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恒昌的头像

李恒昌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2309/04
分享

述沧溟之变 究天人之道

——读赵德发长篇传记文学《黄海传》

【本文原发2023年7月12日《中华读书报》,有删节】

去年春节期间,赵德发先生曾告诉我,他正在应山东文艺出版社邀请,创作长篇传记文学《黄海传》。我得知这一消息之后,既对这本书充满热切的期待,也有一种隐隐的担忧。因为,《黄海传》所书写的对象,是地理环境范畴上的客观事物,而不是一段重大历史过程或一个重大社会事件,也不是一个或几个重要人物。在此之前曾看到有人写过类型的传记著作,在那些作品中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作为自然或地理意义上的书写,鲜有社会学意义上的延伸和挖掘,有些只见事物,不见人物,更不见昂扬向上的精神。及至把赵德发的《黄海传》捧在手中认真阅读之后,不得不说这部作品彻底打消了我的这一顾虑,而且远远超出了我的既有预期。

应当看到,由赵德发先生潜心创作、山东文艺出版社精心打造的这部《黄海传》,是一部非常成功的作品,它大气磅礴,气势恢宏,气象万千,既有对黄海自然和地理意义上的书写,更有社会的历史的抒写,既有物,也有人和事;既有历史和故事,更有思想和精神;同时还有一定的审美与艺术。它让读者看到的不仅是自然和客观上的黄海,更让读者能认识到,黄海是养育生命、追寻生命之海,是传递文明、捍卫正义之海,是沧海桑田、凤凰涅槃之海,是沟通世界、促进和平之海,是走向深蓝、逐梦未来之海。更为重要的是,作品通过亘古沧凕、蓝海帆影、风雨激荡、巨变种种四个篇章的抒写,全方位、大跨度、多维度、深层次展现了万年黄海的沧桑巨变,更是蕴含和昭示了其巨变的内在规律和天人大道,实属一部当今时代究沧海和天人之变的力作。

揭示生命之道:敬天爱民,不断突破

《黄海传》非常清晰地告诉读者,黄海是孕育生命和养育生命的地方,“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地球上的生命诞生于海洋”,“海错”形形色色,不可计数。这些万千生命,究竟应该怎样相处?作者的答案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无论是人类社会,还是陆地生物群体、海洋生物群体,都应如此。”同时海洋还是人们追求长寿的重要舞台。几千年来,黄海上发生了许多寻仙问道,到大海深处寻找长生不老药的故事。作者通过对这些故事的还原和再现,揭示了极为深刻的人生哲理。齐威王、齐宣王和燕昭王,钟情于寻找仙药,最终结果如何呢?作者只用了三个数字就作出了回答:“威王,59岁;齐宣王,49岁;燕昭王,56岁。”这简直是一种巨大的讽刺。如果他们不热衷此道,而是完全遵循自然规律,会不会活得反而更长一些?不能不令人深思。热衷此道的当然还有秦始皇,但是他的结局同样并不美好。在这个问题上,作者通过丘处机对成吉思汗的劝导,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长寿大道”:“成吉思汗称他‘丘神仙’,急切地向他求长生之方,丘处机却劝他‘敬天爱民’‘清心寡欲’,立下了‘一言止杀’的不朽功勋。”在这一历史的还原中,还展现了作者巨大的悲悯意识。对于徐福东渡,作者写道:“请注意后面这则史料,说徐福到达日本时带了五百童男、五百童女,而中国多部正史记载,他出发时带了三千童男女,可见在航程中损失巨大。为寻仙药,让这些天真烂漫的小孩子早早殒命,这就是两千多年前发生在海上的惨剧!”这可以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发现,没有强烈的生命意识和悲悯情怀,绝然不会注意到这个问题。同时,作者在生命的追寻抒写中,除了揭示道法自然这一人生大道,还涉及了另一个层面,就是不断突破,追求极限,追求更高更快更强。这方面,在“水上英姿”一节得到充分展现,无论是不借助任何漂浮物,在黄渤海分界线上,成功横渡渤海海峡的张健,还是实现单人无动力帆船环球航海的翟墨,包括完成单人不间断环球航海伟业的首位中国人,同时创造了国际帆联认可的40英尺级帆船单人不间断环球航海世界纪录的郭川,体现都是这一极为难得的精神和气概。

