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长江文艺出版社新近推出的李舫新著《中国十二时辰》,是一部主题性、体系性、纪实性散文集。作品以当今时代脱贫攻坚主题为主线,以中国传统的十二时辰记时方式和顺序为节点,将广袤中国大地上十二个脱贫攻坚战场的壮丽画卷依次展开,生动纪录伟大时代最真切最动人的脱贫攻坚故事,全景式展现了当代中国既波澜壮阔又百年未有的山乡巨变。可以从中真切感受和感悟到,苍茫时空里大地与生命的诗意交响,天地人心同频共振的生机与力量,更可以窥见一个“坚忍不拔、欣欣向荣”当代中国的崭新风貌。作者以其匠心独运的创新性写作,展现了较高的思想品质和艺术特色,为当代文学主旋律创作中树立了一个极为难得,也值得学习借鉴的“文学样板”。
别出心裁的全景式结构建构恢弘壮丽的史诗
正如作者在序言中所言,“纵观世界历史,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反贫困始终是古今中外治国安邦的一件大事。当前,全球仍有7 亿左右极端贫困人口。在中国广大农村主战场,中国的脱贫攻坚行动创造了了不起的人间奇迹。”作者匠心独运,巧妙构思,既宏大布局,又见微知著,全面深刻生动地展现了当代中国人创造的这一堪称伟大的“人间奇迹”。
这是“惠此中国,以绥四方”的脱贫攻坚史诗。《中国十二时辰》最大特点是结构形式独特。作者将飞驰的中国浓缩为一天——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将中国大地上的十二个地点连接为面,构筑起一个独特而广阔的时空舞台,从而极大地增强了叙事的历史纵深感和现实辽阔感。客观讲,这部著作看起来并不是特别厚重,但它对脱贫攻坚的再现却具有事半功倍的“全景性”意义。透过一天中的光阴变化,人们得以走进这场由党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其中的伟大实践之中。这一天,是中国无比丰盈的一天,也是催人奋进的一天,更是山乡“由量变到质变”的一天。从雪域高原的西昌、悬崖峭壁的凉山,到苦瘠甲天下的固原、武陵河畔的湘西;从中国天眼所在地平塘、七省通衢的襄阳,到洞宫山间的景宁、红水河岸的南丹……有着数不清的人间奇迹正在生发和创造之中。我们有幸看到,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思想光芒照耀大地上的每一个角落,无数中国人的命运因此而改变,无数中国人的梦想因此而实现,无数中国人的幸福因此而成就。
这是“民族团结,欣欣向荣”的脱贫攻坚史诗。作品不仅结构形式独具匠心,对于十二个攻坚战场的选择也颇费心思,它们都属于脱贫攻坚的重点或代表性地区,有些还是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从中可以看出,这不仅是发生在中华神州大地上的脱贫攻坚,同时也是五十六个民族携手并肩,团结一致,共同前进,“一个也不落下”的脱贫攻坚。在被誉为“天堂”的壤堂,我们看到藏族同胞脱贫致富的立体雕像;在曾被誉为“苦瘠甲天下”的西海固,我们窥见回族同胞的不懈追寻;在被誉为“世界上最年轻的山群”的大凉山,我们领略彝族同胞的华丽转身;在“红水河”岸边,我们有幸走进白裤瑶族同胞的逐梦世界;在湘西十八洞村,我们看到苗族苗寨究竟如何彻底旧貌换新颜;在西昌,我们欣赏到“直过民族”从原始社会一下子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沧桑巨变;在浙江丽水,我们看到畲族自治县绿水青山如何变成金山银山,以及他们怎样铸就一段“封金山传奇”。 我们更欣慰地看到,在这里,居住着布依族、苗族、毛南族等 24 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 59%,他们携手并肩,攻坚执锐,一起奔向脱贫攻坚的康庄大道。同时,我们还充分领略到,在这场攻坚大战中,汉族干部群众如何想尽千方百计帮扶少数民族群众,少数民族群众又是怎样更加自立自强,从而深悟“汉藏一家亲,不分你我”“畲汉一家亲,黄土变黄金”“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的理念及其真谛之所在。
昂扬向上的精神内涵铸造成就伟业之魂
优秀的文学作品必定要“见人、见事、见精神”,《中国十二时辰》尤其突出精神性。这种精神性,既蕴含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又高扬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
彰显“穷则思变”“富了继续思变”的精神。西吉地区通过努力,富裕了之后,他们仍不满足,不停步。扶贫干部熊志忠说,他现在思考的是,如何进一步推动小流域治理、旱梯田建设,让西吉土地上一代又一代人与大自然抗争变成扎扎实实的成果。在大凉山,到处可见这样的标语:“感党恩、跟党走、奔小康!”“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不怕眼前山高,只怕心中没路。”这是源自彝族人民心灵深处的真情呼唤,也是时代精神的体现。
