可以窥见“农事第一”的思想,“以民为本”的理念;从“以‘书’为贵”里,折射出书香社会的温馨和人们对文字的敬畏;从“以‘米’为贵”里,可以进一步强化敬畏天地、敬惜粮食的危机意识。

以“心”为基准——人生探求。作者对汉字意义的解释、挖掘和延伸,始终听从内心的召唤,遵从“心灵法则”,坚持“真善美”原则,并以此为基准展开积极探求。从“一横”中发现“大道”——“真”。“当‘横’别在腰间,它是约束,是规矩的尺度,是法律的力量,是遵循规律走出天圆地方,是万物参拜太阳生长。”从“一横”中发现“良知”——“善”。“横是一架天平,是人良心的一杆秤。”从“一横”中发现“乐观”——“美”。“对于乐观者,这一横却是拨开杂草和迷雾的藜杖,前面是一条通往远方的小路。”

以“辩证”为逻辑——人生思辨。作品对汉字的解读和辨析,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原则,不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而是善于从对立统一的角度,对汉字的内涵和寓意进行更全面更辩证的解读。这其中包括《拿与舍》《姜与美》《进与退》《本与术》《傻与俊》,甚至包括《何不比翼飞》《累不累》《不苦不成》等等。这些都是借“汉字”的“酒杯”浇灌人生的“块垒”,展现关于社会和人生的哲思,不仅具有较高的认知价值,更具有一定的启示价值,能够使读者在明白汉字的本义和引申义之外,还能帮助其再谙人生况味,进一步思考人“究竟从哪里来,要向何处去”等人生重大问题。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