揭示和平之道:提升国力,向海图强

向往和平、追求和平,是人类的美好愿望,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然而,和平究竟从哪里来?仅凭一颗善心和单纯的愿望不行。赵德发通过几千年黄海风云变幻,从正反两个方面告诉我们,要想赢得真正的和平,必须丢掉幻想,提升自我,向海图强。从正的方面看,经典案例更具有典型性。大唐时代的中日大战,“‘烟焰涨天,海水皆赤’,这个发生在北黄海上的场面,让战胜国举国欢庆,日本国一片哀恸。日本这时明白了与大唐之间的国力差距,此后夹紧尾巴老老实实,继续派遣唐使到中国虚心学习,长达九百多年没有主动挑起战事。”大明期间,“明军抗倭援朝,改变了历史进程,让东亚地区政治力量重新洗牌,深刻影响了中、日、朝的战略格局。战后,日本改朝换代并闭关锁国,中日之间维持了近300年的和平。”反面的教训更为深刻,尤其是中日甲午海战的失败,作者在感叹其“慷慨悲壮”的同时,更是客观上提醒人们,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必须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以强大的国力、军力赢得和平。

揭示禁放之道:禁非良药,放为良策

海洋本来是开放之地,然而,从14世纪到17世纪的三百多年里,在太平洋西岸的中国近海,却一次次出现诡异景象:难觅帆影,少见人迹。因为我国曾长期实行“海禁”。尤其朱元璋时代,为了防止倭寇骚扰,曾实行非常决绝的海禁制度,中心内容是“片板不许入海”。一片木板也不许到海里去,更何况由木板拼装起来的船只?长期以来,围绕禁与放,曾有较大争议,实质上它也是一个闭关与开放之争。作者通过明清海禁之争,以强有力的事实说明,单纯的禁止,不是好办法,必须采取积极的防御政策,真正做到该禁的一定禁,不该禁的一定不能禁,该放的一定要放开。因为,单纯的禁,反而带来更大问题。不仅堵住了中日之间正常的贸易渠道,中国的一些商人、渔民也铤而走险,成为海盗。日本海盗和中国沿海豪族、海盗勾结,造成嘉靖四十多年间旷日持久的所谓“倭寇之乱”。沿海人民此时苦难深重,他们不只是屡遭倭寇袭击,还因海禁,不能从事海洋生产或有关贸易,难以维生。这三百年间屡屡实行海禁,让中国的海运事业大踏步后退,丧失了与西方争雄的机会,也限制了国内经济、科技等多方面的发展。到了清末,整个中国积贫积弱,坐等西方列强欺凌。“今天,我们面对这份惨痛教训,用得着争论这段历史到底是闭关锁国,还是‘自主限关’吗? ”作者如此发问,堪称振聋发聩之声。

揭示四海之道:联通世界,共同发展

海洋既是一种天堑,也是一种通途,作者通过“东渡移民”“求法取经”“海上丝路”“南粮北运”“过海闯关东”“南下与北上”“航运兴旺”“天堑通途”的章节,再现了黄海在联通世界、互通有无、传递文明中的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艺术形象地论证了“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这方面作者运用了极好的反面例证。秦始皇来这里看海,心里只想着江山和怎样能够永远统治江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他认为天下就是“土”,所以他在土地上走到了头,天也就到了尽头。他不知道天外有天,海外有外国。后来的一些帝王知道了,却认为“华夏之外皆蛮夷”,不愿与其平起平坐,只想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子。结果,他们的好日子并没有过好。而今,人类社会进入全新的海洋文明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如何面对海洋,面对世界,作者也给予了更加科学的答案。由此,我们也更有理由进一步增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促进与世界各国的海洋文化交融,努力传承海洋文明的“文化基因”的主动性,进一步增强建设海洋生态文明,像对待生命一样关爱海洋的责任感。这应该是《黄海传》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之所在。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