再现“不断追梦”的精神。“青春是用来奋斗的,我坚信自己的选择!相信我们青年一代一定可以给十八洞村注入年轻的活力,在全面小康的大道上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十八洞村青年人身上,鲜明地体现着这种“追梦”精神。在《亥:天眼——黔南少年追梦记》中,也纪录着这种“追梦”精神。曾经陷入落魄的藏族同胞戈登特已经成为传习所里最优秀的非遗传承人,传习所组织传承演艺大赛,他被选作演员,饰演俊美儒雅的“格萨尔王”,观众们为他的高贵沉静所打动,一潮又一潮涌向后台,向他献上哈达,为他送上祝福。他从一个曾经堕落的青年,转身成为“立志,立德,立身,立业”的有志之士,这些无一不是追梦精神的深刻体现。
高扬敢于“缚住苍龙”的精神。七十余年前,毛泽东主席带领红军在西海固发出“何时缚住苍龙”的追问。而今,这一追问在新时代不断有着新的答案。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一代又一代西海固人艰难探索,终于彻底摘掉了穷帽子,迎来了胜利曙光。2020 年 11 月 17 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布拖、金阳、美姑、普格、越西、喜德七个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这里还蕴含着国人的“硬骨头”精神。正是凭借这种精神,脱贫攻坚中的一个个“硬骨头”被啃下来了,从而使标志着“中国最贫困角落”之一的四川大凉山整体摆脱绝对贫困。
讴歌“脱贫靠大家”的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得到充分彰显。这在十八洞村表现得最为明显。“十八洞是我们的家,要富要美靠大家!”“通过管理,我们惊喜地发现村支两委的凝聚力上来了,村民的精气神上来了!”龙秀林由此总结提炼了“投入有限、民力无穷、自力更生、建设家园”的十六字精神。思想通则百事顺,在修路、农网改造、机耕道建设中,村民们纷纷出工出力,没有一个讲价钱的。这些都是集体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
弘扬无私奉献的坚守精神。实现脱贫目标,离不开组织的领导和带领,离不开集体的力量,同时也离不开无数个体的奉献和坚守。从这部著作里,我们看到了守林人于德江的奉献和坚守。对于他来说,“一个人的年,一个人的家。”他的职责只有上限,没有下限:防火、防盗、防风、防沙、防虫、防病、防害、防止游人走失,将对长白山的爱融入了每一天。长白山无限风光的背后,是无数个于德江这样的守山人的无私奉献。这里面,还有回乡青年的无私和奉献。施林娇大学毕业后,虽然在东南沿海大城市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收入也不低。可是她心里牵挂的还是她的深山苗寨,思念的还是十八洞村的亲人,最终她选择了辞职返乡创业,为家乡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而这一切的一切,作者旨在告诉世人:时间之河浩瀚奔涌,一往无前。只有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只有保持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才能夺取脱贫攻坚的全胜。
精准系统的课题答卷回应时代重大关切
摆脱贫穷,实现温饱,是国人期待千年的梦想,也是一个历史性和世界性难题。《中国十二时辰》在抒写这一伟大史诗中,不仅艺术再现了脱贫攻坚的恢弘过程、具体细节和生动故事,而且深层次系统性精准化回答了如何破解这一难题的问题,通过不同地区脱贫攻坚故事的展开,向世人提供了脱贫攻坚的中国道路和中国方式。
可以看得出,李舫既是一位脱贫攻坚的历史见证者、忠实记录者,同时也是一位深度思考者、道路探寻者,她总是带着对问题的思考而创作。在抒写西海固地区脱贫攻坚中,她明确提出了“西海固不缺文化,不缺信仰,也不缺勤劳,不缺勇敢,不缺奋斗,那么它,到底缺什么”的深层问题,并从中寻找答案,从而找到脱贫攻坚成功的奥秘之所在。
作品着力抒写了脱贫攻坚指导方针的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2013 年 11 月 3 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十八洞村考察调研,首次提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十六字方针,其中核心要义是“精准扶贫”。正是这一指导方针的有效贯彻落实,催生了十八洞村的蝶变,将其打造成为全国脱贫攻坚的实践地和示范地,具有极强的引领性,彰显了“精准扶贫”的魅力,在中国扶贫史上,特别是新时代扶贫史上,确立了非同一般的意义。
对于不同地区的扶贫方式,作者也进行了系统再现和理性梳理。在凉山彝族自治州,这个全国十四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最令人牵挂的地方,人们看到了“思想扶贫”的根本性作用。作者重点抒写了两个关键词:一个是“驱鬼”,一个是“觉醒”。“驱鬼”就是驱除愚昧、落后、贫穷的“鬼”。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封闭走向开放,正是因为——“我们觉醒了!”才让昔日深度贫困的三岔河乡旧貌换新颜。
在壤堂,作者通过抒写阿坝州、壤塘县联合当地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开办第一个公益的非遗传习机构——壤塘非遗传习所,将具有千年历史传承的绘画艺术开放给当地的青少年,从而见证“文化扶贫”的巨大潜力。
在西海固,移民政策的逐步实施,异地移民搬迁、城区搬迁、危房改造措施的落实,促使所有的贫困户全部脱贫,从而证明“生态扶贫”的关键性作用。
在吉林,潘修强带领团队从智慧农业入手,在大安盐碱地这片战场上开展生态型土地整治攻坚战,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脱贫目标的实现,从而彰显了“智慧脱贫”的魅力。
在南丹,投资 7738 万元兴建小学,学校有着崭新的教学楼、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还设置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课程。校长覃玉先将他的主要工作分成三个部分:传统教学、民族文化传承、利用社会各界的关爱开展感恩教育活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从而彰显了“教育扶贫”的作用。
作者不仅着力回答了脱贫攻坚的道路和方式问题,更重要的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深层揭示和倡导了一些列科学正确的脱贫理念。主要包括,扶贫先扶志的理念。扶贫工作领导人专门叮嘱扶贫队队长:“像这样的重点人物,要扶贫扶志,要重点关注。”可持续发展理念。查干湖的渔民深刻认识到“我们不能涸泽而渔,要给子孙留下生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 的理念。查干湖冬捕已经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久远的岁月中,一代又一代渔民们保护了自然,又依赖自然得到了生存。重视文化知识的理念。“腰包鼓了,我们脑袋不能空。”长远发展的理念。“脱贫致富,不是进军深山的唯一目标。乡村振兴,才是走出大山的未来方向。”这些,既是指导脱贫攻坚成功的基本经验,也是需要长期坚持的科学理念。
如诗如画的唯美品质打造文学样板
当代文坛反映脱贫攻坚的作品,多为纪实性报告文学,或者小说。李舫的《中国十二时辰》,却采取了纪实散文的形式,可以说是一个新的拓展。与同类作品相比,作者更重视作品的艺术性、可读性和感染力。正是源于她的精心打造,让整部作品充满如诗如画的唯美艺术品质,丝毫没有“命题”和“跟潮”之感。其富有创意性的“十二时辰”结构,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无疑增强了其审美效果。
这种唯美性,还体现在唯美意境的精心营造上。毫无疑问,脱贫攻坚是一个充满沧桑的话题,也是一个极其沉重的话题,但是,在李舫笔下却赋予其无尽的诗性意蕴。在《子:天堂——壤塘,壤巴拉居住之所》一文中,作者塑造了一个多姿多彩、动静结合、充满光泽、充满温度、充满味道的唯美世界。“在壤塘,才明白秋天原来是彩色的。”“在壤塘,才明白秋天原来是喧阗的。”“在壤塘,才明白秋天原来是有味道的。”“在壤塘,你永远不会知道什么叫作单调。”“不走进壤塘,你永远不会知道永恒有多远。”——作者一步一步,将读者引向故事的深处,引向“天堂”的深处,引向心灵的深处,将人间大美逐一呈现在读者面前。在《卯:霓虹——吉林和她的七种颜色》里,作者营造了一个缤纷多彩,丰瞻多姿的吉林本色世界。
以优美的语言讲述当代“中国故事”,是这部作品的最大语言特色。整部书稿,无不体现作者对语言的挚爱、用心和倾情。即便描述一个很普通的藏民,她也丝毫不吝笔墨,不吝质感。“时光静静地从他的手中流逝,从他的眼底流逝,他却波澜不惊,几乎一动不动。”“这一刻,戈登特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尊雕塑,是米开朗琪罗刻刀下健美伟岸、果敢勇毅的大卫,是阿历山德罗斯的高贵典雅、神秘莫测的维纳斯,是罗丹的沉稳深邃、遥望未来的思想者。”这简直就是在塑造一个大师级的人物一般。“几十年来,经卓玛之手制作的大大小小的酥油灯,超过了两万盏。一盏盏白银灯、一盏盏红铜灯、一盏盏细瓷灯,载满了卓玛的诚心正意,孕育着她的流光溢彩的喜乐、黯然神伤的忧愁;而卓玛,也将她的喜怒哀乐、阴晴雨雪,她的悠悠岁月、无尽祝福,都融进了灯里。”从这美丽的语言里,我们可以看到卓玛平凡中的非凡,平淡生命里永恒的光芒。至于“天光渐渐老去,夜幕四合。”“尊玛不墨千秋画,海子无弦万古琴。”“天地有大美,奇绝长白山。百兽栖息地,千鸟竞飞林。”“天地不言,山河为证。”等等哲思般的金句,则像大地上的美丽花朵,盛开在这部文字的密林里,不仅愉悦心灵,而且启迪人心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